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間地篇五散文
地篇: 地,孕育萬物,消耗著自己,我們應該加倍回報與她。
8三塊大洋
在記憶中,我聽到的第一個故事,是母親講給我的。
母親從小不記得自己的母親,是我的姥爺(齊玉璽)把她拉扯大的,父女倆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就在母親十五歲那年,她的父親因為饑餓和勞累臥床不起了。因為家里窮,沒錢買藥治病,只能是“坐以待斃”了。
母親不甘心她唯一的親人離她而去,聽人說,親人之間的壽命是可以轉借的。于是在低矮的土屋里,在昏暗的油燈下,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
土炕上面,姥爺奄奄一息,正在用他越來越微弱地喘息向人世作著最后的訣別;土炕下,母親長跪不起,虔誠的禱告,要蒼天保佑,愿意把自己的壽命縮短,以此來延長父親的壽命。
這一場面算不上驚天地,泣鬼神,卻引起深夜行軍的一支八路軍隊伍的注意,他們要找水喝,又不便驚擾百姓,昏暗的燈光把這支隊伍引來,他們目睹了屋內的一切,當然不相信這“借壽”的效力,只是從本來就不充裕的給養中拿出三塊大洋,交給母親,讓她給姥爺看病。
姥爺的壽命沒有因此延長,三塊大洋的大部分成了他入土的費用,但母親卻因此對共產黨有了認識。
9家的感覺
與父親相同的是,母親也有一綽號——“大腳省”,原因是與那個時代的婦女不同,母親有一雙纏過又放開的大腳。
不知是因為因為家境貧寒,需要保存雙腳用于謀生?還是母親思想解放,不愿受這一封建禮教的束縛?或許是姥爺愛女心切,于心不忍?這都無從考究了,每當看到與她同齡的婦女因為“三寸金蓮”,而站立不穩,走三步退兩步的可憐樣子,我總是慶幸這一決策的英明。
就是靠這雙“天然”的雙足,母親走完了她的人生道路。跑反,支前的路上,她肯定要比別人走得穩當。母親從天津回家以后,獨當一面,勤儉持家,拖兒帶女,就是靠的這雙腳。
母親干練聰明,心靈手巧,裁裁剪剪,縫縫補補的活計經常有人求教與她;母親心地善良,待人友善,家中經常是賓朋滿門,大部分時間炕上炕下都坐滿了人。
母親衣服做得好,我們雖然沒有值錢的衣服,但合體的裁剪,新穎的樣式領導著鄉親們著裝的潮流;母親的飯做得好,就是家常便飯,她也做得有滋有味。記得小時候,我串門的時候,不吃別人家的干糧,不是因為不貪嘴,而是因為別人家的干糧不如母親做的好吃。
“棒子干糧雜面湯”是我記憶中的'佳肴,那就是家的味道。自從母親去世以后,我再也沒有品嘗過那個味道。
自己過日子以后,我嘗試著讓妻子做過幾次,總感到不是那個滋味。妻說我是犯了朱元璋皇帝“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毛病,這不無道理,但我內心深處還是存著深深的眷戀,覺得和“紅米飯,南瓜湯”的感覺類似。
母親持家的日子,雖然清苦,給我留下的是家的感覺,溫馨的回憶。
10深刻記憶
與母親相處最深刻的記憶,是1958年的大躍進,到處放衛星,創造萬斤良田,深翻土地,大煉鋼鐵,把家家戶戶的鐵門鼻和做飯鍋都拿去,為了打井而拆房扒磚,多年以后,村里還留著被扒過磚的房屋,活像滿目瘡痍的傷兵。
大躍進更要人們的干勁,這就是讓人們大干苦干,晝夜不停,超英趕美,要一天等于二十年。
有一件事,印在我的腦子里.
那時候我還沒上學,大概是六七歲吧,我弟弟不到一歲的樣子。母親參加大躍進干活去了,留下我來照看弟弟。
時間長了,總也等不到母親回家,弟弟餓的一直在哭,我沒有辦法,就抱著他坐在大門口的石頭上等我母親。
天都黑了,沒有月亮,只看見滿天的星星。黑暗中我瞪大眼睛,使勁盯著街上偶爾走過的人影,盼著母親回來。
一次次的由希望變成失望……
弟弟再也沒力氣哭了,我也徹底失望,靠在墻根邊抱著弟弟睡著了……
后來,聽母親說,她在工地干活,老是惦記在家的我哥倆,幾次請假都沒被允許。后來母親偷跑回來,還有人跟回家來,說她逃避勞動,老人家還被不懂事的人踹了一腳。
當晚,母親就帶著我們兄弟兩人,由姐姐護送,逃難似地上火車去了天津,找我父親去了。
那一次,弟弟很長時間不睜眼睛,母親則急得把眼睛都哭腫了。在天津的兒童醫院里,我第一次見到一個大暖瓶樣的東西連在弟弟的頭上,把一大瓶水注入了他的腦袋。(現在知道,那是小孩子在打點滴。)
弟弟睡醒了,……
那個踹母親一腳的人,后來與我相處過,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他對于自己在瘋狂年代做的對不起鄉親們地事情,深感愧疚。特殊的環境,有時候真的能把人變成鬼。
11古道熱腸
母親沒有文化,不懂得理論,沒留下處世格言,但是,她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扶危濟困,什么是古道熱腸。鄉親們碰到難事找她,心里不痛快找她,就是沒事也愿意和她聊天。好像她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和靈魂似的。什么婆媳關系,兄弟分家,就沒有母親不管的事,家里人來人往,都趕上老舍先生寫的“茶館”了。
我在這種環境里長大,耳濡目染,從母親那里學到許多東西,受益匪淺。
大躍進過后不久,就是三年困難時期。我沒有親眼見過文學作品里描述的“餓殍遍野”的情況,但忍饑挨餓卻是親身經歷的,偌大一個村莊,人們餓的抬不動餓死的鄉親而沒法出殯,也是我親眼見到的,以致后來在憶苦思甜時,有人錯把它作為素材。
大黑奶奶,是我們家的一個鄰居,八十多歲,是一個豁達樂觀的老太太,小孩子有什么不舒服,經她的手一胡啦就好了。她的兒子我稱他為大亭爺爺,也有七十來歲,一縷長長的白山羊胡子,他每天端著一大一小兩個碗到我們家吃飯,我則經常把他的頭作為我的玩具。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給生產隊放羊,他放的那一大群綿羊,干干凈凈,個個膘肥體壯。每到快中午的時候,三聲清脆的鞭聲告訴人們:“我放羊回來了,是你們做午飯的時候了。”
困難時期,身強力壯的人家都難以度日,更不用說這孤寡的母子兩人了。我們兩家住的很近,關系也很好,母親始終把他們當親人對待,因為我們家有父親在外接濟一點兒,日子相對好那么一點兒,只要我們有的,總忘不了給他們送去。
日子越過越難,糧食比什么都金貴,我們家也斷炊了,大人尚可忍受,我和弟弟餓的經常吵鬧,母親使盡渾身解數,什么樹葉,野菜,水草我們都吃完了,還是擋不住肚子的饑餓。母親則是什么都舍不得吃,有時候我們問她,她總是說已經吃過。也就是在那時候,母親餓出大病,這是后來我們才知道的。
盡管如此,對大黑奶奶一家的照顧,仍然繼續著。有一次,母親做了幾個窩頭,沒讓我們看見,給大黑奶奶送去。老人家已經餓的不會動了,見到母親,她對母親說:“五臣家的,我沒有病,就是餓的。你的孩子還小,照顧他們要緊,我這么大年紀,咋著都行了。”她說著說著就哭了,母親也哭了。這句話成了大黑奶奶的臨終遺言。這一情景,母親念叨了多年。
也是多年以后,我在電視里看到,當時的國家主席劉主席在他的故鄉花明樓對鄉親們說“鄉親們挨餓,是我的工作沒做好,向大家賠罪。”
有這一句話,鄉親們都釋然了,何況是“七分天災,三分人禍”方方面面的原因,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呢?可見,這“載舟之水”,是多么的深明事理啊!
12刻骨銘心
我上初中的時候,已經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但也僅僅是最低層次的溫飽。供養一個孩子上學,已經是很大的開支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時候,一年的學費是四元錢(分兩次交,每學期兩元),一個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六元錢,盡管不多,但到時候就得拿出來,母親還是很吃力的。
為了供我上學,母親有病舍不得看,省吃儉用,節省了一切開支,全力攢夠我上學的費用。
有一天,剛剛上完第一節課,接到消息,母親病重,讓我回家。我預感大事不好,從縣城到家二十里的路程,沒有自行車,我好像被風吹著一般,一溜小跑就回來了。
還是晚了,這時母親已經不會說話了,聽到我的聲音,她吃力地睜開已經失神的雙眼,一只手顫巍巍的從懷中掏出幾張紙幣,掙扎著遞到我的面前……
這是帶有母親體溫的六元錢,正好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用,是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交到我手里的。雙手接過它,我感到無比的沉重,它寄托著母親對我的全部希望……
爾后,老人家闔然長逝 ……
說句不恭敬的話,這簡直就是巴爾扎克筆下歐也妮.葛朗臺的最后定格!其內涵又是截然不同,一個是冰冷的索取,一個是滾燙的奉獻!
這一定格,給我終生記憶,使我靈魂震顫!事情過去五十多年,仍然是刻骨銘心的,為了她老人家的遺愿,我必須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母親去世兩年,我完成了中學學業,由于國家停止了高考招生,母親對我的期望暫時是沒法實現了。
適逢“珍寶島”戰事發生,我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巡邏站崗,軍事訓練,立功受獎,業余時間我一刻也沒有放松自己的學習。緊張之余,雖然遠隔千里,仍然割舍不斷對母親的縷縷思念之情,每次探親,我都要到母親墳前廝守一個時辰。
親人們不放心,總是默默陪伴,其實,我心里明鏡似的。按理說這是母子天性,我卻認為,這是母親的人格力量使然。
提筆書寫此文,距母親去世已經五十多年,但是,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稀可見,件件往事歷歷在目。對母親的回憶,使我再次領略了母愛的偉大與真摯。
它恰似一杯陳年的老酒,時間越長,愈加醇厚綿軟,回味無窮。這么長的一段文字,竟然一氣哈成。對于一向疏于動筆的我,算是一個奇跡,仔細想來,這里面又有必然性,這絕不是什么靈感,只是真實感情的自然流露。
尾聲:祈望繞梁三日,又盼落地無聲
對于父母的期望,我始終銘記在心并把它付諸行動,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沒有正式跨入大學之門,但是,通過艱苦的自學之路,我取得了大學文憑,成為一位合格的高中教師,看著自己的一批批學生進入大學之門,我或許能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
如今,我也已年近古稀,一雙兒女早已大學畢業,現在在各自的崗位上做著自己的事情。與父母在世的時候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又逢祭日,我去祭掃父母的墳塋,突然想起一個故事:一個人說,他的一生一半是在還債,一半是在放債。
說他窮吧,有錢放債;說他富吧,有債要還。人們不能理解,請他解釋:“受父母養育,需要報恩,這是還債;為人父母,要盡責任,這是放債。”
通俗,明了。稱得上是哲人睿語。
人生天地之間,承前啟后乃分內之事,要認真的從老一輩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并且要努力的把它傳給下一代,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用咱們莊稼人的話,也可以說:一半是在收獲;一半是在播種。這是我這個故事的理解。
【人生天地間地篇五散文】相關文章:
愛在天地間散文12-17
行走天地間散文07-25
游走于天地間散文10-22
流浪放歌天地間散文07-17
家有五畝地散文07-29
一片世情天地間散文04-14
天地間那個小小的我散文12-29
人生天地間皆如獨行客作文05-21
淡看浮云散瀟灑天地間散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