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千年說紅豆散文
[一] 昨日晨時,當我的視線觸到這篇散文時,心中有一種無法言說的震顫,[散文]相思千年說紅豆——讀文友“江鳳鳴”的散文千年紅豆寫相思有感(原創)。鳳鳴大哥的一篇題為《千年紅豆寫相思》的散文把我的思緒拉得好長好長。
“千年”、“紅豆”、“相思”……這些柔情中帶著淺淺傷感的字眼就這樣把我的記憶一層層地掀起。
很多年前的那個秋天,于如詩如畫的南方某鎮,無意間邂逅了那一株株高大茂密的相思樹,只是那時,花期已過,籽還未結。
那年初見時,我不認識它,窄長的葉子綠泛微黃,密密麻麻一樹又一樹,并無絢麗奪目之處。同行的友人告訴我說,你別看這樹沒什么,這樹的果實可愛著呢,細小滴溜圓,火一樣紅,它叫紅豆,也叫相思豆。
其實,我很想一睹這“相思豆”的芳容,一探其相思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友人卻“無情”地告訴我,早著呢!要挨過花期等到來年春夏才能結果呢。
來年的五月,我收到了友人從南國寄來的紅豆,三兩顆紅豆靜靜地躺在一只晶瑩的玻璃瓶里,還有一件是紅豆串成的手鏈,半邊紅,半邊黑,黑得發亮,紅得發光。
當我把這極輕極輕的紅豆握在手中時,心中充滿著溫暖,凝望著它,凝望著那晶瑩潤澤如瑪瑙的紅豆,禁不住要問,這顆顆紅豆,果真是相思染成的嗎?凝望著它,想要把自己的心全部浸潤在那一抹妖嬈的紅里,想那一樹蔥蘢的思戀和南國遙遠的友人,瞬間,原本蒼涼如雪的心境,頃刻間變得綠意盎然。
流年易逝,如水匆匆,友人寄來的裝著紅豆的玻璃瓶子依然安放在我的案前,那一根用紅豆串成的手鏈依然系在我的手腕上……我知道,我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紅豆;我知道,那年秋天,當我把眼睛交給那一抹成蔭的風景時,心,也就一起交給了紅紅的相思豆。
[二]
當我把紛飛的思緒從記憶中抽回,視線在這篇散文中掠過時,耳邊傳來一曲王菲的《紅豆》,伴著空靈的歌聲,隨著鳳鳴大哥的文字,開始一段溫情的紅豆之旅。
與此文的作者“江鳳鳴”相識于“好心情”文學網站,在這個浮夸之風越演越烈網絡文學時代,江鳳鳴的文學作品無疑是底蘊豐饒且文思浩遠的,無論是作品的構思、意境、語言抑或是作品的思想性,都彰顯著一種高度、一份人生的厚重感。他筆下的散文或雜文,每一篇都是直抵人心,蒼勁有力,充滿質感,每每讀后,總是令人不忍掩卷。
我喚他為大哥,有時也稱他為老師,在我的心中,江鳳鳴亦師亦友亦兄亦知己,我喜歡編輯他的散文作品,心甘情愿地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的時間去品讀他的作品,然后書寫“編者按”。每一次閱讀品析,都會感覺是一次極其愉快的文字之旅;每一次,總會忍不住地從內心發出一聲聲贊嘆。
從“好心情”到“逝水流年”,這一路上,大哥的文學作品從來都沒有從我的視線、從我的心里消失過、離開過……這種感覺有時候,真的是無法用文字去表述,只是用一種安靜的姿態,遠遠地欣賞著,便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走進彼此的文字中,同時也走進了純澈清朗的文學世界中。
[三]
鳳鳴大哥(以下簡稱作者)的這篇散文寫在從江陰顧山歸來的深秋。
經一位友人的邀請,作者來到了江陰顧山。顧山,是紅豆的故鄉,隨處可見與紅豆有關的字畫、風情;顧山東北六七里,隨處可見蔥郁的紅豆樹,隨處可聽聞到關于紅豆的浪漫傳說。
顧山的紅豆樹因昭明太子與賣茶女慧如的愛情故事而名揚世間,被世人傳頌,顧山的紅豆,也因了這樣凄婉的故事而多了一絲傳奇浪漫的色彩。
紅豆,有著極其純情而深邃的文化底蘊。古往今來,多少癡情男女,以紅豆抒發內心愛慕之情、相思之意。一顆小小的紅豆,寓意深深,不僅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征,還蘊含著更廣泛更深層的情意:手足情,朋友情,患難之情,民族之情……此情博大,綿遠深婉。
記得《觚》卷七中對紅豆是這樣描述的:“紅豆,又名名相思子,其樹之葉如槐,盛夏子熟,破莢而出,色勝珊瑚,粵中閨閣,多雜珠翠以飾首,經年不壞……”
這篇散文,就是以紅豆為主題,嵌入與紅豆有關的歷史典故,層層鋪展。文章結構清晰,散文的可讀性在這篇文章里有著很好的呈現。全文按內容共分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作者講述了與紅豆有關的.愛情故事,后半部分則著墨于對顧山紅豆的介紹與探尋,讀后感《[散文]相思千年說紅豆——讀文友“江鳳鳴”的散文千年紅豆寫相思有感(原創)》。
在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追尋著歷史的蹤跡,用自己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千百年前的那個與“紅豆”有關的愛情故事。把昭明太子與民間女子的愛情歷程,清晰又自然地呈現在文字間。
太子的風流多情,慧如的清秀娉婷;太子的別后深情,栽樹寄情,慧如的相思成疾、因愛離世……經作者一支妙筆,刻畫得沒有一絲雕琢的痕跡,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地走入這個遙遠的故事中,去感受古人相愛時的甜蜜與相思時的悲苦。
在這一段的描寫中,作者運用了人物之間對話的形式展開敘述,并加以人物的外貌、神態方面的描寫以及景物的渲染,以求達到文字傳神入畫的效果。優美自然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這一雙一見鐘情并心生愛慕的才子佳人之間的愛情,最后葬送在舊時森嚴的封建禮制下的感慨,并用王維的一首《紅豆》詩來提升全文的意境和深度。
從歷史一重又一重的幕簾中走出來的我們,隨即又跟從著作者的文字走進了顧山的紅豆村,欣賞到了當年昭明太子親手種下的紅豆樹。
推開那一扇寫著“紅豆院”的大門,抬腳邁進那高高的門檻,一棵高大挺拔的珍稀古樹在深秋的陽光下顯得肅穆而寧靜。出現在作者面前的這一棵紅豆樹,枝干茂密并向四周舒展,樹高八、九米,形同巨傘,雖歷盡千年滄桑,但仍舊生機盎然,好像一對永抱不散的情侶……
在這一段中,關于紅豆樹還有“紅豆庵”的介紹,以及顧山紅豆一些歷史上的記載,這些介紹都是以一位顧山阿婆的口吻展開敘述的,這樣的創作手法,使得這篇散文更具真實感和美感,使得文章的脈絡也更加清晰明朗,這小小的一顆紅豆,在作者的文字中更具魅力和光芒。
行文至結尾,王維的一闋《紅豆》再一次響徹在作者的心中,這一種生生不息的情懷,從文字間走出,走進了我們的心里,從閱讀的那一刻起,至始至終感染著我們。讓人不得不驚嘆,這一顆小小的紅豆,歷經千百年,被相思浸染,那一抹紅,在世人心中綿延不止。
[四]
王維的一首《紅豆》詩,托紅豆,寄相思,言近旨遠,情思纏綿,帶出多少癡心人的情感共鳴,經久吟誦,生生不息……在作者的這篇《千年相思寫紅豆》中,這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出現過三次,相信也是絕大多數世人對紅豆最初最美最真的的印象了。
在唐代,把紅豆寫入詩中的絕非王維一人,溫庭筠也在自己的詩中不止一次地吟詠紅豆,或借紅豆抒情表意。在他的《錦城曲》中就有兩句詩寫到了紅豆:“江頭學種相思子,樹成寄與望鄉人。”這里的紅豆成了詩人寄與遠行之人作為紀念的禮物。在他的《新添聲楊柳枝詞》又有這樣的描述:“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愛戀的詩,詩中用紅豆嵌在骰子中,比喻對愛人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或許唯有紅豆可以傳情吧。
閱讀此文,自然而然便會想到古人筆下那些雋永的吟詠紅豆的詩詞:
一句“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寫滿著愛的沉重;
一句“玲瓏粒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寫滿著愛的深情;
一句“庭前種得相思樹,落盡相思人未歸。”寫滿著愛的愁苦;
一句讀“紅豆尚可盡,相思無已時。”表達著愛的恒久……
還有《紅樓夢》,寶玉筆下《紅豆詞》中的一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寫滿著相思的痛。這一路詩韻,依依呀呀,至今仍縈繞在心間揮散不去;
于是,流年逝水而去,那些被世人再一次翻閱的不朽詩篇中,我們看到了更多更美更紅的紅豆在迷離的夜色下落了一地……
時光悠悠,晃過千年。
一千多年前,王維詠出了這樣的相思。千年后的今天,一位叫“林夕”的詞人亦借用紅豆,抒發了最綿長的哀愁。林夕從來便是那雅俗兼容之人,他的詞既可以高雅如唐詩宋詞一般,也可以平淡如潺潺溪流一樣。他的經典之作《紅豆》就是一首唯美又通俗易懂的詞。
在王菲純凈質感,無比空靈的歌聲中,一曲《紅豆》,唯美深情地演繹了現代人的相思之苦,同時也唱出了現代人寄情于紅豆的情愫:“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然后一起分享,會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紅塵中人,一如這一曲《紅豆》中所吟唱的:“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時候,寧愿選擇留戀不放手,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甘愿承受著相思之苦,在各自的角落里雕琢著自己的時光,被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流年淹沒,埋藏……只為相信這個世界依然有愛情,有如古人那般的情感,就像紅豆一樣,因為單純,所以永恒!
人生路上,總有一些風景難以留住,總會有一些人事在記憶中經久不去。我們一直要記得人生的方向總在不斷地向前。我們會失去很多東西,亦會擁有很多東西。不要輕易地放開生命中的任何一處風景,哪怕只是一片荒蕪,也會有它的魅力所在……如顆顆紅豆,如縷縷相思。
[五]
寫完這篇散文的讀后感,時光悠悠過去了一天。
今日,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重新拈起這篇《千年紅豆寫相思》,思緒在作者的文中一次又一次地浮沉。一讀再讀,發現這真是一篇越讀越有味的散文,行文蒼勁大氣,下筆時飽含深情,讀來韻感十足,加上作者嫻熟的筆法,便可在遣詞造句中品出別樣
【相思千年說紅豆散文】相關文章:
相思楓染紅豆情感散文06-24
紅豆樹與相思樹優美散文03-29
紅豆院,此物最相思散文08-08
拈來紅豆細訴相思散文07-25
相思的紅豆詩歌12-29
相思紅豆相思入骨詩句03-03
眼前無處說相思散文04-17
紅豆相思的詩句03-23
相思紅豆-高三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