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欄梨花白經典散文
人活著活著,就簡單了。把一個杯子洗亮,將一扇窗打開,隨手翻一頁書,瞥一眼案頭綠生生的植物,簡單到渺小。對自己而言,卻心懷喜悅,眼睛清亮。對過往,提筆是老,筆尖寒樹瘦,越瘦的事越讓人清冽;對明天,研墨得閑,磨一硯墨比寫一個字的時間多,磨透亮了,再寫一筆人生,墨淡野云輕。
比如簡簡單單地看一束光線,它從窗簾縫里灑下來,灑在半開的書頁上。用干凈的手指去撫摸,像摸一塊棉。此時,就那樣看著,心朗朗如百間屋,養著舊時光,養著年少寂寞的詩行,養著墻上的老掛鐘和一幅山水寫意。在一束溫暖的光線里,舊事已靜,舊念已寂,走在這一頁書中,人只想靜成一字一畫。
某一天,你打開另一本書,猶如打開一段旅程。突然看到一個側影,她發髻高挽,肩披花帔,半側的眉目間盈盈一水。你看著,只想開一池蓮。恰好有一縷光線,映在她的脖頸間,如清渺渺的蓮。似乎就該有那樣一朵蓮,開在不曾相遇的一段旅程里,開在一本你終要合上的`書里,一眼萬年。
清晨跑步,發現以前常走的環海路,竟有一條山路,曲折盤旋而上。于是順路走去。眼前山路,像個流浪的詩人,走到哪兒,就把詩歌的種子撒在哪兒,一彎坡,長出一行風吟。
松在冬的深處靜自蒼綠,掩映著幾幢有些老舊的別墅。站在那兒發一會兒呆,聽到幾聲雞鳴,仿佛來自詩人筆下還沒有寫亮的某個黎明,若隱若現。
下山時,竟發現幾幢住宅樓,零落幾處,從不知這山上還有人住。隨意走著,在住宅區一個花壇極陰冷處,看到一棵矮松上還殘存著一些雪。近看,雪將消融,但依然白。這一路走來,就這一處雪,像靜靜開的花,那么那么美。雪很簡單,就是白。
想起蘇軾《東欄梨花》里的詩句:“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一樹如雪的梨花,確實美,美得讓人惆悵。梨花落時也如雪,紛紛染地白,仿佛是落在人的心頭,染在看不多的光陰春好處。
多年前,總愛在傍晚去拍路燈。暮色里初開的路燈,弱弱微微的光,有時我會小心將它們處理成黎明的樣子,有微黃的希望,和點滴染開的熱烈的紅,然后那么淡地鋪開著。就像我們的愿望一樣,不能多但不能沒有,讓它或真實或虛幻地在心里,從不曾離開。有時,我們需要的僅僅是這么一點的安穩。
所以,我看見那雪,不會有惆悵,只是白,只是美,美到春天一路順著詩行跑過來,安安穩穩地,開成梨花一株。
我知道了,那個流浪詩人,一定是蘇軾了,我腳下的路,便通向他的東欄外。他筆下,梨花如雪;我走來,見一叢雪,美如梨白。
蘇軾的東欄外,也許都有我們惆悵的一段人生路,是枯寂的“冬欄”,擋著春風萬里,但眼中寸雪是白,是美,是春天,是梨花詩千行。
就那樣簡簡單單地,愛上一束光線,一個側影,愛上一條山路,一叢雪,一株梨白,愛上簡簡單單。那么——
去看山吧,山空有松子,落聲幽人夢。你念著古人的詩句,一下子就靜了。不求有人同賞同感這份靜,只求這份靜里,,有一位友人,靜得像棉,像月光,像一首詩。靜得他不言一語,但你一轉身,總能看見他。
去看水吧,山深有清泉,流聲佳人弦。往野花叢中坐,微笑明凈,云髻峨峨,修眉細水,兩耳淙淙。你就那樣坐著,然后被一個詩人寫進詩里,被一個畫家畫成側影,然后被一顆初雪的心,讀到,看到。
【冬欄梨花白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韭花白優美散文07-02
月上梨花白散文06-26
凍梨散文06-22
長冬長冬散文12-01
五月絨花白如雪散文07-04
冬景冬韻冬思-散文07-01
吃凍梨-散文03-22
梨鄉踏雪的散文07-03
壩欄河的冬天散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