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身縞素感受秋天況味散文
農歷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著當仁不讓的脾氣。當時間的指針指向了立秋,天空中竟霎然間澄凈的縵幻起來,連那些綿綿的云朵也有形有態了。尤其到了早晨,田野的上空就有了一層薄薄的霧氣,迷朦又飄渺。最為讓人吃驚的是那一陣一陣涮的人耳根子疼的風聲,它們穿過樹梢,繞過墻角發出颯颯的聲響,吹的人頭皮發麻,不免讓人驚悚——我們這時聆聽到的似悲似切的聲音是來自于大自然的萬物,還是來自于我們那敏感而多愁的內心呢?我想更多的是因感而生吧。我不理解的是,為什么人們對春天充滿了期待,在夏日又步履從容,而唯獨把一身凄惶送予秋天?這或許與秋之為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個時節雖然有茂盛的待收獲的果實,可是一切又都等待著結束,等待著漫長的冬天的開始。
想起宋玉《九辨》中:“悲哉,秋之為氣。”覺得這宋玉太矯情,如果明白世間的一切當來則來,恐怕秋氣就沒有這樣可悲了。
可是,歐陽修卻也在某個秋夜發出了:“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的詰問。倒是他的`小書童樸實可愛,告訴他這不過是風吹樹木發出的聲音。
但是,后來人解這二人時,多數都認為他們借寫秋氣蕭索喻自己在君王前的不得志。文人們,尤其有了一定地位的文人總是那么負氣和自以為是,那些君王也是有思想的人,想他為什么在關健的時候聽從你的意見,別人不采納你的意見你就氣不過了,就咆哮啊,就據理力爭啊,這些書呆子們啊,天下是人家君王的天下,天下敗了,也是君王們敗了,或許這個君王坐不住江山了,還有另一個君王來坐坐,大家分享做皇上的味道豈不是更好?如此說來與宋玉和歐陽修相比,倒是范仲淹的《蘇幕遮》因含了一層為天下大眾之憂的情懷讓人欣喜,畢竟這個范氏站得更高遠。而今看看,為天下之憂的人就不在少數,但他們沒有任何權利和地位,他們大多是一平頭百姓,所以也只不過是枉自憂愁一把而已。
因此,我更愿意在純粹的意境中解讀秋天的況味,感受秋之氣韻。讀“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含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這樣的句子,就象看到一位巨人站在高高的亭臺上遙望著原野上蒼茫的秋野。于是,我拋棄了詞人們的政治,甚至我也拋棄了范氏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我只想感受秋天的這種高遠和曠古;感受在碧云天,黃葉地的聲色中,秋色如波濤一樣連綿不絕向遠而去的氛圍。這時,所有的果實都在等待著收獲,金色的大地一片繁忙。這多么象一個人的生命,當他款款地從朝氣勃發的年少走來,走過一個個豐沛的夏季和成熟的豐潤,再走進滿園的收成,當它香氣馥郁地散盡所有的芳華,收藏起最后一顆種粒,你無論如何都得承認秋天的成熟和豐饒的內涵。
我是在這個八月,一身縞素坐在鄉村幽靜的夜晚來感受這個秋天的。那夜,夜色如水,涼風習習,空氣濕潤。一聲聲蟲鳴從未知的地方傳來,我知道,它們每鳴叫一聲,秋天就向前走了一步,秋天的狀態就濃郁了一層。年少時在鄉村度過的秋天的情形就又一次次出現在眼前。如果這個秋天的雨水很多,那么整個秋天就總會濕轆轆的了。躺倒的禾苗,卷曲的枯葉,變色的植物都有著秋氣為盡的喻示。其實,今日的此刻我有無盡的悲傷,但這悲傷只因這麻色的縞素,而與這微涼的秋天無關,與秋蟲的鳴叫無關,與秋風的蕭索更無關。相反,我感謝這個秋天,因為它蘊足了濃重的氣氛和豐沛的雨水幻化了我心中無限的悲涼之意。
秋氣——讓我體味到人生走到此時的一種濃濃的洗脫不去的東西。這時,我會自問:我如宋玉一樣“獨悲”了嗎?心中答到:似有,又似無。似有時,是淡然的一縷惆悵;似無時,如冬前田野上空徹骨的浩然之氣,有如在落葉不盡的梧桐樹下悄然走過,滿地的落葉不過是我心中的旗幡罷了。其實,我更看重秋的那份莊重,那份坦然,那份大氣。它于人生的時間的圓盤上處于后半圓之首,并未到達盡頭。就象我于每天清晨愜意的做著上班前的準備,之后,就在萬千個圓形時鐘的這個時間象限中走出家門,迎著東山的那個太陽走去,我輕松地感受著腳下干凈整潔的道路,感受著夜間的風雨吹搖下來的落葉,感受著那些凋了的花朵在我腳下的等待;我感受著秋天的姿態和遠遠凝望著的人們,感受著秋天在空中緩慢流動的韻律。其實,我是被秋天的一種濃濃的氣息打動了。此時,我更愿意是這個秋天里最具秋之氣的一棵將要落光葉子的樹木。我或許不是那梧桐,不是花楸樹,也不是那柳,我或者都不是那單薄的木槿與丁香。我只是有著秋氣的一棵小小的植物,站在秋天的原野上;此時,原野里所有的莊稼都已收割,田園寂寥,大地空曠,天空遙遠,而果實充盈著糧倉,我在秋風中一無所求地等著冬天的來臨。
【八月,一身縞素感受秋天況味散文】相關文章:
以秋天的況味為題的散文12-02
中秋的況味散文09-26
年的況味經典散文10-02
咀嚼況味散文04-24
生活的況味散文02-03
經典散文:年的況味06-27
人生況味的經典散文08-21
《秋天的況味》閱讀答案11-29
《秋天的況味》閱讀的答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