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民勤拉面散文
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吃母親做的手搟面,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們生活貧困,每天能吃一頓手搟面,便非常滿足了。面煮熟,上面澆上豬肉臊子,吃著手搟面,從靈魂深處感到這是世間最好的美食了。
一九八四年夏,我參加工作到了杭錦后旗原南小召鄉,該鄉深處河套腹地。一次下鄉,一位民勤老鄉給我們做了一頓,面和好后,在案板上揉一會兒餳一會,再揉一會兒,再餳一會兒,直揉的面的表面起泡為止,面在老鄉的手里揉軟如泥,用切刀將面切民勤拉面成條狀,用手揉搓成細條,一根一根擺在茶盤里,然后刷上胡油,于是,滿屋里便飄蕩著胡油的香味,面擺滿茶盤,用一塊塑料布蓋上,放在炕頭,老鄉便去熬豬肉臊子去了,臊子熬好舀到盆里,屋里便溢滿了胡油和肉臊子交織出的香味。這一過程需要好長的時間,這排列整齊的拉面,經過了揉、搗、抻、摔、餳后,才可稱其為拉面。
鍋里的水開了,老鄉和她女兒站在鍋邊,從茶盤里一根一根拉著拉面,兩只手捏著一根拉面的兩頭,輕輕一拉,面便瞬間變細、變長,老鄉還嫌面不細,兩頭一折,便變成了四根,又輕輕一撐、一抖,那四根拉面便細如發絲,順手扔到開水里,我看的真佩服,這哪里是在拉拉面,這簡直就是在制造藝術品。娘倆個不斷重復著這幾個動作,我看得兩眼發直,在我記憶里,母親是把面和好后用搟面杖搟,然后用切刀在案板上切成細細的條狀,而今天見到的拉面卻不用刀切,是用手拉出來的,我驚嘆勞動人民的智慧,又驚嘆白面的神奇。
拉一會兒,老鄉把煮好的面撈到碗里,上面澆上臊子,碗還沒有端到手邊,一股股香味便直撲人的鼻子、喉嚨,娘倆還在拉著,我們邊吃邊聊,拉面送到嘴里,既筋道又滑溜,用牙輕輕一咬,稍一吸,一串拉面便和著香味,直沖喉嚨而去,我們邊吃邊感嘆,人世間盡然有如此美味在民間。我們一行人每人吃了三碗拉面,這頓拉面也就永遠珍藏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每每想起,總要不由自主的用舌頭舐舐嘴唇。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古詩“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應該改為“此面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了。
后來,在另一位老鄉家也吃到了拉面,這次的拉面不是拌肉臊子,而是把炸辣椒、炸韭菜、炸蒜泥、炸蔥花油和黃瓜絲、香菜葉、西紅柿醬等佐料分別盛在碗里,大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的拌面,雖然沒有了肉的香味,拌上各種佐料,上面倒上醋,一口拉面,一口咸菜,嘴里便又有了別樣的味道。
后來我知道,民勤拉面是甘肅省民勤縣人的家常飯,隨著移民,許許多多的民勤人集中移居到了河套境內,杭錦后旗居多,民勤拉面也便傳承過來。
在我讀中專的時候,有一位和民勤人久居的同學說,民勤拉面非常筋道,要用勁才能拉開,拉面時要在胸脯上拍打,方能拉長,真是淮南之橘到了淮北就成了枳,三里不同鄉,十里不同俗,相距幾十公里,盡然把民勤拉面歪曲到了如此地步,當我親眼所見后,我便正式給民勤拉面平反昭雪。
河套地區由于它特殊的地理環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小麥面筋含量高,所以,白面非常筋道,非常適宜做拉面。
有了這兩次吃民勤拉面的經歷,我便對民勤拉面情有獨鐘,每每下鄉,老鄉問吃什么,我總是回答:“吃民勤拉面”。吃完那香彈滑溜的民勤拉面,再喝一碗面湯,這叫原湯化原食,頓時,神情氣爽,于是,寒冷一驅而散,再冷的天,也不覺得冷了。
后來,我調到旗里工作,各個街道上民勤拉面鋪子比比皆是,吃民勤拉面更方便了,于是,每天早上一碗民勤拉面,有時加個荷包雞蛋,這樣的生活成了我的.常態。
雖然街上的民勤拉面做的不如農村的民勤拉面好,但是,必竟是民勤拉面,究其原因,還是肉臊子不如農村的成本高,唉,生意人嗎,可以理解,成本高了他們賺不了錢啊!
我在單位管常務工作,天南地北的客人接待的多了,只要時間允許,我總要在餐后每人安排一碗民勤拉面,吃完面,客人每每夸贊民勤拉面好吃。于是,我便臉上有光了,雖然是夸民勤拉面,我卻感到似在夸我一樣,跨出食堂門,欣欣然而去。
有一年,我在呼市參加一個培訓班,在內蒙黨校一呆就是一個月,這里沒有民勤拉面。自助餐豐富多彩,可是,幾天下來,胃便要革命了,于是,我再三打問,繞過兩個街道才找到一個民勤拉面館,要一碗民勤拉面,緊三口慢兩口吃完,叭咂著嘴,想這里的民勤拉面雖不算正宗,味道也和家鄉的大相徑庭,但能在首府吃到民勤拉面,也算串聯起了家的鄉愁,舌尖上的滿足。
2012年初夏,我還和往常一樣,坐在民勤拉面館要了一碗民勤拉面,面剛上來,單位劉主任打電話,說單位一位同事昨晚心臟病突發去世了,我驚呆了,拿起的筷子,怎么也夾不到碗里的面,于是,我便看著那碗民勤拉面發呆,這位同事也愛吃民勤拉面,好多次早晨約在某個食堂吃民勤拉面。有兩次晚上盡然是老婆在家炒好菜,他搗個鬼出來和我一起吃民勤拉面,他說:“我就好這一口”,我說:“從這點講,我們是香味相投”,然后一起爽朗地笑起來。
坐在民勤拉面前,看著這碗民勤拉面,同事的音容笑貌歷歷浮在眼前。面未吃,淚涌動,味飄散,心欲碎。
民勤拉面不但是美食,滿足人胃的需要,它還兼有相親的功能。八八年底,我談了對象,她家恰是民勤人,一日,我和她去見準丈母娘,單位見多識廣的同事告訴我:“如果中午給你吃民勤拉面,這婚事就成了,如果吃其它,就沒成”。我問其故,曰:“民勤拉面其意思就是把你拉住”。我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便記在心里。
中午,我眼巴巴看淮丈母娘家的民勤拉面怎么還不動手。到了吃飯時候,端上桌的是豬骨頭燴酸菜,按同事的說法,這是沒看上我的具體表現,不管咋樣,騎個摩托冷凍寒天來了,不管成否,吃飽再說,于是我放開喉嚨,一盤豬骨頭燴酸菜不一會兒便悉數下肚。歪打正著,后來我才從妻子口里得知,當時準丈母娘對我是有想法,怪我身體瘦的像病秧秧,看我吃一盤豬骨頭酸燴菜,丈母娘說:“能吃就長肉,這個小伙子可能經常餓的了”。歪打正著,反正這婚事成了。原來,這天時間緊,短時間內是做不出民勤拉面的。如果硬做會壞了民勤拉面的“道行”,丈母娘欠我的民勤拉面是在婚后才補上的。
按常理說,找個民勤妻子,吃民勤拉面是經常的事,可是婚后,家里很少吃民勤拉面,只能是在家里來人、過節、兒子提出吃拉面的要求時,我方可沾光在家吃一頓民勤拉面。這是做民勤拉面繁瑣的工序之故,當然了,這民勤拉面是別有風味,因為鍋里的水還未開,妻拉出的民勤拉面已吊在搟面杖上,不像放在案板上的民勤拉面,拉長后它又收縮回去了,而掛在搟面杖上的民勤拉面卻是愈吊愈細,煮熟的拉面細的均勻,吃的更加美味。于是我會不失時機地忽悠幾句妻子:“你做的拉面是天下第一拉面,有生以來我第一次吃……”。
時間長了,單位的同事都知道我最喜歡吃民勤拉面,每每一起出去就餐,請人者總會要碗民勤拉面,吃著民勤拉面,說著葷素段子,桌上蕩起一陣陣笑聲。
南方人愛吃米,北方人愛吃面,后來我到外地開會,除南方外,北方的大城市總能找到民勤拉面的身影,雖然這些民勤拉面由于原料的原因,沒有家鄉的筋道、味美,但是能吃上就是一種滿足。
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面食做法多樣,在蘭州我吃到了正宗的蘭州拉面,但是,多吃幾頓,便有膩味的感覺;在西安吃到了當地有名的寬條子“褲帶面”,吃完一頓,就不想吃第二頓了。唯有家鄉的民勤拉面,是百吃不厭,久吃久香。
前半生,我吃著母親的手搟面長大成人,后半生我吃著民勤拉面工作生活。不管母親的手搟面,還是家鄉的民勤拉面,都有親情在里面,鄉愁在里面,鄉情在里面,愛在里面。
我常常想,我這后半生,定是情定民勤拉面了。
【情定民勤拉面散文】相關文章:
今生的情定散文10-07
情定陜北鐵路散文08-03
情定三生散文03-26
情定成語散文詩12-25
情定雨巷愛情散文10-19
情定三生散文隨筆11-20
情定今生詩歌08-15
情定,周莊的美文隨筆11-20
吃拉面小學隨筆散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