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遠去的池塘散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遠去的池塘散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1
關于故鄉的記憶里﹐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村莊那口碧波蕩漾的池塘。
村莊地處陜南丘陵地帶,每到夏日多雨時節,從山林里,坡地上,大地深處縱橫交錯的皺褶里,奔涌出無數細小的溪流。勤勞聰慧的先輩們,便把它們截住。給它們修堤建壩,讓它們“歡聚一堂”。于是﹐一池微波,蕩起縷縷清風。幾株白楊﹐撐起片片濃蔭。一口碧瑩瑩的池塘﹐便在鄉親們的辛勤汗水里﹐鮮活起來。有了池塘的村莊﹐便有了嫵媚,也多了滋潤。
春天,當盈盈暖風掠過,沉寂了整個冬天的池塘,會漸漸柔情起來。時不時會有小魚,在水面探頭晃腦。那頑皮的模樣﹐仿佛也在盡享春的氣息。池塘邊的堤壩上,枯了一冬的小草,也開始緩緩冒出嬌嫩的葉芽。就連岸邊挺拔的白楊,也不甘示弱地長出無數新綠。幾只鴨子,拖著肥碩的身體﹐慢吞吞地溜進池塘,頗有幾分“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韻味。不知名的小鳥,在池塘邊的電線上,嘰嘰喳喳唱個不停,像是在歡迎春姑娘的到來。池塘旁的田野里,綠油油的麥苗,綴滿花苞的油菜,像是在為春天鋪開舒緩的地毯。當明媚的陽光,被均勻地撒在水面,平靜的池塘,便成了無比明亮的“鏡子”。里面映照著的,是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青翠的樹木。
夏天,在知了高亢的歌聲里欣然到來。每到此時,往日波瀾不驚的池塘,會變得多情起來。當熱辣辣的太陽,毫無遮攔地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塘中的魚兒,便不安份起來。它們時而無憂地暢游,時而調皮地吹著泡泡。那逍遙自在的模樣﹐讓兒時的我們頗為羨慕。池塘岸邊的出水口,是幾塊用來泄洪的正方形臺階。一到夏天,這些水泥臺階,便成了村里大姑娘小媳婦們洗衣服的最佳去處。鄉村人勤快,夏日清晨﹐得早早下地干活。洗衣服這樣的瑣事﹐就只好利用午休時間來完成。夏天中午,池塘岸邊,總能聽到有節奏的棒槌聲。在塘壩綠茵茵的草地上,晾曬著花花綠綠的'床單﹐各式各樣的衣服。池塘邊的白楊樹下,洗完衣服的村姑們,在樹下邊乘涼邊等著同伴。此時的白楊樹上,活像一群活力少年,一有風吹﹐便揚起樹葉做就的“巴掌”,嘩啦啦拍個不停。
秋天,當天氣漸漸轉涼﹐池塘邊的白楊樹,便開始有葉兒飄零。它們在用柔曼的舞姿﹐低語著對季節的依戀。晨間﹐岸邊枯黃的草葉上﹐開始有了淺淺的薄霜。高而闊的天空,幾行雁影依稀可辯。田野里,到處是忙著勞作的人們。少了莊稼的陪襯,池塘顯得寂寥起來。許是怕池塘孤單,鄉親們總愛把收割后的稻草和玉米桿,擺放在池塘岸邊晾曬。偶爾會有水鳥,斜插著水面飛快地掠過。白揚樹飄完最后一片黃葉時,秋,也就接近了尾聲。此時的池塘,像個安靜少女,氤氳著霧嵐的眼眸,在遼遠天幕下,寫滿了落寞。偶爾,塘邊也會來幾個垂釣者。用一根根長長的魚桿,垂幾分悠然,釣幾份自得。
冬天,池塘邊的白楊樹,光禿禿地佇立著。似在回首往事﹐又像在憧憬未來。田野里,被收割后的大地,裸露出原始的底色。冬小麥剛鉆出的小芽,在鋪天蓋地的蒼涼里,被稀釋得無影無蹤。幾只麻雀﹐閑庭信步般漫步在田埂上。它們時而抬頭遠眺﹐時而低頭呢喃。言行舉止中,皆是讓人憐愛的靈動。池塘岸邊,枯黃的蘆葦旁,幾只黃牛在悠然自得地啃草。不遠處,荷鋤而歸的農人,炊煙升騰的屋舍,和隱隱約約的犬吠,將村莊襯托得溫馨而寧靜。清風拂過,寂靜的塘面,泛起細碎的微波。冬天的池塘﹐是清冷的。唯有映在水中央的云朵﹐潔白如初。
那時的池塘,是我心底最柔美的畫卷。因了池塘,偏鄉僻壤的村莊,多了江南水鄉的清婉。因了池塘,村前屋后的梯田,成了稻浪翻滾的良田。池塘,是那時村人的驕傲。當鄰村人因無水灌溉,不得不在梯田里種上耐旱的農作物時,我們村卻因有塘水灌溉,插上了綠油油的秧苗。當夏風輕蕩,站在村后山坡上極目遠眺,微風拂面中,梯田里涌起的層層濃綠,讓人有置身綠海之感。稻田上紛飛的白蝶,似隱現在碧海中的點點白帆。除了白蝶﹐還有蜻蜓在綠波上翩躚。
每當想起這些畫面,我的心底,總會衍生出對池塘深藏的敬意。因了池塘的灌溉﹐我們的村莊,總有蕩不完的“青波”。而鄰村的田地﹐卻因無水灌溉,只能在收割完小麥和油菜后﹐種上玉米或大豆。那時的鄉親們,誰不向往稻花香?可因無水,也只能望地興嘆。其實,村莊的池塘,也是昔日鄉親們將平時所收集的雨水匯聚而成。平時的點滴辛苦,皆只為來年能在“稻花香里說豐年”。盡管那時池塘蓄水量豐沛,但每到插秧時,鄰里之間也常因搶水而發生爭執。后來,村里才安排了專人放水。兒時鄉親們爭水的畫面,在我心里烙下的很深印記,也讓我知道了水對農業的重要性。
日子就像天上的流云,聚散著輪回。地上的禾苗,也在雨露的潤澤里,交替著榮枯。長大后的我,攜著斑斕夢想,去了遠方。村里眉清目秀的池塘,在歲月泥沙沖刷下,面目模糊了起來。只是,離家越遠,思念就越深。在遠離故土的日子,村莊成了我的全部牽掛。每個春播秋收里,村莊的瑣碎喜悅,田野的細微收獲,都是我心底躍動的快樂。現在的村莊,已不再有兒時的沸騰。村中青壯年的大量外出,使昔日豐潤的村莊,迅速干癟了下來。
村莊的老人,因和土地的相依相偎﹐便注定了無法割舍。但留守的他們,卻是孤寂的。忙完家里的薄地,唯一常做的事,就是端坐檐下,默默思念遠方的孩子。而我,一到農忙季節,也在掛念。我掛念遠方的村莊,村莊中的母親。春播秋收里,我心疼著她的心疼,我擔憂著她的擔憂。每晚電話中的問候,是異鄉的我唯一能做的。故鄉天氣的陰晴,氣候的旱澇,都成了我心尖上的事。每個夏季,母親依然會在梯田里插秧。只是如今的村莊,已滿目蕭瑟。昔日俊秀水靈的池塘,已沒了生機。
曾經的池塘,村里會安排人定期清理淤泥。以此來確保池塘的蓄水量。而自從村中青壯年的大量流失,村中的池塘,再也無人維護。即便村中還有個別壯勞力,也都忙著在附近的工地打工。時間一久,曾碧盈盈的池塘,在淤泥的侵襲中,不斷地縮小著,枯萎著。因淤泥的侵占,塘水己無法灌溉太多田地。村人在無奈中,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耕種方式。梯田里綠波翻滾,稻香四溢的景象,己很難看到。那熱火朝天的插秧場面,也只能在回憶中重現。偶爾能見到的幾塊稻田,那也是離池塘近,有勞力人家插的。插秧時,當池塘水位降低,就只能用抽水機抽水。為了插秧,鄉親們不得不大費周折地辛苦著。
秧苗插到田里﹐不能斷水﹐得不定時灌溉。特別是拔節時﹐若離了水,是不會有好收成的。因此,村里沒勞力的人家,漸漸都不再插秧。母親不聽勸告,還是固執地插著幾分田的秧。一到夏季,我總在默默祈禱,祈禱村莊能風調雨順。每次電話中,我和母親聊得最多的,是田地里的莊稼。秧苗長得怎么樣?池塘水還能放出來么?雖說家里不缺糧,但作為勞作者,辛辛苦苦種到地里的莊稼,誰又愿顆粒無收呢?今夏老家天氣特干旱,母親和她的稻田,成了我心上的頭等大事。我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在電話中安慰母親。讓她別擔心。就算沒收成,還有我們姐弟仨呢。
我知道,我也深深地理解母親。她是不想讓自己揮灑的汗水,被歲月悄然無聲地蒸發。然而,很多時候,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總是微小。曾青碧光鮮的村莊,和波光鱗鱗的池塘,又怎能掙得脫歲月的消磨,煙塵的侵襲。如今的村莊,如閱盡滄桑的老人,無助地望著遠去的年華,獨自將不舍咽下。村莊,祖輩們跋涉過的地方,往事依然綻著溫情。即便鄉村的池塘,梯田的秧苗,檐下的母親,會成為心底揮不去的惆悵。即便生命中有些落魄,會成為抹不去的疼痛。可村莊卻依然寬容地接納著我們,微笑地擁抱著我們。
盡管有些時光,在回眸中,會悲愴;盡管有些歲月,在跋涉里,會迷茫。但歲月蒼老著的,是我們的容顏;掠不去的,是我們心底的眷戀。無數次夢中,村莊依然炊煙裊裊,歡聲笑語。池塘依然青波微蕩,游魚歡跳。只是,夢醒后,失落無邊。就連心底的懷念,也力不從心。既然時光馱不起疲憊,就放下倦意吧!讓心靈回歸村莊,把鄉愁吟出深情。今世,我也只是個迷路的孩子。而鄉村﹐才是我靈魂的安放處。
我知道,有一天,池塘終將會被淤泥掩埋。但它的層層碧波,它的縷縷漣漪,和它曾帶給村莊的無限蔥蘢,一直會在心底,永不逝去。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2
有空的時候,很喜歡一個人獨自到公園內挖筑的人工湖畔走走。找一個無人的角落坐下,靜靜地看云朵游過湖面,看微風在水面上畫出一朵朵漣漪,看夕陽在微波上點出細碎的金光,看城市霓虹倒映出的鬼魅略影……
人工湖并不大,和一個足球場的大小差不多。因此我寧愿稱它為池塘,因為在老家的門前就有一個池塘,和這湖的大小相差無幾。
推開老家的院門,隔著寬約五六米遠的一條路就有一個池塘。以前是生產隊的魚塘,每年都會放上一些魚苗,社員們出工回來,偶爾往里扔點雜草或是什么莊稼的藤、葉什么的。春節的時候,每戶人家就會分到三、五條不等的鯉魚、草魚或白鱗魚。讓我們這些守了一年的孩子們可以吃到鮮嫩的魚肉,喝到鮮甜的魚湯。
小時候,很喜歡坐在池塘邊一棵柳樹下的石板上等爸爸、媽媽出工回來。因為在這里,可以通過搖曳的'柳枝看到田野里的風景變化,可以看到晚霞繪出的迷人畫卷,可以嗅到田野里傳來的最純真氣息,可以大老遠就看到父母熟悉的身影。
炎熱的夏夜里,鄰居們也會在晚飯后聚到池塘邊上,各自抬出家里的小木凳坐下,或是直接坐在堤壩上。雖然蚊子比較多,大家必須不時用手驅趕著蚊蟲的侵擾,但鄉鄰們還是很享受從池塘吹過來的、略帶涼意的和風,然后家長里短地聊著閑話。我們小孩就在道路上玩捉迷藏、老鷹叼小雞、跳大海、丟手絹、跳繩、拿用黃土塑的槍打戰、扎一把臭葉子樹來踢毽子,直到勞累了一天的家長們困意漸濃,才把我們抓回去睡覺。
有好多次,我問過爸爸,為什么池塘里不種些荷花?那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漂亮的荷花裝點咱家的門前,那滿塘的荷香肯定會溢滿咱家的小院。我早已不記得爸爸給我的答案,但我曾想過,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承包下門前的池塘。在里面種上一半荷花,一半睡蓮,為我們的小村子增添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很多時候,我會在月光如水的月夜一個人悄悄地推開院門,獨自來到池塘邊,在楊柳稀疏的月影下,默默地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成長中碰到的困惑以及青春歲月里的那些喜與樂、哀與愁。后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池塘包給了村里的趙二叔。他仍在池塘里養魚,但我們不再會分到一條半尾的了,這多少令我對池塘的情感有了些許失落。他還砍去了堤壩上的楊柳,種上了桃樹和石榴,還在樹下套種一些蔬菜。為防止牲口破壞他還用籬笆圍了起來,我也再不能隨意到池塘邊逛了。不過,每年桃花如煙地倒映在池塘平靜的水面,滿樹的石榴花如繁星般綴滿枝頭,還有枝頭果實誘人的香味隨風飄散時,我總會倚在門口,出神地看著池塘不斷變換的風景,心思卻早已不知游離去了何方。
如今,人工湖是我常去的地方,因為在那里我可以嗅到家鄉的味道,可以從湖水里看到家鄉的池塘,看到池塘邊熟悉的農家小院,看到小院里親人溫暖的臉龐。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3
山清水秀的小鎮上,唯獨少了水的靈秀。楊柳青青,婀娜多姿的枝條迎著朝陽在翩翩起舞。古老的皂角樹像一枚巨大的傘,覆蓋在池塘的一隅。池塘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盛夏季節傍晚時分,成了男孩子游泳的場所。那時的蝌蚪在水里歡快的游動。夜幕降臨下青蛙們的叫聲,此起彼伏。月光下仿佛是一場音樂會,孩子們最喜歡坐在岸邊聽蛙鳴。洗衣服的時候,人們隨手從皂角樹上扯下一把皂莢,有點像豆莢的形狀。那時的衣物基本以手工純棉布為主,用棒槌在搓板上砸開。也有豐富的泡沫,不過取代不了洗衣粉和肥皂。
池塘邊隱藏了多少故事,鄰居家的小侄兒在池塘玩,一不小心滑下去了。幸好有一個村民來挑水澆灌家里的菜園子,送到家里。沒有要任何的報酬。
我們家的孩子,大約三四歲時。有一次滿身是泥巴的回來,據他講在池塘玩沒有水,他陷入淤泥中,正在哭泣時,有人把他拉上岸送到家門口。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誰。
雨后天晴,曾經拿上搓板去洗衣服。找了兩塊磚頭剛把搓板放上,岸邊的土很松軟,鞋底比較滑,一只腳就不由自主的滑到水里。整個池塘就有一個洗衣服的女的,她先用磚頭使勁固定地面,然后伸出一雙手,把我拉上來了。雖然是一個村的,因為常年在外,彼此其實素昧平生。
父母都是師范畢業,雖然戶口是城鎮,人一直在農村長大。父老鄉親們的寬厚無私,善良淳樸一直像無字的天書一樣,讓我受益終生。
池塘在每個村莊承載的功能不盡相同,曾經有的村莊有兩個池塘。一口是專門喝水的,不允許洗衣服的。有一個學校教育質量很高,十里八村落榜的考生都慕名前往。有的孩子去了就腹瀉,為了心中的夢想,他們一直在堅持。他的故事尤為特殊,復讀了五六次,后來的班主任就是他以前的同班同學。每一次都是差一星半點,有一年居然差八厘,無奈回來務農。他的一雙兒女,紛紛鯉魚跳龍門,總算圓了他的'夙愿。
池塘是九十年代初,鄉親們洗滌衣服,澆灌家庭菜園子的唯一選擇。遇到老天爺不下雨,也是地里禾苗的最后指望。同時也是下雨的最佳泄洪地。
從去年開始,池塘舊貌換新顏。可以永久的休息啦!它的腹部安裝了好多管子,聽鄉親們說,這是下水道的管子。一直通到村里的深溝里,水啊水,你承載著千家萬戶的期盼與希望。如今夢想照進現實,親愛的父老鄉親們,也可以有貼瓷磚的浴室和洗手間。田間地頭也打了機井,聯合收割機解放了生產力,愿他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4
雖然離開故鄉多年了,但故鄉的景物卻一直深印在我的腦海里,那般清晰、那般美麗。童年的故鄉,到處都是水的世界,一年四季無不顯示水的嬌嬈,水的嫵媚。尤其是老家屋后的那個池塘,給了我無盡的快樂和回憶。
記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成狹長形,積水很深,終年不竭。春天到來的時候,池塘邊的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等競相斗艷,開滿枝頭,清香撲鼻。吸引我目光的不僅是池塘岸邊爭先開放的鮮花,青青翠翠的綠地和天上展翅翱翔的飛鳥,更甚的是池塘以及周圍剛萌發嫩芽的楊柳。一只只楊柳笛,在柔柔的春風中悠悠揚揚,飄飄蕩蕩,吹破了故鄉的寧靜平和,吹皺了一池的春水。
記得老家屋后池塘里的青蛙多,叫得也最響。雨過天晴的時候,常見池塘岸邊水面上露出一大片青蛙的小腦袋,密密麻麻的,花花綠綠的,個個瞪著大大的眼睛。特別是在夏天的夜里,其它地方的青蛙都已歇息了,而老家屋后池塘的青蛙卻仍在奮力地叫個不停,綿遠而悠長,在故鄉的上空回蕩。這樣的蛙群,這樣的蛙鳴,曾經深深地震撼了我整個童年。
記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最熱鬧的時候是在夏天。夏季炎熱的.中午,童年的我們背著午睡的父母,撲騰撲騰地跳進池塘的淺水里,把大人們的囑咐濺成一片片水花。我們嘻笑著,拍打著,追逐著,把池塘變成了童年的樂園。而在早晨或傍晚,村里的婆姨們在池塘邊的石塊上堆滿花花綠綠漿洗的衣服,手拿著棒槌一聲聲地把衣服連同日子搗得舒展而干凈。她們說著女人間的心事和樂事,不時地從池塘邊傳來爽朗的笑聲。
還記得在秋雨綿綿的日子里,我喜歡獨自一人打著一把雨傘站在池塘邊,看著連綿不斷的雨珠落入屋后的池塘里,默默地發呆。那些如線的雨點在池塘的水面上濺起千萬朵的水花,只一瞬間的綻放,便融入水中無跡可尋,而新的水花又會再次濺起,瞬間綻放,又瞬間消逝。
而我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那些逝去了的歲月不也曾象水花一樣美麗,轉眼即逝?可我們必須不斷地濺起新的水花,這樣生命才會始終燦爛而精彩!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5
村子不大,三四十戶人家。村后是山,村子橫在山坡上,不規則的排列著。
村子前面早年的幾幢房子,已經破敗,看上去還有些氣派,青磚瓦房,通堂對過的方條石砌的角門,細雕過,已經有些歲月的痕跡。中間一條老舊的巷子,鋪著石板,巷子兩旁的房子排列得還算規整,頗有些古老的神韻。據說,那是村子上當年一大戶人家修下的附近最氣派的房子。
村前一口池塘,塘壩都用雕鑿的石塊砌筑。看得出花過心血,也需要實力。臨村的一方高,外放的一方低,都是順應了山坡的走勢。
附近的每一座村子,村前都有一口這樣的池塘。據說不是為了灌溉,而是為了蓄水防火,護著村子。
池塘的不遠處有一口井,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眼泉,讓村里人用石塊一圍,便叫井了,村里人取水用水,都在這里。雨水多的季節,井里也會有水溢出。村前井下是一片水田。偶爾,塘干涸時,也會把井里溢出的水攔進池塘。大雨時,村子坡上流瀉而下的洪水便都灌進池塘里。池塘水漲,便開壩泄洪,流出塘外,流進夾雜在水田和池塘中間的一條不算太深的水溝里。平常時候,水溝排泄著村子里的生活污水。天雨時,水溝讓洪水一沖,平時的黑臟污水便被沖涮得干干凈凈。
這些,我已描述得夠詳盡的了。你如果是一位畫家,你看著這些文字,也許就能勾畫出一幅畫來。但你勾畫不出的,是我孩時留下的那些回味。
孩時太多的記憶,都留在了村前的'池塘。
夏天,你慵懶地睡在自己的房間里,天還未亮,你也未醒,村前池塘的蛙鳴,就一聲一聲傳出來,將你喚醒。你打個哈欠翻起身,披了衣服推開門,往天邊一看,才看到東方露出一點點魚肚白。你聽著蛙鳴像是從池塘的水底、又像是從塘壩的石隙里傳出來。這時候你一愣怔,聽著那蛙鳴聲忽然就停了。你這才覺得,天真的是亮了。
中午的陽光正好,青蜓在池塘中央飛來竄去,偶爾飛近塘岸邊,被舉著樹枝條等在岸上的孩子迎頭一枝條擊落水里。孩子連忙用樹枝條挑起擊落的青蜓一看,青蜓已經死了,孩子看著沒趣就扔了。于是換一種方式,把樹枝條插在塘堤上,然后遠遠地瞅著,等蜻蜓往枝條上一落,便悄悄地走過去,伸出兩個手指頭,輕輕地往蜻蜓的翅翼上一夾,青蜓便活活的被捕獲。這時候孩子就樂了,兩個手指夾了蜻蜓背上的兩片翅翼在手中玩,任由它下面的兩個翅膀不停地撲騰。
村前的池塘也養魚。每年春暖,有那不知從哪里來的養魚苗的用兩個淺而大、底寬口窄的魚桶挑了魚苗來村子里賣。隊長見了,便邀了村子里懂行的一起去看了魚苗談好價錢,然后買下一桶放入池塘。村里人管魚苗叫魚花,于是用一只敞口大碗,一碗碗舀了魚花數了倒進池塘里。到了年前,魚苗長成大魚,便網了大家分了過年。
小時候,我們常常用一根細竹竿拴上線,線的一頭掛上漁鉤,魚鉤上掛上蚯蚓,然后偷偷的跑到村前的池塘邊上去釣魚。偶爾讓人看見,便不讓釣。但畢竟是孩子,有時候也會寬松些,如果釣著野魚或小魚,比如鯉魚、鯽魚或魚仔,便允許拿回家去。但如果釣著草魚或鰱魚,便從鉤上取下來,放回池塘。因為草魚和鰱魚,那魚苗是隊上花錢買的,而其它魚都是野生的。
春夏季節,村子里有人家養有鴨子的,鴨子大了便都趕進村前的池塘。鴨子喜水,趕進池塘后上不了岸,便不用看管。于是用一捆柴禾堵了塘岸的出口,鴨子便不能跑出塘外。
當然,如果是魚苗剛放入池塘的那段時間,池塘里是不準放進鴨子的,怕鴨子會鉆進水里叼吃魚苗。
池塘的另一頭,有一片淺水灘,長著一堆石頭,許是那石頭打不掉,便高出池塘的塘底,水淺的時候露著,水深的時候淹著。石隙處覆蓋著泥,便長著昌蒲。端午節的時候,村子里會有人上那兒割了昌蒲插在門上,據說能避邪。那兒也長辣蓼草,偶爾被人割了制成釀酒的餅藥。
孩時,我沒少在村前的池塘邊上攔過鴨子、捉過蜻蜓、或釣過魚。有時候晚上經過池塘,聽著那聲聲蛙鳴,我忍不住拾起石子丟進池塘,那青蛙聽到一聲水響,立刻就不叫了。我便感到特別得意。但停了一會,那蛙鳴聲又一聲一聲響起來……
后來稍大些,我也學著跟父母下地。插秧或薅田,有時候從田里上來,我便下到池塘邊上洗去兩腳的泥。一次不注意,我正站在塘壩上,不想被一頭牛經過時掀翻在池塘里。我濕漉漉的爬上岸,回到家里,母親一再問我有沒有被嚇著。我一再表示沒有,但母親還是不放心,便為我喊了三天的魂。我不知這是迷信還是一種精神安慰。但母親似乎比我更安慰些。
這些,都是池塘留給我的孩時的回味。雖已不是很新鮮,但有村子在時,這池塘一直就在。
后來,池塘的一方,有人家修房子,把池塘填掉了小半截。再后來,池塘的另一方,有池塘邊上的另一戶人家,挖來了泥土,填掉了池塘的又小半截。池塘便只剩了小半截了,看起來便不再像池塘。
我于是想,如果按我村里先民們的思維,這村子失火了咋辦?但據說,這池塘邊上的房子,就曾經失過火,只是又重修了一次。
但我總覺得,那池塘,應該成為這村子整體存在的一部分。不知是我忘不了那些孩時的過往呢?還是沒了這池塘,這村子便喪失了整體的完整。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么。
前些年回家,看到進村的那條鄉道正修了從池塘邊上的塘壩上通過。但池塘已經沒有了痕跡。
那村道沒有占用池塘,也沒有填塞過池塘該有的空間。只是池塘已經不見。
哦,我的村子,我的池塘,我池塘里的鴨們和青蛙們!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6
清漣塘是我家鄉的一口很普通的池塘,我的家鄉位于皖西著名的丘陵地,這里有綿綿的青山,有池池的綠水,有無垠的層層梯田,有座座如畫的村落,家家養白鵝,戶戶種水稻,文明的皖西農村,祥和的魚米之鄉。
清漣塘屬西橋華嚴庵隊管轄,它的名稱的由來因水質清澈而得名吧,名稱賦予池塘的含義是最重要的。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這里不通電,我家鄰近清漣塘,使用的水就在此處,清漣塘的水是天然的雨水,經過水草、魚、蝦、鵝、鴨這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與平衡后完全可以使用了。
池塘保護尤其重要,農閑時分興修水利,生產隊宋隊長一聲令下,每家都派出一個勞力,挑著筐從前山上取土往塘埂上填,鄉親們用鐵鍬平整著,用石錘夯實著,修繕一新的堤壩插有槐樹、柳樹,種的有大豆、芝麻,堤壩道路寬闊,成了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堤壩上繁花似錦、綠樹成蔭、芝麻飄香。
無論春夏秋冬,酷暑嚴寒,清漣塘都在不斷積攢著雨水,水平面不斷上升,春天池水滿塘,這是為灌溉蓄勢準備著,插在田里的秧苗,等待塘堤的開口,放出的水傾瀉而出,清漣之水一路高歌流向了這層層梯田,田間的秧苗接受這嘩嘩的潤澤。
秋天里,清漣塘水滋潤下的禾苗長成了腰沉甸甸的稻子,收獲顆粒歸倉,留下稻茬泥田,迎來一頭春牛,這是二伯正在為翻耕忙碌,二伯大高個,頭頂草帽,赤著腳,挽著褲腿,趕著牛,牛在他的吆喝下老老實實又慢條斯理地耕作,一會功夫,泥田被耕作成條條道道的螺旋狀。
女人們用竹籃挎著衣服,來到塘邊,清洗起鮮艷的衣服,芒錘演繹出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在這清漣塘的水面上飄蕩著、歡笑著;清蓮塘南邊的山上下來一個小伙子,彎下腰、打滿水、挑起擔,上山輕快勁,小步似流星,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水面飄來一群白鵝,有無憂無慮地叫著的,有在掏吃泥巴和小魚的,有在驚叫撲騰水面的,這是孩子們在玩捉鵝游戲,他們一會打起了水仗,一會又各自展現水性,清漣塘一會熱鬧起來,儼然一個水上的童話世界。
這時打漁人老李扛著漁網過來了,他熟練地摔網、撒網、收網,最后的戰果頗豐的,漁網里有魚呀、蝦呀、烏龜呀、它們使勁地又是蹦又是跳,滾的滾爬的爬的,老李手急眼快,幾秒功夫,水產一族都進入他的背簍里,只留下清理了的戰場——水草、枯樹枝、落葉和小黑石子,他打魚功夫非常吸引我們小孩子,有時還能得到他的一兩只螃蟹的獎賞。
如果把這種打魚比作是游擊戰爭的話,那么用黃桶打魚則更像是大規模的圍殲戰,打魚人將黃桶推下水,人坐了黃桶上去,一劃,桶游開了,兩只小劃水木板把粘網放到水面上,粘網隨著他慢慢移動,有序被布成了一字長蛇陣,一番請君入甕的忙活后,撒下了天羅地網,我們小孩子干著急直跺腳,是不是該收網了,打魚人不緊不慢任然還在池塘四周吆喝拍水,當我們實在等不住了,也是他最后收網的時機,一個個大魚掛住了腮,被他一個個都收到了桶里,他演的神通廣大收魚精這出戲讓岸上的`人大飽眼福,網眼的大小,決定了魚的大小,小魚全鉆跑了,留著明年再收了,因為鄉親們知道不菏澤而魚,不焚林而獵的道理!最后所有的魚被黃桶載到岸上過秤后分了下去,公平又公正。
清漣塘呈反寫的“L”狀,南靠的是老陳家的大山,北臨的是幾戶鄉親們的菜地,菜地由籬笆扎起來,并留有菜園門,如果說菜園地是鄉親們的作品,鄉親們的作品永遠也離不了清漣塘水的澆灌,一到收獲季節,成筐的瓜果素菜從一個個菜園地出園,一份辛勞一份收獲。
我家的菜園在往北的清漣塘坎,這里是媽媽辛勤耕作的地方,菜園里有各種各樣的菜,黃瓜、茄子、韭菜、柿子、辣椒、黃心烏菜……
這里匯聚著媽媽的汗水和智慧,每天傍晚時分她都要來這里,對滿園的菜澆水,媽媽將清漣塘水裝到桶里,然后用瓢舀起清水灑向菜園的每一個角落,菜園里的菜苗在媽媽的澆灌與精心呵護下,慢慢長起來了,清漣塘的水是清澈甘甜的,它是種菜的基礎,當菜園地里結出黃瓜、柿子、茄子、辣椒的時候,我們全家都沉浸在無比的喜悅之中,哥哥把一根根辣椒裝得滿滿兩大菜籃子的時候,他興高采烈找來了扁擔挑了起來,“明天一早上城賣去……”這是哥哥到家第一個念頭和表達,我們全家都一致贊成哥哥的主意,傍晚時分他回來了,這是他第一次上城賣辣椒買了一支和隊里陳會計一樣的新農村牌嶄新的鋼筆。
清漣塘的面積不大,但塘深容量大,清漣之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與生產隊每年組織維護是分不開的,一年一小修,二年一大修,加固堤壩、清理淤泥、凈化水質等,它是生產隊水源,是生活、生產、環境至關重要的池塘,遇到干旱的年成,周圍村莊旁的小池塘全干涸了,唯有清漣塘水依然幸存,全生產隊幾十戶的人組成挑水的隊伍來挑水,這僅使得清漣塘的水位下降,當山上五斗田缺水的時候,“必須南水北調”這是生產隊宋隊長和社員商議后的決定,6名壯漢子光著膀子抬來12匹馬力的柴油內燃機,緊跟著內燃機來的是機油、柴油、皮帶、大扳手、大螺母以及一些瓶瓶罐罐設備,柴油機運到了打水機臺處,巨大的鐵水管從打水機臺上斜臥下來,一頭扎進清漣塘水渠里,在鄉村里,這是件新奇的龐然大物,經過多次調試后,柴油機通通通地發動起來了,鄉村的寧靜被這奇特的大家伙鬧翻了天,成功了!清漣塘的水也被這條大鐵疙瘩從山底下給吸了上來,清漣塘水救了五斗田,也救了全村子的秧苗,全體社員無不一起歡騰,提前慶祝這即將的大豐收!
家鄉的那口塘——清漣塘,其實并不普通。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7
傍晚時分,一陣陣恬躁的知了鳴唱,時而激昂,時而熱烈,在一片茂密的小樹林間回蕩。它穿過草地,穿過水面如鏡的學校門前的荷塘,將我的思緒帶回記憶中的家鄉。
老家門口有一個不算大的半月形水塘,水色清澈、和緩,流動的塘面在陽光下泛起層層波光。村里的老老少少經常會去捕撈些小魚小蝦,打鬧聲、歡笑聲匯成一幅鄉關農閑的動漫場景,久久地印在我幼小的心房。
春天,經過三冬的洗煉,池塘邊開滿了蒲公英,有白的、有粉紅的、風一吹,花絮紛飛,空氣中彌漫著沁人的幽香。媽媽就像這蒲公英,從嫁到我們這不出名的村莊開始,一年四季,辛勤老作,養兒育女。雖經歷過無數艱難困苦,從無怨言,我們不富裕的家在她悉心打理下時時也充滿和熙的陽光。媽媽常年在池塘邊洗衣服,我們就圍著媽媽的身邊捉迷藏,和村里其它小孩子一起追著彩云跑,在風中輕快地唱著媽媽教給我們的兒歌。這時,媽媽就會放下手上的衣服,抬起頭來,看著我們會心一笑。有月亮的晚上,媽媽就會帶著我們繞著池塘散步,并且給我們講很多重復的外婆教給她的故事,雖然我們分不清真假,但也聽得津津有味。媽媽的講述就像池塘里輕快的流水,從遙遠的地方一直來到我們的跟前,她柔和的話語、爽朗的.笑聲也早已融入池塘的水中,融入我們的心田。
夏天,池塘邊開滿了好多木槿花,潔白而芬芳。我們在木槿樹下嬉戲、追逐,這時候媽媽便扯著高亮的嗓子喊我回家吃飯,而我正在驚嘆一簇簇花瓣怒放的壯美,它開在空中,少許又會掉落在池塘里,池水蕩起一絲絲漣漪。跌落在水面的花瓣隨風慢慢地飄散開來,入水的聲音至今還在我少年的記憶中留下莫名的感動。
秋天,池塘里可以看到肥碩的魚、蝦、黃鱔,最多的還是泥鰍。媽媽儼然就是一個捕魚高手,一抓一大把。秋蟬久不久地在木槿樹上哼唧幾聲,似乎為媽媽鼓掌加油。黃昏,媽媽會把我們家的各種罐子和小缸全部放進池塘里,等待第二天的收獲。這些個東西象征著我們家的“富裕”和幸福,對我來說,它們帶給我的印象,連同媽媽擦拭汗水的微笑,別樣的美。多少年后,這份難忘的情懷又化作成無盡的凄涼。
冬天,媽媽經常一個人在池塘邊散步,可愛的小黃會一直跟在她的身旁。池塘里的水不再流動,塘面也結下一層薄薄的霜。媽媽坐在池塘邊,向著遠方凝望,似乎在尋找什么,更像探求夕陽的入口。她那安然自若、寧靜的神態,給我留下了一生無法破解的神秘。
如今,我們老家的池塘已不復存在,媽媽也早就鶴發蒼蒼。步入中年的我們,記憶中的家鄉,記憶中的池塘,也許會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不再彷徨、不再憂傷。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8
三九天,天寒地凍。村子西頭的小池塘,微微蕩漾的清波,被冰封了個嚴嚴實實,好像一面偌大的麻花鏡子,靜靜地躺在午后淡淡的陽光下。天冷,好久沒有下過透雨,水泥路面泛著灰白的光。池子西岸的青菜、蘿卜,一棵棵蔫頭耷腦,干癟枯萎,沒有了絲絲毫毫的生機。
我擔起一副水桶,拎了一把長柄舀水勺子,來到小池塘的西岸,準備挑水澆菜。這里,是我老伴的`菜地,種著青菜、萵苣、薺菜,也有從田岸頭移植過來的正宗野菜——馬來頭。種菜管園地,是老伴的嗜好。可是,日前醫生下了命令:好好休息,絕對不能再拿重物!老伴的腰間盤明顯突出,這實在不是小事。因為鄉下就住著我們老倆口,我必須挺身而出——接班挑水。在池塘邊放下水桶扁擔,我舉勺敲冰。啪,勺子砸下,冰層毫發無損,紋絲不動,我的手,卻被震得癢癢的;加把力,啪嗒,冰面上開了白花,可是塑料勺子崩裂,開了個窟窿,哎,倒是冰擊碎了勺子。我十多年不事稼穡,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感覺慚愧,就扛起破勺,打道回府。剛走幾步,迎面駛來一輛孩子操縱的電動玩具小汽車。“老爺爺好。”坐在小車子上的孩子才三四歲,長得秀氣,懂禮貌,在我面前停車,招呼我。小車后面,氣喘吁吁跟著一位老爺爺,唷,兒時的玩伴阿林!“老兄弟,澆水去呢?”阿林招呼我,發現了情況,“哎喲喂,你的勺子壞了。”
玩伴熟稔,熱情,噔噔噔趕回家,扛來勺子,還拎個木榔頭。說起木榔頭,三十多年前的江南水鄉,有兩種木榔頭是戶戶必備:一種么,是木柄一尺來長的大木榔頭。它咚咚咚地把硬得扎手的稻草,搗去枯葉,搗得柔軟,然后用柔軟的稻草,沙沙沙,搓成草繩。那時候草繩的用處大著呢,蓋草房,搭菜棚,乃至拉繩蒔秧,處處得用上草繩子。因此村里規定,“四類分子”得每天上交一百庹草繩。超額者表揚,完不成么,那就沒有好果子吃啰。另一種呢,是小木榔頭,裝個一庹多長的竹柄。冬季里用它拍實麥壟,鎮壓麥苗,當時推行大寒里要拍麥。書記沖著大喇叭,總結高產經驗,這么說:“那麥苗啊,拍得緊煞,才長得愈發。”
在池塘邊,阿林舉起大木榔頭,咚的一聲砸著冰面,冰層崩塌,顯現了一個冰窟窿。于是,池水晃動,波及一塘冰層吱吱有聲。阿林的孫子站在池塘邊,“耶——”,蹦跳歡呼。我說:“小弟弟,看好了。”隨手舀起一勺碎冰塊,泌去水,潑向冰面。冰塊在冰層上嗤嗤嗤溜動,池塘奏響了悠揚的樂曲,抒情曼妙,樂得小孩子拍著小手歡呼,而后,鬧著要爺爺給他冰塊。阿林接過勺子,舀冰,舉起,停在孫子了的胸前。 “佳佳——回家,要凍死啊?”路頭傳來了孩子媽媽的呼叫。阿林趕忙扯孩子,上車,孩子嘟著小嘴,悻悻地開動玩具電動車回家了。
玩伴知情,憐惜我體弱又十多年沒有壓過扁擔了,在送走孫子以后,阿林急匆匆回來,搶過了我手里的勺子,舀水,挑擔,潑澆,唰唰唰幾下子,澆透幾畦菜地,宣告大工告罄。夕陽里,我倆點上一支煙,坐在了小池塘邊,我們顛三倒四地說著一個花甲子以前故事,重溫著孩提時代,在小池塘戧水溜溜、扔冰塊吮冰凌的快樂。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9
每天早晨我去學校上班,步行10分鐘后,就到了那口小池塘旁邊。
晨霧籠罩著池塘,周圍的青草悠悠,幾棵小樹倒映在水里,真像一幅水墨畫。
以前池塘的水是準備灌溉莊稼的,現在這里的農民不種地,池塘的水四季閑置,供來來往往的人欣賞。
這口塘堰估計是前輩們用手挖出來的,用途是裝水澆灌地里的禾苗。
極普通的小池塘,現在我無比喜歡它,因我在其它地方再也看不見這樣的池塘了。家鄉7年前劃為開發區,到處用推土機把農田變成了平地,陸續建造了各式各樣的工業園。如華工科技園,深圳工業園,上海工業園,溫州工業園等。
會種地的`鄉親們“下崗”了,自謀職業,去外地打工。有干泥工的,給人家做苦力;有當清潔工的,給養路段打掃公路;有去公園扯雜草的,給游客營造美麗的環境;有做點小買賣的,給買東西的人提供一點方便。農民靠打工賺錢過日子。
唯有這口小池塘閑置下來,它從來沒有今天漂亮。
池塘的水沒有魚兒嬉鬧,清澈透底。
池塘周圍的樹木沒有人砍伐,長得自由自在。
我拿出數碼相機,拍下了它的容顏,記下了它的身姿。
小池塘給了我無窮的想象。我覺得它像一位婷婷而立的少女,在路旁看著行人的微笑。
小池塘給了我許多回憶。我記起兒時在池塘玩水捉魚的愜意場面,仿佛池塘就是我的歡樂童年。
人是喜歡美的,美的環境讓人喜悅。
人是喜歡靜的,靜的田野讓人聽到了青草生長的聲音。
小池塘很美,美得像一汪泉水流進我的心田。
遠去的池塘散文 篇10
三十年前,出朝陽門往北,依傍護城河東岸,有一片七、八畝水面的小池塘。我的家就住在這小池塘的北岸。
小池塘里長著睡蓮。每逢春天,水面上總是浮出數不清的小荷葉,圓圓的,煞是好看。時至盛夏,荷葉長得碧綠茂盛,一株株荷花從圓葉的縫隙中探出頭來,迎風搖動,競相綻放。深秋,人們把小池塘的水放盡,高卷起褲腿下到塘底,抓泥鰍、采蓮蓬,挖出一支支又白又胖的藕寶寶……這妙趣橫生的小池塘呀,就連隆冬也給人無窮的快樂。入冬已后,池塘里結了冰,它就成了我和同院小伙伴們終日不離的娛樂場。我們在木板下裝上兩根鐵絲,制成叫作“冰車”的玩藝兒,乘上它們在冰面上飛快地奔馳著、嬉戲著,“沖啊打啊”地好不痛快!我總是把媽媽為我縫制的新棉衣毫不吝惜地弄得滿是泥水……
然而遺憾的是,小池塘呈現給我們的生動有趣的生活只在我的眼前存在了短暫的幾年。到了一九六六年,它開始衰退了。
失去管理的小池塘,在“破四舊”的氣氛里日漸殘敗了。原本清澈見底的水面上被人們潑進了一盆盆污水,倒進了一筐筐垃圾,魚兒和會唱歌的青蛙不見了,“游”在水中只有殘風從遠處吹來的紅紅綠綠的大字報紙……
在那養“熱帶魚”成風的年月里,遠道而來的捕撈者們用“魚抄子”攪動著小池塘的黑水,不用幾下便可撈起滿滿一兜肉麻的“魚蟲”。
夏天最讓人懊喪。污濁發黏的池水成了蚊子的滋生地。每當太陽落山,成群的蚊子便伴著一股股難聞的氣味,劈頭蓋臉地向岸邊的人們襲來。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跟著媽媽,搬著小板凳,去池塘邊納涼了。隔壁王奶奶總是和媽媽一起抱怨:“這臭河坑子,到幾兒才能填了它?”
小池塘果然被人們填平了。一九六八年,在它的遺址上矗立起一座三層高的樓房。這是一所小學的校舍。它的建成,對我那因失去小池塘而不安的心情總算是一種寬慰,它代替著小池塘給我以一種新的鼓勵。但是,這所小學,從第一批學生上學那天起,客戶上就沒有過幾塊完整的玻璃,校園內傳出的,不是朗朗讀書聲,而是一陣陣嘈雜的吵鬧聲音,還有刺耳的口哨聲……
晚上,在這所小學遍體鱗傷的圍墻外,路燈全部被打碎了,小青年們在黑暗中搖晃,煙頭上的火光在暗中一閃一閃。有的人還拎著彈簧鎖、小刀子。他們聚在一起,打群架、耍流氓,為所欲為。過去美麗安寧的小池塘啊,竟然變得陰森恐怖,孩子們都早早就躲在家里不敢晚上出來玩的。遠近的人們都繞道而行,我的`家也在這時搬走了。
誰不留戀故鄉的泥土,誰能斬斷童年的回憶?我的家雖然搬走了,可小池塘那刻在我心頭上的烙印依然強烈地吸引著我。我長大了,可它卻每每呼喚著我從遠處的新家回到故居門前,多少次我獨自在小池塘的遺址處流連忘返,多少次我在夢中重見小池塘的蓮花重新開放。然而,一年、五年、十年,我的愿望非但未能實現,反而越發渺茫了。昔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已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為解決住房困難,他們見縫插針,爭相在小池塘的遺址旁蓋起了規格不拘的屋舍,這里顯得更加擁擠雜亂。
在這片難以同時騎行通過兩輛自行車、炒菜味與廁所味同聞的低矮的住宅區里,王奶奶一家也據有一席之地。每每我到她家做客,大家總有一種懷舊之情,總是憧憬著自己家門前這種臟亂差的環境能夠早日改變。
改變,何其艱難,但社會畢竟在變化著。
近些年,小池塘一帶終于又像一位含羞的少女,開始重新打扮起自己的容貌來。
前年,小池塘一帶的居民們開始搬遷了。朝陽門一帶要建成許多現代化大廈的消息,給世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的臉上涂上了一朵朵殷紅的彩霞。
那天,我去幫助王奶奶家搬家,同她家一同分享喬遷之喜。來到她家那棟新建的高層大廈跟前,我看到王奶奶正站在樓底下,手搭涼蓬,顫巍巍地由下往上數著:“十九層、二十層、二十一層……”哈哈,她邊數邊笑出了淚花。
我走上前去,想扶王奶奶上電梯,卻被老人家謝絕,聽她強聲倔氣地說:“我家住在十二樓,奶奶今天也賣賣老,嘗嘗這爬大樓的滋味。這是我盼了一輩子才盼來的喲。”
……從王奶奶家的窗口望出去,視線開闊極了。太陽正在落山,雄偉的立交橋,寬闊的柏油大道,一幢幢拔地而起高樓大廈,銀行、商場、劇院無不盡收眼底,整個北京城像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我的眼前。我心曠神怡了,腦子里不由得遐想起來,我想,將來,人們會不會在朝陽門一帶再重修一片美麗的小池塘呢……
【遠去的池塘散文】相關文章:
時光散文:遠去的時光01-28
遠去的澇池散文(精選6篇)07-18
遠去的青春時光(高中生優秀散文)01-27
你不曾遠去——懷念我的曾祖母散文12-14
遠去的作文04-02
遠去的作文09-20
遠去的聲音09-07
遠去的聲音02-14
遠去的背影作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