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山散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的詞曾在我心里不知吟誦了多少遍,每到中秋月明或夜深人靜之時獨望天涯一輪故鄉皓月,一股濃濃思鄉的情思卻上心頭,經過人生風霜雨蝕飽經生命滄桑,心靈的困惑,依舊對故鄉情愫剪不斷的是遙遙無期的思念。
我的父親背井離鄉已有四十余載,如今,他已駕鶴仙去,只剩下子孫一輩卻不知祖宗亡靈自己的故鄉是在何處?
兒時,曾經在奶奶溫暖的懷里呵護長大的我時常撲進她懷里撒嬌、取鬧,纏著她講述遙遠的心痛歲月。我用心聆聽奶奶敘述她年輕昔日的城南舊事,似乎又回到了故鄉久違的懷里感受到故鄉的貧瘠,把我思緒帶到遙遠歷史的年代。
我的奶奶生在民國初年,長在南方百色田陽一個叫琴華鄉隴顯屯的村子,那是群山環抱到處都是石山長不出一粒黃土的寨子。她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同族的叔嬸見她可憐把她收養,撫養成人。在她十四歲的那年,嫁到鄰村的一個寨子。寨子的房屋建在一片凹陷的洼地上,宛如一處坐井觀天的瓶頸,在碎石稍微平整的地方用木頭搭建而成結實的房屋分為兩層,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的房屋凝聚著壯家人智慧的結晶,構造扎實的房屋,上層住人,下層則是豢養家蓄牛羊之類的,是個與世隔絕的山寨。有錢的地主在廳堂上雕刻壯家先祖牌位——布洛陀,香爐里香火不斷以庇佑族人人丁興旺,免災避禍。每戶人家房前屋后擺放著大染缸,把秘制的色料放到大染缸里去把布料往缸里漂了漂,一張白布變成黑色的面料,拿去給裁縫做成黑衣黑褲。壯家未出嫁的少女把剩余的布料做成頭巾系在頭上,顯示出壯家少女妖嬈與嫵媚。那是一個光禿禿不見一粒黃土的山寨,居住在寨子的人們開門不遠處就要爬上一座很高的山崗,翻越七七四十九道山坳,行很遠崎嶇不平的山路才到田州。
由于歷史的原因,在那軍閥混戰兵荒馬亂崢嶸歲月里,每當到了陰晦的天氣,祖母總要用廋小的身軀背起一只小竹簍到很遠山上撿些山芍、野菜之類的回家,供她兒子們充饑,把她的孩子養大。多年以后,奶奶蒼老布滿歲月痕跡的額上是一部厚厚的歷史教科書,常常刻在我多情的心版上,也偶爾聆聽她吟唱那年輕一首首壯語優美的山歌小調,那悠揚的山歌小調蘊含淳樸的民風,讓心靈得到一種美的薰陶……
后來,她的兒子走出那貧瘠不見一粒黃土的大山,在省城尋得一份安定的工作,成了一名地質勘探的礦工。父親就把奶奶遷出了那終年不見一粒黃土的大山,那巍峨的大山,那寸草不生的母山,在父親的血液里濃縮成一條大河不息地流淌,也傳承到我的血液里化作一座座永恒的豐碑根植我的靈魂里。
多年未見的母山你曾在我的夢里出現,那是我生長的土地,也是我魂牽夢縈的精神的家園,猶如一雙思念的情人的纖手拂過我殘缺的軀體,舐過我創傷的傷口,撫慰我漂泊孤獨的心。而今,我隨著父親離開母山已有四十余載,沒有回到我日夜思念的故土,不知故鄉人怎樣了,也不與故鄉通信,更不知大山的變化。但鄉音,鄉情在我生命里一直未曾改變。
若干年后樂壇上涌出一群十二個身穿黑衣手持民族樂器的女子在舞臺上動情的歌唱,她們純樸的歌聲、那猶如天籟之音原生態呤唱壯族民歌,她們也從我生長過的母山而來——黑衣壯“女子十二樂坊”。在我生命記憶深處,曾經有位清純的女孩從祖母生長過的“母山”山里來,她嬌美綽約多姿的身上多了幾分寧靜與嫵媚。我不僅一次驚嘆她身上的山一樣的堅貞,有海一樣的溫柔,令我讀懂了故鄉那種辛酸的含蓄美。
在夢中,我似乎又看見了那賴以生存故鄉的母山,靜靜流淌著思念她那遠去而不歸兒子的淚,又看到祖母那寬廣淳樸厚實慈祥的笑容期待遠去不歸的兒子。我可以大膽自豪地說——我是大山的兒子。母山的淚滴滴在我風塵的臉上常常令我靈魂為之一顫!
現在,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都在我的夢中一一涌現,我多想踏上那片養育過我的陌生而又熟悉的故土,去看看它的美麗與神奇,去追尋祖母曾經世代繁衍生息的心靈沃土。不知何日回到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故土。
故鄉,你一直漂泊在外的游子縈懷,我深深的牽掛你的模樣,你一直在我的夢中出現,讓它永遠裝在我心里……
【母山散文】相關文章:
思母散文閱讀06-21
經典的山的散文05-08
祭母文傷感散文12-08
兒嫌母丑散文12-01
喊山經典散文05-09
山捻子散文07-06
桂林的山經典散文06-09
母親的山散文04-22
母心如水散文隨筆05-22
謁陶母墓記散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