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七月半的優美散文
七月的萬里夜空,星月輝映,群星之中有不少閃閃爍爍的流動明星,在幽藍的天空放射光芒。它們時而有火花耀眼,時而有響聲盈耳,忽高忽低,忽近忽遠,逐漸升上高空,最后融人茫茫星海,引人遐思。
那不是飛進大氣層燃燒著劃過長空的`流星,也不是按既定軌道勻速運行的人造衛星,而是人間放送星空消災祈福的天燈。
放天燈是海南人過“七月半”一項激動人心的活動。天燈的制作,先用竹篾扎成圓環,用鐵絲固定,再在圓環對稱點之間拉鐵絲,三四根鐵絲交匯點正好在圓環中間。這里要捆綁浸而曬,曬而又浸過幾道的油紙餅。然后,根據鐵環的大小,用薄紙糊成尖頂,像谷倉一樣圓的天燈。天燈小的用三四張大紙,大的用五六十甚至一百多張大紙做成。紙上畫著神鬼像,或者寫上祈福的語句。
放天燈時,先在鐵環上對稱掛好鞭炮、禮花和點燃炮竹禮花的生熟香,保證平衡。再燒起稻草,讓濃煙鼓起紙倉。眾人要扶好鐵環、紙倉,等到天燈將要起飛時,指揮者一聲令下,各個負責人同時點燃生熟香火和油餅。大家高呼“一、二、三、松手”。這時,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歡呼聲此起彼伏,天燈冉冉升空,乘風而去。大大小小的天燈布滿天空,越升越高,人們抬頭仰望,分不清那是星星,那是天燈了。有時還能看到連環燈。那是做幾個大小不等的天燈,用線連起來,成為一串連環燈。不過,技術要求高,大小要合理,要保持平衡,又要準時點火,依次放行,不易把握。
海南島東邊的文昌、瓊海、萬寧、陵水等市縣都有放天燈的活動,叫做送鬼神出村。因此,千萬不要讓天燈掉到房屋頂上。萬一掉到了,也要靜悄悄地恭恭敬敬地放走。除此之外,初十至十五中的一天要祭自家祖宗。十五晚上在房前屋后環屋燒香,不讓野鬼進屋,還要擺設水果、點香燭和燒紙錢給野鬼,這叫“施孤”。海口市老居民區也有此習俗。
瓊海一帶的人初一要吃雞屎藤粿子。雞屎藤葉和浸泡過的大米放在石臼中搗成粉,用水和勻,捏成蓮子一般大小的粿子,放在滾水中煮熟,撈出盛碗,加入椰子奶或紅糖,便成為一種誘人的爽口小食。雞屎藤有清熱、解毒、去濕、補血的功能,炎熱的七月最適合吃用。十五要吃紅薯粉做的“粿夾”。紅薯刨片曬干搗粹和少許大米磨成粉,加水揉成一大團。然后扒出一小塊,鋪在“南霞葉”上按平,中間放入咸椰子絲,將葉子兩邊合成長夾,捏緊,不使松口,再放在鍋里蒸熟,便可吃了。邊剝葉子邊吃,這叫剝鬼皮。
海南人把“七月半”稱為鬼節,所以這么誠心地敬鬼神。其實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與正月十五上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一樣受人們重視。有人考證中元節源自印度教徒悼念祖先的盂蘭盆節,梁代蕭衍帝時傳人我國,可謂源遠流長。
【過七月半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月半蓮韻優美散文07-02
七月半聯想散文04-25
優美散文_情過苦海07-03
我打江南過優美散文07-03
優美散文:經歷過憂傷07-03
高二抒情散文 : 那月半06-10
白驥過隙后優美散文07-03
又是七月半詩歌11-02
三月半間抒情散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