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名人辭典編委的一封信的散文
尊敬的編委:
不久前,收到您寄自北京XXXX路XX號XX信箱的信,手捧赫然音印有《中國專家名人辭典》編委入選通知,我著實高興和激動了一陣子。通知明明白白地寫著:“您發表在XXX刊物上的《空曠——赤水河上的纖夫》的大作,立意高,角度新,見解獨到,勘稱國內一流詩歌。以文鑒入,您一定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專家,經編委慎重研究,您完全可入《中國專家名人辭典》請予以配合……誰說天下不會掉餡餅?有道是憑著一首詩歌,不經意間我就榮登了“中國專家”的寶座,成了可以載入史冊的人物,這能不叫我高興、不激動嗎?
值得高興的事遠不只這一件。連續幾年來,我還收到了《中華成功人才大辭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中華人物大典》、《名人資訊》、《中國當代專家著述目錄》、《中華名人大典》、《中華名人文論大全》、《中華名人》、《中國專家名人辭典》、,焦點中國雜志社》增刊(人物版)——和諧社會建設楷模。《人類主流人物辭庫》、《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世界優秀作家人才名典》、《中華英模創新人才榜》《世界人才名人錄》等編委的信函,內容大同小異,都是根據我發表在某某報刊上的某篇文章而斷定我已具備名人資格,皆可入典、入庫。
實話說,收罷這類信函,起初還真有點高興勁,借著幾盤小菜,還盡興地與家人小酌幾杯。這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嗎?打兒時起,我就立下過當“專家”、“學者”的志愿,這幾十年的請、勤奮自學、辛勤筆耕,不就是圖在社會上有點明名氣嗎?其名其作一旦載入《祖國專家名人辭典》、《中華人物大典》等典籍,豈不是青史留名、名揚四海嗎?
然而轉念一想,這全國級的“專家”、“名人頭銜”真可謂“夠威夠力”了,但捫心自問:我夠這個格嗎?這些年來,我雖然勤于自學,拿了一些自大、函大的畢業文憑,并業余筆耕不輟,寫了上千篇雜文、散文、論文等,但仔細掂量那些個燙著金字的畢業證書,充其量說明我以內強烈的求知欲望,至于較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多少知識,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至于那些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文章以及匯集而成的幾本小冊子,說來慚愧,大都是隨心所欲的“急就章”,千字文,豆腐塊,一事一議,有感而發,說不清楚什么,僅限于表達心境,說說痛快而已。就沖這讓我當什么“名人”、“杰出人才”,要名留青史,永傳后世,我真有點害怕。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有人張榜編輯名人錄之類的書,且有更高級的名人為之題詞,為之作序,為之撰文,總有它的道理。再說人家對你多器重啊,茫茫人海中,費心費神地搜尋到你的住址、單位、郵編以及文章的篇目,還要把你編入“名籍”中,你不要“狗上轎子——不識抬舉”。憑心而論,倘若我有扎實的理論和專業功底,有高級職稱和突出貢獻,有可以傳世的佳作(哪怕只有一篇也好),我是不會“謙”這個“虛”的,定會積極配合,把自己編到“名人”中去?蓡栴}是,讓我這樣一個學識平平、無大建樹的人硬充當“名人”的角色,我實在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的感覺。
“名人”不當,興許更有利于我,有利于各種“名人大典”的聲譽。在此,我十分真誠地請求,請不要收我入編,否則于心不安。不當名人并不是不求進取,我還是淡淡的生活,靜靜的思考,執著地進取,堅毅地攀登,爭取多出一點可以稱得上“超成果”的東西。
此致
敬禮
赤水河邊的王萬兵敬上
20xx-03-06
【給名人辭典編委的一封信的散文】相關文章:
名人寫景的散文06-23
傷心辭典_650字02-08
經典散文名人寫春天05-13
春天的名人散文(精選5篇)04-20
名人經典寫景散文800字06-21
優美的散文名人06-23
新編委托書經典范例09-19
名人描寫雨的散文(精選36篇)09-20
名人眼里的秋天散文(精選15篇)09-27
周國平散文名人和明星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