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拾童樂抒情散文
流浪他鄉九載,蝸居長沙六年,轉眼別祖十五春,除老家有要事外很少抽閑周期性的回家看看。七年前父母把家遷至鎮上,留下一棟96年由父親修繕的兩層舊房闊院獨自迎著老家的寒暑,似有“古人不見今日月,今月曾今朝古人”的壯感!每逢過年過節或平時回家,大多只停留在父母遷居的鎮上,祖居老家自然去之甚少了,但有一種無法割舍的感情催我有去看看的沖動曾未消退,祖居離鎮上約八里,有一里山路崎嶇難行,天晴數日也是泥濘水坑,梅雨季節山路可想而知,這也許是父母同意舍祖居遷至鎮上的部分原因吧!幾次提出來驅車回去看看都因這個原因被父母取消了,我又怕被人誤為帶有虛榮看祖居也就未強求,其實父親也想它,他可以經常回去看看,但為何不理解我想去的真實心情?
祖居是我祖上世世代代早出晚歸的繁衍地,未曾有人想過誰要離開這里而定居他鄉,那個年代有也是非分之想,從我們這代起習慣迎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效仿去嘗試離鄉別祖謀求生路的滋味,揚眉吐氣后哪怕永久定居他鄉也不怕遭父輩“落葉歸根”的遣責,反而自認為能被父輩們在席間做“光耀門楣”的談資可以抵過“落葉歸根”的譴責,父輩們為此總是夾在矛盾中面對在他鄉希望有朝一日能揚眉吐氣的兒孫。其實我輩也因久未在他鄉揚眉吐氣接父輩共居而常常自責,要么早日榮歸故里后回鄉擇址修墅敬孝,后者那應該才是真正父輩覺得“光耀門楣”后不覺矛盾的事。
祖居這個村原有二十多戶人家,現在應該增加了許多戶,對那里每一寸土地我都有很深很眷戀的感情,南邊一片叢密的竹林有我兒時和同伴們嬉鬧的影子,兩棵高大的酸棗樹下面有我們搶棗的.腳印,還有幾聲熟悉的鳥鳴和春耕時喋喋不休的蛙聲,都是我無法抹去的記憶,每每想起我都有溢不住的欣慰與懷念。現在偶爾回去看看祖居心里卻有說不去的滋味,因為,那里早已完全沒有我15年前的氛圍了。部分人家攜妻帶兒數年在外打工似有一種不滿載而歸就不回的壯舉,棄去一棟老屋任它風吹雨打,屋前屋后長滿的雜樹雜草足以讓主人回來后找不到門,屋面的漏雨讓某處屋角長了青苔又添了幾分滄桑,隨時都有被淋毀的可能而未人予以修繕;屋前的梯田與小路一樣雜草叢密,看不見昔日父老鄉親辛勤勞作的背影,任其良田荒廢而無人譴責更無人自責,守望村野頓感幾分荒涼;林子里茂密叢生無人砍柴足以可以藏匿豺狼,幾分恐懼未三五人同往不敢涉足。無意想起某某鄰家祖輩不見人影問父親才知早已作古多年了,還告訴某某因某某原因于某年某月遺憾的英年早逝,以至于以后在父親面前不敢問誰,讓父親自己告訴我要來得踏實些。兒時的同輩皆近不惑,父子關系諳事早的同輩在家已抱孫子了,有的仍為生計外出漂泊,終年難見人影。不見有群童在田間打鬧玩耍,多數孩童隨父母南征北戰,偶爾在村野邂逅一個毛童,他也懶得理我,我也不知是誰的兒孫,我成了典型的故土陌客,我好像在一塊熟悉的陌生地,竟然難碰到原來在一起穿開襠褲玩過的人,看來找個與我說說話的人都覺得有點奢侈了;留下日益衰老的父輩在祖居,病的病,躺的躺,守著每日的落霞害怕睡覺。
在祖居安分的生活應該有20年,積累了我人生最初也是最真的童樂與人的情誼,直到現在未曾淡忘,如果我的性格中保留的善良成分,我相信一定是祖居那個山村給我的,但現在我害怕見到那一幕幕,更害怕以此破壞我童年的美好記憶,甚至現在不敢回祖居看看,因為我自私的想保留那份童樂不被現實破壞而留在腦海,遺憾啊!鄉愁,每次的回憶讓我———難拾童樂……
【難拾童樂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難拾童樂的傷感散文09-17
大班音樂滿童樂教案06-14
拾抒情散文12-17
相見難別亦難的抒情散文12-12
初二抒情散文:童憶06-07
樂殤抒情散文11-01
童海拾貝小學作文12-18
拾糞抒情散文12-11
拾意抒情散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