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村莊的記憶的抒情散文

時間:2021-07-01 14:55:41 散文 我要投稿

村莊的記憶的抒情散文

  我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生于豫西一個山高林密的農村,我生活在一個背靠小山、三面環河的小村莊里。

村莊的記憶的抒情散文

  村莊里生活著武、韋、何、劉四姓人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莊稼人,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辛勤勞作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四季的輪回中過著清貧平淡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耕地頗多,有水田也有旱地。我出生的那個年月,還是大集體時期,農業生產還沒有包產到戶,全組人集體生產,到了夏秋季節,按工分分糧。由于我家勞動力少人口多,按工分分配的口糧難以糊口度日。一到青黃不接的季節,我家就很早斷糧了,父母只好東奔西走,求爺爺告奶奶,靠借糧度日。解決溫飽一直是困擾著父母的頭等難題。

  在我的記憶中,那個時候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沒有像樣的鞋子穿,春夏秋三季就赤著腳,冬天時腳下趿拉著姥姥的棉靴,饑餓和缺衣一直伴隨著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大人們白天在生產隊里干活,小孩們則到山上放牛。耕牛屬于生產隊集體財產,為了便于喂養,生產隊就把耕牛分到每家每戶飼養,我家也分得了一頭大犍牛,平時拉磨,忙時下田耕地,等我年紀稍長,就自然而然加入到放牛娃的'行列。夏日里,每天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到河邊、山上放牛。

  放牛娃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我們可以在山上敞開喉嚨南腔北調地放歌、狂吼。有時候把牛趕到山上后,漫山尋找野果和蜂窩;還會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搬來山石蓋起石頭小屋,美其名曰“山神廟”;有時會在牛兒下坡、退卻的路口用石頭壘起一道石堰,切斷牛兒的退路;趕牛下山后,把牛聚集在一起,我們就在小河里捉小魚、逮螃蟹,直到日落時分,才依依不舍地趕著牛回家。

  到了80年代,農村實現了包產到戶。村莊的茅屋大多換成了瓦房。記得在農忙季節,父親忙完了農活,就翻山越嶺到百里之外的本縣其他地方幫別人做農活,勞累一天下來,只有二角二分的工錢。父親一出去就是一兩個月,回來時帶給我幾個糖塊,我就感到無比快樂和幸福。

  80年代我上了小學,家中的經濟還很拮據。沒有課本,父母只好借我做教師的四舅的教科書來看,看著別的同學手里捧著嶄新的課本,心里很是羨慕。家里沒錢,不能按期交一學期三塊五的學費,還得母親給校長說情。等到上四年級的時候,我們鄰村開發了金礦礦,每逢假期,孩子們隨大人們一起到礦上背礦石,一趟下來,也只能掙上三、五角錢,在汗流夾背的忙碌中,我艱難地度過了小學時代。

  待我上了初中,生活逐漸好了。我家率先蓋起了三間磚瓦房,在我們莊里也是獨一無二的,它的落成凝聚著父母、哥姐的血汗。90年代,我們的村莊才有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時電視是個稀缺品,一到夏季,我們全家人早早地吃過晚飯,搬上椅子到鄰居家看電視,鄰居家的電視放在屋檐下,院子里擠滿了辛勞了一天的鄉親們。

  我家的彩電是1998年春節前買的,一直使用到2017年的臘月,期間,這臺電視機修了四回,實在修不好了,父親就花200元錢買了一臺舊電視。

  村莊地處窮鄉僻壤,沒有啥致富項目。直到21世紀初,從外地先后引進了椴木香菇和袋料香菇種植技術,村莊人才有事可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年長的在家種植香菇,人們的生活才慢慢地開始好轉。

  在故鄉遭受2005年7.15和2010年7.24兩次特大洪災之后,洪水沖毀了村莊百分之八十的耕地,人心惶惶的,經濟條件好的就到鎮上、縣城里買房居住。在此期間,父輩們大半已經故去,曾經人煙稠密的小村莊現在冷冷清清的,留下的是破舊的房屋和殘垣斷壁,一片荒涼的景象。

  如今,故鄉依舊在。我懷念那段雖清苦卻其樂融融的年月。在遠離故鄉的日子里,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出故鄉那人、那物、那景,我的心空里溢滿了那淳樸的濃濃的鄉情……

【村莊的記憶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村莊的記憶抒情散文12-18

村莊的記憶散文12-28

對村莊的記憶散文07-12

美文:記憶中的村莊04-09

關于村莊的記憶散文04-15

記憶中的村莊詩歌10-03

城市是村莊的記憶作文08-07

記憶的小村莊作文11-25

情感詩歌:村莊的記憶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