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上優美散文
出居住的小區門右轉,行約華里就到了數個村子共用的小街。十來公里長,十幾米寬,南北向趴在京畿之地—一個地級市—城鄉結合部的一片村莊群的中心。因小街是鎮政府所在地,有些必須的公共服務部門和日常生產生活用品商店,就導致了車流人流的旺盛,商販們就忙著爭搶商機;城市化的浪潮又洶涌向前,不可阻擋地在村莊的南東西三面,催生出即將竣工的高大樓群和寬闊的馬路,大批務工人員早就涌入村里租賃房租便宜的房子,小街從早到晚愈加熱鬧非凡,只有夜深,被踩踏滾壓得精疲力盡的小街,在幾盞孤零零的路燈昏黃的光的陪伴下,得到幾個時辰的歇息。
小街本身并不美,甚至有些臟亂差。華北平原不靠山區的鄉鎮,這樣的小街屢見不鮮。它沒有山區小街凝滿滄桑的石板路,也沒有江南小街的小橋流水,沒有古樸翹檐灰瓦白墻的居屋相伴,也沒有值得佇足一看的牌坊古樹或古跡寺廟的烘托。小街即將消逝或被新的更寬闊的馬路替代,它將如我們普通人的一生一樣,熱熱鬧鬧地來時,給周圍的人帶來許多歡喜,漸進學會自己消化困苦艱難,堅韌地履行生命的職責,默默地掙扎著衰老逝去。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可能在時光有限的心里惦念一段,或弄個什么形式抒發幾點懷念,但很少有人知道你懷念的他或她是誰。小街,雖屬于共用,我的車輪畢竟無數次碾壓過它的身軀,我的腳板畢竟無數次踩踏過它的肩膀,雖然它經常弄些泥水濺得車身、鞋襪要費水耗時地清洗,弄些灰塵飛揚撲鼻,不得時時斂吸屏氣,為此頗遭我埋怨腹誹無數,可是它堅硬的脊梁肩膀,總使車輪壓上堅實,腳踩上踏實,它沉默的貢獻,值得費時啰嗦幾句。我曾反復提醒自己,應該記住所有曾經供我踏實著通往前方的一切堅實的東西,因為自然物、社會、人們的最高品德,是服務他人幸福自己。
現在的小街被用得如渾身掉渣的老人,早期用瀝青硬化過的路,多得是坑洼龜裂,缺乏系統的排水設施,雨雪天泥濘,晴干天揚土;參差擁擠著各式的門臉房,多是自家的居屋騰出那么兩間朝街面開個門窗,或緊貼自家房屋向街面擴建的臨建門臉。這些門臉的主人都不斷地墊高自家門前那塊地面,雨水,排潑在街面的臟水,自然留存在街面或路旁的低洼處變綠變黑,擺攤的賣菜的自然十分費力地挑選、搶擠能站腳的地盤,如此就擠窄了街面,影響了人車的通行,喇叭聲、吆喝聲就大了起來,路過的人的神經就緊張起來,為防濺身上水,防踩一腳泥,防刮擦碰撞,防道歉或講理,就得左顧右看,東躲西閃敏捷起來。剛入住小區,我還納悶好些人不上街散步,只是在不大的小區內來回轉圈健身,現在釋然。整個小街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每天起著大早,還要全天負責分段盯守,不時清理生活垃圾,幾乎可以用臟亂差形容了。
小街的閃光點是北鄰京界,南通天津。最為光榮的歷史曾為104國道的一段,現在路的兩邊未被房子和圈地圍墻擠占的地界,還留有一段段一排排為國道時栽種的清一色的楊樹,今已一抱粗的高大楊樹,在這個盛夏似乎為了證明小街的曾經光榮,越加挺拔繁茂,俯視著小街的變化,順便灑下段段片片的陰涼,供過往的車流人流小憩,給賣瓜果蔬菜的人一塊擺攤的理想之地。當地人至今不習慣稱呼市政方面起給小街的正式路名,而叫它;老104國道。也許因靠上國字頭的年代,是小街和小街人的一種榮耀,是依小街同成長的幾代人能分享的一種驕傲;或許是習慣難改口,流傳的稱呼構成了一種文化元素;或許是歷史本就有刻在人們腦中不易磨滅的特性使然。不管什么原因或何種因素,老104國道就指小街,這稱呼當地人幾乎是老少皆知,大多的出租車師傅更為熟悉,新的命名多被擱置在城市的地圖中或公共汽車的站牌上供外來的人使用。自兩年前家搬來這里,每天上下班,早起午后的散步,采購過日子的必需品,都要幾次走上小街。相處久了,抵觸情感轉為適應心理,適應后又咂摸出小街美的味道。
喜歡滿街流動的那個您字或您好。您來了。您來點什么。您放心這是家里種的,吃不完拿來賣的。瞧您說的,您沒零錢就抹了。您走好。一個再熟悉不過的人稱代詞,您,每每不疾不徐、有些婉轉地沖破嘈雜流入耳朵,盡管還有些外來的攤主,您好的發聲夾雜些南腔北調,不夠自然地流出且帶些怯怯的勢弱或生硬些的語調,但一個您貫穿于整個交易過程,占據詞語的排頭,牽一串包含熱情的尊重迎面撲向你,這時身心總被您的有些溫暖。不由得想起被您好較多的某些富麗堂皇的大門內外,那些頗有氣勢、異口同聲的您好,總覺得那您好有著過于程式化的生硬,有討要些回報或敷衍的味道。那被您的感覺絕沒有小街上的您受用妥帖,因為它自然、平等,是發自心底的被尊重和沒有索取交換的味道。尤其是從那些臉有滄桑,身形有些佝僂的老人口中發出的您、您好,溫暖又添些羞澀赧然,涌出敬重憐憫,往往這時,下樓前老伴的交代;砍好價、挑好東西、看好秤的口訣不知溜到哪里,上樓到家這身心還是暖烘烘的,直到老伴詢問什么東西多少錢一斤,才想起根本沒有問價,只好實話實說,或是從耳朵里搜索一些別人問價時留存的價碼來搪塞一番,免去老伴的嘮叨,暖意往往這時才會漸去。
佩服那些小街上看守一爿小店的年輕人,有的兩口子帶個小孩,有的只身一人在堅守經營。佩服他們把理想之基石鋪墊在這爿緊貼泥土建起來的小店里,把未來和希望寄托在那一屜屜小籠包子,一碗碗熱粥中。那靚麗俏美的身影,那青春勃發的英姿,舞動在理發店、小超市、手機店、菜攤后、炊煙和熱氣的氤氳中,我總要點無數的贊,相信這樣起步的青年,因堅實堅韌、吃苦耐勞的態度和過程,假以時日終會大成,若無大成,生活之路也將踏實健康許多,憶青春時將無悔。更相信中國夢的實現決不可缺少這樣腳踏實地,安于平凡勞作的青年!
敬仰那些推著三輪車或干脆提著籃筐的老人,弄幾捆小青菜、幾個南瓜、或幾斤雜糧蹲到街邊叫賣。我曾刻意了解過周圍幾個村莊的經濟情況,有村里集體經濟的依靠,有城中較廣泛的用工市場選擇,有自家的居屋,有菜園、果園,絕大多數家庭無需他們蹲在那里去交換那幾斤糧食、幾個水果、幾棵青菜,順手撿拾幾個飲料瓶或滿街亂發的.廣告紙片。敬仰老人惜物儉約的美德和純凈簡樸的生活態度,足以清洗些許我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漸進上身的某些浪費習慣。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物資生產的巨大進步,確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浪費、奢侈、奢靡風氣迅速膨脹泛濫,社會管理者的有意無意的助推,或制止懲罰的不力,勤儉節約、愛惜天賜之物的美好傳統品德受到巨大沖擊。一個好的社會傳統美德或社會文化的形成,需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傳承、沉淀,如同保護自然環境一樣,摧毀容易復建難。當我們自以為財大氣粗,武裝的光鮮亮麗而洋洋得意時,我們卻傷了民族的脊梁失了民族精神,糟蹋了民族文化。所以,我十分敬仰那些還在堅守的老人。
拆遷改造,這一十分誘惑又頗為刺激小街人神經的消息,早些時間已降臨小街。焦急的等待中,不知哪位聰明又有膽量付諸行動的人首先用簡易彩鋼房,加高了一層自己的宅居,于是更聰明膽量更大的人不僅加高了正房,院中所有陽光能照到的地面,都加蓋了這樣的房屋。于是大多的人紛紛從眾仿效,一個目的;企望增加向拆遷方索要補償的籌碼。彩鋼房成本低,投入少,風險低,萬一爭不到補償,損失會降到最小。人們抱著一個善良的想法;凡事以小博大、以私博公、以個體博集體,按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恃強凌弱、不恃大壓小、公不與私斗的樸素的習慣思維,來準備指導這場利益的較量,求得強勢的恩賜或寬宏大量的讓利。拆遷的大局,長遠的得失大賬人們不想搞明白,只想在眼前的利益博弈中掙得最大的利益。聯想我們過去一貫提倡的大公無私的口號,在今天的社會,在現在的小街,被支離被破碎。一個生產力發展和管理手段及人們的覺悟,未達到保養全民富裕無憂的階段,過早地消滅私有,提倡大公,滋生的只是懶惰、貧窮和國家的羸弱。個人基本生存資料的保護壯大,才是眼下民富國強的基本理念。當我們不夠全面理解共產主義理論,沒有實踐成功的案例可借鑒的時候,今天的選擇,無疑是被實踐驗證為正確的道路。具體到農民上樓后的生老病死的保障?就業培訓的保障?學校幼兒園的保障?娛樂健身休閑停車綠地的保障?政府、開發商、村集體、農戶,將賣地的錢各留多大的比例來保障這些必須保障的眼前和長遠的問題,或還有更多沒有想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法律法規的跟上,改革在局部易演變為矛盾升級的斗爭。那將是小街人的不幸。還好,了解了一下周圍的拆遷補償,每平米7000元的補償,在這個小城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接受。
京津冀的幾場雨過后,迎來了立秋,風將秋的本質——涼爽撒落在小街,天格外的藍,格外的高,云格外的白,格外的舒展悠閑,那純紅、純藍、純白的彩鋼,被陽光照耀的格外醒目,大楊樹也格外的青翠。踏上小街,多會刺激的眼睛一亮,心情隨之多些敞亮舒爽,有一種花個長假時間,把居室的家具重新擺布一番,增加不少新鮮感一樣的感覺。
【小街上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街上的驢肉店散文04-23
小街上的女王散文09-13
小靈感的優美散文12-24
優美的小散文11-05
街上的記憶散文900字08-10
街上喝熱粥的散文10-07
步行街上的鳥窩散文07-31
街上喝熱粥的經典散文08-01
秋日小趣優美散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