抵達一株蘭散文
一
他是我在一家文學論壇上認識的一個文友。那些年,我曾是這家文學論壇的散文版主,因此經常讀他的散文。他發文不是很多,通常一月一篇。他的散文風格正是我所喜歡的,沉靜,老道,有些隨性的拙樸,也有些出世的飄逸。
從他的散文里得知,他和妻子,共同經營著一家茶莊。店鋪地處一個縣城的繁華地段,生意一直還不錯,只是這些年來,生意上的奔波和忙碌成了他生活的主題。
幾年的茶莊生意,讓他的家庭進入了小康殷實之境。他開始變得熱衷于慈善。先是逢年過節向當地敬老院和福利院捐贈錢物。后來是為災區捐款,一次就是一萬。再后來又資助了三個西部地區的學生。他在一篇散文里寫道,當他收到三個孩子的來信,看到照片上那純凈的眼睛,看到那整整齊齊的字跡,他覺得,他的人生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慰和幸福。
他說,他白天忙于生意和世俗的應付,夜晚,則沉寂于心靈的獨處和自我救贖。他的那些文字,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對著鍵盤,對著月光和燈光,從他的心靈之源,一個字一個字地涌向指尖,涌流成篇章的。
幾年的網絡相交,我頗欣賞他的為文,更敬佩他的為人。我給他留言,什么時候,我們能相見呢。
今年初夏,一個文學社團在青島舉辦采風活動,我和他均在被邀之列。我們相約前往,并請求活動組織者將我們安排在一個房間。
當他真實地站在我面前時,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直覺。他并不像我一直想象的那樣,安靜而儒雅。相反,他性格外向而爽朗。雖然我們神交已久,可畢竟是第一次見面,在我還未從初次會面的陌生心態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是向前,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并熱情地稱兄道弟起來。
那天的歡迎晚宴上,我和他都要了青島啤酒。鑒于不勝酒量,每次碰杯時,我都只是抿一小口。而他,每次都是豪爽地一口飲盡。他很健談,酒量又大,那天晚上,他成了我們那一桌的主角。
回到房間時,我們倆都有些微醺。他從一個磨掉了顏色的廉價仿皮包里,拿出一大一小兩罐茶。他從小罐里取出兩撮,泡上兩杯。他說那是正宗的明前龍井,是他店里的貨,讓我品品味道如何。他又將大罐遞給我,說,這個送給你,帶回去慢慢喝吧。
沖完澡,看到他正捧著一本厚厚的打印文稿。他說,我想出本散文集呢。我選入了七十多篇,近二十萬字,想請你指導一下。
我接過文稿,翻看了一下,說,指導談不上,你的文章我非常欣賞,也大都讀過了,很有思想深度,最可貴的是有一種返璞歸真的靜氣。我帶回去一定再好好拜讀一遍。
燈盞下,我捧著那本厚重的打印文稿,潔白的紙張泛著潤澤的瑩光。端起茶杯,輕呷一口,杯口依然冒著散淡的熱氣。一縷茶香,仿佛是從這本文稿里升騰而起,又仿佛是從悠遠的古巷里飄來的一縷春天的氣息。
二
聽知名作家授課,座談,與文學刊物的大編輯們會面,一天半的采風活動時間流逝了。之后,活動組織者為我們安排了兩天的參觀游覽時間。
那天下午,在青島棧橋邊,文友們迎著濕潤涼爽的海風,急不可待地紛紛撲向遙遙無垠的藍色大海。踏浪,戲水,拍照……海浪一波波地涌向我們。一些小魚、小蟹,還有色彩艷麗的小海星,被肆意地蕩滌到海岸,滯留在被海水拍打了億萬年的礁石間,又無辜地被一雙雙喜歡攫取的手撿起。
我們也撿拾著那些來自大海的小生命。海風咸腥而溫柔,海浪不時地摩挲著我們的腳踝。我們童年般無拘無束地說笑著,興致勃勃地分享著每一個驚喜的發現。是啊,在蔚藍廣闊的大海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走在陽光、海風和浪花里的孩子。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要離開海岸。他望著我手里提著的小罐,那里面盛了我們剛剛撿拾的螃蟹和海螺,他說,許多小生命呢,還是扔進海里吧。
文友們要到棧橋盡頭的回瀾閣合影。他和我慢騰騰地走在最后面。棧橋上有許多乞討者,每遇上一個,他都要停下來,向他或她遞上一張小額的紙鈔,然后作出一個溫暖的笑容。
長長的棧橋上,所有的乞丐,都得到了他的施舍。
我說,何必每個乞丐都要施舍呢,你能保證他們當中就沒有好吃懶做、喬裝打扮并以此為職業的?
他笑說,你沒看到他們大都是些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嗎?而且,我只是給予了他們一點點施舍,我卻因此而又體會到了一種施與后的快慰和幸福。百十元的投入,就能夠換來一種幸福的感覺,難道這不是最劃算的交易嗎?
我默然。
他又說,即使他們當中有以乞討為職業的,我想那也應該是被生活和環境所迫,也應是社會的弱者吧。面對一個弱者向我伸出的手,如果我袖手旁觀,視而不見,那我會心靈不安的。
我又一次無語。
三
晚上,在房間里。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知名畫家捐建希望小學的專題新聞。
我說,我知道這幾年你捐了不少錢,我也知道你的茶莊生意并不大,最多算個中產階層吧。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要堅持不懈地做一些濟世助人的事呢?
他爽朗地笑了,說,濟世助人?老弟,你也太抬舉我了。我也只是幫助一下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罷了,不值一提。
接著,他向我講述了他所經歷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他做茶莊生意之前。
那時他還在一個事業單位上班。每次下班回家,他都要路過一座石拱橋。那是縣城商鋪最多的繁華地段。平時,總有幾個乞丐蹲在橋上,用臟兮兮的手或渾濁的眼神向路人乞討。那天黃昏,他下班回家,騎車上了拱橋,照例碰見那些乞丐。再往前走,就看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躺在地上,身旁是一個流著淚不停地磕頭和祈求的老女人。那老女人他見過,也是經常在這里乞討的乞丐。他湊過去,打聽是怎么回事。就有人告訴他,那老女人說她的孫子突然得了重病,去醫院看病,沒錢交押金,醫院不給治。這不,在這里討錢治病呢。哎,誰知道是真是假,這年頭,騙子可多了去了。
他本是心地善良的人,而且那時他的口袋里也裝著幾百元錢,但或許是潛意識里記起報紙上報道的騙子乞丐太多了,他并未再深想,只是習慣性地掏出了兩元錢,扔在老女人面前的鐵盒子里,便騎上車走了。
第二天,他上班路過拱橋,就聽趕早市的小販們說,那個孩子死了,是今天凌晨死的,就死在這座橋上。今天早上一輛城管車將孩子拉走了,那位老女人也走了。
講到這里,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早晨。他有些激動,白皙的臉色有些動容。
他繼續說,那一刻,我的頭皮一陣發麻,渾身打著冷顫,脊背上卻流下了汗。那個五六歲的孩子就這樣死了,死在一群人的圍觀和冷漠里,死在即將迎來黎明的乾坤里。那時,我突然覺得難以形容的后悔和自責,我覺得就是自己的冷漠造成了孩子的死亡,自己就是一個見死不救的罪人。那些天,我寢食不安,總有一種負罪感,也對人生思考了很多,我在夜深人靜時,默默向一個孩子的靈魂懺悔,也算是用道德的法錘,對自己的靈魂做了一次嚴厲的審判吧。
他說,后來我再也沒有遇到過那個老女人,我想,她不可能再回來了,一個奪去了她孫子生命的地方,她永遠也不可能回來了。
他接著講了第二件事,那是在他做茶莊生意之后。
他說,那次我去外地參加茶藝博覽會,返程時,在火車站廣場,我遇到一個小乞丐。我給了他幾元錢就匆匆趕往進站口。查票時,卻發現裝在口袋里的火車票不見了。我仔細想想,可能是剛才給小乞丐掏錢時不小心把火車票給掏丟了。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返回去尋找。大老遠就看見那孩子還站在那里。他看見了我,就朝我喊道,叔叔,你的火車票……他告訴我,當他看見我丟的火車票時,我已經走得不見蹤影了,他就沒敢往別處去,就站在那里等我。他說他知道我一定會回去找的。當時,我真的很感動……孩子的頭發蓬亂,臉很臟,但他的眼睛是清澈的,他的心靈是干凈的。那一刻,要不是那么多人在那里,我真想親親他啊。
講完這個故事,我看到,他的眼里有了一些生動。
他繼續說,經歷了這兩件事,后來,我就想,我一定要努力多掙錢,錢多了,一定要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四
四天的活動就要結束了。
最后一天晚上,我們忙著打包,我們都買了不少零零碎碎的青島特產和旅游紀念品。
明天就要各自返程了,我和他都有些不舍。幾天的交往,我們之間產生了一種兄弟般的情誼。這不單源于我們有共同的文學愛好和追求,更源于他的真誠和善良。我發現,他真的是一個感情飽滿、易于動情的性情中人。
那天晚上,整理完包裹,他又泡上了兩杯明前龍井。隨即,滿屋的茶香氤氳而動。
我問他,這些年,你默默無聞地捐助了這么多錢,你真的不求任何回報嗎?
他說,怎么能沒有回報呢,有回報啊,我不是說過,我得到了快樂和幸福啊。
他繼續說,人活一世,你說最珍貴的.是什么呢?是那些身外之物嗎,當然不是。人的一生,最珍貴的,應該是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快樂,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幸福感。老弟,我這可不是唱高調啊。當我為那些弱者付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時,我的內心會升起一種快樂和幸福的感覺,這真的不是用多少奢侈品,多少金錢能夠換來的。所以,在我看來,我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捐助,它們帶給我的人生回報是超值而豐厚的。你看,人家美國和西歐一些發達國家,為什么許多富豪資產過億,卻生活簡樸,樂于慈善,有的還要死后裸捐。這除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社會制度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當今社會,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什么?是為富者不仁,是為官者不廉。這樣的人天天聲色犬馬、戰戰兢兢,他們真的會從內心感到幸福嗎?我應該感謝上帝,他為我指引了一條通向快樂和幸福的路。
我問,你信上帝嗎?
他說,我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佛教徒,但這兩種宗教的精神我是非常認同的。比如博愛、仁慈和道義,比如克制欲望、眾善奉行和善待生命,這樣的人生境界是宗教所倡導的,卻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最欠缺的。如果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自覺地行知一二,便是一個生命、一個社會的福音了。
他的思考和健談讓我自嘆弗如。
我開始翻動著他的散文文稿。無意中翻到一篇寫“蘭”的文章,我看到了一句粗體的題記。我一個字一個字地默讀:
蘭,恬淡,靜默,無求。只為這一刻的綻放。只為這一隅之地,能夠減少幾份濁氣,添加一份暖香……
五
從青島回來,幾個晚上,燈光下,我細細翻閱著他的文稿。
書桌前的窗臺上,一盆墨蘭正獨自挺拔,青秀而優雅。我又翻到那篇關于“蘭花”的散文,再一次靜讀:
蘭,恬淡,靜默,無求……
是啊,作為一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茶莊老板,他在俗世的前行中自覺擇善而行,而在精神的跋涉中努力抵達一株蘭的境界。我突然生出一種愿望。我想,我應該把他寫進我的散文。
我將這個想法發短信告訴他。即刻,便收到他的回復。打開那條短信,屏幕上有這樣幾行字:老弟,寫我可以,怎么寫都行,只是拜托別寫我的名字,千萬千萬!
一周后,在家鄉的晚報上,連續幾天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一家鄉少年身患白血病,正在北京一家醫院治療,必須盡快做骨髓移植手術。但巨額的手術費用讓一個正處于風雨飄搖的家庭無能為力。晚報號召廣大市民為孩子捐款,救救這個花季少年。
許多普通市民踴躍捐助,一百,二百,三百……更有許多企業界人士積極響應,一千,一萬,甚至十萬。
那天,我和妻子一起去了銀行。當我們將三百元打入那個專用賬號的時候,我的確像他說的那樣,感覺到了一種由衷的快慰和幸福。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主動捐助,沒有人勸說和逼迫,沒有上級的意志,不帶任何的世故人情。不為別的,只為一個花季生命的重新綻放,只為一個年輕生命的重生。
我想,所有為那個少年捐款的人,應該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吧。
【抵達一株蘭散文】相關文章:
向冬天抵達散文12-25
蘭的散文09-28
蘭香散文09-29
愛蘭得蘭散文1000字04-19
幽香若蘭的散文10-06
騎行蘭封散文10-31
賞蘭有感散文11-06
蘭姐姑散文11-05
蘭彩的優美散文12-20
君子蘭的散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