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老家的野菜散文
每年春天,總趁雙休日回老家幾趟。早幾年,走在通往老家的壩頂,遠遠就看見老屋上冒著炊煙,那一定是母親在燒飯呢,F今,村莊房屋已經拆遷,在那上面,已然屹立一座現代化的“鹽化之都”。母親與大哥一家也被安置在像城里人住的樓房里,好在樓里的鄰居,都是原來村莊的。母親的精神依然矍鑠,看到我們回來說:“今天下午遲了,明天再去,晚上還要跳廣場舞呢。”母親知道我是饞于家鄉的野菜。我的家鄉位于江淮分水嶺,是古代吳楚相連之地,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突圍南進,《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乃陷大澤中!睖婧IL铮业募亦l就在陰陵大澤之上,打小記憶中,土地相對貧瘠,又三干干兩旱旱,夏秋季,灘頭灣地常被洪水淹沒,以至于老人們說,“貓尿尿就把莊稼給淹了”,進出都是土路,晴天還好,逢雨天雪天,趕個集下個街,小孩上學,那叫一個艱難呀。我在那生活了近二十年,愣是溫飽也沒解決。二十幾年前去城里打工,別人問起我的家鄉在哪里,都羞于啟齒,其實不單單是家鄉窮,而是出去的鄉黨常跟外人打架,打工人家老板不愿要。
提起野菜,首推家鄉的薺菜,雖然城里都能買到,但絕不是那個味兒!盎膱@槁葉飄,薺菜已堪挑!遍_春,如果雨雪不多,在正月十幾就能挖到薺菜,這季節早晚冰霜交加,寒意料峭,趁著午后的春風暖陽,母親和我們一起去挑薺菜,薺菜棵棵都匍匐地面,葉梢一圈與菜心顏色青綠,而中間為褐色,想是欲暖還寒的影響,本想甩開膀子往上長,寒氣一來又得穿上棉襖,看上去色褐磕磣,一下鍋,它的碧綠就悠悠地蕩漾開來,一開鍋,那濃郁的薺香,撩撥的你心癢癢的、嗓子也癢癢的,如果煮的是面條,就像每一根白玉上面鑲上星星點點的翡翠,讓你不忍下箸;如果煮的是餃子,面皮裹著菜餡,猶如早春的薄霧,彌漫于竹林間,朦朧誘人,蘇東坡說薺菜“雖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薺菜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板葉,一種是散葉。板葉薺菜,通體碧綠,葉面寬大肥厚,抽薹開花期早,養眼耐看,采食期短,正常年景,驚蟄前后尚可挖點;散葉薺菜,綠中帶褐色,葉面鋸齒凹陷、碎須有茸毛,較其他薺菜香濃味鮮,可采摘到春分前后。母親對薺菜的生長習性了如指掌,我們所經過的田頭路邊、園埂壩坎、小菜園地,一路挑來,成菜的篾藍已經快滿。時而,有幾孩童在“村村通”水泥道上玩耍,投來童真、好奇的目光,單純的笑臉,酷似過往的童年。太陽漸漸沉于壩頂的樹后,寒氣陣陣襲來,在回家的路上,我說怎么不挑些馬蘭頭,母親說:“太小,上不了手,下趟回來就有了!
“離離幽草自成叢,過眼兒童采擷空。不知馬蘭入晨俎,何似燕麥搖春風!标懹卧娭械鸟R蘭,即是馬蘭頭。立春一過,蟄伏一冬的馬蘭頭,似乎被春的氣息喚醒,一片片簇擁著,瞬間鮮活起來,它們在明媚的春光里伸腰展臂,在和煦的春風里搖曳著稚嫩而蓬勃的身姿,在綿綿春雨中,滾珠流翠,帶著青春的朝氣,洋溢著春天的爛漫。馬蘭頭有青梗紅梗兩種,喜溫耐陰,抗寒耐熱,簇生于田邊、路旁、溝坎等低洼處,采摘期在三四月份,野生的株小,由于朝霜晚露,吸天地之精華,所以它綠瑩瑩、嫩閃閃、鮮靈靈。馬蘭頭可清炒、涼拌、作餡和拌面粉清蒸等多種吃法。涼拌,將馬蘭頭焯水、切碎,香干切丁,輔以鹽、糖、蒜末、醬麻油醋等佐料一拌,那凝聚了春綠的色澤,那濃縮了的曠野的.清香,你會忍不住大快朵頤。小時候多是蒸吃,拌點面粉拌點鹽,十二張大鍋蒸上一鍋,從菜園地里拔顆蔥,揪幾根蒜葉,洗洗切碎,待出鍋時,撒上蔥蒜花,再挖一湯匙凝結的豬油拌勻,又當飯又當菜,吃過了喝點開水,那窘若囚拘的歲月,春天的野菜,幫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荒春,真是“寶階香砌何曾識,偏向寒門滿地生!爆F在剁餡兌肉包餃子,可是那時的奢侈品了。
從開春到春末,老家的野菜還有很多,像枸杞頭、馬齒莧、野掃帚頭、野小蒜、野莧菜······現在知道它們清熱解毒、明目益胃、消腫利濕,可降三高,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有不錯的保健功效?赡菚r在我的眼里,就是充饑的食物。從人們擺脫吃早飯夕沒著落的生活,再用錢幣脂肪積累資源的能力,而今又追求膏梁厚味之后,吃點野菜也是不錯的選擇。人生有時就這么奇怪,在顛簸的旅途中,或許模糊了故鄉與異鄉,人人都是旅途中的過客,旅途精彩而無奈,旅程短暫又漫長。當膨脹迷茫時,踏著春光,回趟老家,去母親身邊,回到你人生啟航的地方,盤桓幾時或小住幾天,陪陪母親,挑點野菜,感受鄉情,聆聽鄉音,收攏耗散的生命,安頓飄浮的心靈,做幾餐野菜宴,品一品老家的味道,嚼一嚼過往的記憶,此時突然感知,貧困已成過往,野蠻已成歷史,隨之而來的是文明富裕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