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漓江源頭的風景散文
在貓兒山之麓,既身臨其境,眼之所見,本已無所謂風景之事,可以套用的一句話便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么,如果站著的是另一個山頭,可得其景乎?答曰:也難。
既是華南第一峰,2000多米的高度,重巒疊嶂,亙古以來,當是云里霧里的態勢居多,決不會顧及平生偶得登臨的我輩之期待。
但既來之,對這漓江的源頭,那怕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也是萬萬不應錯過的,在這貓兒山之巔。
高山之巔的林木未必挺拔,但我相信這就是所謂的原始森林一一人類對原始森林的破壞,在宇宙萬物中,也就略略遜色于火星撞地球之類吧,但我推測,那人類的“魔手”或許一時還沒有伸到這里,于是我這會兒就處在這幾乎密不透風的、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之中了。
密集而不甚挺拔的林木想必代代都能壽終正寢,因而立于天地之間的年頭較之人工用材林一類便漫長了許多。既然無以挺拔,便各各顯出了盤根虬枝的蒼老之態,又蒼老而并非老朽昏聵,于是就造就了這高山之巔的濃郁而又清新的綠意,給徜徉其間的游人如我者既吊起胃口,又鼓足了滿滿的“欲窮其林”的欲望。
林木雖云遮天蔽日,陽光卻也有著見縫插針的韌勁,把零散的、細碎的光輝撒進了這森林的底部,往往給那披滿苔蘚的樹的枝干造就了絨毛般的金輝,甚是耀眼,甚是悅目。
落葉歸根又是亙古不變的定理,于是林木之下便有了亙古的堆積,那么,在這江河的源頭之地,那茂密林木扎根之所在,其實就是一層厚實的腐殖質積淀而成的土壤,稱其沃土是定然不會錯的。
盡管是在氣流暢通的高山之巔,腐植質發出的微微腐味還是驅之不散,心中一時生出納悶,難道這里就是清澈溫婉舉世著名的漓江的源頭?
知識頗豐的牛骨于途中不經意淡及,凡大山脈,便天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小的氣候循環系統,通俗講來,民諺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長”者,是之謂也。
如此想來,此刻站在高山之巔,氣溫明顯低了許多自不必說,潮氣也重了許多,四野大扺籠罩在云里霧里,潮氣總在不斷地聚集,于是林木根部那積淀了難以計算年代的腐殖層,便飽飽地含了水份,日久天長,那水份又漸漸超出了腐殖層的容量,于是便一滴一滴地溢出,在稍稍低洼的地方積而形成無數毫無規則的小小水渦,這就是所謂“源頭”的端倪一一這一切,如果不把道理想清楚了,就像“不識廬山真面目”一樣,面對源頭也茫然。
刻有“漓江源”三個字的石碑立于緊挨著游覽棧道柵欄外側的地方,很好的書法,很好的意蘊,卻無法為它選擇一個相宜的機位了一一既無法可想,也就無所謂了。
路徑向原始森林的深處延伸,曲折起伏,大景看不到了,小不伶丁的景致卻不絕于目,于是在棧道盡處,不時呈現一小段蒼古的石階。拾級而上,常常小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俄而又一頭鉆進密林之中了。同行數人者,相距并不遠,身影的呈現卻只在明滅之間,林木的深邃也就不言自明了。
時有枯樹橫亙于途,將朽而未朽,布滿厚厚的苔蘚,甚至有青幽野蘭根植其上,儼然一道小小的景致。路徑一時小有跌啟,是溝壑的狀態,于是便有一座簡易的小橋連接了兩端。小橋的下面,如果有些流水,一切便順理成章了,但又未必有流水,即便有,也甚至還稱不上“涓涓細流”,也只是一種潮乎乎的感覺而已。我便憶起電視節目中一些江河探源的場面,對于所謂源頭的確認,遵循的是唯其高遠,唯其細小的原則,以之印證貓兒山巔之所見,信矣!
路徑險阻的地方,有棧道交通;腿腳乏困之時,有亭臺憩息一一亭子看似古樸簡陋,卻也堅實經摧,而密林深處的石桌石凳之類,古樸堅實而外,一律苔痕累累,在山霧之中,幾疑仙跡存焉。
漫步仍在不經意間,先前領略過的所謂“源頭”的端倪,那潮乎乎的腐殖層上細小雜亂的坑洼之處,這會兒似有擴展,漸次濫觴,漸次呈其流動之勢,雖然其格局也不過涓涓而已。不過涓涓的格局也在擴展,坑洼由寸而尺,由尺而滿其一圍,并漸次溢出,成了小有水聲的溪流。這時,見縫插針的細碎的陽光如果射到并不寬敞的水面,就讓人生出了粼粼波光的感覺,當然,那粼粼波光,絕對是迷你級別的。
終于來到一處豁然開朗的地方,竟是莽莽叢林中一處闊可數畝的熒熒水面,這回的波光粼粼比先前迷你級的坑坑洼洼開闊了何止千倍萬倍!而且,先前一直彌漫四野的那股微微的腐植之氣,一時似乎消失殆盡,清爽的感覺直襲而來,好不宜人!
一時又憶起了得之于大方之家一類零零丁丁的教誨,內有“自凈”一詞,以之印證這漓江源頭腐殖質氣味的聚散,亦足信矣!
想來天地之間,所謂的“自凈”功能確也強大,即如漓江,其源頭之地,確處嶺南第一高峰,人跡罕至,密林覆蓋,宛若仙境自不必說。但徜徉其間,云里霧里,雖言其美,那股亙古的微腐之氣是驅之不散的。這腐殖質積淀厚重的地方,這微腐之氣彌漫的地方,或許便是江河源頭的共性?才疏學淺如我者,當然不敢妄下結論,但有一點想來不會有大錯的,那便是,當這厚厚的腐植層吸足了天地之靈氣,蘊涵了滿滿的水份,便漸漸溢而出之,先是點點滴滴,繼而積成闊不盈尺的小氹,無數小氹相為響應的時候,便形成了無數的涓涓細流,便皆依著水往低處流的永恒定理一路淌去了。
還有一個看似微不足道卻最最不應錯過的關注點,也就在那看似雜亂無章的小氹或涓涓細流的側畔,大抵零星分布著一些茵茵如許的蘭花草,這是天意吧,所謂的天地之靈氣, 又豈能不含括了這些幽幽的馥郁蘭香?
也就在這滲透泥沙,沖涮山石的繁覆曲折的過程中,或許是生物的作用,或許是物理的作用,或許是……哦,才疏學淺如我實在也不甚了然,總之是,其源頭的微腐之氣,漸次消散乃至蕩然無存,其先前未必清澈的源頭,漸次澄清乃至晶瑩剔透,并且帶著一股清幽蘭香,一路左右逢源,不斷壯大,終于匯集成一條清澈溫婉的,在奇美的喀斯特地貌的峻美山巒中蜿蜒前行,并且與之互為妝扮的有如錦上添花共同升華的享譽世界的漓江。
【漓江源頭的風景散文】相關文章:
漓江詩情散文05-03
游記散文:漓江游記06-26
風景的散文05-29
風景散文05-30
風景經典散文05-09
風景中的風景散文05-30
經典散文風景05-17
風景游記散文06-12
人生的風景-散文06-24
路上的風景經典散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