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倚在抒情的植物上散文
1
這個冬天,或許是景致過于枯燥的原因吧,忽然翻出了父親遺下的一冊書——《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因為只有一冊,就到網上搜,想弄清它的底細。結果:一共六冊,其中包括補編二冊。該套圖鑒收錄了我國幾乎所有的高等植物,有中文名,拉丁名,形態特征、圖片,用途等。
1975年科學出版社第一版之第四冊的扉頁上赫然印著紫藍色仿宋體大字:市農林局造林站贈閱。知道這是父親當年在造林業取得一定的成績后得到的獎勵,因此也讓我更覺它的彌足珍貴。記不起是什么時候關注過它了,只記得曾被它上面林林總總的植物圖片所吸引,但我還不知道它是一部大自然的法典。翻開那些發黃的紙張,撲面而來的都是田野上隨處可見到的植物們。它們帶著一股撲鼻的清香,帶著田野芬芳的氣息,隨之也帶來大自然的寂靜和萬物的和鳴,于是,它給了我一種貼心的感動。可是,我卻未能找時間來閱讀它,我想如果能在那時認識它們該是一個多么容易的事情啊,因為我可以向父親請教。可不是嗎?父親應該是個很好的老師。還有母親,母親才是真正懂得這些植物們的第一位老師,當年人們請她出來工作,為了我們她卻不得不讓父親頂替。母親的專業只作了五年就和父親一起被“運動”回鄉下,現在人家請她出山,卻仍舊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想來,這事即有趣,又讓人心酸。現在,可以做我老師的父親、母親都與那些植物們重逢說話去了。我卻在一個多雪的冬日,久久猜測著他們留下的植物語言。雖然徜徉在其間,倍感親切,但終覺隔著一道門,不知用什么方法敲開它。而這些植物們,也真是屬“門”、屬“綱”、屬“目”、屬“科”、屬“族”的。看那目錄,編寫說明上這樣分: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翻翻網頁,大致也是這分法。
在生物界,大概要分為動物和植物兩大門類。動物們讓我想起生動的面孔,植物們讓我記起繽紛的自然。面孔的表情應屬人類最豐富,可植物們也有喜怒哀樂。
2
我得承認,有時我們其實并不完全認識自己。當我們被現實生活所左右,真正的我們已被包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我們在“被子”之內微笑,志得意滿的生活。我們帶著一個虛偽的連自我都不認識的面目。有時我們也相信這個異化面目的存在。而真正的我們在果殼里冰凍、凝結而為一粒干核,投身泥土之中,死般蟄伏,寂靜存在。但是,植物們一定在我們體內埋伏下什么了,像作家的一個伏筆或暗喻,只有當時間推向某個時點的交合處,它們才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破身而出,擋在你必經的路上,你雖側身,卻無法通過。
我們在秋天,約好到一個果園摘蘋果。
我一直覺得,在農事所有的情景中,割麥的場面最恢弘,即便在烏藍的星空下,只一臺收割機,幾個人,也是熱浪翻滾,遍野歡騰。割谷的場面,無論如何都含了一絲涼氣,它散盡了夏的暑氣,卻邀約了早來的清霜。而摘蘋果,即不著前,也不盡后,它是甜潤的,柔曼的,平添一層和中的喜悅。如老中醫把脈后的一箋處方,沒有鋒利的刀術,只有耐心的調理。它消歇了夏氣濃密的稠,淡去了秋風背脊上的寒。它是四季完整的守望和聯想;也使四季渾然相連。
我們來到果園里的時候,秋意正濃,濃過擠滿那個飄搖的柵欄門上的草們,也輕易的擋住了那些感受不到秋天的人們的眼睛。也因此,如果你不夠仔細,如果你不曾走進秋天,你就不會發覺這里有一扇通往植物的大門。它太破舊,太不起眼,蒼涼荒蕪,似久無人跡。特別是幾根木棍歪斜地綁在一起,又似經歷了延年的風吹雨打。何況上面青藤纏繞,葉脈交橫,還有不起眼的串串花朵,紫、藍、粉、白,在秋風中自顧開落;無怨,無悔,無愧。
我們來摘蘋果!
我們通過了那扇門,來到果園深處。一棵棵樹上,紅紅的蘋果使著魔法,極力吸引著我們。摘吧,全摘下來。然后,我們往前走,在又一棵樹下站住,又摘,通通又摘完了。每來到一棵樹下,我們都發現,這棵樹上的蘋果,比先前那棵上的都要大,要紅,要更成熟。于是,新的發現一次次讓我們后悔不疊。一次次,新的發現都換來我們心底抑制不住的驚呼。
這是我第一次走進他鄉的田野,天空陰霾,秋氣充盈,草木掛滿青黃相襲的葉片,鳥兒在空中盤旋不語。我是一個遠離青色大地忽而又與它驚喜相逢的人,滿懷愕然到來的巨大喜悅,與誰相擁交換心底無邊擴大的幸福?秋草在地面潛行,花斑蝶貼近小刺蓋粉紅的花羽,也只輕點一下它的額頭,支離,什么也不帶有,什么也沒留下,繼續向上、向前,輕盈地張張翅膀、飛離,飛離花木的果園。
時光不斷位移,記憶不斷折疊,河水去而不返,何曾記得已來過哦?
3
也總有這樣的一日,所有的植物都聞風而動,無聲演示豐富的手語部分。懷念如潮水漫過冰涼的日月,它被陽光曬透,被雨水打濕,被時間拉長。當蒹葭搖身而為白發蘆荻,芳草凄美無際,清新的'氣息彌散在蔚藍的長空,總有一頭小獸,嗅到異樣的氣息,躁動,思鄉,不眠。此時,田野上的農作物正待成熟。玉米花花綠綠的絲線揉作一團,高粱凋謝了紫紅花蕾,黃豆黑豆正待綻莢。陣陣遠風吹來,風吹來一次,高高矮矮的莊稼就向大地撲倒一次。它們整體撲向大地胸懷時,比高高舉著水酒的蒼生一齊跪向大地的壯舉還要動人。此時,果實的青澀之氣,正滲透欲望的身體,使之成為大地上植物中的一束。而我們體內所孕育的植物,沒有四季,也無花期;但它的芽尖會拱開思念的土壤,如紫褐的藤蔓四處攀援,由細嫩到梗枯,由艷彩而蒼梧。此時,柔情的鳥兒會飛來與我為鄰,筑巢,成親,生兒育女。白云悠悠牽繞,說,我飄泊的一生,定為你生煙霧而降甘霖。大地也敞開寬厚的情懷:你由此可根深葉茂,世世代代。
在不斷更疊的四季中,植物的體態變化使我敏感地捕捉時光精心彈奏的永恒的曲目;但我怎么推譯,供養了草木葉濃花疏一生的天書秘語?可知,不是所有的種子都在來年發芽,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再沐浴夏季的瀟雨歇風。但是,植物永生的循環是大地最美的祭奉。我不能解開它的秘密,卻記得它給予我們的恩典。
4
一些新生必須要春花馥郁,一些葛草也能匍匐而生;每一種寥落都是霧濃霜白,只有大地默默無聲。我打田間走過,視野蒼涼。注定有一種心情,為此相守一生,是昨日的晨,今日的暮,明朝的寂寂長夜。無論居于高樓鬧市,還是村野溪畔,心為之明,眼為之凈,耳為之傾。皆因植物們存在的姿態,純凈與豐富的內蘊。皆因且鮮且枯的生命里投來先祖高高低低的歌哭,和他們慈悲憫懷的神情。
臨窗,臨窗。這個位置巧妙地為一個“羈旅“之人預留,靈魂也就可以孤立,可以獨守,可以凝望,不懷一絲鄉愁;鄉愁在野。更可以沒有歡娛,凝望的幸福比歡娛更富足。這樣,每一條視線都能視見廣闊的無邊無際的大地,大地上那些屬“門”、屬“綱”、屬“目”……的植物。這些我體內的植物,人類種植了它們,它們卻遠遠早于人類存在;文字記載了它們,文字的功勞在于能夠比較形象和比較準確地表達它們。
當我又一次翻閱這冊書的時候,我由衷地感謝自身錯覺的力量,從而使我在那些形象的素描中嗅到了植物的芬芳,墨字里隱秘的田園。我的記憶太潦草,我的認識又一味服從我的感官知覺。草色遙遙,葉葉千重。我提來水,它們就會返青;我說春天到了,它們集體向我訴說花開的過程。
誰能視而不見,誰能充耳不聽?
所以,我來輕輕敲開這扇門,悄悄走近它們,理解和認識它們,以我的思維和它們能夠接受的方式。
【我倚在抒情的植物上散文】相關文章:
醉倚相思的抒情散文11-02
倚樓聽風雨抒情散文11-10
抒情散文:獨倚竹臺06-08
今夜無眠我倚窗聽雨的抒情散文11-14
倚山而上作文08-06
倚窗散文09-28
春風吻上我的臉抒情散文09-01
經典散文:有所倚借高唱我歌09-06
倚梅雪夜的散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