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歲月的新影舊念散文
回憶的美好,緣于鐫刻在你心上的一些深刻往事或獨特物件吧,它們在時光里漸漸沉淀安心默然,卻更令人覺著彌足珍貴。
時值萬紫千紅競相爭艷的暮春,第十一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在梅湖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行,由于去年此時只趕上末班車未能盡興,一直深感遺憾的我,今春便早早申領來文博會入場券準備好好觀賞以了前愿,又應朋友之邀前去他的書法展位湊個熱鬧,也算是兩全其美吧。難得給自己放個假,不用起早不用緊張地忙碌,搭上公交車慢悠悠往目的地而去。喜歡坐公交,人來人往嬉笑怒罵,小空間透視大社會,友善、兇橫、熱情、冷漠,一張張臉如一面面鏡子,折射出人性的光亮或陰暗。看那上上下下走走停停,仿佛行走生命的旅程,有緣遇見,陌生或熟絡,陪你一程或幾站,終將各奔東西。坐車猶喜靠窗座位,不只因暈車的緣故,更愛于車輛行駛中流連隔窗的風景,自我陶醉中任腦海隨意馳騁。看著窗外掠過的景致,夏時綠意盈盈,秋來落葉蕭蕭,寒冬凜冽清冷中難免渴盼著白雪飄飄,似這般迎春悄隱玉蘭露面、桃花謝罷杏花登場的花仙聚會,只適合在這風和雨細的春季溫馨召開吧。唐代詩人韓愈《晚春》詩云:“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花草尚且惜時戀春,何況自詡為高級動物的人,獨念念不如與眾分享,于是就有了讓記憶永恒的想法,有了一群精益求精的手藝人,有了那些傳承古脈的藝術品。
文博會上藝術紛呈、品種繁多,無不展示著前人的聰慧和今人的創造力。走過各種墨香儒雅的博物館,觀瞻著國內外的非凡精品,瀏覽了一個個獨特行業的展位,接受著視覺和心靈的'震撼,我這外行充其量只是走馬觀花的普通觀眾,好比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驚羨一幅幅繡女巧手下絕妙的畫卷,疑為仙女臨返人間,絲絲線線竟無痕跡可尋。驚嘆大師們手中的竹編、根雕、寶劍、活字印刷等等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欣賞著一件件精湛的手工產品,打心底由衷地佩服。發現些看似小巧玲瓏的小物件,比如手工雕刻的橄欖核,至少千元以上的不菲價格,讓你懂得傳承技藝的艱苦絕非一年兩載之功。
忽然,視線被一個青花古韻的展位吸引,攤前有位身著素裝的女人淺聲細語,正和一客戶優雅地討價還價,一只半米來高的圓形花瓶獨占門面,它的全身通體透亮,大肚小口,細頸圓底,瓶身雕有纖竹,儼然一位淡看世間繁華的隱世,沒半點矯揉造作之感。悄悄走上前,陶瓷制作的小白鵝、煙灰缸、項鏈、吊墜,無不栩栩如生地展現著精湛技藝的魅力,那扁嘴、巧鼻、紅暈的構造,那釉彩、淡描、圓潤的協調,不經意躍入眼中的雅致,使得原本售賣的貨物淡化了它商品的本意,獨讓你覺得一件件藝術的存在。其中一個橢圓形的產品尤為獨特,不像飲具,不似擺設,上有八個小圓洞,女兒和我在那猜想這是何種神器,看著我倆好奇模樣,主人解釋道“這是塤,一種吹奏樂器”,說著拿起一個放到嘴邊,抿嘴呼氣,手指也隨之按提,便發出動聽的聲音,女兒樂得躍躍欲試,主人欣欣然拿來一張曲譜現場演示指點。原來塤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它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可能是先人模仿鳥獸叫聲用以誘捕獵物而制作。與攤主攀談,了解點漂亮工藝背后制造的繁瑣艱難,積淀些文化底蘊,收獲下一條藍綠相間的小珠子串成的長手鏈,外加一個小巧別致的花瓶。說是花瓶卻不能插花吧,精致得只堪一枝小花的重量,怕是舍不得用,瓶頸還綴有一朵小白花,滑潤的淡綠清亮了眼睛,你仿佛看見一個粗陋的微小生命在熊熊烈火中涅槃重生。“泥做火燒,關鍵在窯”,歷經配泥、成型、配釉、煅燒的工序,出脫成一件件優劣不同的作品。猶如生在塵世的我們,不問出處,原都是粗坯凡胎,由于經歷不同、路線不一,有些人因磨難而奮發圖強,有些人因挫折而萎靡不振,有些人甘愿在聲色犬馬中沉淪,有些人努力于荊棘藩籬中突圍,沉淀下來的美麗和幸福,屬于那些不畏險阻的強者。
不由得想起以前家家戶戶必備的茶壺,尤其農人的茶余飯后、閑時農忙,常伴左右的生活物品里必定有它。雄雞破開黑夜的籠罩,迎來晨曦薄暈,灶房里早已煙霧繚繞,剛剛燒滾的開水爭先恐后冒著泡兒,一邊添柴煮飯一邊沖洗茶壺,還不停催促著孩子們起床,未來得及梳理的頭發顯得有些凌亂,女人隨意趿拉著拖鞋,忙得不亦樂乎地迎接著又一個平淡日子的降臨。
“剛摸來的雞蛋,趕緊上火蒸碗羹吧。”隨著“吱呀”一聲,男人粗重的嗓門從院子里響起,不一會兒就來到女人身邊:“娃兒們也該起來了。”
“喏,茶拿好。”女人頭也不抬,順手拿了條毛巾,和一壺剛沏的新茶同時遞給男人,男人默默接過,擦去臉上的汗水,把毛巾搭在肩上,坐到門檻暫歇。看著綠葉在熱水里漂浮漫游,一抹笑意從男人嘴角揚起,他拿起旱煙袋,上上下下按壓口袋,暗自尋思著:火柴哪去了?“給。”正在男人不停摸索的時候,一只手伸過來,轉頭,看見女人正拖著一盤谷糠準備到院里喂食,拇指和食指還夾著一盒火柴,許是怕手上的水打濕火柴吧,感動于女人的細心,一股暖流浸入男人心口。里屋陸續響起嘩嘩啦啦叮叮咚咚的聲音,伴著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喧鬧,一片祥和的氣氛在石墻泥瓦的農舍飄散開來。看著雞鴨們在女人周圍爭食奪糧,女人手忙腳亂地躲閃,生怕一不小心踩著雞屎鴨糞,男人嘿嘿地憨笑,抬頭望望逐漸明朗的天色,自言自語:這季定有好收成啊!長滿青苔的院角,一叢雞冠花正開得鮮艷。
農家的院子農家的生活,都是這般地簡單樸素,混雜著瑣碎的鍋盆敲打聲,陪伴著豬哼羊咩的叫喚聲,更多是在雞毛蒜皮的小打小鬧聲中,日子跟隨炊煙的腳步升騰著向陽的溫暖。酷陽炙烤的夏日,一壺茶足以解渴;寒風刺骨的冬天,一壺茶足以暖身。農忙時節,揮汗如雨的父老鄉親不知疲累地插秧割稻,尤其天氣多變的時候,加班加點,不舍得留些時間吃點心,更不舍得花點時間休息,渴了累了,咕嚕幾口茶水便重新上陣。
那時的茶具,就是一只只不加雕琢的瓷壺,彎彎的尖嘴,有著尖頂可供拿放的壺蓋,通身簡樸而大方,或青色或白色,如果能有些花草或仕女圖案,便以為絕美。茶壺小口,好方便喝,那時的莊稼人不像如今的人們講究,一只壺嘴,全家飲用,哪有什么細菌或傳染之說,若配有瓷碗倒出來喝,應該算是比較注重衛生了。那時的小孩,應該都有過幫父母提茶壺到地里的經歷吧,父母走在前頭,孩子跟在后頭,原野清新泥土芬芳,小草綠,麥粒香,耕牛肥,風兒悠閑,童心乘上蒲公英自由飛翔。那時的茶壺,沒有如今高科技的堅固耐用,也沒有保溫功能,卻是人們貼身心愛之物。偶有點磕碰致使茶壺缺口破損,不影響盛水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被丟棄的,照樣相伴每個早出晚歸的身影,照樣給予主人或清涼或溫潤的甘霖,物隨人流,久之便有了靈性,不用眼觀,隨手一拿就觸著把手,隨口一灌就是壺嘴。純粹的鄉音,濃濃的鄉情,山間地頭,桌前灶臺,茶壺靜靜地守候著農家酸甜苦辣的煙火歲月。
一載暖春一載香,一壺光影一壺念,逃走的是時光,留下的是記憶,短暫人生旅途,能有一些美好可供翻出來回味、懷戀,豐滿了歲月,富饒了心空,難道不也是種幸福的收獲?
【穿梭于歲月的新影舊念散文】相關文章:
重拾舊影散文04-26
9年舊念散文07-12
舊影里的閃爍散文隨筆09-16
淺念歲月,不再執著散文08-08
閑話歲月,傾情念暖散文10-12
新憂舊愁散文08-04
歲月靜好念你如初散文04-10
人生有念,歲月極美散文07-14
閑話歲月傾情念暖的情感散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