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時間:2022-10-31 14:26:56 散文 我要投稿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精選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什么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精選10篇)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1

  文學,總是讓很多感性的人樂于賞析和沉醉。在文學的世界里,可以不斷地尋覓到各自內心深處那股清泉的傾瀉。而我是這樣感性的人,又是如此的渴求著、追求著精神上的知音,所以,如果一定要讓我來選擇一位心儀的文學大師,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靠近那位不斷為世人詮釋著愛的真諦的女作家——冰心。

  我上學那會兒,幾乎每學期的課本中都會出現很多文學大師如茅盾、巴金、魯迅等之作品,而對冰心有印象還是從學習課文《小橘燈》那時開始的(現在想來有些愧疚之意,當時自己僅僅是個小毛孩,其實并沒有真的懂得冰心的文章或者是作者本人獨特之所在)。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吧,所以對細膩的情感語言或者動作就格外的敏感,《小橘燈》里的那個鎮定、勇敢、樂觀的小姑娘就深深地印在了腦子里。二十多年后,當我真正的走進“冰心世界”,悠悠的淚水竟然滑落在心靈深處的清泉里,蕩起了難以釋懷的傷感。這傷感來自滄桑的歲月,因為我渴望童心,更來自對冰心的依戀,因為她的愛,讓我如此徹骨的感動。

  我喜歡寫詩,上學的時候,少寫日記而多作詩(不過今天看來那些所謂的詩是不夠講究“規矩”的),真得是很喜歡讀詩、賞詩、學詩。席慕容、汪國真……在那個少女時代是觸動情懷的一根琴弦,總能令我黯然神傷,莫名心動。然而,那卻依然不能帶我走進自己想要的精神家園。直到我遇見了《繁星》、《春水》,也認識了冰心。

  《繁星》、《春水》我喜歡讀,至今每次翻閱就好像一個孩子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棒棒糖,不斷地一遍遍地吮吸著、回味著甘甜。《繁星》《春水》的內容,是詩人平時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后來,她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啟發,覺得自己那些三言兩語的小雜感里也有著詩的因子,這才整理起來,而成為兩本詩集。冰心在當時大約不會想到,她這兩本含蓄雋永、富于哲理的小詩集的出版,竟會使那么多青年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撥動。《繁星》和《春水》就如同它的名字,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可愛的童心,擁抱了宇宙間圣潔的母愛。沒有濃墨重彩,只是用清淡的筆墨將最真的本色美顯示出來。

  每個人都是母親生下來的,在那個“善我”里面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在《超人》之后,冰心的《春水》里,讓我們感受著愛的引導,很清晰地明白,愛才是人類本真的東西,應當讓愛主宰整個世界的一切,因它能夠戰勝任何冷酷與孤獨。而世間“萬有之源”就是母愛。冰心后來出洋留學,一去便是多年,當不安的心靈需要尋求安慰和歸宿的時候,她便通過筆來敘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夠早點回家。她幻想著與母親見面,幻想著回家,她很快樂。但是一旦沒了幻想,那么她就會變得更加的失落,而母親就成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背井離鄉,又離開了至愛的母親,怎會沒有思鄉之情呢?“故鄉的波浪呵!你那飛濺的浪花,從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盤石,現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冰心的短詩,給了我萬千的感慨。她的詩不含絲毫的虛偽,全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能夠感人至深,也可見冰心的童年是在幻想中度過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勝,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愛,思母心切是我們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愛的代名詞,在那字里行間,我對母親滯納已久的情感在那一刻迸發出來。因此,我無法擺脫用冰心的作為來衡量自己的孝心,因為她那種感情太樸實而又浩瀚,只令我愧對母親。此時的我,心潮澎湃,無法平靜,萬千感受,無法溢于言表。

  已為人母,再次感受母親的溫情與偉大,我懂得用母親的眷戀看著身邊的孩子。長夜燈下,我在《繁星》里回憶:“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握卷吁唏,枕畔潤濕。在“小弟弟呵……靈魂深處的孩子呵。”回憶我兄妹情深的嬉戲。“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就是孩子了……”,“真理,在嬰兒的沉默中,不在聰明人的辯論里。”“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冰心為這個世界張貼了一份份最觸動人心弦的“海報”:比我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里像圣經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愛是永恒的!而我,一股強大的沖動感,想要把我整個生命交托給這些可愛的天使們!不是自己有多么偉大,而是冰心涓涓不息的清泉滋潤著我人性的善良之田,這種真實而又轟轟烈烈的呼喚如水如空氣,淡淡的而又永恒,讓人不能不沉醉啊!

  冰心感受著愛,譜寫著愛,呼喚著愛。她的愛,如同她的名字——“冰心”一般典雅清麗,超凡脫俗,我們可以傾聽得到以愛為主旋律的多重奏繞梁不絕地回響在她所有的作品里,一句“弱小的草呵!驕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裝點了世界。”告訴我們小草雖然渺小,但世界卻需要你的點綴。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去做該做的,在時間的書上寫下你的成績與輝煌。讀這些小詩,很親切,冰心將大自然中最純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東西用輕淡優雅的詩句表現出來,不加以任何人為的修飾,不添以任何華美的詞句,帶著一絲溫柔的憂愁,或一些深深的內在美:明目下,綠葉如云,白衣如雪。怎樣的感人呵!在那娓娓道來的詩句中,滿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冰清玉潔之心的再現。

  深藍太空里楚楚動人的星星,裝點著世界弱小而驕傲的人生,讀著讀著,覺得很美很美,不僅僅是美而美,也有憂而美,悲而美。冰心的內心,是一個愛與美交融的世界!于是,常常會默默地流下淚來,那曾經稚嫩的童心被圣潔美文啟迪后,混沌初開的真誠的淚珠,如同甘露,哺育著我此后的至真至純的愛,至深至切的情。冰心的愛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我走向善走向美走向光明。每當人世憂喜紛至沓來,百感交集于心頭,重翻冰心著作,便有一種溫馨的慰安,一種博大的寬容,一種熨帖心靈的平和寧靜。于是,我試著懷擁無限的愛同樣來愛我的父母:回家時送上的一杯熱茶,勞累時一句體貼的話使我的愛有了甜蜜的滋味,感受著愛一個人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情;在學校,遇到困難的人我幫助她,困境中,相互依偎著的我讀出了那份愛的鼓勵;在孩子面前,我學會了寬容和學習,擁著幼小的臂膀,信賴與溫情在陽光下閃爍著光彩。真的!我靜靜的,以真愛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我用心去愛他們,做著交流,我發現每一株樹,每一棵草,每一條小溪都有著生命的存在,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和永恒。原來愛是那么奇妙,在靈魂深處閃爍著光彩,使一切的一切變得長久而有意蘊……

  仰望浩瀚《繁星》,輕撫綿綿《春水》,依然看得到冰心奶奶優雅柔美、清風明月般的身影。“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在那至純至靈的愛里陶醉,無論用什么語言去贊美冰心都難免浮淺。她的作品,她的人格,那永恒的燭照人心的光輝,與質樸無華的大自然同在,讓你可以領略可以體味,卻一言難盡……

  冰心好似是在昨天,這一切也好似是在昨天,而愛,真的會永恒!

  對待一位同學的不幸,整個集體都轉過去不理,再沒有比這種利己主義更糟糕的了。而相反,集體去參與,就會避免孤獨,人就會限制自己的愿望,就會渴望去參與。凡是有崇高精神的地方,就會出現真正的人。這名家之見讓我想起了他。

  他是我的準學生,概括他的性格,應該是這樣的:課間不能和同學正常交流,凡事總愿意訴諸武力,課上無法和同齡孩子同步學習,生活習慣上一塌糊涂。冷落他的存在或者流露急躁和粗暴,其實是一個老師對待他再正常不過的反應。在他面前我相信絕大多數老師都會用那份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來無聲的束縛他,以至于讓他感到一種壓力,當然,這也并非對他存什么上進之類的希望,而是根本放棄了對他的教育,放任自流。只要他平平安安,別的也就不再奢求。在這樣的一種似乎成為習慣的偏見中,學生也更加疏遠他。可想而知,在這樣一種壓抑和被封閉的環境中他生活的非常不快樂,孤獨感自卑感重重包圍了他。

  簡單地搜索和整理一下自己的記憶,若干年前我也曾接觸過類似于這樣的一個學生,他也是一個非常好斗的家伙,一個從來都不會安份地坐在教室里聽課的家伙——即使坐在教室,我相信他對老師的講解也是不知所云,還有的便是他嘮叨不清的吐詞發音、類似于弱智兒童的眼神舉止、很短但極為有力的粗壯四肢。不管是誰,只要是惹了他,一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仗著打架時什么都不怕的那股子傻勁,他成了學校最矚目的明星。

  象這樣的異類,很多老師在對待他們時,使用的都是一些粗暴的方法,甚至還包括一些體罰。本來我也應該是這些老師中的一員,因為我能夠想像得到,也可以理解得到:不管是誰,只要教他,都會因此增添許多無奈和苦惱。這樣一個可謂一無是處的學生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你付出一絲憐愛的,但當我偶然間得知因他的父母離異,他衣食都沒有著落時,我心里不禁有了震動和酸楚,想起不管在校外哪個角落,只要遇到他,總會聽到許多優等生都未必能喊出口的“老師好”時,我在學校里對他的那絲囿于心中的憤怒也在無形中被消磨的干干凈凈,且心靈深處對自己在學校里施加于他身上的哪怕丁點兒的粗暴也會感到深深的自責——孩子不理解你的要求,孩子不遵守學校和班級的紀律,那不是他的錯。我應該給他一個至少能夠提供安全感、充滿愛心的班級生存環境,我要做他的“保護神”,拯救如同迷失方向護的羔羊。

  于是我做了很多:鼓勵學生大膽地和他交流,引導學生在他周圍建立友善的環境;鼓勵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完成自己的作業,批改時,不管完成得如何,絕大數是表揚和贊許,具體形式有:寫字五星、作業批“好”、周末授予獎狀和口頭表揚等;鼓勵他把自己的“創作”獻給老師;放學路上我給他講做人的道理,上課把他的到班情況放在心上,去醫院看望因生病住院的他,在生活上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在班級里帶領學生和他融洽溝通,注意教育方法的常變常新,有的時候也采用欲擒故縱的方法。

  猶記得因為他打架讓我不得不和被打孩子的家長協調的一幕又一幕;猶記得我給他的不叫作業的作業本上批上一個又一個的“優”、“真棒”;猶記得我們的私下約定——為爭取那張少年之星的證書而不斷努力……

  寬容如同雨露,滋潤了他幾乎干涸的幼小心靈。慢慢的,他有了老師的肯定,有了同學們善意的支持和掌聲,周圍的老師、學生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源自內心的那份快樂,他黝黑的臉頰也被喜悅的笑容和其它溢于言表的高興情緒修飾得清晰可見。是的,他也渴望被關懷,他有屬于自己、只和自己比試的成長空間,他有得到提高、喚起自尊的可能;他也有獲得學業成功的欲望和需求,他也有獲得個性發展的權利和理由;他同樣渴望擁有生命、思維、行為、意志的自由空間,他同樣追求別人的認同、欣賞、表揚和夸獎。他和許多正常的孩子一樣,也有他自己的“閃光之處”,只不過這需要我們用寬容去挖掘。

  “剪者用心付熱血,全因樹頭有此枝。”讓每一個孩子知道自己的長處,并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長處,是老師的神圣職責。對待每一個孩子,應該不以智愚而不同,不以優劣而相異。向那些在苦難中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吧,不要因他們貧窮、不幸而歧視他們,不要因他們是“差生”而看不起他們,擁有寬容的心是一種無私的愛,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我信奉不是棰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我有理由讓他在生活和學習中得到絲絲入扣的呵護,期盼這會成為他小學階段甚至是人生路上的轉折點。

  何懷宏在其《良心論》中認為:惻隱之心純然出自對他人的關切,而完全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更不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某種利益。作為老師,在任何時候是不可以放棄任何學生的,無論他有多糟糕。

  五年前,我實現了自己的教師夢,成為了一名音樂教師。初為人師,我滿懷熱忱,想把全部的愛奉獻給學生。我努力的備課,做教學筆記,力求使每一節課生動而富有知識性。然而現狀令我失望,學生不服從管教,上課不認真聽講,恨鐵不成鋼的我為此生氣,甚至大發脾氣。孩子們的眼神也從好奇,變為疑惑,甚至變為反抗,笑容一天天從我臉上消失。從幾何時,我也變成了孩子們不喜歡的老師了呢?

  語言學家羅蘭說:“讀有益的書可以把我們由瑣碎、雜亂的現實升到一個較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觀者的眼光回顧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為大事的焦慮、煩惱、氣惱、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牽涉在內的擾攘、紛爭,這時就都不再那么值得你認識了。”在我陷入困境的時候,《每周一讀》、《教育文摘》這些書籍,像一道道光芒給我以慰藉和力量。

  翻開2008年卷《每周一讀》的目錄,我認真的尋找著自己所感興趣的文章題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英文譯讀的散文,作品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作者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誡世人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使人很難相信這是出自一位盲人之筆。早就知道“海倫凱勒”的事跡,知道她跟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無比欽佩的張海迪一樣身殘志堅,但除此之外對她沒有更多的了解。于是,讀完文章后便開始上網搜索海倫的成長經歷。

  海倫凱勒從小身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世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沙利文。沙利文老師用一生陪伴這可憐的孩子,將她由一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了一個勇敢博愛的偉大的作家。如果不是愛,怎能有這么巨大的奇跡?如果不是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殘缺的軀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呢?

  在后來的工作中,我試圖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我知道,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在一堂四年級的音樂課上,有個男生一直都在座位上發呆,沒有任何表情。我便主動請他回答問題“請問這首樂曲表達的是什么情緒?”“老師,他是個白癡。”一個性急的學生大聲說。“對的,他什么也不會,不用管他”旁邊的同學“不甘寂寞”,忙著補充。“他考試只考八分,是個笨蛋!”班長也大聲告著狀。一時之間,教室里像炸開了鍋,顯然他是“白癡”燃起了學生的興奮點。那個男孩用怯怯的眼光望著我,好像害怕我會批評他。我當即向全班宣布:“在老師的心目中沒有笨學生,只有不努力的學生,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是最優秀的!”下課后,我向班主任了解情況得知那個男孩平時沒有朋友,性格孤僻。于是,我走到他的身邊說:“今后我們是朋友!”從那以后,每當下課碰到他,他都會跑過來親切的叫一聲:“老師好!”讓我意外的是,在期末考試中,原本連吐字都不清晰的他居然完整的演唱了一首歌曲。新年快到了,我收到一沓賀卡,其中有一張寫著“謝謝你,老師,沒有人說過我聰明,您是我最喜歡的老師和朋友!”署名正是那個男孩!

  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評轉化為親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學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斷地調正方向,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成長。 在老師的手中,握著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希望,這就是教師的全部財富,也是教師的神奇之處。

  初嘗了愛的滋味,我便對這份愛有了信心。課外,我會時不時地到班級里去轉一轉,跟孩子們聊聊天;幾星期前,學校舉行運動會,我便為他們去加油、吶喊。運動場上,當看到三年級一個男孩滿載著班級榮譽第一個跑到終點時,我忍不住緊緊抓住了他的雙手,自豪的為他豎起了大拇指,我想對他說:雖然音樂課上你是個調皮的小家伙,但老師一樣非常地愛你。

  這樣的故事,已慢慢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與愛同行,感覺真不錯!因為有了愛,地更闊,天更藍;因為有了愛,花更艷,草更芳。愛是永恒的。面對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孩子,我愿把愛的涓涓細流注入學生的心田,澆鑄出累累碩果;我愿把愛化成一個個小小的音符,譜寫成一曲曲永恒的愛之歌。

  老師們,當我們每天帶著自信的笑容,邁著從容的腳步走進教室的時候,我想,我們都已找到了幸福的所在;找尋那隱藏已久的幸福的種子,它就會成為你源源不斷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頭發,佝僂的背影,將不再是老師唯一的形象;那一盞清燈,伏案深夜,將不再是老師單調的寫照。我們應該長久的擁有年輕的光芒,青春的朝氣,蓬勃的活力;我們應當驕傲的招展博大的關愛,美麗的心靈,磊落的胸懷。前人已為我們刻下了一個個崇高的標尺: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春風化雨,蠟炬成灰。而今天,我們當以全新的教師形象匯聚成一幕嶄新的特寫:一名忠誠的教師,就是一個幸福的符號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2

  文學是矯情與千般的作作。宛轉千回的感受與柔弱的美,總是能夠勾引起我心中無限留戀的記憶,

  及引發我們思考人生追尋大美的存在,生命本身即是一種徹悟,我們無須追根溯源其存在的意義。

  懷揣著一顆仰慕的心去享受及賦予我們的一切感受這本身便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曾有批評家說過,

  詩人就象孩子,用自己無窮的幻想去篆刻自己的世界,卻終究在冰冷的目光可憐的活著,或者只能說是愚蠢

  但詩人卻又是真切的贊揚著我們的世界,我們把所有的黑暗都給予了他,他卻還原美麗,我渴望做一個詩人,于是我便是滿心歡喜的讓自己在那些黑暗里純潔了自己的內心。

  或許我還沒有資格談文學,當我卻渴望與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生命的樂趣,一半是感受,可想而知感受對于文學所起的作用,其實人活著很簡單,大多數都只是享受著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沒有悲喜,不起波瀾,真切的欲抓緊每一寸光陰,卻又終究在那如水般平淡的記憶里感受的微茫與渺小,此時掙扎而又淪陷的感受,

  會讓你懊悔之前所做的一切,但卻又是最最讓人悲哀的事,當一個人臨終之前卻發現自己原來只是匆忙的走過人世,世間的真諦與美好都與你無關,自己只是一個匆忙的看客,連回憶都未曾留下,我想沒有比這更人悲哀的事了吧?這也只是我熱愛文學的理由。

  這個世界總是深藏著無數個秘密,我一向以能夠略微探覓得些須而引以為樂,世間所浮現的一切繁華與華麗的不象樣子的糜爛,從來不會真正的讓我動心,我只是讓自己游離一切的罪惡,但卻又一直沉溺于黑暗之中,這是我現在所做的,也是我一直愿意做的,黑暗不是罪惡,讓自己的思想保持一份澄澈,便不會讓自己靈魂污濁如今的文人墨客一向以那堆砌華麗的辭藻而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卻不想是真正的永遠去登上文學至高殿堂的機會,并漸行漸遠,這也是之所文學在我們的國度里萎靡不振的原由,沒有感受的文字就如一潭死透了的水,不會讓過往的游人有一絲的驚喜。我想我是歡喜的,沐浴在那神圣的真理之光里,去撲捉那無處不在的感受與大美,那是一種舒坦的讓人無法言愉的感受,我希望與大家一起分享,我也渴望讓大家能夠讓自己真正的愉悅著。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3

  年,象個讓人歡喜讓人愁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就來到了面前。一不留神扭過頭幾欲碰到它吐氣如蘭的鼻尖,毛毛汗頓如春風一夜后大地冒尖的淺草而密密麻麻了。哦!天哪!一年又在不知不覺中被如此輕易而殘忍的揮霍掉了,生命的書又翻過了一頁,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這本書還剩多少頁。我們就在這種忐忑的無知中度過一年又一年,生活的真正意義卻甚少有人思考。

  年關日漸臨近,街面上的人和車逐日的多了起來,平素開闊得似有些顯擺的街道居然就如此輕易的擁堵了起來。臨街商鋪的貨品都擺出了店門,商家促銷的高音喇叭肆無忌憚的轟炸著每個路人,街道兩邊還塞著紅紅綠綠的大攤小擔,成群結隊的農村婦女們邊討價還價邊里手地挑著必需的年貨。紅頭發綠眼睛的美女也驀地冒出來許多,新潮奇鮮的服飾總引得擦身而過的男人側目回頭。剛放寒假的大學生們很潮地三五成群嬉笑著在街面上追鬧,而街角那個賣棉花糖的老人身邊則擠滿了興奮特別的孩子。這是一個娶親嫁女的旺季,每天都能見到豪華的花車結隊炫目張揚著招搖過市。這時候開車上街,那是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交通工具,心平氣和那是必備的素質,一輛接一輛的汽車只能無奈爬行。那些平時散落在全國各地打工的、做生意的、當官的、游手好閑的、坑蒙拐騙的、光宗耀祖的、落魄失魂的人都歸心似箭的趕著回來。家鄉和親情的誘惑,不分階層富貴的對任何人都彰顯著公平。家,在這個時候,就象某個放滿了觀賞魚湖邊一個投食的游客,四方的錦鯉都經不住食物誘惑迫不急待的朝一點瘋擁而來。城鎮里各家各戶的主婦趁著還有點陽光的天氣漿洗被服床褥清掃門窗角落,而農村里性急的人家早早地就殺了年豬,熏好的臘肉都吃了一截。酒店賓館茶樓里上演著各個圈子各式各樣的同學會、戰友會、驢友會,嘈嘈嚷嚷,不亦樂乎。而各個單位部門忙著發獎金福利安撫部屬,領導們做秀式的下鄉舉著薄薄的紅包以示對弱勢群體的關心慰問。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年,卻象一根無形的導火索,引爆了每個人心里一顆躁動的定時炸彈,震得所有人都失去了往日的淡定。傳統文化的力量,足以排山倒海席卷一切,讓每個人都不由自主的裹挾其中無可自拔。

  曾經很喜歡年的感覺。小時候在農村,總掰著指頭盼著過年,想著一口吃,念著一身穿,還能放爆竹,走親戚。剛過冬至,家里就殺了年豬,熏了臘肉,灌了香腸,常常和弟弟為了哪根童子骨上精肉多一些爭得不可開交。接下來就是生產隊里所有人家在一起熱火朝天地打糍粑做年粑粑,蒸熟的糯米被熱氣騰騰地倒進石碓里,包袱一扯,一大群男人馬上用洗干凈了的鋤頭把鐵鍬把洋杈把圍著石碓轉著圈快速地拄著糯米團,一拔人累了下一拔人接過家伙繼續拄,興奮時甚至還齊齊地喊起了號子,那份快活勁的場景,永生難忘。小年過后,家家戶戶又開始熬麥芽糖切爆米花糖,那也是再美妙不過的年味。一家人攏坐在火燒得旺旺齊高腰高的土灶前,在聊天中等著那滿滿一老天鍋摻著摻了麥芽粉的水慢慢熬得越來越稠。我和弟弟那時一般候到半夜就頂不住睡覺去了。雞叫頭遍時,熬糖師傅用家伙攪均了余下的小半鍋稠汁,根據經驗辨了辨色香味說可以了,主婦們馬上會先裝上幾碗糖稀放進碗柜,凍凝后就成了“喝喝糖”。一大早揣著心事的孩子們從床上一躍而起,沖向廚房打開碗柜,晶瑩剔透泛著金黃誘惑色的“喝喝糖”象上天賜與的禮物讓孩子們驚喜不已,迫不急待地用筷子攪上幾圈,不顧拉長的糖絲粘得到處都是,吃一口,甜在嘴里,蜜在心頭。而正月里走親戚拜年就更讓孩子們樂此不疲了,因為能或多或少的得到一點壓歲錢,諺語“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我不吃你家的糊碗豆,只要你給的壓歲錢”就很形象的描繪了孩子們當時那種歡愉的心理。我們那里有“初一不出門,初二走丈人”的習俗,正月初三后就一家接著一家的給親戚拜年去。那時交通不便,基本徙步,所以在親戚家一般是要過夜的。我父母雙方兄姊表親較多,一圈年拜下來,再回到家里基本就過了正月初八,再候在家里等著一天好幾拔的親戚來我家拜年。熱熱鬧鬧不知不覺就過了元宵節,孩子們開始拼命的趕著寒假作業準備上學,大人們也作好春作農事的心理預備,年這才算基本過得差不多了。

  在部隊幾年也是極盼著過年的。那時我在團部機關軍務股任檔案保管員,這個股室剛好是管士兵探親假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因而我在部隊三個春節探了兩次家。我一直是個戀家的人,哪怕是青春年少時。有一個春節原本沒探家計劃,但臨到臘月二十九,實在忍受不了對家的相思之苦,臨時找領導特批了假,連夜坐火車返家。第二天緊趕慢趕到家時,正是除夕夜華燈初上,我突然出現在家人面前時彼此間的激動狂喜,現在想起來還溫潤如初。再后來復員回來參加了工作,對年的期待也急切到有小孩子燒粑粑不等熱的感覺。二十多歲風華正茂,是一個對友情極度熱衷的年齡段,一進臘月就四處探聽著有哪些在外地工作的同學戰友或者朋友回來。那時我和他們都尚未結婚,暫無家庭的牽絆,因而聚起來很容易,于是年前年后十多天,幾乎每天都沉浸在聚會的喜悅中,要不大碗喝酒,要不在歌廳喊到聲嘶力竭。

  光陰是一個技術高超的麻醉師,讓我們在不痛不癢里轉眼就人近中年。當年狂熱得實在有些過頭的激情,也皆被無奈的現實生活打磨上了成熟的烙印。那群曾經青澀的少年已多為人父人母,一個個背負上了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于是步履不再那么歡快,笑聲不再那么爽朗,做事不再有如初的天馬行空了無牽掛。加之隨著近二十來年社會物質生活全面提高,人們生活價值觀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顛覆。年,就漸漸地貼上了浮躁而現實的標簽,成了傳說里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年曾醉心沉迷其中的人,也漸漸開始帶著幾分冷靜和淡泊審視這個有些扭曲的年了。年,終于被功利挾持,要不成了一些別有用心者名正言順拉關系走后門的幌子,在杯光盤影里變身為暗箱操作的溫床,要不就委身于商家名不副實的炒作、娛樂節目做作的惡搞,要不就在帶著強烈中國特色“春運”一詞里成為太多天涯斷腸人手中那張酸楚的返程票。便利的交通讓親戚之間的拜年活動弱化成一次次淺嘗輒止的禮儀,當年和表兄堂妹們在燒著熊熊大火的火塘邊燒磁粑烤紅薯的深度快樂已無處覓尋。無休無止的牌局酒事讓身體與精神象沙漏一樣日漸空虛下去,多年前那些親戚姊妹們在一起一坐大半宿地拉家常閃白話的溫馨也成為記憶里的廊橋遺夢。

  這些年我逐漸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著年帶著瘋狂撲面而來,而少了年少青春時主動的張臂擁抱投身其中,我知道生命里有很多東西,一旦失去,再也找不回來,就象那些關于年的由心而起的幸福,就只能永久封存,僅供回味了。時至今日,真正的幸福,已成為一種行將斷貨的奢侈品。很詫異腦子里的這種想法,或許,這是我衰老的開始。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4

  每個人都要吃飯,天經地義。就算不是天經地義,不吃肚子也不愿意。可以吃的飯多了去,不說西餐,只說本土的:米飯、餃子、面條、餛飩,粗著數,細著算,手指頭絕對不夠使。

  不管是北方的餃子也好,南方的米飯也罷,總歸是要填飽肚子。這是最基本的,也是人吃飯的最初目的。就像我們的老祖宗,種植、采集、捕獵,圈養,合了歸齊,就是為了那張嘴。到了現在,都21世紀了,人類還是改不了吃飯的毛病。飯還是要吃的,只是不再用笨法子了,換了新法子,要工作,掙money,而且還要琢磨著吃飽了飯,物質生活是滿足了,還要享受精神世界。

  這精神世界還真不好說呢,因為它不像吃飯那么重要。但是如果壓根沒有它的話,這個飯還真是不怎么好吃(看,人類從單純的吃飯到要好吃了,這該是多大的進步啊)。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實在是波瀾壯闊,這人類的精神世界當然也跟著發展了不少。在我看來,它主要也就是藝術和文學。

  藝術分音樂和繪畫。相對于吃飯來說,音樂就是喝水,自然簡單,不可或卻。人生下來,會說話。就會唱歌,從遠古開始。先是吼,吼著叫著就會唱了,就有音符、有古琴、就有了音樂,人們唱著跳著、載歌載舞,別說,還真少不了,不喝水哪成啊。

  繪畫呢,在我看來,就是色彩鮮艷的各種水果(不然,為什么學畫的總愛用水果畫靜物呢,呵呵,看來英雄所見略同了),水果顏色鮮艷、看著養眼、吃著還香甜可口。您看,你吃飽了,喝足了,再來一個飯后水果,那水平整得,一下子就到小康了。

  說起文學嘛,種類多了,小說,詩歌,散文,雜文,呵呵,大餐這才開始呢。

  小說就是口味純正的一碗肉,喜歡吃肉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或紅燒,或清燉,或糖醋,肉的滋味,怕是嘗了以后誰也難以舍棄。又是品種各異,豬,牛,羊,魚,據說,四條腿的除了板凳人類都敢拿來吃的。就像小說,不管哪種,只要你入口,那種醇香,那種濃厚,讓你沉浸其中,欲罷不能。一路跟著走下去,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不知不覺就迷上了這樣的滋味,不小心您就吃成了一個大胖子了。

  雜文是一盤菜,比起小說來,實在不夠純正,可倒是什么材料都有。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肉雖然好吃,菜也不能少是吧?況且,菜的種類可比肉還多,吃膩了大魚大肉,來一盤小蔥拌豆腐,或者一盤西芹百合,煞是清爽。即使是一碟子茴香豆,咱也能下酒的不是?何況,您高興了,盡可以把什么粉條、海帶、黃花、土豆,一鍋給燴了。這是咱的自由,想嘛說嘛,不用忌口的,忒自由,忒開心。尖酸刻薄是咱的專利,磨牙斗嘴是咱的愛好,保不齊,咱再整一個深刻一點的,就超越了魯迅他老人家,那還真是說不定呢。

  散文是一道茶,適合于午后,臨窗而坐,看外面淅瀝的小雨,打了芭蕉。屋內,淡香裊裊,有如水的音樂緩緩滑過。捧一杯沸水香茗,輕啜淺飲: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甚至茉莉、菊花、玫瑰,無不入茶。素衣女子,纖手輕握,微啟朱唇,娓娓訴說:或清麗脫俗,或蕩氣回腸,或家長里短,或天馬行空。字里行間,隨意游走。飲罷,唇齒留香,敢情要比吃口香糖的效果還要好上許多。

  詩歌嘛,明明就是一杯酒了。相比其他種類來說,吃肉的多,吃菜的多,喝茶的也不少。可是酒呢,有人滴酒不沾,有人嗜酒如命。這樣的反差,決定了詩歌的命運。也許是日日捧在心尖也愛不夠的一朵鮮花,也許是墻角路邊不屑一顧、任人踐踏的一株野草。喜歡它的人,恨不得天天飲、餐餐飲、一杯杯的飲、一碗碗的飲、一壇壇的飲。有人喜歡白酒,綿香醇厚;有人喜歡紅酒,甘甜可口;也有人就喜歡整點啤的,您能說不是酒嗎?您能說人家寫的就不是詩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且不管他飲的是什么酒,有好詩、好歌,也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本人喜歡唱歌,但是不喜歡喝水;喜歡吃水果,倒是也喜歡繪畫;喜歡吃肉,也喜歡吃菜;茶嘛,只是茉莉、菊花一類的花茶,小女子性情,養顏嘛。對于酒,最愛極品干紅,一人獨斟,或二人對飲,即使沒有燭光,沒有玫瑰,微香入口,那也是微醺了。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5

  溫家壕,誰知道?

  舊社會人講穴道。溫家壕東南方向是元陵,西北角是簡陵,東北角又是章陵。大唐三朝皇帝都看上這地方,把他們的陵寢安頓在溫家壕周圍的山坡上,足以說明這兒是塊風水寶地。其實,壕內十幾戶人家多為當年護陵人的后裔。他們人老幾輩在這兒繁衍生息,過著艱難的日子。貪著這穴道,他們從來也不想著改變一下生存環境。一輩又一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又一個小子娃身上。只要后輩有人,哪怕是窮,再艱難,都心甘情愿,樂在其中。

  誰家屋里沒生下個牛牛娃,唾沫星子把女人淹得抬不起頭來。屋里的日子也沒了生氣。

  溫家壕老都是苦焦的式子。

  溫老大是個勤勤懇懇本本分分的人。他肯下苦也會下苦。在溫家壕日子過的還算可以。

  “只是……只是……”讓溫老大難堪的是:“咱咋就沒個小子娃呢……?”他不怪怨女人。他知道她比自己的男人更著急。為了這日子她也把力出盡了。她心說:“我還就不信生不下個小子娃!”

  大地渴得很了,三年六料不給收成;人心毛得很了,能吃的都吃盡了。只剩下人吃人了;瘟疫猛得很了,死人的事是隨時發生的。滅門絕戶并非罕事……這就是關中道歷史上慘絕人寰的民國十八年年饉。

  溫老大的牛牛娃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呱呱墜地了。莫了不是天意,他這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哇!

  村里人議論:“這娃命硬。敢在這時候上世,一定是個了不起的手……”

  “哎,這年饉,咋養活得了呢?”

  “嗨,咋說話呢?”老大說:“寧叫大人餓死,也得養活這頂門杠!”他沒有估計到生存環境的嚴酷。他給親戚報了喜,在鄰里面前說開了硬話:“有了小子娃,過日子就是另一個樣子……”

  女人也興興然,讓給娃起個好名字。

  “都余!”老大不假思索。

  女人默默然,懵里懵懂地,卻會心的笑了。

  都余卻因為媽的奶水不足,總是哭鬧。斷奶后又吃不上象樣的飯食,哭的更讓人揪心。

  瘟疫讓人無法防估。

  頭天,老大只是覺得渾身不對勁。后來就嘔吐,接桌拉稀,疤的是黃水水。他可是這屋里的大梁呀。都以為他很結實,拉上三幾天就過去了。他也不敢垮下去。

  第二天就不得了。老大兩腿軟得撐不起身子,躺在炕上直聲喚……嘴里一個勁地流綠水,不停地朝房子里吐著。忽然,他“呀”的一聲,說是什麼也看不見了。半后晌,他“騰”的一下坐了起來,全家人喜出望外。這時,都余卻哇哇哇地大哭起來。媽趕緊把憋憋奶頭讓他噙了,仍然止不住他的哭。老大的頭偏著,有氣無力的說:“這娃是哭我哩……哭我哩……我……我怕是……怕是,不行了……”說畢,身子往后一仰,就咽了那口難咽的氣!都余果然越哭越凄慘。全家人頓時哭成一片。

  “他大啊,你咋丟心得下這可憐的都余娃呀,你讓我這個婦道人家咋弄呀……”女人哭得死去活來。

  三歲記老。都余記得很清楚,大的棺材很小,大的個兒又高,棺材頭露著大的兩只腳。那雙穿著牛鼻圈鞋的腳永遠定格在都余的腦海里。

  后來村上人都說,都余趕上了好世道!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6

  同事在醫院做椎間盤手術,單位派我和兩個同事倒班的去陪侍,開始兩天事多一點,后來閑著的時間就多了,我帶去兩本文學雜志去看,不要說在這個地方竟要比在家里看的投入,聯想也更多。

  病房里還住著一個剛剛做了疝氣手術的老人,來自農村,老伴和兩個兒子輪流的陪侍他。一個病房住著也算一種緣分,沒事的時候自然要彼此閑聊。我注意到老頭的兩個兒子從外表看不像平常看到的農民,如果不開口帶出方言和省城的人幾乎沒有什么區別。果然,老頭告訴我他的這兩個兒子先后都考上了大學,現在都在縣城了工作,大兒子在縣民政局當干事,小兒子在一所鎮中學當語文老師。說到大兒子的時候老頭顯然更興奮一些,政府機關更能辦事,說到小兒子態度就差點了,說他從小貪玩不好學習,大學考了兩年沒考上,最后托人花錢才考了個師范走了。

  看得出老頭也是一個健談的人,和他聊點年代、山水、莊稼、風土人情之類頗有意趣,在閑聊中我才知道老頭卻也并不平常,以前曾經當過一段村支書,難怪,干部究竟是干部。

  但老頭的兩個兒子卻不像老頭那么開朗。其實我挺愿意和有文化的人交流,甚至對他倆我還有些隱隱的自卑,畢竟人家都是大學畢業,盡管咱也自學了一個大專文憑,還混進省作協當了會員,到底有些底氣不足。或許是有這個念頭作怪吧,也或是性格的原因,感覺兄弟倆和我隔著一點什么,好像在防著我似的。那個當干事的還能多說幾句話,卻是那位當語文老師的少言寡語。這讓我覺得詫異,畢竟是一個中學的語文老師,看的東西不會少,而且還要給學生講課,每天少不了要說話,怎么和我這樣一個好文的人也沒有話了呢?是面對一個城里人產生了自卑?還是古老的文人相輕在起作用?

  其實我所以帶兩本文學雜志去醫院就是因為想到了他,怕他搶著看我就沒看的了,另外也是希望看過后能彼此交流對文學的看法。可以說這是我對一個中學語文老師已經幾乎固定的認同。但他讓我失望了,兩本雜志擺在床上他都沒有掃一眼,我想大概是因為他近視沒有看到,就拿起一本遞給他隨意的說:“閑著沒事,看吧。”他竟擺擺手拒絕,連話都沒說。我問:“那你是不喜歡這份雜志?”他說:“不是,我不喜歡看現在的文學期刊。”或許是看的我詫異的樣子就又認真的補充了一句:“真的。你不要客氣。”

  這讓我大跌眼鏡,一個中學語文老師怎么可能不看文學期刊呢?莫非他的欣賞水平真的高到這種程度?

  我不能說他就代表了許多的農村語文教師,但他卻給了一種想法。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給學生講課的,卻為了他的學生有些擔心了。我也不能說他就帶不出優秀的學生,但他卻給我一種認識,學生優秀并不必然依靠老師,特別是在語文課。

  當然我也想到了農村的環境,那里的確缺少書,即使是有也不見得舍得花錢買回來看。我以前也曾經去過農村,在那里除了課本,要找到一本課外書是很難的,雖然我相信這種情況現在肯定得到了改觀,但物質的豐富也并不直接帶來精神和文化的豐富,一些暴發戶可以毫不吝惜的買車買房,但就是不舍的買書。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些東西就是由習慣決定的,就像人的胃口具有記憶一樣。

  我的另一個啟示是金錢的確能改變人的身份,老頭的小兒子就是因此改變了身份,而很多窮困人家的子弟卻在失學。而就是這樣的人帶著七八十個中學生。而且據他說以前他還帶過物理、歷史和政治,他們那里的老師帶什么課是很機動的。我問他業余時間干什么?他說買了一輛小面包車晚上出去拉人掙點外快。

  我不能說所有的農村學生綜合素質差,但我想那樣的環境和眾多老頭小兒子這樣的老師的確讓人心里很難踏實。我至今清楚的記得二十年前回老家在一所小學遇到的一幕,一個老師在飛雪片似的給學生判作業,而旁邊還有一位老師在催促他走去打麻將。恰好進來一個學生,這位老師就把判作業的事交給了學生,還鄭重其事的對學生說是“老師交給你一個光榮的任務。”那位學生帶些羞澀又帶些驕傲的接受了這個“光榮任務。”這場景至今刺激著我,老師怎么能這么不負責任呢?但現在我又不得不改變一點想法,或許這才是最好的鍛煉方法,無為而治,這樣就使我們看到幾乎所有能夠從農村考上大學的學生都是極其聰明的(當然不應該包括那些花錢考上的)學生。

  我把雜志收了起來,帶著激動走到戶外。一會我冷靜下來,何必自以為是的較真呢?教師也僅僅是一種職業嗎。誰又規定一個中學語文老師必須去看這些雜志呢?又或許僅僅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他不想看了呢?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7

  人類生成為宇宙中的一種有自我意識的高級智慧生物以來,一直都是很迷茫孤獨的,沒什么超自然的更高智慧給踟躇前行的人類指引方向,自然更沒有誰來評判人類心靈與行為的是非優劣,一切靠人類自己的力量去調節,碰撞,整合,如浩漫的洪水自尋走向。

  生存如此,人類自然要苦悶、感嘆、吟唱了。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情動于中而行于言,成為文學。文學是沒有功利性的,它是如此自然。當心中郁結到飽滿,會不自覺的拿起手中的筆,極大的抒發一翻才會暢快,此時的文字或許還稱不上文學,但絕對是最最真實本質的文學形式。

  突然有所感悟,學中文專業對這個文學的概念在文學理論教材上定義得非常清楚,然而看到網絡文學的日益繁盛,市場上不斷出現的各色各樣的書籍,所謂的快餐文化,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概念。

  當沉浸在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當中,一次次受到思想的洗滌,那時經驗與智慧的融合,那是語言和文采的展現,那更是精神上的盛宴。

  文學以其原始的力量從它的土壤里生長出來,它融會到各民族的血液里,每一種文化各有自己的觀點,生活、愿望和感情,還有自己的死亡。

  許多作家窮盡一生寫作,他們用筆蘸著血和淚,與靈魂對話,不斷剖析自己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思想意識,因為淡薄,所以深刻,因為投入,所以不朽,因為忘我,所以真實。文學之為文學才市真正的文學。

  在這快速而功利浮躁的社會,保持一個虔誠的心,沉靜于真正的文學世界中,世界因此變得平靜而豐富,靈魂得到了升華,抬起頭,心亦滿足!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8

  “當我跌倒時,走過的一位大姐姐扶起了我,使我忘記了跌傷的疼痛……”這是我看的一高中學生的一篇作文里的一句話。這文章老師給了她九十四分,這的確是很高的分了。我的作文從來沒有上過七十五分。我又翻看了她后面的好幾篇文章,全都是諸如“我用手指輕輕的勾起窗簾”之類的話,但老師給她的分數卻沒有低于過九十分。我實在是搞不懂了,首先,讓我搞不懂的是她的文章好在哪里,然后,讓我搞不懂的是現在的一些語文教師的品味怎么這么的低下。

  語言文字的華麗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大超級重點,也成為了作文評分標準的重中之重。這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試問,在那些空洞而華麗的文字下面,我們到底能讀出一些什么來?我們能讀出“走一步退三步”的所謂的描寫;我們能讀出“太陽一下子從地平線下跳了出來,我們都高興的笑了出來”的寫景;我們能讀出“啊!大海全是水!啊!駿馬四條腿!”的抒情。敢問作者,你“走一步退三步”你到底還走不走,我看你還是倒著走算了,因為只有這樣你才可能到達目的地。太陽每天從地平線下“跳”出來,你是不是像公雞報鳴一樣一到點你就是笑出來呢?有誰不知道大海全是水,駿馬有四條腿呢?我只能說像這些只用了華麗的文字,而沒有一點思想的文章,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垃圾、廢物。

  對于中國至今沒有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我感覺到悲哀,這也是中國人的悲哀。如果語文習作還是如此教下去,大概這悲哀將延續到子孫萬代吧!

  我對于怎么去教作文和怎么去寫作文是個外行,因為我的作文并不是很好。但我認為作文一定是思想在先,一定不要華而不實,還要與現實相結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大部分的老師不讓學生看諸如韓寒、郭敬明的書。聲稱他們的書中思想內容不健康。說韓寒的文章全部都是無病呻吟亂說一通,又說郭敬明的文章中胡亂用詞語法不通。對于那些人我只能說你們是懦弱的不敢面對現實的人,或者是個不懂得純真情感的污濁的人。韓寒的《三重門》和《零下一度》描寫的的的確確是現行的教育的方式和一些學生的現實生活,只是他太直白了而已,不像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那么的含蓄。郭敬明的《幻城》、《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把那些真摯的友情,那些不帶任何污點的愛情,那些人性最深處的美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把這么有思想性、這么有針對性、這么貼近現實的文章都說成無病呻吟、亂說一通、胡亂用詞、語法不通的話,那么恐怕你也只會認為自己的文章才是文章吧!

  總之,語言對于文章固然重要,但光有語言也不行,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要貼近現實。這就如同洗澡,我們雖然不能一絲不掛的去洗澡,但也不能穿著棉襖洗澡吧!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9

  我高中的時候,因接觸卡夫卡,伍爾夫的意識流作品。一下子就迷上了那種意識流寫法。寫了意識流的作品,后來我再讀,覺得不行。還不如真情實感寫的抒情散文。

  創作既然離不開現實生活,就意味著我們得踏實去寫,去反映生活。生活有多現實,有多難以觸碰,我們的文字就應該多么現實。我自己也從來不會因為害怕別人說我什么,而故意美化文字。

  把寫作比喻成練武。有人練劍法,有人連槍法,有人連棍法,有人練拳法。但真正的高手,無論你是練什么功法的,必須根基牢固,你才能成為高手。18般武藝是相通的。等你融會貫通的時候,別人出什么招,你都隨意接招。自然而然,在別人看來美極了。這就是花架子出來了。那么寫作的根基是什么?

  是多讀,是多聽,是多想,最后多寫。文字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屬于人民,就屬于生活。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這樣的。文章是字的組合,是對生活的描述。描述的方式就是詩歌啊,散文啊,話劇啊等等。

  一開始寫作,初中,高中都盡量寫實,都盡量真情實感。不要意識流,不要跳躍,不要魔幻,不要限制在一列火車上就寫完一生。就像木心說:“后來,我覺得平平淡淡,本本真真寫出來的東西,才有生命力。”

  描述素材來源于生活,與你相關的生活,相關的事件。不要說你的生活平凡,沒有什么可以寫的,沒有發生什么值得寫的事情。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就決定了他的唯一性。你寫不出來,是你觀察不到位,體悟不到位,語言組織不到位,邏輯不清晰等。

  舉一個列子,老王家是做豆腐,賣豆腐的。老師問:“豆腐是怎么做出來的。”只有老王家的孩子,能從頭說到尾。說的比老師都細致。原因是什么?是老王家的孩子,天天吃豆腐,天天看父親做豆腐,幫忙打下手。這樣能不會嗎??

  引申一下,什么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其實都是這樣的。孩子耳濡目染,對這個行當就比行當外的人熟悉。自然就會了,做起來也更容易成功。

  寫作也是這樣的,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就一定能學會,就能寫好。我們經常聽到,某人獲獎感言說:“我是為唱歌而生的。”“我是為舞蹈而生的。”“我是為寫作而生的。”我大抵笑笑,是不相信天生的這種東西。但別人這樣說,也其實是表達的自己對從事事業的熱愛。

  其實多讀,多看,多寫,多想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好的作家。但頂級的作家,一定是非常熱愛寫東西的,很固執的去寫的,那種非寫不可的精神一直存在。

  所以各種體裁的文學,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形式不同而已。結合你要表達的事情,觀點,長短自己把握。

  如果要問所有成功作家作品的特點是什么?那就一個字——真。任何作品都是的。

  你看看卡夫卡的《變形記》,夸張另類。但是他所描述的文字,不正是說他自己嗎? 你再去看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新奇,怪異的描述,讓我們不覺得失真,反而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再回歸朱自清,魯迅等人文章,去品味各種文學作品。就會發現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無論你寫什么形式的文章,都不要脫離真情實感。

  所以想寫好詩歌,就去多讀詩歌。想寫好散文,就去多寫散文。想寫好小說,就去多讀小說。另外說一點,思想的深刻性,往往來源于對生活的思考和學習。多讀哲學作品,樹立自己的哲學價值觀。這也是你文學的價值觀點。

  尤其是中長篇小說作品,沒有一個系統的哲學價值作為導向,你可能會出現混亂,那么你的作品也一定混亂。

  再次強調,“為賦新詞強說愁。”是寫作的大忌。萬變不離其宗,去多看,去多想,去多觀察,然后堅持的寫下去。你就是作家,自己的作家,大家的作家。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 篇10

  今天從市里回家的路上買了一只烤鴨和一壇子花雕。

  我認為,吃烤鴨必配花雕。因為吃烤鴨很忙,蘸醬、抓蔥絲、卷餅,手忙完了嘴忙,往嘴里一塞,嘴巴鼓鼓囊囊地嚼,這時候就希望來一大口喝的。白酒只能小口,啤酒能大口但是啤酒配烤鴨不倫不類,只有花雕合適。溫好的花雕“滋”地喝一大口,烤鴨嚼得順暢了,黃酒的醇香裹住烤鴨的肉香,就像溫厚老者哄住一群歡蹦亂跳的孩子,統統滑下肚里。當口腔里的鴨肉、蔥絲、醬汁、面餅、花雕混合起來,口感味覺都得到極大滿足。

  喝的花雕是溫過的,喝到嘴里沒有涼酒的冽感,暖暖厚厚的,喝半斤就出汗微醺。朦朧中想起瞿秋白。這位文學才華橫溢的中共早期領導人被捕入獄后,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每天五斤花雕,喝著花雕寫下臨終絕筆《多余的話》。我猜,瞿秋白最終唱著《國際歌》走上刑場的時候,也有花雕的作用在其中吧。在那個革命等于浪漫理想的年代里,溫厚的花雕竟能醞釀出鏗鏘的人格魅力。

  溫酒的酒勁上得快、過去得也快,等到吃完已然清醒,既吃飽了又過了酒癮還沒有喝酒的昏懵。只是麻煩,倒滿一杯不能立刻喝,得放到熱水盆里,水不熱了得換水。如果掌握不準吃喝節奏,當你塞了滿嘴鴨肉急需來一口,要么酒是涼的,要么酒杯空的,實在不爽。我又想起,《紅樓夢》里的寶玉、黛玉、寶釵們吃溫酒,身邊站滿丫鬟、老媽子,可見公子小姐隨時端起一杯溫酒想吃就吃,看似平常其實是多少人服侍的結果啊。剝削階級真會享受,勞動人民真的辛苦。

  電腦屏幕里的畫面是1986年拍的紀錄片《北京烤鴨》,片長不到十分鐘,卻把烤鴨從養鴨、宰殺到制作、享用講得清清楚楚。我第一次知道烤鴨卻是看梁實秋散文《燒鴨》。文章精彩,在此大概復述一遍。

  “北平烤鴨,名聞中外。在北平不叫烤鴨,叫燒鴨,或燒鴨子。在口語中加一子字。”我結婚那年和老婆去北京玩,去全聚德吃烤鴨,在前門外聽一個路邊賣汽水的老頭兒說:吃燒鴨去那兒干嘛呀?在哪兒吃都一樣。

  “北平苦旱,不是產鴨盛地,惟在咫尺之通州得運河之便,渠塘交錯,特宜蓄鴨。佳種皆純白,野鴨花鴨則非上選。”紀錄片里的養鴨場場長也說,正宗北京填鴨體型肥大、毛色純白。

  填喂過程很殘忍但也是一門手藝。梁文里說,曾有外地一家試行填鴨,結果鴨子死了一半,剩下一半骨瘦如柴。

  梁文說,北平燒鴨除了全聚德,還有便宜坊(醬肘子鋪)發售。估計前門賣汽水老頭兒說的意思就是還可以去便宜坊吃烤鴨,不必擠到全聚德。

  “自從宣外的老便宜坊關張以后,要以東城的金魚胡同口的寶華春為后起之秀……在家里,打個電話,寶華春就會派一個小利巴,用保溫的鉛鐵桶送來一只才出爐的烤鴨,油淋淋、燙手熱……他在席旁小桌上當眾片鴨,手藝不錯,講究片得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隨后一盤瘦肉,最后鴨頭鴨尖,大功告成。主人高興,賞錢兩吊,小利巴歡天喜地稱謝而去。” 烤鴨味美,妙在有油。沒有油的烤鴨不是正宗填鴨,也就不是正宗北京烤鴨。可惜,我在安陽買的烤鴨從來有皮有肉沒有油。

  “所謂一鴨三吃,那是廣告噱頭。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有一副鴨架裝。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裝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湯打鹵。……會吃的人要把整個的架裝帶回家里去煮。這一鍋湯若是加口蘑打鹵,再加上一勺炸花椒油,吃打鹵面,其味之美無與倫比。”看到這里,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后來我和老婆在北京全聚德吃了一次烤鴨,卻沒有文章里寫的那么美妙。去全聚德吃烤鴨的人太多了,大堂里擁擠的人群像圈養的填鴨,等吃的人在預訂的座位旁看著別人吃,正吃的人在別人的注目禮下吃,哪里還有品嘗的心情。我記得我們終于等上吃了,坐下吃了幾口,老婆就不吃了,太油、膩得慌。我只好打包帶回旅店,洗過澡、看著電視吃,終于吃出些滋味。

  再后來我知道了梁實秋寫《燒鴨》是抗戰時候在重慶北碚寫的。時節艱辛,經常吃不飽,他餓著肚子寫下燒鴨、豆腐、佛跳墻、獅子頭、蟹、豆汁兒、羊頭肉等等一系列味道十足的食物小品文(其中有一些是離開大陸后在外國寫的,總之是在吃不到的時候寫的)。由此,我佩服的不是烤鴨而是文學了。

  對于沒有味覺的舌頭,任何食物都沒有特色,無所謂好吃難吃。沒有精神層面的審美,一種滋味僅僅是一種滋味而已,無所謂好壞優劣。

  今天在某茶樓看到干白配海鮮、紅茶配月餅,如此搭配可謂精當,但也只是一種普通吃食罷了。茶樓主人吹捧茶葉、葡萄酒的廣告詞,讓我仿佛走進了旅游團的購物點。還有前一段兒,據說著名的河南某市作協副主席和一個長垣廚師一唱一和如雙簧,吹捧一家長垣菜館,把賺錢的欲望在文學水里蘸蘸再面世。竭力往已被物質塞滿的現代人腦子里再灌進一口酒、塞進一口菜,想喚起人的購買欲望卻偏偏讓人覺得乏味,因為他們忘了,人不僅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一味地以物質的方式去做,只會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和經濟利益欲望,肯定行不通。

【以文學為話題的散文】相關文章:

以文學為話題的800字作文05-14

以快樂為話題散文03-27

以朋友為話題的散文06-12

以幸福為話題的散文06-13

以幸福為話題的散文06-13

以美為話題的散文06-13

以秋天為話題的散文04-28

以秋天為話題散文06-11

以愛恨為話題散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