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親情永恒的散文

時間:2022-10-13 15:51:11 散文 我要投稿

親情永恒的散文(通用2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什么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情永恒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情永恒的散文(通用29篇)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

  打小,在我純熟的記憶里就住著兩個人。一個是姑姑,一個是大姨。

  我生在了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家庭留給我的,沒有多少是溫暖的回憶。一個常年生病的父親,四個挨肩上學的孩子。年終領口糧,每年都要過戶(類似擔保之類的)的。

  七十年代的農村,罹患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肝炎的父親,不僅不能下田勞動,每天還要依靠藥物維持生命。這讓一個缺乏勞動力的六口之家,生活異常艱窘。彼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木匣——姑姑為父親郵藥帶來的。

  每逢年節,郵遞員總是一身標志的著裝,然后,推著滿載的自行車,站在我家長長的院脖子外面高喊:老王家,取匯款單!這時,或坐或臥的父親總是不自覺的轉向母親:會是誰呢?不是大連大姐就是山西大姐唄,能有誰?會心的母親如是說。

  光陰荏苒,我們記不清姑姑到底接濟過我們多少次抑或無償為父親郵過多少救命的藥品。姑姑愛我們,我們也愛姑姑。每次聽說姑姑要來,我們都會興奮得好幾天睡不好。因為姑姑來了,不僅會給父親帶來分解痛苦的藥品,還會給我們買些好吃的。所以,說起姑姑,那是一個十足的念想。

  沒有人否認過姑姑的好。可比起大姨來,我們還是跟大姨更親。

  大姨除了與姑姑一樣,年節接濟我們,更主要的,大姨不像有工作在身的姑姑,來去匆匆;大姨與姑姑同齡,卻比姑姑多活了十幾年。接觸多,自然有感情。此外,姑姑在照顧寡居的大娘連同五個年幼的孩子同時還有兼顧我們,精力自然有所不及。再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即為大姨一來,一切從實際生活出發,一種直抵味蕾的誘惑,讓生活困苦的我們著實無從抵御。

  彼時,我們只知道大姨住在城市,從沒想過住在城市的大姨收入是多少。我們總是以大姨為驕傲,無來由的將只有姨父一人工作的大姨家(五個孩子)想象得如何富麗堂皇。甚至經常詢問唯一去過大姨家的母親:大姨那里有土嗎/

  我們拋開了大姨的實際,一切成了我們一廂情愿的想象中的樣子。每次母親去山西,代替母親打理家務的我們都充滿無窮動力。日思夜想里,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小心思里到底都包含著什么。

  其實,我們心存奢望也是大姨寵的。每次母親從山西回來,大姨都會給我們買禮物。記得我平生穿的第一件的確良衣服就是大姨買的。玫紅色。五粒綠色四周鑲嵌著金色金屬牙邊的玻璃紐扣有如寶石一般,熠熠發光。正是這件衣服,讓虛榮心膨脹的我徒步五華里,在一家鄉鎮照相館,留下一張少年時代為數不多的照片。

  還有一次,大姨給我們每人買了一雙布鞋。純色的鞋面上帶有金線點綴的那種。這在當時大多數人都自己做鞋的農村可算是很上講的行頭。身材修長的我再配以這樣一雙新鞋,回頭率更高了。

  如果能趕上姨父來東北出差,一同回來的大姨就更不用說了。但凡能帶走的,“決不讓一人漏網”。糕點、豆油、白面都是上過榜單的。三十五年前的交通可不似現在,“坐地日行八萬里”。從山西到沈陽,要一天兩宿的火車。然后又汽車、再馬車的。一路輾轉下來,嚴重暈車的大姨被折磨得跟生了場大病似的,早已不成樣子。需要幾天才能緩過勁來。即便如此,只要一說起回東北,大姨的腳步從未退縮過。包括后來,姥姥、姥爺的壽衣、壽材,全部都是大姨買下的。

  大姨是城市人;大姨住樓房;大姨有條件;這在我們是根深蒂固的一貫印象。這種虛妄的構想直到2012年,謎底才被徹底揭開。

  2012年,大姨來東北與母親住了八個月。走時,我主動請纓,前去護送。這也是四十五歲的我人生第一次有幸踏進大姨的家門。而之前,囿于剛性條件的制約,我們姊妹四人中,只有哥哥在最近幾年才去過一次。

  大姨是隨姨父后去的山西。在一個礦區居住。房子是姨父作為礦區職工分得的。姨父走后,大姨一直與表哥居住。那是一棟依地勢,用柱體支撐、凌空而建,大約在70平左右的一樓。房子的陰面看起來與正常的樓房并無二致,陽面向下望去,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陰溝。大約兩米多的深溝里,常年流淌著洗煤下來的黑水同時伴有居民棄置的垃圾。深秋時節,取暖尚未開始,陰風怒號的樓下讓僅有一層樓板之隔的家里顯得格外清冷。密集的樓群連同房屋前后展沿,室內的光線可見一斑。怎不見有盆栽?我問一生愛花的大姨:養不活的,沒有光。等著吧,等你大哥買新房就好了……

  那一次,我終于見識了城里大姨的真實生活。由此及彼,忽然覺得:對大姨恒久的印象里似乎又多了些什么。

  2013年,從云南旅游回來,順便又去了一次山西。得知我只住三個晚上,大姨既怕我旅途勞累又著急與我說話。矛盾中,眼神一直隨我,不離左右。看我終于睡醒了,又是問這,又是問那,沒有她想不到的。說話間,我忽然打量起屋里的家當來:寫字桌、立柜、洗衣機、床、縫紉機……這立柜原本不是我的,我的柜比這好。裝修時,讓你大哥給賣了。為這,我哭了一個星期。這個破柜實在沒人要,算是剩下了……看我若有所思,陷落于一堆陳舊,大姨告訴我。

  人老了,兒女便是一切。

  大姨老了,所言未必屬實。也無從考證。不過,我還是能夠想象和體會一生愛干凈、重儀表的大姨內心的苦痛與不甘。

  世間很多事情,就是任你流淚、任你心碎,卻無能為力。看大姨失意的樣子,心情一如這房間里的光線,忽明忽暗起來。

  龍應臺說:人生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這成了今生我與大姨相見的最后一面。得知大姨病情危重,關于大姨一生的摯愛——母親的去留問題,家里終是有過一番討論的。反對派認為:母親也已七十六歲高齡,去后是否“弄巧成拙”,與病重的大姨一樣,成為新一輪負擔;抑或姐妹連心的母親能否扛得住長久日子里心靈的煎熬,又是否能夠保全自己不被拖倒?而按兵不動又怎對得起心心念念愛著我們的大姨?最終,還是理性的光芒占據了人性的上峰。花費我出,母親與老舅順利成行。

  五個月里,母親廝守病床,不離左右。卻終未挽救危局。即便臥病在床,仍不忘叮囑表姐:將她每月的工資(五七工)拿出兩百給母親零花……設若真有不測,就替我為大姨買個花圈,略表心意吧。在哥哥受命前去接母親回來時,我電話里囑咐哥哥。

  母親到家未出十天,大姨果真如她自己預料的一樣:“你老姨走后用不了十天我就得走了”。

  大姨走了。這個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接受的事實,還是如一劑無情的棒子一般,當頭砸了下來。彼時,剛剛調到一座城市工作的我,一個星期,淚水都不曾斷流并隨之病倒。

  人啊,也許只有等到自己不再年輕的時候,才能理解和感知他人的不易。偶爾的救急不難做到,而貫徹一生,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與情懷?想起大姨終未走出一座老邁的房子以及長久日子里的種種,忽然有一種痛,在心中洶涌游曳。

  人說:姨娘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今年暑假,大姨家的倆個表姐來了。這是從大姨走后,我們第一次會面。十幾天里,我們全家以最高規格的禮遇接待了兩位姐姐。這,不能不說與大姨生前的恩施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況味人生,攢下萬貫家財固然是一種成功。而一生包容,能讓親情得以延續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

  最重要的兩個字“親情”看似平凡……無知的自己永遠領悟不透的。

  是什么樣的思緒在安靜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隨即那一點牽掛便漲滿了整個心房?是什么樣的感動在一個毫不相關的瞬間突然掠過心頭,我們的祖祖輩輩為我們打拼所創造的條件,而如今的我們……一張張平凡如水的剪影沉淀在歲月之河的深處,隨著時間的無情腐蝕和年齡一起慢慢變得深沉耐讀。

  這是生命里最難忘的感動——親情。

  親情沒有隆重的形式,沒有華麗的包裝,它逶迤在生活的長卷中,如水一樣浸滿每一個空隙,無色無味,無香無影,于是也常常讓我們在擁有時習以為常,在享受時無動于衷。親情是飯桌窗前的晏晏談笑,是柴米油鹽間的瑣碎細膩;是滿懷愛意的一個眼神,是求全責備的一聲抱怨;是離別后輾轉某些沉淪的牽掛,是重逢時相對無語的瞬間。常常,一個無所謂,不在乎的電話,一句不放在心上的問候,都是對親情最生動的演繹和詮釋。沒有蕩氣回腸的故事,沒有動人心魄的詩篇,從來不需要費心費力地想起呵護,卻永遠如水般靜靜的流蕩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悄悄滋養溫暖著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親情是最樸素最舒心的情,它不像愛情那樣濃郁熱烈,也不像友情那樣清新芬芳,卻是那么的纏綿不絕、余韻悠長。它不似愛情那樣緣于兩情相悅,也不是友情那樣有著共同的需求,它和我們的血脈相連,與我們的生命相始終。愛情也許會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親情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溫柔的角落。雖然常常我們會因為它平常而忽視,常常因為它樸素而會忘記,可是當我們傷痕累累,滿心疲憊之時,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們最親的親人,只有他們可以不計得失敞開胸懷的接納我們。

  親情不是濃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飲品,它只不過是一杯純凈平淡的白開水,雖然無色無味,卻是我們生活中不能須臾離開的。它不會讓我們興奮,卻能讓我們安靜;它不會給我們刻骨難忘的體驗,卻始終為我們提供著不可或缺的營養。親情中自有一份純樸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們意識到時,它早已悄悄浸潤在我們的指尖脈絡中。

  在紛繁的紅塵世界,因為有了那一份親情在,不管距離遠近,無論喧囂寂寞。我們的心始終是安然從容的。

  親情猶如淡水,無色無味,無影無形。親情看似僅有兩個字 ,但是他蘊含著一股無窮大的力量 ,也是每個人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3

  我到南粵已經十多年了,一年四季看慣了到處盛開的鮮花;習慣走在寬敞平坦的馬路上;習慣穿梭在擁擠的人群里和忙碌緊張的工作中;早就淡忘了家鄉貧困簡單的田園生活。然而,早已遠離的親情時時都在腦海里不停的回蕩。忘不了家里那一米見方、用四塊經過千錘百鑿大石板圍成的大火塘(我們俗叫“火坑”)。一年到頭,一家人吃著一個鍋里煮出里的大米伴紅薯粒的飯,親情卻沒有絲毫動搖,大家都知道滾燙的心緊緊的貼在一起,特別是殘酷寒冷的冬天,親情和全家人的命運更是緊密相連。

  記得小時候(七十年代)生活特別的貧寒。寒冬臘月,身上穿著破舊而單薄衣服,腳上沒有襪子,穿的是媽媽千針百納布鞋,腳母指都像破蛋欲出的小雞仔露在外面。圍著火塘烤火取暖,抱緊雙膀,聽爸媽講《熊娘家婆》,聽媽媽教我們念《童謠》,背誦《三字經》、《四字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夜深了,大慨是木柴也干貴吧,火塘里的火漸漸變小,幾乎只有一點火星了,我們都凍得顫抖不停,我和弟妹的小腳凍得像冰塊,不知不覺的伸進火塘里,分享火塘中間散發的余熱。誰都沒有害怕深夜降霜時特別的冷酷,仍然圍著星星之火的火塘不愿獨自離開,相反,一家人挨得更近、更近。

  只要有火,盡管冬天殘酷無情,一家人都會相互勉勵,誰都不會抱怨誰沒有出息,親情驅走那些饑寒交迫的日子,大家都懂得親情比什么都重要。冬天,火塘最親,人間,家人最親。

  我們都長大了,要開枝散葉,先后都離開祖祖輩輩相依火塘;告別父母為我們燃燒熊熊大火的火塘。只有年邁的父母,在嚴冬里守候在熾熱的火塘邊,乞盼遠方的游子早點歸來。我心里最明白,告別了火塘就是告別了親情;離開了火塘就是高飛的孤雁。時間久了,親情暗淡無存,都習慣了四處闖蕩、顛沛流離的生活,遺忘老人在火塘邊期待子女早日歸來焦急不安的眼神。

  去年臘月,父親患肝膽管道癌后期,我從珠海急匆匆的趕回家,回到尚在記憶中的火塘邊。我又點燃了火塘里的大火。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重新感受火塘的親切。父親在人間彌留的最后幾天,我們兄弟三人都到家了,整個火塘里倒滿了細碎的木炭,大火烤得大家都不敢靠近火塘。兄弟三人無言以對,默默的守候在父親的病榻前,都想父親帶著滿足的心態離開我們。新年的鐘聲還有一周就要敲響了,父親卻在痛苦的掙扎中架鶴西去了·······

  到新年初三,弟弟他們都先后回到自己的家,我一個人在父親生前住的家里,環顧空蕩蕩徒有四壁木屋,心在不停的絞痛,眼含凄酸的淚花,一雙顫抖的手和凄涼的心,用鐵鉗一點一點地撬起帶著發燙的白灰,慢慢的、慢慢的蓋住燃燒正旺的炭火,淚在心中流,血在心中淌······

  今天是清明節,我把火塘比做凝集親情重要力量,借火塘來思念親人。愿天下所有的家人,對親情永遠都像對冬天火塘那樣依賴。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4

  甜不甜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李叔從城里回家鄉養老了,小時候土生土長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老了又回了家鄉,和程二冬家還是鄰居。

  前年的一天,李叔和李嬸剛吃過早飯,突然接到老家程二冬的電話,說上午到家拜訪。

  李嬸聽到程二冬要來,一下子臉耷拉下來,說:“一晃我們從老家搬出來都30多年了,和老程家基本沒有來往了,走在大街上,迎個碰面恐怕誰也難認得誰了。當初,在村里住的時候,二冬定下了親,窮得難以拿出結婚彩禮錢。要不是當時我們接濟他,這小子還不定光棍一條。他這次來莫非還要借錢。咱拾掇點舊衣服啥的,打發他走算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后,程二冬和程二嫂搭伴來到了李叔家。一進門,讓李嬸大吃一驚:二冬手提幾條鯽魚,和半袋子泥鰍。程二嫂提著一籃子雞蛋。從程二冬兩口子的衣著打扮看,生活條件今非昔比了。果不其然,兩口子買了10幾萬的轎車,這次進城是二冬開車來的。

  程二冬兩口子的到訪,讓李嬸心里隨機發生了變化,很是高興。程二嫂快言快語:“叔嬸,這雞蛋是烏雞蛋,咱自家養的,這魚也是咱自家養的。李叔打在村里的時候,就愛吃泥鰍,這不二冬給你帶來了,讓您嘗嘗鮮。你們住城里以后,也就是在前幾年。農信社進村搞動員,村主任和村支書挨家挨戶動員貸款,鄉親們前怕狼后怕虎的沒幾個敢貸款,我們倆不知道那天哪根筋同時擰上了。一合計,既然干就干大的,一下子就貸了6萬元。我和二冬比著干,他和村里簽了合同,包了村里的魚塘。我在村北建起了養雞場。雖說一天從早累到晚,但我倆干著有勁,累但心里高興,錢掙得不少……”二嫂的一席話,讓李嬸和李叔聽得張目結舌,為他們感動。

  二冬依舊話少,說:“叔嬸,要不是你們那些年接濟我們,就不會有這個家。”“我們早就打算來看你們了,可聽說李叔的官越做越大,從廠技術員提升到了公司老總。二冬說來看你,我就說,叔每天忙的哪有時間。我們聽說今年您退休了,就過來看看。”二嫂接過了話題。

  通過拉家常,了解到在程二冬的帶領下,村里的人們相繼搞起多種經營,廣尋致富門路。利用河渠兩邊的空地,散養雞鴨。劉家屯成了全縣養殖村,劉家屯的烏雞蛋已注冊了商標。為了充分利用好肥料,鄉親們建起了香菇大棚、蔬菜大棚。家家戶戶通上了天然氣,實現了全村全天供水,大多數按上了太陽能,把廁所改成了衛生、環保的沼氣廁所。因為鄉親們不怕辛苦,講求信用。這不,今年全省農信社開展“雙基共建”信用工程活動,劉家屯被評為全縣的“信用村”, 還多次被省市授予“平安建設先進村莊”和“示范村居”稱號。

  如今,二冬的倆孩子大學畢業了回家創業,幫助他在家搞養殖,二嫂也有了空閑。現在,村里各種娛樂設施齊全,在李嫂的帶動下,成立了秧歌隊。李嬸聽說還有秧歌隊,高興壞了。立即鼓動著李叔搬回家,一向喜歡熱鬧的李嬸恨不得馬上回家。李叔當場拍板回家養老。“叔,你回家,咱家的養魚塘,為你全天免費開放,你愿吃哪條魚,就逮哪條。”二冬一聽兩位老人要回家養老,高興地笑起來。

  李叔、李嬸送走了二冬兩口子,再也坐不住勁了。 鄉親們變化太快了。李叔說:“咱一定回家看看,人家專程來看望我們,還拿了那么多東西,兩口子飯都沒吃,我們總該買些東西回敬一下吧!”

  金秋十月,李叔老兩口子回到家鄉,對老家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驚訝。只見街道寬闊,整潔清爽,村口的“信用村”金字招牌,讓李叔為之心動。村莊越來越美麗、生活越來越健康。多年不見的老少爺們述不完的親情。李叔李嬸對二冬兩口子的招待更是感動。鄉親們健身喜樂的場面,李嬸情不自禁參與其中。李叔耐不住性子,拿起魚竿進了二冬的魚塘。

  兩口子下定決心,說啥也不走了,就在老家住了。這對兩位老人來說,這是又一段新生活的開始。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5

  阿婆住院了,寨里的鄉親放下手里的活計,提著吃的、喝的,三三兩兩趕來了。傣家人有個習慣,只要哪家有人病了,各家都要來探望的,幫著想想辦法,出出注意,給病人家屬一點溫暖和安慰,晚上,醫院的過道上總是睡滿了探視的人群。阿婆走的時候,她老人家的精神特別好,吃了一碗米飯半碗雞湯,說是困了,想睡覺,就這樣安靜的睡著了。一家人坐在阿婆的病床邊靜靜的守護著,可誰知阿婆睡下去,就再也沒有醒來了。大佛爺說,阿婆走的這么安詳,是上天招去了。

  把阿婆送上山后,一家人忙著準備去緬寺里賧飯、滴水的祭祀用品。這是一種佛事,從安葬那天算起,逝者家人要在大佛爺的指導下,連續做七天的祭祀活動,超度亡靈。

  今天是阿婆走的第七天,阿爸阿媽照例早早就起來準備了。一家人排成一隊,抬著祭品,低頭踩著泥濘的小路慢慢向緬寺走去,沒有一個人講話,即使是不懂事的小孩,此時也特別的虔誠。濃綠的山林把晨霧染成淡淡的綠色,遠遠望去,仿佛是淡綠色的溪流在叢林里輕盈的流動。天上下著絲絲小雨,一家人誰都沒打傘,任綿綿細雨飄灑在身上,接受自然的洗禮。

  寺廟高高的坐落于寨子邊的山坡上,像一位慈祥的老者,護佑著壩老寨。走進緬寺,大佛爺已早早在門口迎候了。拜完佛,在大佛爺的引領下,每人手里端著盛滿糯米飯的小碗開始了賧飯儀式。廟神、寨神、菩提神,家神、亡靈,一個龕位上放一撮糯米飯,口中念念有詞:“啊,在上的召,來賧飯給你們,來保佑我們平安無事,保佑全寨子的人安寧幸福,保佑豬雞狗牛羊,樣樣都得平安……”糯米飯在神龕前散發著屢屢清香,那是家人對神靈最虔誠的祈禱。五六歲的堂弟堂妹們不知何意思,也不敢多問,只乖乖的照大人的樣子做著。

  賧飯結束后,接著是滴水儀式。這兩儀式是不能分開的,否則亡靈收不到你賧的飯食。相傳,古老的傣寨有一個叫“百萬”(有錢人)的人去世后,孝順的兒子天天去阿爸墳前送上他最喜歡的飯菜。兒子的孝心感動了佛爺,于是佛爺化做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來到他的身邊:

  “孝順的孩子啊,你不用這么辛苦的,只要你在飯菜里灑上幾滴清澈的水滴,你的阿爸就能吃到你送的飯菜了。”

  兒子照著老者的話做了。晚上,百萬托夢給兒子說:“兒子啊,阿爸今天才吃到你送來的飯菜,這都是佛的指點,你要永遠感謝佛啊!”從此,傣家人在賧飯滴水的時候,總要先感謝佛,祈求佛給人們帶來平安。傣家人篤信,先人的靈魂是跟水聯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傣族是一個崇尚水的民族。

  水儀式開始了,大佛爺坐在高高的佛龕上,舒緩莊嚴的念誦著《滴水經》。一家人將用蜂蠟自制的蠟條點燃,雙腿屈跪,雙手合十,把燭火舉過額頭。在佛爺的誦經聲中,我一只手持著燭火,一只手拿著水杯將清澈的泉水慢慢滴進佛龕前的水洞內,心里默念著:“啊,阿婆,來給您滴水了,來吃來拿我們賧給您的飯啊,最后一天了您要走好走順啊,來保佑全家人,保佑子孫們平安無事啊。”

  寺外,蒙蒙細雨順著緬寺金色的琉璃瓦檐一滴滴落下,“滴答”、“滴答”,我感覺那是阿婆低聲的絮語;大佛爺的經文,還在莊嚴的念誦著,讓人的靈魂得以慰藉和平靜;我杯中的水帶著我對阿婆的思念一滴滴不斷的滴入洞里,希望這連接著先人靈魂的泉水啊,帶去我對阿婆的祝福與思念。燃燒的燭火、清澈的水滴、莊嚴的誦經聲、家人虔誠的祈禱,這一切顯得那樣的神圣、自然、和諧、純凈。

  回家的路上,天空已開始放晴。榕樹露出了碩大的綠葉,鳳尾竹婀娜的身影也逐漸清晰起來。緬寺的銅鈴聲“叮當…. 叮當….”遠遠的回蕩在寨子上空,仿佛是在虔誠的祈禱。陽光穿過路邊濃密的樹林,射出一束束閃光的金線,把淡淡的晨霧染成了金黃。遠遠的,一道彩虹出現在天邊,好似一座七彩的仙橋橫跨在白云與青山之間,放射出神奇而絢爛的光彩。啊,我知道了,那是祖先的身影,他們在霧水里化成美麗的彩虹,保佑著子孫幸福、快樂、平安!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6

  天下歌頌母愛的文章甚多,但歌頌父愛的文章卻寥寥無幾,大家都知道母愛偉大,未曾感到父愛的偉大。從人們的潛意識里總認為父親是嚴厲的,甚至有時會感到有點不近人情,我的父親,雖然也和其他父親一樣有點嚴肅冷酷,但有時他也會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露出內心深處的那種父愛。

  記得我在部隊服役三年后,按部隊規定我可以享受一次探親假,我拿著部隊首長批的假條,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畢竟是我夢寐以求的第一次探親,思鄉之情難于言表,為讓家里人共同分享這份喜悅,我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家里我某月某日到家,全家人一聽說我要回家探親,甭提多高興了,母親和弟弟妹妹忙得不亦樂乎,給家里來了一次大掃帚,屋里院里整理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父親還安排弟弟到縣城趕了個集買了大肉和青菜,還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雞也給殺了,到我回家的當天,父親不讓別人來接,他親自走十幾里路到火車站來接我。

  回家的那天,天氣格外晴朗,早上我乘坐著西去的列車,享受著和煦的春風,悠閑地看著窗外風景飛逝,不知不覺已到了下午兩點,家鄉馬上就要到了,眼前已有我熟悉的山山水水,它們還是那樣地純樸清秀,田間勞作的人們還是那樣勤勞憨厚,隨著播音員甜美的報站聲,列車徐徐駛進了故鄉的小站,站臺上人頭攢動,蜂擁著準備上車,列車停穩后,我提著行李快速下了車,在人群里尋找著父親的身影,當我快走到出站口時,遠遠就看見父親站在出站口外面正踮起腳向里張望,三年了,離開父親三年了,雖然父親總是在信中告訴我他和俺娘身體都很好,讓我安心在部隊服役,但看著眼前的父親真是老了,一頭白發在陽光下是那樣的耀眼,深深地皺紋已爬滿他額頭,黑紅色的臉龐略顯憔悴,肌瘦的身體顯得更加瘦弱了,臉上掛著稍顯木訥的表情……頓時我心里酸楚楚的,“爸”我禁不住叫了一聲,這時爸爸才看見了我,他趕緊走過來接我手中的行李,我趕忙說:“爸,您身體不好還是我來吧”。但是父親說什么也要幫我拿一樣東西,實在拗不過只好把我最輕的黃挎包給了父親,父親極不高興地接住挎包后,就開始像小孩子似的問這問那,我像給領導匯報工作那樣,一一滿足了父親的提問,父親高興地一路不停地問,還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走了一段路,我怕父親年紀大了頂不住,就提議租車回家,父親一聽就連連擺手說:“花那錢干啥,你也坐了很長時間車了也該走走了,我也喜歡走路,正好咱爺倆走著也可以好好嘮嘮嗑”。父親就是這樣,節約得很,從不亂花一分錢,他常說:“莊稼漢不知道節約錢從哪來?”也真苦了父親這一輩子了,不抽煙不喝酒,給他寄回來的好一點的衣服他都舍不得穿。看著父親一臉認真的樣子,我也只好作罷。跟著父親沿著山間小路回到了家。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的假期就要到了,臨走的那天晚上,父親把我叫到他身邊,從吃、住、行到為人處世,全部囑托了一遍。臨走那天父親還要親自送我,我的大老弟和母親都勸他,你身體不好就別去了,但父親固執地說:“你們都別勸了,就這么定了”,父親還是拿著他的家長式的作風,不容商量,大家看父親決心已定,也就不再勸了。父親提著我的行李親自把我送上火車,列車啟動了,我把頭伸出窗外向父親招手,父親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兩眼噙滿了淚水,列車走遠了,但我看見父親還一絲不動的站在那里,眼睛朝著列車的方向,我使勁向父親揮揮手,示意讓他回去,父親好像沒看見似的,還是愣愣的站在那里,列車越走越快,駛離車站很遠了,我才看見父親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車站。

  頃刻間,一種難以抑制的酸楚讓我禁不住淚流滿面,一直以來,總覺得父親嚴厲、固執、不善言辭,所以在我參軍之前很少和父親溝通,甚至有時因意見分歧還會拌幾句嘴,再后來甚至懷疑父親是不是疼愛我,然而,這時父親的背影讓我想到、并真正領略到朱自清先生《背影》的真諦,平淡、真摯、樸實的父親讓我感動不已,我不禁為自己對待父親的態度而反思,對父親的誤解而羞愧……

  父愛是不用言表的,父愛是真摯無私的,父愛也是偉大的,父愛有父愛示意和方式,他和母愛一樣,同樣給我們溫暖的陽光,同樣給我們撐起一片藍天。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7

  古希臘人說如果有個人可以看到最后一粒沙子掉落就會有個人可以看到第一粒沙子掉落。老天讓我和她相遇,她在我的童年里,她在我的記憶里,她在我的心里。不能抹殺的親情她就是---樂英姐姐。

  快樂的童年里,總有姐姐的陪伴,時常會聽到媽媽提起姐姐。風輕輕的吹過我的臉頰靜坐在門口。恍然似乎看見了姐姐的身影......我的思緒飛得好遠好遠

  在我出生的時候,隔壁的鄰居們一聽說我出生了,就跑出來看我了。這時候,姐姐也來了,她抱著我對我笑了笑。她對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我的嘴巴。她逗著逗著我,她再用她那雙明亮的眼睛看著我,笑著對我媽媽說:“阿姨,她真像鳥兒嘴,不如叫他“雕仔嘴”大家都笑了,從那時開始,大家都叫我“雕仔嘴”,這個綽號就是姐姐幫我起的。

  從那時開始,我們就經常在一起玩了,那段日子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們一起聊天,大家一起玩。

  可是事情萬物在變,我們這樣的親情很快就結束了!

  那是在1998年,我爸爸叫我搬家,就是移居到現在的上塘路。于是,我們就這樣分開了!一出生時,她給我起了個綽號”雕仔嘴”我永遠不會忘記。在那年春天,那是一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人搬走了,我在夢中模糊的搬到了新家!從此后,我們沒有見過面!唯有她的一件被子可以當作是她的紀念物!我看見它就像見到一個很熟悉的事物那樣,追隨著我成長。

  直到那天,我表哥的婚禮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個我很熟悉的人。她坐在門前那臺桌吃飯。一開始,我還沒記得她是誰。她老是對著我笑,我覺得笑容很熟悉。好象我10年前見過的一個笑容。突然媽媽對我說;”那是樂英姐姐!”那時,我呆住了!眼前這位就是樂英姐姐!

  我和她眼睛里對視著,我很想哭了,因為我很久沒見過她了。這讓我又想起了過去,想到了過去發生的一切的一切“雕仔嘴”“小被子”她老是對著我笑,眼里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我眼里流露出了一種懷念的感覺,可是我沒有大叫,因為那是公眾場合她那種眼神很親切,好象把我帶到了過去,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你還是我鄰居。可是那是不可能的了,不要再幻想了。

  我很久后才反映過來,叫了她一聲姐姐。不過10年前那種感覺很難找回來,我們兩個有點陌生了!如果我們單獨坐在一起,可能會比較多話說!在那場午飯里,我們幾乎沒說什么!最后,我還是撐起膽子向她問起了QQ和電話,盼望和她聯系!我們吃完飯已經到1點多了,準備走了。

  已經1點多了,她就走了。我們好象都有點依依不舍,相互說了聲拜拜我好想永遠留住這個時刻!之后,我看著她在雨中遠去,遠去…我望著她的背影,眼淚流了出來,那時候我好想沖過去可是她走遠了。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可以見面了。不過即使我以后走到哪里幾年不見了感情有點淡了。那份親情是不變。我會永遠記住你的,姐姐。姐姐,無論您去哪里,好運都將一路相隨。讓我們來創造如詩如畫的生活。親情可貴,望君珍!

  那一天是2008年5月25日,我永遠不會忘記!

  沙漏是時間的象征。一粒沙一滴回憶,堆積在一起就是所有的情。不可以埋沒的曾經。盡管帶有模糊的印記。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的。我們漸漸的淡忘曾經,情不變,祝福不變愿姐姐一生平安!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8

  路燈把人影拉得很長。我很疲憊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的前面,是一對年紀50多歲的夫婦。不知道他們是從超市購物回來,還是從親友處回來,每一個人手中都提著一個很大的方便袋,一看,男的那只很沉,女的手中那只較輕。他們一個左手拿東西,一個右手拿東西,中間手卻相互挽著,一路淺淺的說笑。我與他們始終保持一段距離,我不知道他們說笑什么,但我能感覺到,他們說的,肯定是一個很甜蜜的話題。

  走著,走著,他們停了下來,放下手中的東西,輕輕地,對擂著對方肩胛,相視莞爾一笑。燈影夸大了他們的笑。我遠遠地在看,不想超越他們。那笑,在燈影里如同一出很鄉土的皮影戲,讓我看到了純正和樸實。

  他們換了一邊,拿著方便袋,手又在中間挽起來,接著又走。笑在他們中繼續。

  我不想從他們身邊走過去。他們走走停停,我也走走停停。他們停了時間久了,我只好佯裝打手機。無意之中,我撥通了遠在成都兒子的電話。“老爸,老爸!您近來好嗎?!”手機中傳來兒子的聲音,親切且有磁性。“還好!還好!”我連說幾個還好字。兒子又問我現在干什么?我說,下班回家的路上。兒子說,成都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圓,他也正從教室往寢室走。

  月亮走。兒子走。我也走。他們也在走。

  走到拐彎處,我看見他們牽手走在庭院深處。兒子在手機中說,老爸,你怎么不說話?!我有些自言自語地說,牽手!兒子問我,與誰牽手?我無法回答。是啊,我與誰牽手?

  與兒子?與月亮?!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9

  因為要參加親友間一個很重要的聚會,去年五月初,我特意回了一趟遠在涇陽的老家。在蒙家橋口轉車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男子不停地看我,在我們目光對視的霎那間,他向我微笑著并立即起身走到我跟前,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反應,遇到熟人了。

  我回報他一個笑容,沒敢做稱呼,然后有一搭沒一搭的隨便聊起來。從地里的莊稼聊到他做工的工地以及這次回家的目的,我也沒有從在腦海里搜尋到關于他的任何記憶,或許,他就是村子里一個能認識我而我卻不認識的鄉親吧?我們東拉西扯地閑聊著,如果不是他突然提到了小姑,我怕是永遠也想不起來,這個頭發花白、慈眉善目的老人竟然是我的姑父,而記憶也因為他的身份的確立變得鮮活起來。

  還是在我十三、四歲的時候,奶奶帶著我和弟弟在小姑家小住過幾天。那時姑父還年輕,吃苦耐勞,是種莊稼的好手。他種的西瓜個兒大皮薄沙甜,那種叫“白兔兒”的甜瓜,橢圓的瓜體上順著紋會滲出膠紅的糖稀,他曾帶著我和弟弟撿拾河灘上沙土地里的落花生,用香噴噴的炒花生幫我們消磨綿長的雨季……仔細算一算,那段小住之后,我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因為各自的生活,因為彼此的忙碌,也因為就是逢年過節也不能停下來的工作,我們已經有近三十年沒有見過了。但是,因為那年夏天小住的日子,姑父還是那么深刻地記住了我和我的名字,而我卻忘記了他和他的容顏,以至于數十年后的偶遇,我竟以驚愕迎對他的笑容和熱情,甚至是在我們閑扯了那么長時間后,我始終也不曾記起他。

  那些西瓜、甜瓜和落花生以及那個綿長的雨季,它們就在那里,就在記憶深處蟄伏,姑父記得,而我也并沒有真的遺忘。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被我們所忽略的東西,也許,它會在記憶的河床上擱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不被打動,但是它終究不會被歲月所掩埋,總有這樣那樣的機緣喚醒記憶,促使情感再度漲潮,促使親情的暖流再度回歸。我慶幸,這些年他健康、我安好,一切還來得及。但是,還是不要讓親情做這樣長久的等待,我們無論背負怎樣沉重的生活,都應該學會給彼此心靈的假期,去回歸親情,畢竟,那是給你希望和支持的最初的地方,能夠讓你有力量和勇氣走得更遠。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0

  園子里的黃瓜花開得嬌艷,朵朵黃花迎著晨曦,微風過處,那活脫的精神映照的長長的黃瓜如畫筆下的寫意。長長的豆角低低地下垂,如根根筆挺的竹筷。紫盈盈的茄子透著靈性,咋是喜人。一側的殘垣墻壁上,蔥綠的藤蔓已無聲無息地爬上了瓦楞,正窺視著藍天。藤蔓中的小花,不知道在哪一片云彩的庇護下,已涅槃重生,長出了今夏的第一朵花蕊。不過,一片綠意盎然的園子里,卻不見守園人。

  不知什么時候,一只紅背的小蜻蜓從百年的天眼井老屋里逼仄出了悠悠長長的小巷。是去趕一場華麗的舞宴?還是逃離這雨后的陰沉?不得而知。小巷深處的墻旮旯里,一枝鮮紅色的小花不知何時起在晨風中搖曳著身姿。默默地與打油紙傘的碧玉女為伍,深情地與有節奏的雨滴為伍。明亮的光影從幾片琉璃瓦中透射過來,映襯的寂靜而厚重的天井透著濃濃的歷史韻味。四處散落著的苔蘚青嫩光鮮,生機盎然。村旁的梅子慢慢地披上了黃衫,一切的信息告訴別人,梅雨季節已悄悄地來臨。

  當雨季中的雨滴漸小,夜幕降臨,一只嬌小玲瓏的燕子停靠檐頭,細細地修整著自己的華美衣裳。往年的雨季,簾外總是雨潺潺。有節奏的雨聲,像一首天然的搖籃曲,糊弄的阿嬸如孩兒般呼呼大睡,不肯醒來。一只貓如箭般從老屋的堂間穿過,迅速地躥至阿嬸的臥榻前“喵”地叫了一聲。可這并沒有驚擾阿嬸的睡眠,她在床上翻轉了一個身姿,繼而又香噴噴地睡著,還打起了呼嚕。

  伴著雨季的雨聲入眠,是阿嬸每年的最佳入眠時。難怪她不肯輕意地踏出小巷,遲遲地不進園門。就連藤蘿伸向青石紅磚,形成氣候,蒼翠、滿綠,她都無所顧及。更何況開出的今夏第一朵花蕊,第一枝鮮花,都恍如隔世。

  不過,阿嬸,是個地道的鄉村婦女。勤勞樸實,強悍能干。一米七幾的個頭,據說年輕的時候能與力大的男士一比挑擔子的高低。如果需要找她的話,只要尋著她不男不女的高嗓門就可以了。

  清晰地記得那個雨季,我與阿嬸的兒子庭庭下完高中課堂的學習回來,還沒進門,就老遠聞到了一股飄在空氣中的臭腥味,味中似乎還夾雜著陣陣的幽香。循著怪味,我與庭庭進了廚房。

  “青青(我的小名),回來了啊!”阿嬸看見我們的到來,停下活計沖我一笑,顯得異常興奮。

  “嗯,您在干什么啊?”我應道。一旁的庭庭卻發出詭異地笑。

  “好難聞啊!是臭魚。——我呀,最好這個。”阿嬸瞇笑著起身,利索地用雙手在身上的圍裙上揩了兩下,轉身揭開爐子上那熱氣騰騰的鍋蓋,迅速地用手指端出兩個肉餅湯瓷碗,然后又不忘用嘴吹了吹燙著的手指頭,快語道:“來來來,你倆兄弟逞熱吃了。”

  “阿嬸,那您呢?”我著急道。

  “哎呀,別管我。有這個啊,比啥都強!”阿嬸突然從熱鍋里用手抓出一條臭魚來向我示意,弄得我不禁打了個寒戰,而她卻繼續喜滋滋地道:“嗯,灑上些辣椒粉,噴上些醬油,下些家鄉的酒糟,那味道啊,簡直可以賽過活神仙,就是不好得手哦。”

  看著阿嬸神氣活現的樣子,我與庭庭相互一笑。可阿嬸用手一揮,又嚷開了,“去去去,房里吃去,一看就知道你們不好。”

  在我的記憶中,阿嬸就是這樣直言快語。一條臭魚,一場雨季的夢鄉就能令她動靜兩重天。在她家生活了近三年,好像只有一次見她不安分過。那同樣也是個雨簾、畫窗的季節,陰暗的光亮從格子窗邊斜射過來,映襯著她那呻吟著的面容,人在床上輾轉反側,昏昏沉沉。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小青年來說,當時我還真嚇了一跳,從沒有見過阿嬸如此地不堪一擊過。我慌里慌張地跑出門去喊人,她二女兒來了,叫了車把她送進了醫院。一經查驗,她的腎結石犯了。后來,我在父親處拿了些止痛片給她,但無濟于事,在醫院開了一刀后好了。

  刀傷的疼痛并不是阿嬸的傷處,傷的是她的一段婚姻。曾經,她總是念叨自己年青的不幸,還直言不諱地與自己的兒女傾訴滿腹委曲。的確,阿叔嘛,人雖老實巴交,一米六的小個頭,但卻是個天然駝背。與阿嬸的配合,確是不適。但現實是,阿嬸就是嫁給了這樣一個人。她也強烈地反抗過,像電視劇情一樣,用自己的額頭狠狠地碰那桌子角,以死相抵觸。可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被人強按著頭顱正拜天地呢,地上點點滴滴盡是血水與淚水。就這樣,阿嬸的婚姻斷送給了封建禮教。

  “我爸不好啊,不好怎會有我們這些姊姊妹妹啊?”阿嬸的小女兒聽得多了,也會為阿叔爭辯。

  “好什么?一個駝背棺材,有你大姐啊,是在五六年后的事哦。”阿嬸氣憤地回道,好似事情就在昨日。

  “五六年啊!……”她的小女兒驚訝地笑了。

  “在以前,膝下無子,就是女人的最大不是,是要被世人唾棄的!”阿嬸繼續道:“我永遠忘不了你爸上我身子時的鬼笑,真是厭惡到了極點。”

  “你啊,命就是這樣子!”她的小女只是笑。

  “在那結婚的頭幾年里,你爸啊,一直睡床底下……”阿嬸嘆了口氣,說著、說著竟痛苦地沉思了。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阿叔因為胃癌而去逝,就再也聽不到阿嬸的幽怨了。或許,這個駝背男人牽扯了她的太多,直叫她生死兩重傷。一直外向,倔強的她開始沉默寡言,也不與人高聲嚷嚷了。倒是,時常會去阿叔勞作的園子。有時望著園子發發呆;有時利索地拿起鐵鍬,學著阿叔的樣子鏟著土,還不忘自言自語地嘮叨著、數落著阿叔的不是;有時夜闌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躺在床上,眼中分明有淚滴。原來,一生對阿叔的怨、對阿叔的恨,都化做了相思,植入了愛!

  而今,我已離開阿嬸那十幾年了。每當雨簾黃梅時節,我總會想及格子窗內的阿嬸。往年的雨季,簾外總是雨潺潺。有節奏的雨聲,像一首天然的搖籃曲,糊弄的阿嬸如孩兒般呼呼大睡,不肯醒來。一只貓如箭般從老屋的堂間穿過,迅速地躥至阿嬸的臥榻前“喵”地叫了一聲。可這并沒有驚擾阿嬸的睡眠,她在床上翻轉了一個身姿,繼而又香噴噴地睡著,還打起了呼嚕。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1

  俗語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在生活中,我和妻漸漸理解了“含辛茹苦”的意義。以前沒有過深體驗,而今,初為人父才明白做父母的偉大。看著可愛女兒漸漸長大,我也覺察到了妻的消瘦和疲憊。妻在教養孩子方面是一個非常心細的人,哪怕是掖下被角兒、換尿布、鋪床等小細節都不愿意得過且過。有時,我和妻說:“這樣的小事就別費心了,你有多大精力啊?”妻不以為然,總埋怨我對待孩子不夠上心。我們對孩子關懷和細心程度上認知不同。我更希望在孩子較小情況下,用無為的方式加以引導;而妻的理念恰恰是提早教育,能讓孩子更聰明漂亮、更活潑開朗。在妻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確實變得聰明漂亮,而妻也變得更憔悴。有時候累得直不起腰,身體也像散了架子。撫養孩子真不易,“一把屎一把尿”由理論變成了生活常態,不過,我們夫妻倆看著孩子開心的模樣,還是會多上幾分欣慰。

  在撫養孩子當空,我和妻常探討孝道與生活的意義,妻常對我說:“現在也真正理解了做父母的不易,而我們恰恰忽略了對長輩真切的關懷。”我注視著妻的眼睛,聯想了很多很多。我和妻的成長教育背景很不同,為此也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岳母那時很想要個男孩,第二胎生了妻,由于岳父母都有正式工作,為了逃避政策的懲罰繼續要男孩兒,在妻剛出生時,就把她寄送給了岳母遠方親戚,岳母第三胎還是女兒,由于政策,妻只能在遠方親戚家長大,那個地方是我們臨近的一個縣級市,在那里成長中的妻聰慧乖巧,無論是學習、才藝、體育諸多方面,都是全校的佼佼者。妻和我常開玩笑說,自己也曾經是那個學校那個年代的“風光人物”。我和妻也開玩笑說我當時就羨慕學習好的,因為自己是一個很普通的男孩,學習成績也不突出,如果我是你們學校的學生,估計我暗戀你,你都不會搭理我吧。妻也笑說估計不會喜歡我。談到這些,我們都會感嘆冥冥中命運的安排。當年,岳母舍不得吃穿,情愿委屈另兩個女兒,把好吃的東西去送給妻子,可妻心中有時也抹不去糾結。她常和我說,為啥要把她送給別人呢?在她幼小的年齡里,我想一定有很多不解和不甘吧。妻的兩邊都叫父母,算上這邊公婆,她有三對父母。而愛的定義,在她的生活中折射,卻并非單一直線運動,這種感覺,估計只有她才能體會更深吧。父母的教育引導似乎略顯單薄,是生活和學校那些老師讓她成長,為此,妻也感慨不已。妻傾其所有,愿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圓滿,從她的言談和行動中已經證明了一切,讓我這個作爸爸的倍感慚愧。想想我們那一代和這一代真不一樣,那時沒有這么多便利條件,對待孩子的教養上也是有很大差異。妻為了孩子,辭去工作,全心投入到撫養孩子上,這種自我犧牲,也真是不容易。

  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我想到了我的母親,父母之恩難報,現在年輕人有多少能夠體會個中三昧呢?我們的社會,有很多苦命之人,而有了親人的呵護,愛的天空就變得不同,母親為了家,還在奔波于營生之路,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還在托著羸弱的身體,雖然,這種為了金錢疲于奔命的價值理念有待商榷,可是,她的那份母愛之心,真的讓我輩感動。試問天下,有多少人不為孩子嘔心瀝血呢?我們初為人父母,反思對待小輩的心態,如果也同樣對待我們的長輩,哪怕二分之一,社會怎么會有那么多不肖子孫呢?我們需要拯救這種孝道精神,烏鴉尚有反哺之心,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不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嗎?一嘆!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2

  說起大學教授,這是當今社會上最受人們愛戴和尊敬的職位,說起大學女教授,更是令我刮目相看,敬仰三分的人。我的親家母,就是一位出色的大學女教授,就職于東北大學,是學術界遠近聞名的知識美女!

  風韻猶存的親家母,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保養得非常好,皮膚細膩粉白,眼角稍有皺紋,頭發烏黑锃亮;高高的額頭下,一雙美麗動人的丹鳳眼,炯炯有神的鑲嵌在微翹的高鼻梁和好看的瓜子臉上;一米六五的身高,體型標準,挺胸昂頭,英姿颯爽;氣質溫文爾雅,舉止端莊大方;尤其是那優美甘甜的聲音,和藹可親,悅耳動聽。

  兩年前,兒子結婚時,我們第一次見面,親家母實際年齡長我三歲,看面容倒像是比我小十三歲!穿衣打扮,舉手投足,行為規范,都讓我真正見識到了知識女性的迷人魅力!只可惜,我們剛見一面,只是吃頓飯的功夫而已,還沒有親熱夠,她就匆匆忙忙地趕回單位上班去了。細細算來,我們已經有兩年沒有再見面了,甚是想念。

  婚后的兒子,不但為我娶回了一位如花似玉,貌美如仙,不是女兒勝似女兒的好兒媳婦;還讓我們結識了兩位至愛親朋好友,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親的親家公和親家母,使得我們的生活,來了一次質的飛躍,生活習慣,飲食結構,都大大改變。

  兩個姓氏,七口人家,由新的成員,組成了新的大家庭,新的大家庭里,溫馨愜意,和諧美滿,幸福快樂!是呀,中國十三億人口,能成為兒女宗親的,結為親家的兩家人,不能不說,既是緣分,又是前世修來的福分,這都是上天的旨意!

  時隔兩年后的今天,2011年十月二十六日,我的寶貝孫子誕生了!感謝上帝,恩賜于我一位寶貝的大孫子。小家伙的出生,讓我和親家母久別重逢,再一次相見,十分親熱,所不同的是,當年還沒有離休的親家母,至今也和我一樣,都是退休離崗,自由閑散之人。

  如何照顧好兒媳婦坐好月子的責任,如何照顧好寶貝大孫子滿月的義務,自然而言的就落在了我們兩位媽媽的身上。我們老姐倆同心協力,廢寢忘食的伺候月子和看護好寶貝小孫子。雖然累得頭暈腦脹,腰酸背痛,熬得兩眼通紅,辛辛苦苦,但是苦中有樂,心情超好,無比快樂和幸福,情感上都有了新的寄托,精神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愉悅。見到親骨肉孫子的興奮勁,至今仍然未過,就是高興,就是快樂!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我的寶貝小孫子就滿月了。如何照顧好寶貝小孫子在嬰幼兒期間,成長教育的義務和責任,自然而言,也得落在姥姥和奶奶的身上。可以想象,不是她來照顧,就得我來照顧,義不容辭,不能推托。請保姆來照顧寶貝小孫子,至少,在感情上,我是通不過的。

  誰去誰留?這又是一個非常難做決定的大事,只能在兩家人中,選擇其中一家人留下,比較合情合理。要不就是親家公和親家母兩位留下,要不就是我和老伴留下,于情于理,都沒必要拆開兩個獨立完整的家庭,單單留下兩位母親,讓兩位爸爸過孤單沒有女人照顧的苦日子。

  實際上,兒子目前現有三室一廳、一廚、兩個衛生間的住房,已經十分寬敞,條件尚好,再住下兩家四口人,沒有問題。但是,時間一長,老少三代人,三個完美的家庭,七口人生活在一起,就不大方便自由了。四位老人,一個寶貝小孫子,這是八零后這一代新新人類,娶妻生子后,家家目前所面臨感情“危機”的大問題!姥姥和奶奶一樣的都喜歡寶貝大孫子,都愛寶貝大孫子,都舍不得離開寶貝大孫子。

  事實上,三個家庭,又怎么可能長時期的合在一起過日子呢?于人于己,都不方便,都不科學,避免不了有矛盾發生。到那時,困擾的不單單是感情“受到傷害”的大問題,還會直接影響新大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矛盾百出!就目前中國獨生子女再生育獨生子女的現狀來看,這是普遍存在而又難以解決的,雙方父母都在積極“搶占爭搶”寶貝大孫子的情況,屢屢發生。情感糾結是兩個家庭最難解決的大難題!家常里短難斷,人之常情永在,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啊!

  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的人家,都是由姥姥和姥爺來帶孩子,少數人家是由奶奶和爺爺來帶孩子,還有一部分人家,雇保姆來帶孩子,因人而異,各所不已。我不想談論顧起保姆,還是顧不起保姆之事,只是想說,在呵護寶貝小孫子的問題上,我是無法抑制深愛他的情感,骨肉連心呀,親情大于天。如果,兒子媳婦讓我照顧寶貝小孫子,我會盡我的一切所能,放棄原有輕松、自在、快樂的美好的休閑生活,一心一意的,專心致志的,來精心呵護我的寶貝小孫子成長。

  之前,我曾為寶貝小孫子寫過一篇散文《我的情感世界》,故此,就把此篇看作是《我的情感世界》的姊妹篇吧,都是說些寶貝小孫子的事。按照實際情況,流行潮流,大勢所趨,大多數的年輕媽媽,是喜歡和自己的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好相處,不隔心,出現問題,沒有反正,鬧過就好,母女之間,沒有隔夜的仇。你無論是走在大街小巷,還是車站碼頭,看到推著嬰兒車的老媽媽問起時,十個有七個都是姥姥。這就是真實的現代派,八零后的美好家庭的新生活。我非常理解,非常的支持,只要孩子們生活的幸福快樂,和誰在一起生活又何妨。我沒有那么守舊,那么跟不上形勢,誰人都有雙層父母,家和萬事興。

  鑒于社會和家庭的實際情況,我得高風亮節,主動讓賢給親家母來照顧寶貝小孫子。因為孫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長大成人的,很可能需要三年至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離開專人的照顧。假如,我和兒媳婦生活在一起,情況就不同了,兩個人都會非常的小心謹慎行事,放不開生活習慣。天長日久,勢必會造成雙方情緒緊張,感情上難免有隔閡,擔驚受怕的事情太多,出現問題,不好溝通就麻煩了,既傷感情又傷心。久而久之,會把兩個人搞得很苦很累,難免沒有煩心的事情發生,弄虛作假的說話辦事,虛情假意的過日子,時間一長,還不把兩個人都弄神經了!那樣的境遇,可就糟糕透頂了,無法收場。

  事實證明,大多數人家婆媳關系都處在緊張游離狀態,不適合長期在一起過日子。有的人家,屢聚屢敗,甚至結下了冤仇,無法化解。不難否定,婆媳生活在一起,的確有著太多太多的不和諧因素產生,甚至吃喝拉雜都過得非常別扭!時間久了,難免鍋沿碰到馬勺的事情發生。婆媳之間,不能心心相印,也不要太傷感情,分開居住,是確保家庭不鬧分裂的根本保證,這已經是幾代人的成熟經驗,符合社會及家庭的安定團結。

  我的原則是,不要求兒子、媳婦對我有多孝心,給多少錢,多感恩于我,至少我們之間不要發生傷害感情的事情,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像有的人家那樣老少錯位,忍氣吞聲的過日子,那就太傷我的心和自尊了,同時也失去了對雙方的愛戴和尊敬。我一直捫心自問,如果不能和兒子媳婦相處得好的人,乃是我們做父母之人的最大失敗。鑒于此,我自然是第二人選了,敬候佳音吧。

  這次為了照顧好月婆,兩位媽媽同時留了下來,使得我有幸和親家母,在一起小住了一個月,她讓我心情舒暢,生活愉快。親家母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處理的十分得體,且有涵養。尤其是對我和老伴,十分尊敬和照顧,我們四個人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親如一家人。她從不在我們面前擺大學教授的譜!最讓我敬仰的是,她不但人長得眉清目秀,性格溫和可親,干凈利落,家務事做得井井有條,干在前面,吃在后面。燒得一手好菜,色澤鮮艷,葷素搭配合理,清淡而不油膩,有涼有熱,香甜可口,的確有益健康。

  從現實生活來看,她的飲食習慣,清淡而營養搭配合理,生活規律,早睡早起,穿衣打扮,高貴素雅。從一日三餐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到打掃房間,整理內務,都干凈徹底,沒有衛生死角。養花種草,改善屋內環境,注意通風換氣,各種生活習慣,都更符合兒媳婦的要求、口味和想法。比起我們這些北方愛吃大魚大肉菜的人,愛穿大紅大綠衣的人來說,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至少我贊同和追捧。

  給孫子過滿月那天,家人齊全,正是落實人選的最佳時刻,親家母,一反常態的高談闊論,震住了兒子媳婦,大家都難以接受,驚得目瞪口呆!全家人立刻進入了混亂、尷尬、窘迫的狀態之中,談話無法進行下去。我非常理解親家母的苦衷,她和我一樣,都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女兒、女婿和寶貝小外孫子,難舍血脈親情。但是,她實在不習慣再繼續做沒完沒了的家務事,尤其是得帶嬰兒,一個月內,她立減體重十五斤!身體實在是吃不消了。她已經習慣退休后清閑自在的美好生活,她離不開自己多年的老同事,她離不開自己心愛的小提琴樂隊,她離不開經常外出演出的老年合唱團,她更改不了每天健身散步的固定時間,她離不開集體外出去旅游和各項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

  她說:“我們這一代人能走到今天,實屬不容易,我們吃了太多太多的苦,遭了太多太多的罪,人到晚年,能過上幾天舒適快樂的生活,理所當然。不要再為下一代人操心費力了,那是你們這一代人做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應該由你們自己去承擔,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啊。現在養育兒女,比起我們當年,條件要好上百倍,甚至千倍,沒有必要再搭上父母活受罪。”

  她堅決不同意留下來呵護寶貝小外孫子,也不讓我留下來看護寶貝小孫子。她的決定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她不是不愛自己的親骨肉,她不是不管自己的寶貝小外孫子,她不是不心痛自己的女兒和女婿,她主動每月出資三千元錢,請保姆來照顧寶貝小外孫子,來緩解親人們的疲勞。聽后,令我感動的悄然淚下,語癡難言。情況急轉直下,給了我留下來照顧寶貝小孫子的大好機會,心中暗喜,使我有了愛護寶貝小孫子的天賜良機。

  喜慶的酒宴,被親家母的一番談話,冷了場!搞得酒無興致,飯菜無味,屋里死一般寂靜。我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喜悅,大著膽子,換了話題,主動要求,留下來照顧寶貝小孫子,以此來活躍緩解窘迫的場面,同時愛心的等待兒子、媳婦的正式批準。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兒媳婦滿心歡喜,立馬表態,熱烈歡迎我留下來照顧寶貝小孫子。全家人冰冷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尤其是親家母和親家公,萬分的感謝我,客套話長篇累牘,弄的我好不自在,內心卻感恩不盡。

  故作鎮靜的說:“誒呀,親家,說哪里的話,感謝我什么,受用不起啊,照顧寶貝小孫子,理所當然,實屬應該,也是我的義務和責任,無怨無悔。再說感謝,我都不好意思了,理解萬歲!要說感謝,我應該感謝你們二位,是你們教育出了一位好女兒,好媳婦,好媳婦又給我生了一個寶貝大孫子,我今生今世都感謝你們才對。

  臨分別那天,親家母把小外孫子親吻個夠!還把照相、錄像全部復制在她的電腦上,還和我立下君子約定,每天晚上都要和她視頻,看小外孫子的錄像,以此來解她的相思之苦,可憐天下父母心哦!

  時隔三個月過去了,回過頭來,在想想親家母講的話,不無道理:“第—,長時間帶嬰幼兒的老年人,太熬夜,瑣事繁多,精神憔悴,大傷元氣,影響身心健康;第二,我們都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再也經不起長時期的辛苦勞累,身體會吃不消的,健康最重要;第三,從長遠的利益來看,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你們做兒女的首要任務,我們平安無事,你們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

  我衷心的希望八零后為人父,為人母的孩子們,都來理解你們的父母吧,深愛你們的父母吧,孝敬你們的父母吧,給你們的孩子做好榜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父母的身上,百事孝為先。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3

  (一) 再不用和外甥女爭電腦了

  今天,哥們又買來一臺電腦,給我一個驚喜。哥們真好!我心他懂,知心愛人。

  事情是這樣,每學期學校放寒暑假和周末休息,外孫女都來我家住,她就與我搶電腦玩,電腦就輪不上我了,為了爭搶誰先上網,我倆就石頭.剪刀.布,來決定勝負,我手不“靈活”,不“靈敏”,屢屢失敗。有時我倆還靠墻站立齊步走,看誰先搶到電腦座位,我是“蝸牛”,行動緩慢,這局,她又獲勝。我笑著說:“這兩項比賽都不是我拿手強項”。逗得她哈哈大笑……

  我認賭服輸,只好坐在電視機前,手中拿著搖控器在播臺……電腦爭搶是小事,平凡事,主要享受這個過程,用她旺盛的生命力,帶給我們快樂和生活的勇氣,并感受著生命延續的喜悅,洋溢的幸福。她像小天使,給我們帶來了歡樂,讓我們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其樂融融。袓孫一樂,暖暖的,甜甜的……

  立冬了,降溫了,冬天真的來了,可我家卻如沐春天。今天我小舅媽帶著她四個兒女及姑爺.外孫女來看望我,我感到由衷的高興。特此表示感謝!

  (二)溫馨親情

  因為我身體原因,我和小舅媽有三年時間沒有見面,但我們有電話聯系,今天零距離接觸,感覺很親切。她臉上還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長年辛勞,她臉上被歲月刻上了皺紋。年輕時,她是十里八村中的大美人。她勤勞樸實,風里雨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經過他們艱苦奮斗和勤儉持家,他們家早早地就住了亮亮堂堂的紅磚房。還辛苦養育了四個兒女長大成人,現都成家立業。秋收結束,兒女把她接來住上一陣,讓她歇歇腳。可是她手卻閑不住,掃掃這兒,擦擦那兒,反正總是找活干。她身體雖然單薄,但卻硬朗。看見她由一幫兒女圍繞著她,好幸福!我們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嘮了一會兒家常磕。我們的外孫女還各自展示了她們的才藝,我們給予掌聲,表示鼓勵。

  為了感謝他們的到來,我想邀請他們去飯店,我就給哥們兒打電話,不巧,他正忙于生意,脫不開身,實在抱歉!他們走后,我心里不是滋味,沒病之前,想干什么,抬腿就走,如今……唉!來日方長,不急于表達,會后有期。

  親人的慰問,讓我在初冬感到無比溫暖,期待冬日里的暖陽長久,期待一個“永恒”的春天,融化“漸凍人”。所以起名叫溫馨親情。

  兩短篇匯總在一起,來描述下我的家,我的親人,我的愛,雖然我是一個久臥病榻的人,可是卻沒有經受親人的白眼和厭煩的語言,收到的都是愛,我的老伴,也是我最親密的愛人,幾十年來一直對我始終如一,親人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感受到了這溫馨親情,比什么都富有。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4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自古的鄉愁是對家的思念。

  家,是孩兒和母親割不斷的臍帶。

  家,是妻子窗前的守候。

  家,是男人行路的盡頭。

  家是寒風里的溫暖,家是疲倦時的慵懶,家是卸妝后的真實……

  家,如歌曲《家路》里的話:“有一頓餐,有一盞燈,和一扇不關的門。”

  沒有女人不是家,只是房子。

  我一個舊友離婚了,好多年,他孤獨他恓惶……他的兒子從外地回來曾對我說:那兒哪像個家啊?伯伯,你勸勸我爸再找一個吧……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5

  那天,外甥婚禮上,一個片段也是一個故事,溫馨地讓人落淚。

  一塊貼板,新郎新娘的爸爸媽媽們走上臺去,一個接一個的筆畫貼上去,組成了一個“豕”字……新郎攜手新娘走上臺去,攜手添上了寶蓋頭:

  一個嶄新的“家”。

  當他們共同舉起這“家”時,掌聲雷動……

  我想起一首歌,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

  我知道,外甥婚禮的這一幕并不是作秀,是痛的慰藉和愛的寄托。

  他得了病,很重的病,在婚禮的前一月,是在拍婚紗照的那一天發覺的……然后,是手術……是化療……是痛苦和絕望。我在第一時間給外甥了短信:挺住,你行的!

  他被推進手術室時,大舅媽握著他的手……

  后來夫人告訴我,孩子的手在抖。她說她告訴孩子:別怕,我們都在。

  一天,我的外甥哭著對母親說:“我舍不得我的工作,我舍不得那個姑娘……”他的母親也在哭。他哭著沖進自己的臥室,過了一會,我的外甥走出來站在母親面前輕輕地說:“媽,我錯了……”

  那個姑娘一如既往地東奔西走精心裝飾著新房,心里暢想著未來的家。

  那個姑娘沒有放棄,姑娘的父母從海南趕來了,大家都來了,婚禮如期舉行……那天是10月21日,天陰,下著小雨。

  一個新家誕生了。

  在大紅的桃心賀卡上,我留下了一句給外甥的話:多好的一個姑娘啊,好好愛她吧。婚姻使人成熟,你要像個男人去支撐起這個家。

  他受傷了,他很委屈,他要回家……那里有他心愛的女人。他知道,那個女人在等著他……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6

  "家人"不論是說起來還是聽起來都似乎給人一種極其神圣和幸福的感覺。

  ――題記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將最不好的自己展現給我們最為親近的家人,我們吃定他們不會生氣,不會不理會你,不會不繼續愛你,吃定了這一弱點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自以為是,開始了我們的不知天高地厚,開始了不以為然的隨心所欲。我們不敢隨隨便便的去招惹哪一個就算是特別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不敢,我們總是寧肯委屈也要求全,簡單的僅僅是因為我們無法很充分的把握熟悉的那個陌生人的心理,我們怕失去某種利欲對等關系,而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是我們的家人。很多時候我們假設不開心,我們可以隨意的,不管不顧的沖著那些我們因一脈相通而前定緣分的親人大喊大叫,甚至不堪入耳的辱罵。

  我們是打斷骨頭卻還連著經脈的親人,我們相遇相伴這些過去以及并不遙不可及的未來歲月里,我感到特別的幸運遇到你們――我親愛的家人。我是一個偶爾喜歡任性,喜歡自由,喜歡發脾氣的不知好歹的女孩兒,我總是在自己任性妄為之后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深譴責自我,其實我可以忍,只是因為你們是我的家人,所以我是那樣的自以為是,不懂得怎樣的謙讓,其實,如果換成一個陌生人,結果一定是360度大轉彎兒。

  一年前我看著爸爸和叔叔大聲的爭吵,他們說再也不會管對方的"死活",愛咋咋地,都與彼此毫無半點兒關系。但是我看到他們爭吵后,叔叔的氣憤不已,句句帶刺兒的謾罵,還看到叔叔看到爸爸身體不適時對我句句的安頓,要我好好學習,好好照顧爸爸,長大后一定要好好愛爸爸,要我打電話讓爸爸去醫院里早早的去做一個全身的檢查,這樣自己也放心。我的叔叔是一個口直心快的一個人,他是一個心地善良但是卻往往因為自己的某些言辭讓人誤會他是一個高高在上,自居為高的一個人,其實不然……我想叔叔就是那種好心卻辦壞事的那種人,偶爾又不是這樣,大人的世界小孩兒真是很難理解。我還看到父親和叔叔吵完后坐在我家門口的涼椅上整整一個晚上無眠,更多的是無心的睡覺。我想他一定特別特別的難受,我了解爸爸,我的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一個人,對人的好總是不愛張揚于他人的眼。我的爸爸特別的愛他的兄弟姐妹們,但是總是默默的,僅僅是默默無聞的那種。在這個物欲橫流充滿滿滿的自私的世界里,這樣的人是最不得好的人,滿滿的愛會因為你的一個小小的不小心就一帶而過,甚至可悲到無人提及。我還看到叔叔和嬸嬸鬧別扭的時候,父親不管不顧的化解、勸解他們之間的矛盾。這發生的一切得到最終的解釋僅僅只有倆字兒――家人。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特別的愛我的家人,又有很多時候我發覺自己又特別的討厭自己的家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夠理解的了我這種矛盾結合的感覺。換句話說是不是愛有多少恨就有多少呢?

  我們的這個家族里文化層次并不是特別的高,于是在思維方式的對等上不存在多少的對等相當,于是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有時候我特別的討厭大家刻意的去在乎我"大學生"這個身份,要我自己想:我從來不愿意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扮演"大學生"這個身份,我想和他們一樣,隨意的說話,隨意的想干嘛干嘛。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渴望"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那種快感,但是我同時又感覺到我的家人并不愿意給我多少機會和隨意。他們說各種各樣的雅得還是低俗的話是可以的時候,我卻不可以,就像把我的言辭用某種特定的教化進行了一種徹底的封鎖,我既不能說特別高雅的話,更不能說低俗之語,一旦灌如其耳就好像隨時隨地的等待著用我"大學生"在別人眼中平常的不要不要的名詞兒卻在他們口中又特別高大的身份象征來壓我,很多時候,我強調過身份的平等與平常化,但是那挖苦又夾雜的諷刺意味兒整的我只想發飆。我想說往往是因為愛他們卻又特別的恨他們,那些和我有著相同的一脈之人們。

  自從我們開始了長大,我們就不得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代價,付出詫異的對待,后來有人告訴我這只不過僅僅只是成長的千萬分之一,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赫赫不一。

  成長讓我們從小玩兒到大的家人們分道揚鑣又緊緊相吸。

  看著如今我的晚輩得時候,誰都不曾知道我的內心是多么渴望這些天使般的孩子不要快速的長大,成人的世界充滿著套路,充滿著復雜,充滿著不潔。我一點兒都不希望他們長大,孩子的世界多么干凈,多么的美好!長大后的我們,不再像以前的孩童時的我們那樣彼此親昵,我們甚至不喜得和自己曾經是兒時最好的玩伴兒說一句話,我們把多少熱情都給予了陌生人,卻用了一顆本不該有的冰冷之心去對待了我們的至親摯愛之人。我們總是有意識的忽略了他們的好,他們的善良,他們的真。卻總以為對我們最珍貴的是我們用死乞白賴乞求到的陌生人的關心,那滿是套路的真心情誼。

  我們不能對比,不能衡量。有許多時候我特別想愛我的家人,卻可悲的發現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他們。記得自己曾經還口出狂言的對叔叔說:我們這一輩的情誼一定比他們上一輩人要深厚,要好!后來隨著成長的一天天的更新,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話說大了!你愛別人而別人卻不一定……

  隨著社會地位,社會等級的發展,我們該怎樣對待我們一脈相通的家人呢?要不要以不變應萬變呢?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7

  花又開了,草又綠了,當春風用大自然的魔法將萬物由荒蕪變得豐饒之時,年輕的我們卻在陽光般的親情面前“一貧如洗”。

  電話里的媽媽:

  “兒子,最近生活得怎么樣啊?”

  “還行。”

  “吃得好不好啊?”

  “還可以。”

  “那——”

  “媽,我這邊還有事情,下回再聊啊,我先掛了啊……”

  一連串“嘟嘟嘟”的提示音就如同一把把利箭無情地刺痛著一位再普通再平凡不過的母親。

  我們有時候會天真地認為,自己跟父母溝通的時間還有很長很長,母親隔三差五的詢問嘮叨甚至會被認為是一種愛的“包袱”。可是仔細一算,結果竟會令所有人為之震驚。假設父母現在50歲,能活到80歲的話,按照每三天通一次十分鐘的電話來計算,在父母最后30年的歲月里,我們能夠與他們交流的時間竟然只有短短的25天!是的,只有25天。“還行”“還可以”“我先掛了啊”……當我們一次次說出這些含糊甚至有些厭煩的話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正在悄無聲息地抹殺著自己與父母相處的寶貴時光。方寸間的電話,一句“媽,最近您身體還好?”、一句“我想你了!”,這些簡單不能再簡單,平凡不能再平凡的話語,對于我們來說卻變得那么“難以啟齒”。

  相片里的爸爸:

  “孩子他媽,你看那年孩子10歲生日照的合影,一晃都快20年啦……”

  “是的啊,你看你頭發都白了啊,時間能不快嘛……”

  這段對話也許父母每天都會說上幾次,那些逢年過節拍的全家福,也許就放在他們的床頭柜里。人們常說,母愛是熾熱的,就像太陽一樣,照著我們一天天地長大;而父愛是深沉的,就像大山深處的基石,粗心的我們時常忽略了它的存在。父親不會表達,但當聽到你回家的消息,他會興高采烈地出門買菜,為你準備一桌你最愛吃的菜;父親不懂寒暄,但每天看天氣預報的時候,都會關注孩子所在城市的冷暖變化;父親不善言談,但每次母親打來電話的時候,他一定一直守候在身旁,幸福地笑著,而我們很多時候卻全然不知。

  方寸間的照片,從出生到現在,父親珍藏了我們生命的長度。“時間都去哪兒了?”在忙忙碌碌中,我們缺少了這一句徹徹底底地捫心自問,然而父親卻在我們身后默默無聲地拾起我們的曾經。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個追思故人的日子里,我們更應該關心問候身邊的親人。常回家看看,拉拉家常、出門逛逛,讓電話里的媽媽揚起歡笑,讓相片里的爸爸年輕煥發。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8

  大伯是在正月初二的晚上去世的,享年77歲。走的時候,身邊只有大媽一個人。并不是兒女們不愿陪在身旁,而是大媽不讓陪。大媽是個尖酸刻薄、心胸狹隘之人,思維與常人不同,她怕兒女們爭奪她的家財,將兒女們拒之門外,最終讓大伯含恨而死,沒能跟兒女們說上一句話。

  早在大伯重病住院期間,大媽就向兒女及親朋隱瞞情況,拒絕所有人看望大伯,而且對于關切大伯病情的鄉親們,內心里充滿怨恨,對鄉親們惡語相加,令人非常生氣。

  大伯是位居士,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煙、不吃雞蛋、不吃韭菜,由此可知,大伯的身體是怎樣的情況。大伯是正月里住院的,那時已沉疴纏身,醫院里盡心盡力的治療著。然而,我的大媽為了過小年,硬是讓大伯在臘月二十二日那天強行出院,盡管醫院要求繼續住院治療,但大媽不顧大伯的病情,哭鬧著讓出院,最終讓大伯在病痛中早早的離世。

  臘月二十六那天,大伯出來上廁所。在廁所里足足蹲了半個小時,硬是沒有拉出一粒屎。之前大伯已經八天沒有上廁所了,因為他的腸胃里沒有任何的食物。可憐的大伯,連提褲子的力氣都沒有了。從廁所出來時,褲子還耷拉著,里面僅僅只穿了條秋褲,只將隱私部位遮住了。數九寒天的臘月里,大媽只給大伯穿了一條褲子和秋褲,讓人看著心寒啊!

  當我的母親和父親知道大伯的樣子后,于當天下午去看望大伯,誰知,我的父母將大伯家的門敲了大半天,大媽硬是沒有給開門。一開始,我的父母以為家里沒人,后來房客說人就在家里呢,可能是故意不給開門的。為什么大媽要這樣做呢?我的父親和大伯是親兄弟呀,為什么大媽就不能讓弟弟看看哥哥呢!

  大年三十那天,大伯的兩個兒子和兒媳回來了,看到父親的情況后,根據經驗判斷,知道父親不久就與世長辭了,就向母親建議及早為老人準備后事,誰知大媽聽后就大發雷霆,認為兒子們是詛咒老人早死,竟將兒子兒媳們痛罵了一頓,老實善良的兒子兒媳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忍受著。大媽就是那樣得無情,那樣得殘忍。只要大伯還有一口氣在,大媽就絕不會讓任何人知道大伯病了,她要讓大伯以健康的狀態面對所有人。對于她來說,大伯生病了就是一種恥辱,一旦別人知道了,會嘲笑她的,但她卻永遠不會知道,人的生老病死,并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這是一種自然的,非人為的。

  大伯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很有才華,是西北工業大學的高才生。畢業后,在工廠是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雖然大伯平時在鄉親面前不愛說話,但是,只要誰家有啥紅白喜事,只要叫他了,他就會去給幫忙的。

  大伯表面上看去不善言談,但心里卻是很友善的,尤其對我們這些侄子和侄女們,更是如此。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沒有朋友玩耍,我就會到大伯家找我的堂兄們玩。大伯看到我們來了,就會拿出好吃的給我們,也會給我們講述他在外面的一些見聞。大伯家就是我小時候的一個樂園。

  大伯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在新中國建設期間,大伯努力學習,同時加強身體鍛煉,一心要為國家做貢獻。功夫不負有心人,大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北工業大學。這中間有一段插曲,是父親給我講的。當時,大伯考大學的成績不被老師們看好,代課老師看到大伯報了西北工業大學,有些擔心,就到操場上找到正在鍛煉的大伯,勸他把志愿改一下,但被大伯一口回絕了,大伯很自信的認為自己能考上。老師覺得大伯太犟了,連十頭牛都拉不動。

  大伯畢業那年,剛好趕上了我國遭遇三年自然災害,也就是在這時候,大伯結婚了。婚后第二年,大伯的女兒出生了。在那個封建思想仍舊存在的社會中,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兒的到來并沒有讓大伯高興起來,也沒讓大媽高興起來,更沒有讓父輩高興起來。沒過幾天,轟轟烈烈的社教運動開始了,作為文化人的大伯,毅然參加了進去,被派往湖北進行社教運動。運動結束后,就在當地的一家工廠里當起了技術員。在這期間,家里發生了一件事,讓大伯悔恨一生。那是女兒三歲多的時候,突然生了一場病,發起了高燒,由于大媽和父輩們對女兒病情的莫不關心,最終,女兒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終身落下了聾啞人的殘疾。直到現在,女兒仍舊記恨著她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大媽,她不恨她的父親,因為她的父親當時并未在身邊,但是,作為父親的大伯,卻一直悔恨著自己,怨自己為何當時沒有在孩子的身邊。

  一九七零年,大伯終于被調回了西安,在一家電力設備廠任工程師,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退休。這期間,大伯的兩個兒子也相繼出生了。雖然大伯有了兩個兒子,但大媽天生的自私自利心理,也讓兩個孩子受盡了折磨。兩個孩子總是吃不飽穿不暖,時常偷偷跑到我家或者我叔家,讓我們給他們吃些東西。最可憐的要數大伯的女兒了,每次回家,都是冰鍋冷灶的,要吃飯還得要自己做,大媽從來不給女兒留飯吃。大伯只能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我的母親和我的嬸娘每每看到大伯的女兒哭泣,就心疼,就知道大媽沒有給女兒做飯,就會把她拉到自己家里,給做點飯吃。所以直到現在,大伯的女兒都說,我媽和我嬸娘要比她親媽都親。

  我父親看不慣大媽的尖酸刻薄的樣子,看不慣她對待孩子的態度,終于在大伯沒在的時候,將大媽狠狠地揍了一頓,但大媽仍舊是死性不改,依然故我。雖然大媽很恨我父親,但是對我和我哥還是很友善,我們還是像平時那樣到她們家去玩。

  我的大伯雖然是個文化人,是個工程師,但是,下班后仍舊跟大媽在地里干農活,種地收菜,任勞任怨,從不抱怨一聲。為了第二天能賣個好菜價,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幫著大媽把菜拉到批發市場,然后趕回來到單位去上班。

  大伯退休后,喜歡上了打太極劍。每天早早起來,到公園里同其他人練劍。由于長期的練習,大伯在省市表演中,獲得了多項榮譽。

  大伯退休后,月月可以領到不菲的退休金,但是大媽對大伯,就像當年對待兒女們一樣,不愿給大伯吃、不愿給大伯穿。每天早上大伯出去鍛煉,總是給他穿一身又舊又臟的衣褲,身上僅僅裝上幾塊錢的零花錢。即便是到了逢年過節,都不愿給大伯買一身好衣服。兒女們給她們買了過節的新衣服,她自己不穿,也不讓大伯穿,將兒女們的一番孝心拒之門外。兩個兒媳經常在我們面前抱怨:父母攢那么多的錢干啥呀?兒女們都不缺錢花,老人手里留那么多錢給誰呀,為什么不能給自己花呢?

  可憐的大伯,就這樣走了,走的時候,竟然眼睛都沒有瞑目,似乎還留著一絲眼光,也許這世上可能還有什么讓他留戀的,讓他始終割舍不下,但是,誰也不會知道了,永遠的不知道了,他只能把那份遺憾帶進墳墓里了……

  一家人應該相互關愛、相互取暖,應該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吃著簡單而又幸福的午餐;老夫老妻應該相互扶持,白首不相離。如此,生者,快樂無邊、亡者,也便毫無遺憾。大伯,如果有來生,希望您會幸福……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19

  爺爺是老公的爺爺,現在也是我的爺爺,兒子的姥爺。爺爺今年七十多歲了,具體七十幾了,我還真不知道,因為連老公也不知道,這樣想來,我們還真是不孝。

  就在前幾天爺爺住院了,我跟老公便商量著,早上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后就去醫院看爺爺。這話被兒子聽到了,小家伙便吵著鬧著一定要跟著去,說是有很多話要跟姥爺說,姥爺聽完他的話,病就會好的。看著兒子可憐巴巴的模樣,我跟老公沒辦法,只能帶上他。

  醫院門口的一家超市,我下車準備去給爺爺買點老人家愛吃的東西,兒子也屁顛屁顛地跟去了,他說他知道姥爺喜歡吃什么。結果,挑了一大堆,全是他自己愛吃的。不過也的確如此,爺爺愛吃的東西總是跟孩子們喜歡吃的一樣。其實我們都明白,爺爺哪有喜不喜歡一說呀?只要孩子們喜歡的,他都喜歡。我們買給他的,他從不舍得吃,總是要留給他的重孫們。

  醫院的病床上,我們看到了爺爺。病痛的折磨,讓爺爺看上去更加蒼老。

  四年前,我跟老公還在外地的時候,爺爺生了一場大病,后來經過及時治療,雖然好了很多,但從此卻離不開拐杖了,這次住院也是因為那病留下的后遺癥。

  看到爺爺,兒子兩手抱著重重的水果籃,走到爺爺跟前說:“姥爺,我來看你了,還給你帶了很多好吃的,你趕緊好起來吧,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氣了。”這句話惹來了一陣哄堂大笑,我故意逗祖孫倆說話,問道:小家伙是怎么惹老人生氣的?

  聽一老一小的來言去語,我明白了原委:原來,就在爺爺住院的前一天,兒子曾在爺爺跟前說他喜歡姥姥,不喜歡姥爺,因為姥爺對他兇兇。有一次,他想吃好吃的,找姥爺要。姥爺故意跟他賭氣說:你又不喜歡我,我生氣了,就不給你吃。兒子便將小臉拉得長長的去找姥姥要了,好吃的拿到手,兒子就想氣氣姥爺,他歪著腦袋,嘟著小嘴,沖姥爺擠眉弄眼,大聲說:“我就喜歡姥姥,就不喜歡姥爺。”

  結果第二天,爺爺就住院了,兒子以為是他的錯,他以為是自己將姥爺氣得住院了。

  看,小家伙低著頭,撅著個嘴,眼睛時不時地瞄姥爺一眼,好像就在等著挨批評似的。

  當聽到姥爺說,想吃什么自己去拿的時候,兒子這才又恢復了調皮搗蛋的小模樣,抱著姥爺說:“姥爺趕緊好起來,我以后姥姥、姥爺都喜歡!”

  看著自己可愛的小重孫,爺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爺爺是位和藹的老人,記得那時候跟老公剛訂婚。第一次去爺爺家吃飯。一路上老公便給我交代,到爺爺家要注意些什么。其他的我都忘記了,只記得老公說,從小爺爺就對他很嚴厲,吃飯必須坐端正,不許東倒西歪的;要吃多少盛多少,堅決不許剩飯,不許浪費;飯桌上不許挑三揀四的等等。總之,老公說他小時候特別怕爺爺。被他這么一說,我更緊張了。

  很快,爺爺家便到了。看得出,為了迎接我,爺爺奶奶將那個并不大的家收拾得一塵不染,一進去就給人特別清新的感覺。

  那天,爺爺穿著一身中山裝,雖然不新,卻很干凈、整潔,看上去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奶奶則圍著圍裙忙著做飯。我的到來讓他們更加忙碌了,尤其是爺爺,又是端茶又是拿好吃的,在一旁的老公看得別提有多羨慕了。用老公的話說,他長這么大,都沒過這種待遇。

  爺爺還跟我講了很多老公小時候的事,邊講邊笑,看得出,他很欣慰,也很自豪的樣子。

  聽我們聊得熱鬧,奶奶也從廚房出來了,飯做好了,叫我們去吃飯。看得出奶奶很用心,一定是之前問過老公,我都喜歡吃啥,所以滿滿一桌豐盛的菜肴,幾乎都是我的最愛。

  吃飯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學著老公的樣子,坐得端端正正的。奶奶一邊給我夾菜,一邊囑咐著:別客氣,多吃點,看你瘦的,要多吃肉才行,說著夾了一大塊肉放到我碗里。我點點頭,可是心里卻犯難了。要知道我向來是很少吃肉的'呀,尤其是那么一大塊肥肉。夾著肉,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吃吧,肯定吃不下去,不吃吧,那是奶奶的一番心意。

  突然我靈機一動,迅速將肉放到老公碗里。跟奶奶說:讓他多吃點,他也瘦的。沒想到熱情的奶奶又夾過來一塊說:你倆都多吃點。這下真讓我為難了,正發愁該怎么辦時,細心的爺爺看出端倪,親切地問:丫頭,不喜歡吃肉吧?不喜歡就挑出來吧,挑自己喜歡吃的,多吃點。我跟老公都很詫異地相視一笑,老公便說起了在路上跟我交代的事。

  爺爺聽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他語重心長地跟老公說:小時候,對你嚴厲是因為不想你長大后沒出息,最起碼的家教應該要有,不然人家會笑話的。

  聽了爺爺的那一席話,老公笑了。他說:“這些我現在都懂了,一直以來我都對爺爺的嚴厲耿耿于懷,長大了才知道自己錯了”。

  我們結婚后,聽老公說,小時候,家里地很多。爸爸媽媽顧不上照顧他跟姐姐,就交給爺爺奶奶帶。不光是他姐弟倆,二叔家三個、三叔家兩個,一共7個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小時候大家都很聽話,只有他很淘氣,因此爺爺對他特別的嚴厲。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孫子孫女們都長大成家了,爺爺奶奶也日漸衰老。

  現在的我們偶爾有空就會回去看看他們。每次回去,爺爺奶奶還是跟以前一樣,忙前忙后的給我們做很多可口的飯菜,生怕我們餓著似的。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大包小包的給我們帶著,說:這些饅頭是奶奶蒸的,菜是爺爺在院子里自己種的,城里買不到的。

  的確,這些東西雖不值錢,卻是我們最愛吃并且吃著最放心的,這些東西也是用錢買不到的。爺爺奶奶這份愛,更是錢所換不來的。

  看著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爺爺,我流淚了。如今,我能做的,便是每天祈禱,祈禱著爺爺早點康復,早點出院,享受他應該有的天倫之樂。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0

  當我敲下這個題目時,大哥那嚴肅、不茍言笑、甚至有些不耐煩的面部表情便清晰地浮現于我的眼前。從小到大,我都畏懼我大哥,感覺他生就一幅階級斗爭臉,火藥筒子似的壞脾氣,不敢碰,一觸即燃。所以一般有他的場合,我都會遠遠地看著或者干脆逃離。但我二哥不,待人和氣,說話委婉,有時,我就想,都是媽媽生的孩子,為啥兩個哥哥的脾性差異就那么大。

  大哥文化水平不高,初中程度。為此,還惹過笑話。他和我嫂子經人介紹初次見面時,一緊張,面對當時已是學士之位的我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文化制度不高,你可不要嫌。”我嫂子聽我哥這樣說,撲哧一聲笑了,“你怕我文憑壓你?”大哥不緊不慢、不卑不亢地說,“外有啥,念書念得好,不一定你在社會大學上有我懂得多。"后來我嫂子成為我真正的嫂子后常說,你哥說的社會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一下子把我打動了,就感覺到他有那么點與眾不同。

  大哥自小就不喜歡念書,勉強上到初二時,就開始逃課,我媽流著淚手拿竹條追打他,大哥的理由是,和他一般大的我們村的那些娃都不念了,他念有啥意思。媽媽眼看著我哥朝學校方向跑走啦,便放心地回了家。熟料,大哥把書包藏在土壕里,瞞天過海,繼續去野,野到和人家放學的娃一起回家吃飯。這種情形持續了一陣,終于因一次和我二哥為吃東西分配不公被我二哥揭穿,我媽氣地是聲淚俱下,新帳舊賬一起算,打鄰居娃讓人找上門,和老二給家里抬吃水時把老二頭打破,撒謊,糟蹋人家莊稼地里的未成熟的玉米,折桿桿吃……我爸把我哥吊在門上狠狠滴教訓了一頓。我那時小,看輕易不流淚的哥眼里閃著晶瑩的淚花,便哀求我爸,“放下哥哥,再別打!”可我爸也是個犟脾氣,后來,還是媽媽叫來五叔,在我五叔的勸說下,爸爸終于算是饒了我哥。

  大哥不笨。看當時形勢那么嚴峻,不念完初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便改變戰略,行,去學校也行,反正就是能念個啥程度就是啥程度。大哥上了三年初中,英語只記下一個單詞,班長,還是用咱們漢語注的音,“毛奈特”。但他并不是什么都不好,他的物理在班里是經常考第一第二。大哥是一個有運氣的人,他很幸運地趕上我爸廠里內部招工最后一趟幸運車,于是初中畢業的他順利地走上了工作崗位,開始了他人生的大轉變。大哥下過鉆機,利用業余時間學會了給人繞電機,做過推銷員,擔任過瀕臨倒閉的編制袋廠的廠長,他靠著他多年在社會上闖蕩積累的經驗,以及豐富的人脈資源,硬是把那個即將走向倒閉的織袋廠經營管理的有聲有色,解決了廠內不少職工的就業問題。

  大哥雖然對我們一副不大和藹、友好的樣子,但他對外人,不管窮富,甚至位之高低,都能熱情地笑臉相迎,尤其對我們村的人,如果碰到了,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一回,村里的前任村長去趕集,路上恰逢我哥,大哥當時本來是要回廠子去的,看到老村長,他馬上調轉車頭,把老村長送回了家。還有一次,我們村的金旺去集鎮上辦事,在街道上遇見了我哥,大哥趕緊停下車,走出來,給人又是遞煙又是關心地詢問要不要他幫啥忙,或者順路把人家送回去,金旺告訴我哥,“才來到集會上一會會,事情還沒有辦呢!”我哥的熱情深深滴打動了金旺。讓他很感動,回村后遇見我,便對我說,“曉風,你哥雖然事情干大了,但人嘛,還是那老樣子,沒一點城里有錢人的架子,樸實滴很。”當金旺這樣說大哥時,我心里七分高興自豪,對哥又有那么三分的小不滿。哼,真是個怪人!對外人熱情的不得了,對自己家的人卻一幅冷若冰霜的樣,真是不可思議!

  但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哥的這種看法。

  去年臘月底,眼瞅著蛇年的尾巴就要過去了,我們這兒有著“渾臘月 ”的說法。就是在臘月里凡事都小心翼翼些為好,一年到頭了圖個吉利。可我們夫妻兩由于平時太忙,便趁放假驅車去集鎮上采辦一些東西,車行至鎮上一個大十字街口時,我從車窗里已看到一個騎摩托車的人飛速朝我們車行的方向駛來,我想提醒老公,但怕 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我驚恐萬狀地望著疾馳、絲毫不減速的騎摩托車手得人,就在車子正左拐時,騎摩托車的人由于剎車不住而撞向了我家車尾,隨著劇烈的撞擊聲,那人從摩托車上摔了下來……老公停穩車后,迅速給大哥去了電話,幾分鐘后,哥趕來了,他一面安慰我們,別慌,別怕,一面打電話叫了一輛車讓我把那人先送往醫院。然后他給交警隊打了電話,他和老公留下來處理事情。老公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也嚇懵了。我把人在醫院安頓好,從醫院出來,去了交警支隊,我看見大哥正和交警隊的人一起往外走,看樣子是哥請人去吃飯。哥仿佛沒瞅見我似的 ,給交警隊的人陪著笑臉小聲說著什么,他不到五十歲,可是頭發已經花白,此刻他專注的對別人陪著笑臉的樣子,一下子讓我明白了哥為什么見了自己家的人那種好像無所謂的樣子……

  哥應該是太累了!這些年,他申請了停薪留職,在外邊干事,要應付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要處理各種各樣的麻煩,為了經營好廠子,他要處心積慮地打點好各個客戶,應對各種難局,難怪他回到家里后就是一幅不冷不熱的樣子,他在外邊看夠了人臉,回到自己家了,他不想偽裝,他卸下了所有的面具,還原了他最真實的面目。那一刻,我終于明白了我哥是一個怎樣的人。對哥的誤解一下子就煙消云散了,在外人看來,哥開豪車,住洋房,要多風光有多風光,然而,這風光的背后,有誰知道,哥付出了怎樣的艱辛與努力啊!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1

  別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別等最后了,才懂得后悔!——題記

  “鳥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這是自然界中最廣為流傳的感恩事例,感恩也是悠悠五千年來中華文化長河中優秀的品質。家是幸福的港灣,是我們一生的避難所,正因為有了家,有了親情,才有了我們!

  “感恩”這個話題,也許涉世未深的我們從未深入地思考過,父母大半輩子的操勞,大半輩子的艱辛,大半輩子的曲折,我們也從未思考,從未體會,亦從未感恩。人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想珍惜卻已晚了,年幼無知的我們對于眼前事物的態度何嘗不是這樣?

  小時候,我總是傻傻地望著那浩瀚的星空,上面鑲嵌著無數的星星,它們擁有著最獨特而又最迷人的光彩,我始終覺得它們好像一直在訴說著一個個神秘的故事,也許只是因為我不懂它們的語言罷了!年邁而又見多識廣的奶奶告訴我,那些星星是一個人最后的歸宿。我不知道,也不明白。直到十歲時,奶奶的突然辭世,讓我從那時起懂得了后悔,懂得了失去。不論我如何哭鬧,奶奶卻永不回家了,我多想再聽奶奶唱一次那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秦腔,多想讓奶奶用那雙充滿老繭的手撫摸我,但是往事已去,無論如何,也喚不回那疼我愛我的那位老人。當我再次仰望星空,我很想再問一次,奶奶,您到底是哪顆星星?我好后悔,在當初奶奶健在之時,未曾孝敬奶奶,珍惜與奶奶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但是往事已去,再多么后悔,也只是徒勞!

  當我們呱呱落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帆便起航遠行了,途中我們經歷明媚艷陽天,也經歷暴風雨的打擊,但無論如何變換,陪在我們身邊的始終是親情,始終如一的是父母。我們從幼兒再到成年,其間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事,父母操勞了一輩子,遇到知恩圖報的兒女也就足夠了,但是總會有一些例外,如“啃老族”“月光族”,更有甚者,與年過半百的父母對簿公堂,爭奪家產、拒絕贍養老人等!隨著時光的流逝,父母終歸會離我們而去,所以身為子女的我們要懂得感恩親情,擁抱親情!

  家,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俗世的燈紅酒綠,留下的只是那一份份未經雕琢的愛,那一份份永不變的陪伴,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愛。想想父母那微駝的背,那雙鬢間日益增添的白發,那歲月刻在額上的一道道皺紋。別再任性了,別再與最愛你的人吵架了。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么一句話:我們都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我們的人!現實生活中難道不是這樣嗎?感恩親情,感恩父母!

  我們長大了,有家才有我們,有愛才有家。我們長大了,看我們長大的人卻老了!別為自己的一生留下遺憾,始終銘記——感恩親情,感恩親人!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2

  不知道那一天媽媽已經病了,可爸爸卻不愿讓出門在外的兒女們牽掛擔心,隱瞞著不告訴我們,連個電話也不打,我們每次打電話回去他總是說好好,報喜不報憂。昨天我們姊妹幾個決定相伴回去看望二老,回到家中才發現媽媽已經病了好多天,看著體弱的媽媽躺在炕上滿臉憔悴的面龐,我的心在滴血。我倒納悶,平日里他隔三差五地給我們打電話,可這些日子他卻很少打電話,即使打也是三言兩語匆匆掠過,我恨做女兒的我為何如此粗心,真內疚。爸爸,我的爸爸呀,你讓我說什么好呢?!你總是替兒女考慮,從來不為自己,即使你已經身心交疲無力支持下去,你也從不喊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在照顧已經癱瘓七年的母親,我的心在滴血啊!

  平日里,我們都在借口忙工作,說家中忙脫不開身,可年愈八旬的雙親在家中是何等的艱辛啊!盡管作為兒女的我們每次回家給他們滿載而歸,帶上所有能想到的衣服、日用品和水果蔬菜,可我們哪里知道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不,這些他們根本不需要,他們的衣服多得連要穿什么都不知道,柜子里衣服多得連他們自己也數不清,他們根本也不想找得換。冰箱里放的雞鴨魚牛羊肉也懶得做,買回去的好多東西放得變質我們回去只能扔掉,他們不需要這些,他們需要的是陪伴,陪伴啊!我們做兒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

  今天早晨,我們姐弟四人帶著媽媽去醫院看病,媽媽執意不去,她即使疼痛難忍可還強裝笑臉掩飾巨痛,在醫院的幾經檢查折騰精疲力盡可她堅強地挺著,不讓兒女看出絲毫的不適。

  今天檢查完畢,輸了五六瓶點滴之后,我們帶著媽媽故地重游,重溫年輕舊夢,當年陪伴爸爸生活的地方,哥哥的出生地——小河溝。母親告別了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雖然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模樣,可她還是深情地望著久久不愿離去。在回來的路上,她給我們訴說著曾經的故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我記事起,我的爸爸從來沒有高聲指教過我一次,視我如掌上明珠,只要我提出要的東西,他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總是滿足我的要求。也許因為他在外工作很少回來的緣故,他們寵壞了我。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給了我同齡人少有的優越感。我的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媽媽,感謝爸爸媽媽給了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我以有這樣的爸爸媽媽而驕傲自豪,他們教我如何做人,他們善良堅強,自強不息,艱苦樸素和樂善好施的優良品德永遠是我人生的坐標。如果有來生,我還愿做你們的女兒,再續父母子女情,永遠陪伴你們左右!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3

  父親

  嚴坤明

  再過幾天,就是父親的生日,我不由想起我父親。

  父親是一個軍人,生于一九一八年,卒于二00二年。享年85歲。他出生于高山峻嶺。那個年代,很窮,奶奶生下第三個兒子后,爺爺就死去了,奶奶無法養活他們,于是,三叔被送人,二叔托人撫養,父親便背井離鄉離開大山,隨母討米,來到距老家80多里的繼父家。當時繼爺爺也很窮,一個好心的老機匠收了父親做徒弟,父親邊學織布邊幫機匠干活,不僅混了飯吃,還免了學徒費。剛學完徒,繼爺爺患病,無錢治療,奶奶拿不出什么辦法來,適值兵慌馬亂,為了繼爺爺治病,父親便去賣了壯丁,混在國民黨的部隊里。先和日本人干,后來蔣介石發動內戰,他只得在國民黨軍隊中當炮灰。這時繼爺爺過世好幾年了,奶奶便孤單度日。這一情況,父親無從知曉。父親后來投奔了共產黨,參加了解放軍。父親是干后勤工作的,一次,他們執行秘密軍事行動,在一個夜晚運糧草出海,不料迷失方向,誤入金門島,結果被國民黨抓獲,國民黨懷疑父親是共黨要人,便對他進行嚴酷審訊,父親沒說出什么來,昌恩白卻又把他們帶回廈門,關入監獄。不料,解放軍攻勢猛烈,國民黨不得不匆忙逃往臺灣,好幾處監獄的共產黨人被槍殺,父親命大,他從監獄里爬了出來,只是這時他的黨證立功證全沒了。聽父親說,他是火線入黨的,他南征北戰,18年時間,跑了大半個中國,每次打仗沖鋒,根本就沒想到個“死”字。他曾立過三次三等功。他是29軍的,可攻到這里的全是28軍的部隊,原來的部隊找不到了,于是,他竟當作俘虜被28軍收編。全國解放后,他在北京空軍警衛團三連任戰士。這時,父親想起了奶奶和繼爺爺,他要求退伍回鄉,殊不知當他回到家鄉,土地改革已經完成,繼爺爺也早已過世。他沒分到房子和土地,就在兩間破舊不堪的土磚房里與奶奶相依為命。直到他38歲才找到我的母親。

  母親是個童養媳,命運不濟,丈夫死去,一個女孩也死去,于是改嫁,和父親白手起家,過著清苦的日子,居然生育了我和姐姐,待到我該娶新婦的時候,還是有家沒房,我找好的一個對象因此告吹。這時候,父親已經顯得蒼老。但為了我娶上媳婦,他每天默默勞作,和母親一塊織布,百天,呱噠呱噠,機聲不斷,夜晚,悠悠咽咽,紡車不停。后來,父親又跟我一道在一個山坡上打地基,放土磚,造房子。每天揮汗如雨,累得腰酸背痛。我建了房子,就有了媳婦,有了孩子。后來我也有了教書的職業。日子漸漸的好起來。于是,我又想造紅磚樓房了。要造樓房,原來的土磚房就得拆掉,父親有點想不通了,他說好好的一棟屋拆了多可惜呀。但他還是不執意反對。只是說,你們硬是要拆,就給我留一間,我就住在這間屋里。其實父親是對這土磚屋有了感情,一時轉不過彎來,后來,這一間土磚房都沒留。我們住上了樓房,父親的織補機早進了爐灶,他老可是閑不住,不知他在哪弄來一把土制的二胡,在他閑著的時候就拉著古老的京調,有時來勁的時候還要唱上一段,我不知道他那個時代從哪里學會的。他還有練鋼筆字的嗜好,他的字還寫得很有特色的,行草舒展自然,常常在一個小本子上隨便寫寫,看了又看。我也不知道他在那個年代在哪讀過書。父親說他在部隊還當過文書,幫戰友寫過信。難怪在他被金門國民黨抓了后,國民黨懷疑他是個當官的,把他當成個共產黨要人來審訊。

  父親是個老實人。他常說的一句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也許這就是他做人的準則,他不存私心,從不和別人去爭長論短,不怕吃虧。他做事細心嚴格,在農村生產責任制前,生產隊的人總是要他當保管,分糧時,總是要他來過秤。存放在曬谷坪的稻谷,為了防盜,要打印子,這印子總是父親打,印匣子由父親保管。

  生產責任制后,父親70多歲了,也許戎馬生涯鍛煉了他的身體,他天天干活,不知勞累。只是大概因為戰場慘狀對他刺激太大,他患上的神經官能癥越來越厲害了。每晚夜半,噩夢纏身,夢中的呼叫,讓人感到如果遲一點喚醒他,他就會窒息而死。父親的一生是勞苦的一生,戰斗的一生。饑寒交迫中他沒倒下,槍林彈雨中他沒倒下,他是在一次砍柴的勞動中摔死的,不,應該說是在120救護車上震死的,在醫院的多項檢查中弄死的。我很難想象,他在救護車中所經受的巨大痛苦。他躺在車上,公路坎坷不平。他緊緊握著我的手,他的手在告訴我,汽車的每一次震動便是對他生命的一次打擊。我和父親從來沒握過手,可這一次握手給了我生離死別的預感,我的淚在眼眶里轉著。父親臨死前的最后一次檢測是“CT",在檢測臺上,我按住父親的下巴,當時他已呼吸困難,可是,我為什么只顧檢查結果,而那么死心踏地聽著醫護人員的話,那么認真地地按著父親的頭而不顧父親的難受痛苦呢?該死的醫護人員!讓我如此愧疚、遺憾。我似乎就是父親的兇手!父親是在不該死的時候死去的。他在斷氣之前,沒對我說一句話,他沒來得及吩咐就匆匆地走了。也許他死不甘心,他的冤魂不時出現在母親和我的夢里。母親隔三岔五地問我“你父親臨死前對你說了什么沒有?你們讓他吃了點什么東西沒有?”然后便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數落。說自己這個不該,那個不該,讓我的鼻子發酸。按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逐漸淡化對于他老的追念。然而,近幾年來,父親的影子卻一直在陪伴著我們。

  在父親死后祭奠的日子里,母親拿著一大疊枉生紙錢不停的念叨:“南無阿彌佛......”凄然的聲音催人淚下。自從父親去世,母親沒有一天不叨念著父親,盡管父親生前,他倆也吵嘴傷神,有時甚至不分晝夜,但一旦生離死別,母親能夠采用的方式都用上,生者盡量滿足死者,真弄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地步。父親過世一年后,母親的神咒又念叨起來:“.南無阿彌多婆夜.....”現在,每天吃飯時,母親總要在桌上放一碗飯,擺上一雙筷子。人啊,就是那么復雜的動物,一種東西,一種生活,一個親人,一旦失去,就會用多種方式去挽回,去紀念,這時,過去的東西才顯得美好。

  父親是一個平凡的人 。作為軍人,雖然他沒有顯赫的戰功;作為父親,雖然他沒有給我留下可觀的財產,但多少個夜晚,我夢中總是再現父親的影子,往往這時,我才會想起他給我們講的那些戰斗的故事,才會感悟到父親的善良與質樸,才會體會到他活著所付出的代價。

  我永遠記念我的父親!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4

  在我心里世界上最大的愛是父愛和母愛,可是這個想法在15歲的時候突然發生了轉變。

  親情是每個家庭必要的,一個家如果沒有親情就等于樹沒有了枝干。

  我在15歲以前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每天都認認真真的上課。每天和家人都打成一片塊塊了了的生活。當我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是耐心的幫我糾正錯誤。讓我對自己所做的錯事有所領悟,可是到了我15歲以后,我卻覺得自己重新站在了一個人生的起跑點上,不過在那時候什么都沒有變,變的只是父母的“聲音”,不只從何時開始我討厭自己父母的聲音,妹妹的撒嬌聲了。以前我是多么喜歡啊!可現在一切都變了。

  在15歲的生涯中,只要是做錯一點事,就會在我的耳變傳來父親的責罵,母親的教訓,每天都是按原來去上學,去玩,去做一切活動。可當我做了錯時卻和原來不同。

  每天面對父親的責罵母親的教訓,我的心中開始對父母產生了排斥!或許是我錯了,或許是父母存在一些問題,我的心由于父母的每天批評產生了錯亂感覺。有時我會和父母頂嘴,明知道自己不對,可還是去和父母爭辯。有時父母會錯怪我因而會是我產生逆返心理。這是否親情出現了變質。

  每個家庭都有精彩的一部分,可當精彩過后家庭的花瓶是否會出現裂痕?

  同學們!請告訴我親情是否會變質是否會和食品一樣也會過期?他是否在無形中出現了變化?請幫我走出這一部分吧!我要回到精彩。我要精彩人生!!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5

  你很普通,高高的胖胖的,一走入人群就仿佛再也找不到你了,可是你的眼神卻可以讓我在萬人之中找到你

  你的眼中充滿了淚光。對于一個接近四十歲的男人來說應該很少掉淚的,可是那一次我看到你哭紅了雙眼。在上八年級時,由于我的成績沒有長進從而被列入差生的行列,而且那一次還開了家長會,來的人是你。我認為一向暴躁的你來了之后會狠狠地罵我一頓,可是你卻沒有這樣做,平時不太會說話的你也語重心長地和我談了起來,我沒敢注視你的眼睛,忽然發現你的眼睛紅了,你好像察覺到了,立馬轉過身,語氣變粗的對我說話,想要遮蓋住自己心中的難過,那天你說了很多,為了不讓你太擔心,等你走后我便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哭了。

  你的眼中脹滿了怒火。在我的心目中你也不是那么容易發脾氣的人,可是自從九年級開始后你就特別嚴厲。第一次放假,我一回家就玩電腦游戲看武俠小說,把作業望到了腦后,你看到這種情況后,先是無語,后來眼神變了,我從沒看過那么可怕的眼神,你開始說我的不是,我開始恨自己不爭氣,吧你們對我的期望一次次當作兒戲,那一次我明白,你把我看得很重要。

  你的眼中透露出希望。你雷霆大怒之后,一直沒發出聲音,我流淚低頭默默的寫作業,直到寫完之后才知道,你在門口看了我很久,你把我拉入臥室對我說:“小煜,要好好努力了,不要只知道玩,是學習的時候了,“在說話是你用那雙期待的眼光看著我,目不轉睛,我抽噎著說:“我是因為你對我好我才哭了,我下次一定努力。”我再也沒說什么,我感覺擔子變重了,是努力的時候了。

  老爸,你雖沒有華麗的語言,可是你有一雙傳情的眼神,傳遞的是你對我的親情,對我的關愛,我永遠會記住的。你的眼神讓我警醒,催我奮發。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6

  我的外婆是個不折不扣的人:留著短發,皮膚黝黑,到了冬天會扎上藍色三角巾。

  她可是一個“摳門”的外婆,而且摳門摳到了家。一分錢分成N瓣花,當然這種情只是對她自己。那天她到地攤上買衣服,回來后眉飛色舞地告訴我:“今天在地攤上看見這件衣服,覺得蠻好看的,問問他多少錢,那小伙說25,我說10塊,他不肯,我就說10塊不賣我走了。那人最后15塊賣給我了!看著外婆高興的樣子,我心里有一絲難過。為了10塊錢與小販“商量”了這半天。她怎么對自己就這么摳呢?

  可她對我又變成了大方的外婆。

  小時候,放假時,我會坐車去外婆家。外婆家并不富裕。可一聽我來了就要做許多好吃的給我。

  在我十歲生日那年,外婆將跟著她三十年的金戒指,托人重新熔成一個上面刻在梅花的戒指給我(因為我是臘月生的)。這戒指可能是外婆身上最值錢的東西了。

  她還是一個樂觀的外婆。

  在我三年級時,這不折不扣的鄉下人竟然要做城里人,為什么呢?由于舅舅到南京找工作,要人照顧,外婆外公也一起過去,為了不給舅舅增加負擔,外婆在南京找了工作。在南京那樣大的城市,就連當地小伙子找工作都困難,更何況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外婆呢?最后外婆找了份清潔工作,借錢與外公開了個雜貨店。我在寒假去南京看外婆僅僅一年,她衰老的厲害。手像枯枝,有許多裂口。我問她苦不苦,她笑著說:“不苦,你們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這就是我的外婆,一個善良純樸老師的農村婦女用她的言行感動著我。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7

  “靜止了,所有的花開;遙遠了,清晰了愛;天郁悶,愛卻很喜歡;那時候我不懂這叫愛…不要你離開,距離隔不開,思念變成海,在窗外進不來…不要你離開,回憶劃不開,欠你的寵愛,我在等待重來……”歌聲悠揚,蕩滌著整片濕漉漉的回憶。曾經的我也有一片海,最美的花在那里盛開了一季又一季,甜蜜了心底最柔軟的一角,甜蜜了腦海里關于童年的記憶。

  外婆是我童年里最重要的存在。那佝僂的身影曾在我的花海里穿梭過無數次,那布滿老繭的大手曾在裝著蜂蜜的玻璃瓶上摩擦過無數次,那張布滿皺紋卻異常和藹的臉龐亦曾在家門前的那條小河邊上張望過無數次,也許是因為習慣,所以當躲在隱蔽處的我看著那個逡巡的身影和那張佯裝生氣的臉龐時還笑得一臉燦爛。

  直到有一天,那個熟悉的身影不再出現,那雙大手不舍的放開了小手,那張輪廓分明的臉龐突然黯淡下來,我的那片花海靜止了。原本搖曳的花朵不再搖曳,原本溫暖的春天一下子變得比秋天更憂郁,比冬天更寒冷。很多次站在那個開滿油菜花的山坡上,凝視著那瓶凝固了一次又一次的淺黃色蜂蜜,手淺淺撥弄著小河清澈的流水,恍然發現那個不被當做習慣的習慣已經讓我不再習慣。

  記憶最深的還是那雙神奇的大手,雖然略顯粗糙,卻總能制造我意想不到的驚喜。遠處的雜草叢生的山坡僅要幾天就在那雙手下變得光禿禿的,或許因為陽光的普照,雨水的滋潤,又或許是在那雙大手的精心呵護下長成了小苗,之后開出了漫山的金燦燦的花。在那雙手下,好多的不知從哪里飛來的蜜蜂在那雙手的糊弄下住進了我們家的蜂巢。在那雙手里,滴滴點點的蜂蜜匯聚了在一個又一個透明的玻璃瓶,凝固了,交到了我手里。那時候我不知道,這樣一個小小的玻璃瓶裝的是沉甸甸的心意,載的是滿滿的愛。也同樣是在那一雙平凡的手的指導下,我編織著我愜意的夢。

  那時候,我的世界還很小。一個人走過最遠的路就是從家里到學校的路,有時候跟伙伴玩得忘了時間,怕挨外婆的罵,于是遠遠看到外婆就飛奔過去,撒撒嬌什么的,這樣很多時候都能逃過一劫,那就是在有外婆的世界里的大事。那個時候,因為不忍心看到最愛的花兒遭受風雨的摧殘,于是摘了滿滿一書包,回家用塑料瓶插起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喜滋滋的,還特意放一束大的在外婆的床頭,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夸獎。那個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會永遠守住那樣一個簡單而充實的世界。那個時候外婆不說愛,我也不懂愛,只知道喜歡跟外婆一起生活。

  多年后,當我拿出那個已經凝固了的淡黃色玻璃瓶,擰開,聞聞,清香依舊;嘗嘗,跟記憶里一樣甜。也是在多年后,好多的東西已經在我的腦海里定格。外婆的身影在我童年的視線里漸行漸遠,而那些曾經沒有被領悟出的愛卻在記憶里逐漸清晰,就像那瓶蜂蜜,之所以跟記憶里一樣是因為:外婆的愛,保質期就是我生命的總長。那片記憶里的花海,還是金燦燦的;現實中因為外婆的離開,那個山坡被荒廢過兩年,后來在我再三的懇求下,母親也種下了好多菜花,可是在我眼里,怎么看都沒有記憶里艷麗,溢滿希望。

  多年后,又一個油菜花開的季節,面對著那一片不能再熟悉的“海”,默默地想著那張熟悉的卻被我掩埋在心底的臉龐,想著那個也算是承諾的兒時的夢,思念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朝我襲來,有力但不猛烈,就像是在鼓勵我。之后家里收油菜籽時我不在,只聽媽媽樂呵地說著收成,要比往年好上幾分,我也很開心,甚至把這樣一個樂觀的結果當成是外婆冥冥之中給我的一個心理暗示。

  我討厭盛夏,尤其是沒有風的時候,此時等待更是漫長的。心煩,心煩,心煩…即使面對著那片對我來說像是定心藥丸的樂土也無濟于事。迫使自己抬起頭去呼吸頭部上方的空氣,才發現,黑壓壓的云層都聚集在我的頭頂,看看手機,依舊動靜毫無。然而被我凝望的遠方的天空卻顯得異常明凈,仿佛剛被水洗過,我明白,這樣的明凈,我也需要。

  盛夏就是盛夏,不光日頭猛烈,連雨也是毫不拖泥帶水的。站在那里,還來不及走遠,大雨傾盆而來,把我從頭到腳,狠狠的沖洗了一遍。雨很大很大,仿佛是在發泄對我近日里表現的不滿,所以想把我身體里面也給沖一沖……這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都說太陽雨后最容易看到彩虹。于是我揚起頭,沒有看到七彩拱橋,但我卻看到了和遠方一樣的天空,明凈的近乎純白。這場盛夏的雨徹底地沖刷掉了我心中的陰霾。我忽然間明白了,對于這樣一個未知確已注定的結果,等待并心煩著,是多么不值得。大好年華,不應該在那種低沉的心境下流走。于是我一邊進行著默默的等待,還一邊找些有意義的事來做,也終于走了過去。

  后來后來,告別夏末,告別家鄉,告別了那片海和那片天,告別了我所熟知的“小世界”和“大世界”,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里,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大家都那么優秀;即使經常以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還是覺得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別人趕上了或者一不小心就比別人落后了。于是常常覺得心好累,也常常夢回我的那片花海,尋求片刻的心靈安寧。

  偶然中也讓我在校園外面發現了一片長著熙熙攘攘的油菜花的土地,當時我的那個高興勁,就差沒有跪下親一親這片可愛的大地了。也自從找到這樣一個可供我釋放心靈的園地之后,我的大學生活過得愜意多了。

  外婆,感謝您是我的外婆;感謝您在我的童年留下那么彌足珍貴的回憶;感謝您,因為您,我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找到一片心靈的凈土。如果“來世”這種說法真的存在,我想預約您的下一世,這一次,換我來照顧您。

  “欠你的寵愛,我在等待重來”歌聲悠揚,蕩滌我心。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8

  秋天到了,媽媽的生日也到了。我不知道,是我的能力問題,還是我是個沒心沒肺的人,總是在這一天不知道,該為媽媽去做點什么。為此,心中總是惶恐不安,深感愧疚!

  想為媽媽做一桌大餐亦或進一次酒店,可是媽媽的口福淺薄,一生的飲食與腥葷無緣;想為媽媽買件衣服亦或首飾,可是每年都被姐姐搶了先,使媽媽每年穿戴俱全;想為媽媽洗洗滿頭的銀發亦或干裂的腳丫,可是媽媽推諉說她能動,我始終不能如愿。我還能做什么呢?我自責自己真是個無用家伙。

  秋天,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太陽柔柔的,草木綠綠的。這一天,我躲在房間里,只能用文字來書寫我負罪的心,只能用文字為媽媽送去深深的祝福,期盼媽媽,渴望媽媽,身體健康,永遠的陪在我身邊。可是僅這點文字,讓人看起來是那樣蒼白,那樣的暗淡。

  眼前,再次浮現出小時候我們一家六口住的那個窯洞,媽媽坐在油燈下為我們姐弟縫補衣服亦或納鞋底直至深夜的情景。冬天,媽媽裂了口子的手指,經常會使她疼的在哪兒悄悄的流淚。還有媽媽站在講臺為她的學生授課的神采,媽媽很嚴厲,經常用教桿敲打一些不用心聽課的學生,媽媽也很耐心,反復地為那些腦筋轉不過彎的學生一一講解。就是這樣,媽媽用她一生的心血把我們以及她的學生送上了社會,成為自力更生的有用人才。

  回憶小的時候,我們姐弟都喜歡每晚偎依在媽媽的身邊,守著寂靜的夜,聆聽著媽媽給我們講的一個個故事,安靜的享受著媽媽那無盡的愛。雖已時過境遷,但現在想起來倍感親切和幸福。媽媽的愛始終溫暖著我懶散的身體和脆弱的心,深感有媽媽在身邊,真好!

  媽媽老了,已是滿頭銀發,可是媽媽還是在孜孜不倦的為我們操勞。她用那博大的胸懷、無盡的愛時時點綴著我們姐弟生命的冬天,點綴著我們每一個小家,予我們激勵!予我們關懷!予我們溫暖!是媽媽在我生命最孱弱的時候,將我揣在了溫暖的懷里,讓我得以健康的成長;是媽媽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時候,用她不滅的心燈,將我引到了燈火闌珊處,讓我有了起航的方向。這就是我的媽媽,她使我的心里永遠沉積下了不滅的感恩。

  今天,已是不惑之年的的兒女們,遺傳了媽媽堅強、剛毅、好勝的骨血,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幸福的天地;繼承了媽媽勤儉、質樸、無私的家風,使自己的品行得以端正;銘記了媽媽好學、忍讓、和睦的諄諄教誨,使我有了廣闊的立足空間。媽媽慈祥的笑容,剛毅的身體,像一簇火苗,始終釋放著溫暖,讓我感到幸福不斷地流過我的心田。我輕呼:媽媽,有你,真好!

  片言字句,無法訴說完媽媽無盡的愛。只想輕輕的抱住媽媽,默默地祝愿:媽媽祝你生日快樂!媽媽愿你健康長壽!

  親情永恒的散文 篇29

  我三歲喪母,就象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樣,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但我這根草卻沒有枯萎,有幸得到許多人的關愛。其中有一位女性,她的慈愛就像綿綿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把我這根草澆灌成一棵樹,她雖然不是我的母親,卻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缺失的母愛,她是我的心燈,長明不滅,照亮了我人生之路上的溝溝坎坎,在我最痛苦最消沉最無望時施予援手,拉我上岸,并且時至今日依然佑護著我。

  上高中那年,父親費盡周折把我轉到縣城一所名校去讀書,為的是良好的教學環境能讓我走出貧窮的鄉村,邁進大學的殿堂。學校離家遙遠,不可能每天都回家,只能住校。但是我在轉校時耽擱了一星期,報名時宿舍管理員告知已經人滿為患,實在沒有地方再加一張床,只能再等等了。怎么辦呢?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城郊一位遠房親戚聞訊后趕來,伸出了援手,讓我到她家去住。她是我的表姐,說是表親,祖上追朔十分遙遠幾乎銜接不上。表姐家里一個月以前剛經歷一場劫難,表姐夫在本鄉一家農具廠上班,在一家人毫無防備的狀況下他突發腦溢血病逝了,年歲還不到五十。身后留下四個尚未成家立業的孩子,情景有點淒慘。家里的頂梁柱倒了,表姐的天一下黑了、蹋了。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卻沒有搞垮她,強忍住喪夫之痛,擦干淚挺起腰攙扶著一家人又上路了。表姐有六個孩子,三男三女,大兒子娶妻生子已分家獨處,在本鄉一所小學教書。大姑娘嫁給附近一農民已為人母。二兒子十六歲初中未畢業就頂替父親的空缺進了農具廠,二姑娘,也就是后來嫁給我的她,在家里遭遇變故弟妹尚小缺少勞動力的窘迫下,不得不從高二綴學,幫母親了理家務。她原本可以參加高考有機會出去工作,為了這個家,她只能放棄自己的前途奉獻青舂。住到表姐家我就后悔了,這個家風波初定還沒有走出陰影,孤兒寡母的日子本不需要外人來煩擾,我卻一腳踏進來打破這份寧靜,極不妥當。但表姐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極力勸我留下來。她收拾出一間房,支好桌和床,安排出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盛情難卻我不好推托,只好住下來。表姐家所在的村子就在縣城東北角的邊上,屬城鄉結合部,村名叫李家樹林,也確實名符其實。村前村后田間地頭,阡陌縱橫,到處都是樹,郁郁蔥蔥一片綠海。到了舂天,桃花杏花梨花次第綻放爭奇斗艷,風景格外迷人,夕陽里晨霧中舉目遠眺,勾勒出幾分江南韻味。地里所產的農作物以蔬菜為主,農活特忙,用揮汗如雨披星戴月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早晨天色朦朧,當我走在上學路上,表姐一家人早已經在地里忙開了。盡管如此,為了不影響我上學,表姐會把一日三餐安排的十分妥當,這讓我有點過意不去,我只能利用星期天的時間下地搭把手,幫她們干點零碎活。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一點微不足道的表現,卻讓表姐一家人對我有了好感,我完全融入到了這個家庭的節奏之中。可是時間不長,我卻給表姐一家惹來了麻煩。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此話一點也不假。就在我和表姐一家人相處其樂融融的那段日子里,村里人,尤其是她家的親戚朋友都認為我將來會成為表姐為其女兒包辦的女婿,一時間謠言四起眾怒驟至,落在我身上的目光怪怪的。徐家姑爹聽到這些閑言碎語,氣呼呼地殺上門來,讓表姐干快把我攆走。在他看來,一個花朵似的姑娘,出生在城郊福地,又是工人家庭,怎么能找一個從窮鄉僻壤來的孩子,要家庭沒家庭,要模樣沒模樣,甚至質問表姐:“大舅母,舅舅不在了你可不能昏了頭瞎了眼把姑娘往火坑里推,鮮花往牛糞上插……”表姐解釋:“你們想哪兒去了,他只是在武威六中上學沒地方住才到我家里來的,和我閨女沒有你們說的那種關系,我只是覺得他從小就沒了娘怪可憐的。”姑爹還是不依不饒:“可憐的人多得是,你能管得過來嗎?你們孤兒寡母的家里就不能留閑人住,這種八桿子也打不著的親戚住在家里,操心費力不說還得讓人說閑話,豈不是自討苦吃?”這時表姐有點生氣了:“你們這是怎么了?人家有難處,我們給他一點幫助一點關心,這有什么不對?他本身和我們有點親戚關系,就是外人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再說了自從他住到我們家,還幫了我們不少忙呢,也沒有發生像你們說的危害我女兒的大驚小怪的事,我也不怕閑言碎語,將來真有那么一天孩子們能走到一起,也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我也不反對。”

  我只能離開,正好宿舍也有了床位,我不顧表姐的反對和一家人的苦苦挽留搬到了學校,我不能讓善良的人難堪,背負著閑言碎語臉上無光。冬季里某一天,表姐在學校找到我遞給我一個包裹說:“天氣涼了我知道你穿的很單薄,正好農閑就買了布和棉,家里每人都有,順便也給你做了一件,你穿上能擋些風寒。最近你怎么不到我家去了?孩子們念叨你哩,咳!別聽那些閑言碎語,學校里吃的不好住著不行你還是搬到我家去住吧!”我淚眼模糊,一顆心都在顫抖,長到十九歲從來沒有穿過這樣一身新衣,從來沒有一個人這樣關心過我。多年以來,一個失去母愛的孩子體會最多的是冷眼嘲諷甚至侮辱。現在,別人的母親手捧這樣一件棉站在我面前,我不是她的孩子,她卻給了我溫暖,塵封已久的感情閘門一下子打開了,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一瀉而下……

  一身在那它鄉遠,有人在牽掛,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

  我心里暗自發誓,今后無論多遠,將來不管自己窮與富我都不能忘記她,我要把她當自己母親一樣孝敬。我到底得到過她們一家人多少幫助,現在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高中三年,時不時母女倆就會到學校來看我,有時母親來有時女兒來,送點吃的穿的,每次見面都問寒問暖關懷備至,象遠方的游子一樣,我已經是她們的牽掛了。

  一九八五年,我參加了高考,很遺憾的是名落松山。回家后我病倒了,躺在土炕上,盡管是夏日脊背下卻感覺陣陣涼意,絲絲寒風。心情萬分沮喪,可以說是糟透了。高考失敗的打擊籠罩著我,整日食不甘味、面壁發呆,千百次捫心問自己今后路在何方,前途又在那里。這樣的結局讓父親十分尷尬,老人家的本意是望子成龍,而今卻望子成蟲,他不能接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整天耷拉著頭緊鎖雙眉一臉的無奈或怨憂。家里的條件不容許我再上補習班了,因為兩個哥哥吵著要分家,再者父親年歲也高了而且一身病需要有人照顧,看來我夢中的大學永無希望了,我只能無奈地和它說聲再見了。我只能認命,也許我就是土里垉食吃的命。幾天后我到縣城辦事,在街上和表姐意外相遇,問到我高考失敗的情況,她也唏噓不已為我嘆息,惋惜之余她問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羞愧且無言,她見我情緒十分低落也沒多說什么,只是真心邀我到她家去散心,我沒有拒絕。那天晚上我和她促膝長談到深夜。她說了許多寬慰我的話,但真正讓我心動至今不忘的一句話卻是:考不上就算了,回家種地吧,農民也是人當的,做個農民也很快樂。

  當又一輪朝陽從東方升起,經過一夜勸慰我的心情已經好多了,我要回家了,表姐叫住了我,她說出的一番話讓我感到吃驚;你回家后和家里人商儀一下,問問你父親,如果不嫌棄的話,我想把二姑娘嫁給你做你媳婦,我和女兒也談過了,她對你也沒什么意見。我的熱血沸騰了,幾乎有點不相信她說過的話,我能嫌棄嗎,我的條件很窘迫根本拿不出任何理由來嫌棄,我這是平生第一次撞上了鴻運,碰上了彩頭,遇上了生命中的貴人,真是天大的好事呀。其實我并不知道表姐心中有此念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她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定,一點也不草率。我更不知道就在我住到她家的那段日子,親戚朋友三天兩頭上門逼宮一氣之下,她思之再三反其道而行之,心中萌動此意,只是她始終在我面前未點破而異。也就是我上高中那幾年,到她家提親說媒的無數,她一直頂著壓力找了許多借口回絕了,而我未來的妻子一開始就和母親意見一致,也放棄了許多好家庭的誘惑,哪怕是迏官顯貴、顯赫世家也不動心,把那份真摯的愛留給了我,母女倆不圖別的,看上我的本分,實在,心地善良,善解人意,聰明有志氣。

  如此這般,表姐成了我的岳母大人,一心一意把姑娘嫁給我做了我的妻子,一朵鮮花真像親戚們說的那樣插到了我這堆牛糞上,他們只能捶胸跌足,他們只能罵娘了。至于后來,我踏進商界,打拚出一片天地,進城買房,有吃有穿,有車有錢,這都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當親戚們回過神來開始在各種場合對岳母當初的選擇大加贊許,甚至恭惟說她有眼光有先見之明、這個女婿是選對了,岳母仍然十分平靜地說:“啥眼光,當初嫁姑娘時他可是個農民”。一個人靜下心來思考,岳母當初真有第六感官先見之明嗎?答案是否定的,岳母文化程度不高,她沒有特異功能,更不是先知先覺,歸根到底讓她當初作出讓所有人大跌眼球之決定,完全出于一顆憐惜弱小的慈母心腸,若真有什么預見,那也是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人生經驗。說穿了看問題要有一顆平常心,要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那種境界。其實岳母并不知道,她說出過一句最平常話:農民也是人當的,做個農民也很快樂。我是把它當成圣人箴言來對待的,是它讓我放下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那沉重的思想負擔,輕裝前進收獲了成功,并且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如今,岳母七十高齡,看上去蒼桑了許多。無論我是她的女婿,朋友還是知己,一有空閑我都會去看她,只為承歡膝下時時安撫她的孤獨與寂寞,說到底我今天的一切都是她給的,人生一輩子,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草根平民,恐怕無一例外都得過他人之助,盡管助力有大小,助力有遠近,我們都要銘記在心,學會感恩。幫助我們的人,他們是暗夜蒼穹中閃爍的北斗星辰,曾經引領我們的靈魂走出地獄走出沉淪,他們是雪中送炭之人,值得我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親情永恒的散文】相關文章:

親情永恒散文07-02

親情散文:永恒的太陽12-11

親情,永恒!!!09-15

親情永恒作文05-17

永恒的親情作文09-01

永恒的親情作文精選09-29

親情隨歲月永恒經典親情美文04-14

永恒的散文07-18

永恒的親情初中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