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散文

時間:2023-03-08 20:17:09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散文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上元” ,其夜稱之為“元宵” ,元宵節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自古以來,元宵觀燈是我國民間喜聞樂見,貫通古今的風俗習慣,因而元宵節又稱之為花燈節。古人在元宵節張燈結彩鬧元宵的盛況,在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這首膾炙人口的詞里可見一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把當時元宵節燈市的熱鬧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散文

  正月正,鬧花燈。在我們老家,每年正月十五鬧花燈成了一個固定的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

  從我記事起,我所在的小鎮張習橋就是十里八鄉鬧花燈的集會中心。每年正月十五,迎新辭舊的喜悅心情更有理由將這種熱鬧升華到更高的水平,于是就有了老城鬧春的習俗。

  十字大街在歡騰的鑼鼓聲中剛剛度過了一個歡樂的白天,天一擦黑,各村莊的秧歌隊就點燃自己糊的燈籠,隨著鑼鼓點一敲,踩花燈的人們就從四面八方向這里集合。

  鬧春集會的開始是由承辦人用竹竿挑著一掛點燃了的紅鞭炮,在人群中央來回打圈,一陣驚呼尖叫此起彼伏,場子中間就出現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形場地。最先亮相的是東道主秧歌隊。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小媳婦穿戴色彩艷麗的服飾,扭動著靈活的腰肢,跟隨著整齊的鑼鼓聲,緩緩扭進了場地。

  有的村的秧歌靠扭,在打場時不斷地變換著隊形,什么盤腸啊、剪子股啊、套環啊、單十字啊,不斷地變換著花樣。其中要數轉白菜心最難。秧歌的兩列隊伍,要在傘頭的帶領下,兜著圈子從自己的隊伍中一個個繞過去。第一次從甲處繞,第二次從乙處繞……以此類推,從頭繞到尾。盡管有人指揮,還是有人繞著繞著就糊涂了。一個秧歌隊不練上十天半拉月是轉不會的。她們甩動著腰間的彩色綢緞,臉上夸張的大紅胭脂在街口僅有的一盞汽燈的照耀下熠熠發光。

  各村莊扎的花燈大都是就地取材——用秫秸(少數用木條),把秫秸用鐮刀頭,咔嚓掉外皮,用蠟燭火烤,就著熱乎勁兒揋成各種形狀,扎出所要的燈籠來。有些連接處還要用竹簽子釘上,比如說,八角宮燈就需要用竹簽子將每一根揋好的秫秸和八角上座、底座連接起來。

  制作比較簡單的有白菜燈。選較粗的秫秸,截下二尺多長的一段,一頭用刀劈成五六瓣,留半尺多長做把。再將較細的秫秸劈成兩瓣兒,揋成一尺多大的圈,從劈開的秫秸處依照大白菜的形狀,將秫秸圈兒和劈開的秫秸,用麻批兒一一綁牢。在離個一乍多的地方再綁上一個較大的秫秸圈兒。這時將劈開的每一股秫秸依照白菜葉的弧度向外揋,使其扎撒著,活像水水靈靈大白菜的樣子。在燈籠把的分叉處固定上一塊釘著釘子的小木板,或者是將一根削好的長竹簽子插在作把的秫秸中間,以備插蠟燭用。這時用比較軟的疙瘩紙或是報紙,裁成兩指多寬的條,用手指抿上漿糊,將扎好的骨架包裹起來。不然的話,光溜溜的秫秸粘不上紙,燈籠也容易散架。之后,取白紙糊白菜燈的底部,可用剪刀尖出一片片白菜幫子形,糊上去,在劈開的分杈上再用綠色紙剪成白菜葉子形狀粘上去。如果再能連著粘出菜耳朵就更好了。這樣一盞惟妙惟肖的白菜燈就糊成了。點上燈蠟,燭光忽明忽暗,看上去別有一番情趣。

  依著扎白菜燈的方法,稍加變化,就可以扎出荷花燈、大蘿卜燈、苞米燈、棉花桃燈等。依著人的心勁兒,還可變幻出很多種燈。比如說:西瓜燈、菠蘿燈、金魚燈、鯉魚燈、兔子燈、老虎燈,還有的在形狀上取勝,扎出四角形燈、三角形燈、六方形燈、八棱燈、五角星燈、八角宮燈。當然這燈籠上要寫上字,有的是幾盞燈籠組成一句話,諸如:世界和平、五谷豐登、祖國萬歲等。還有手巧的人扎出了飛機燈、火車燈、火輪船燈、汽車燈。

  更有奇巧的姑娘,先在扎好的燈籠框里邊,糊上白紙,紙干了以后,就繃得緊緊的,用頭號針在紙上“繡”出牡丹、梅花、蘭花的圖案來。最后在外面的框上糊上一層紅紙,不點蠟燭,似乎平平常常。一點上蠟燭,燭光透過小孔映在外層紙上,牡丹、梅花、蘭花的圖案變得影影綽綽。令人拍手叫絕。

  一隊隊秧歌踩著花燈在十字街頭匯合了。踩花燈和扭秧歌又有些不同,右手擎舉著燈籠,扭動的幅度不能太大,不然花燈就會因晃動太大而被刮滅,或是一不小心引著了燈籠上糊的紙。盡管這樣,踩花燈的人還是舉著花燈,忘情地扭動著,隨著“嘟嘟噠,嘟嘟噠、嘟噠嘟噠嘟嘟噠”的嗩吶聲和鑼鼓點,花燈時起時伏,隨著鼓點在舞動。像躍動的火龍,似舞動的金蛇。隨著領隊的哨聲,隊伍時而穿插,時而如九曲盤腸。

  要說技術含量較高的是踩高蹺和花杠舞這兩樣絕技。踩在直立的木棍上行走如飛本已奪人眼球,肩膀上還要扛半大的孩子一起舞動,真稱得上藝高人膽大。

  花杠舞是本地獨有的絕技之一,兩個人跳脫雙手,僅靠肩部力量抗住一個重量不輕的花籃,還要不斷變換出“閃肩”“高拋接杠”“頭頂杠頭”等花樣,博得一片喝彩。

  踩高蹺的賣力氣,看秧歌的人們更是投入。有的人隨著秧歌的大流走,扭到哪兒跟到哪兒。

  我們街里的一幫的嘎小子,有的拎著提燈,里面是白紙糊的燈,有一個鐵絲的提梁和木座,白紙的燈罩可以沿提梁挪動,可便將蠟燭放進去,外面是一個細鐵絲編的罩,起到保護作用。有的提著四方形的紙燈籠,有的提著木框的四方玻璃燈。在人空里鉆來鉆去地看熱鬧。滿天星星般的燈籠就匯成了一條地上的銀河。滿天星星般的燈籠就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如今,鬧十五的習俗已經不復存在。正月十五最常見的還是白天人們在廣場上零零散散的幾個難度一般的保留節目,也沒有人踩高蹺了,即使扭得再熱鬧,也沒了當年的氛圍和氣勢,更別說萬人空巷鬧十五的盛大場面了。

  但那些記憶,猶如一幅陳舊的年畫,久久銘刻在心靈的深處。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散文】相關文章:

正月十五鬧元宵03-07

正月十五鬧元宵02-03

正月十五散文精選04-15

(經典)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09-25

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經典)09-20

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經典】09-20

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08-19

(精選)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10-16

[經典]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10-13

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