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鄉村的嗩吶散文

時間:2021-06-22 15:15:24 散文 我要投稿

鄉村的嗩吶散文

  嗩吶是我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早在明朝,吹奏嗩吶就在民間普遍流行。后來,嗩吶特有的曲調,逐漸融入到婚嫁喪葬中,成為儀式中的一部分。

鄉村的嗩吶散文

  仙桃市三伏潭鎮,不僅是“全省平安鄉鎮”、“魚米之鄉”,也是擁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麥稈畫、高河皮影、龍燈獅子彩蓮船,匠心獨具,色彩斑斕,散發出深厚的鄉土文化氣息;那“嗚哩喇哩”的嗩吶聲,隨著民間喜慶哀喪的風俗,已融入到人們的骨髓。

  “三教九流”中,吹嗩吶的藝人屬“下九流”之一,被貶稱為“吹鼓手”,受盡歧視,地位低下,生活悲慘,故流傳有“姑娘長得真不丑,一嫁嫁個吹鼓手”的童謠。舊時,吹嗩吶藝人就有只能在同行中通婚,吹鼓手死后也不能葬入本房家族墳地等說法。嗩吶是種古老民間曲藝的傳承,隨著一代代藝人靠手把手的口傳心授,技藝的傳承和發展,被人們譽為“門里出身”的“嗩吶世家”。

  吹鼓手的家什有嗩吶、鐋鑼、木魚等。三伏潭民間俗稱嗩吶為“喇叭”,也稱嗩吶藝人為“吹鼓手”,多為兩人吹奏。凡紅白喜事慶典中,必請一對嗩吶前來吹吹打打助興,場面辦得熱熱鬧鬧。在三伏潭鎮下屬的毛場,是鎮上嗩吶藝人較為集中的地方,幾乎每個村子里都有好幾對吹鼓手。這些嗩吶藝人忙月務農,閑月吹奏,嗩吶一響,音色洪亮,那旋律粗獷的聲音便會傳遍五里三鄉,村子里平添出一片喜慶氣氛。

  筆者早先在家時,每年的下半年,農村里請酒的多,總少不了隔三差五的要去“趕人情”喝酒。遇親戚朋友家兒子結婚來“送恭賀”,當我還在灣頭,遠遠的就聽到親朋家嗩吶奏出的喜樂。賓客臨門,聽得出吹鼓手吹奏的是一首《迎賓曲》,來代替主人在熱情地迎客。

  按照當地的習俗,凡紅白喜事都要在門口的臺階上搭棚。辦喜事的叫“喜棚”,辦喪事的叫“靈棚”,靠屋檐下的棚里放一張方桌,擺一條長木板凳,就是吹鼓手吹奏的地方。一對嗩吶從清晨到晚上的夜深人靜,一直是嗩吶聲聲、悠悠揚揚。

  記得,毛場雙剅村有嗩吶藝人有3位,被人們稱為最善吹奏的吹鼓手。為首的是一位名叫王大春師傅,算起來,他也是70高齡的人了,也不知他是何時學的這吹鼓手手藝,師從何人?但打小我就知道他是個吹鼓手,吹了一生的嗩吶;也知道王師傅相貌堂堂,在毛場一帶嗩吶藝人中很有名氣。與王大春師傅搭檔的是郭剛銀師傅,唱花鼓戲科班出身,民族聲樂功底扎實,上世紀70年代初,鄉村草臺戲班子解散后,他改行吹嗩吶。這項喜好,伴隨郭師傅已經有40多個年頭。“六十歲學吹鼓手”,說的是學吹嗩吶不分年齡。同村的顏永發,從小用竹笛吹得一手好曲調,受那充滿喜悅、高亢激昂的.嗩吶調子的吸引,上世紀80年代,他毅然決定拜王大春師傅、郭剛銀師傅為師學藝。靠兩位師傅口傳手授,結合科學的記譜方法,從“六工尺”到“哆來咪”,對三伏潭民間嗩吶的曲譜進行了整理記錄,表現出顏永發師傅對嗩吶的傳承與未來的情有獨鐘。

  辦喜事有嗩吶助興,辦喪事同樣也少不了嗩吶寄托哀思。他們活躍在鄉村,成為紅白喜事儀式中的一部分。“好日多同,吹鼓手命窮”,在毛場有一種說法,能請得動王大春師傅嗩吶班子,不僅能欣賞到精湛的嗩吶曲調,也會讓主人覺得很有面子。

  鄉下人禮俗繁復,首先是選擇吉日良辰,如兒子結婚請客少不了二天,嗩吶藝人又往往是不停地從一家趕到另一家。畢竟年歲不熬人,顏永發的兩位師傅在體力上有些吃不消,于是,徒弟顏永發就這樣換班師傅休息。“飽吹餓唱”,顏永發從徒弟到自己成為師傅,一干就是30多年。不論是頭頂烈日,還是風雪交加,只要有人來請,他就和師傅一起,坐在“喜棚”或“靈棚”里去吹。他的吹奏技藝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雙剅村這3位嗩吶藝人與我要好,昔時,在我“趕人情”去喝酒時,遇見他們在吹奏,總要在他們一曲吹完時,拿起嗩吶,用開水去淋一下銅嘴部分,仰著脖子,來過過“吹癮”。家鄉的嗩吶的型號多為小號,嗩吶由銅嘴、桿子和罩子三部分構成。銅嘴也叫哨嘴,裝有藝人自制的葦哨,俗稱“叫子”,選用野生蘆葦制成。桿子就是音管,掏有七個孔,用竹木做成。喇叭罩子是銅制的擴音器。

  我哪里吹得好嗩吶,音管上的幾個孔都按不住,一曲《東方紅》就把我憋得大腦缺氧。“吹鼓手的肚子——氣鼓鼓”,說的是學吹嗩吶,最要緊的是氣。王大春師傅告訴我:入行前首先要練氣,吸氣,換氣,急,重,輕,緩,把握好氣的運用,就能吹出一首好曲子來。

  嗩吶調子豐富多彩,根據不同的場合氣氛吹奏不同的曲牌,禮儀程序不同,吹奏的樂器也有差別,曲調也各異。吹奏中的指法,換氣與調式,都有嚴格區分,能充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愿望。如在婚禮儀式中,請客人入席,則吹出《慶豐收》喜悅的曲調。客人入席后,在酒宴中,每上一道菜,吹鼓手要吹奏出不同的上菜曲子。如上第六道菜時,支賓領主家來給客人敬酒,吹鼓手要吹奏出《祝酒歌》等盛情的曲子。迎親的時候,要吹《大開門》等歡快的曲調。吹鼓手高奏喜樂,新娘梳妝打扮完畢,淚別雙親,步入花轎。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習俗變革了,婚喪禮儀簡化,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間藝術都被迫紛紛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了人們遙遠的記憶。“吹鼓手上街——尋事找事”,人們請的是洋鼓洋號,吹鼓手再也尋不到東家,找不到事做了。再如《十樣錦》鑼鼓即興表演,勞動號子《打麥歌》、《打硪歌》、《車水歌》的一領眾和,這些就很少有人傳唱了,更談不上去傳承。筆者認為:民間藝術表演也需要豐富和創新。添加時尚的流行因素,注重表演形式的創新,才能跟上市場變化,長久地生存下去。

  仙桃市三伏潭嗩吶,吹奏幽靜典雅,吹響四鄰八鄉,吹出幸福生活,吹亮美好前景。

【鄉村的嗩吶散文】相關文章:

爸爸的嗩吶的散文09-24

陜北嗩吶散文04-26

聆聽劉家嗩吶演奏散文04-16

嗩吶詩歌06-26

鄉村的散文10-21

嗩吶王美文10-26

詩歌:嗩吶鼓07-03

詩歌:半夜嗩吶12-15

父親的嗩吶詩歌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