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

時間:2021-06-12 09:06:08 散文 我要投稿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范文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下面為大家分享了端午節的散文,歡迎借鑒!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范文

  端午節的文章1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活動,如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熏蒼術、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辟邪。至今,端午節在中國人民心中仍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賽龍舟。

  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回到外婆的老家上虞看賽龍舟。只見岸上人山人海,河里也有秩序地停著數十只龍舟,不僅每條龍舟的裝扮各有特色,而且龍舟上的人穿的衣服顏色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十足。

  “啪“的一聲槍響,龍舟像離弦的箭沖了出去,龍舟比賽開始了。

  只見鑼鼓手坐在龍舟前端,一聲聲號子,一錘錘鼓點,有時快有時慢,而劃船的人聽踩著鼓點跟著節奏劃著漿,河面的水隨著槳的劃動而頻頻跳動,另有一把舵者坐在船尾把持方向,龍舟在眾人的配合下飛速地前進著。大家你追我趕劃向終點。岸上的人也為他們助興,高呼“加油,加油!”并用照相機拍下這精彩的瞬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這時一條大紅色的龍舟在快要到終點的時候突然加速,一下超過了其他龍舟。其他龍舟見了紛紛加速追趕。我的心也隨著一下提到嗓子口,雙手不由自主地捏緊了拳頭,擔心大紅色的龍舟被別人趕上。“哦”一聲歡呼,大紅色的龍舟沖過了終點,奪得了第一名。緊接著第二條、第三條……在人們此起彼伏的歡呼雀躍聲中,龍舟比賽結束了。

  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因為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

  端午節的文章2

  油餅子卷糕是甘肅河西莊戶人家端午節那天才特有的食品。

  端午節到了,江南的大街小巷都是粽葉飄香,塞龍舟來紀念大詩人屈原,琳瑯滿目的商品,使人眼花繚亂,包裝精美的粽子禮品盒早已上了貨架。品種繁多,口味不一的粽子應有盡有,但我還是懷念媽媽親手做的五谷雜糧,那種有純正地方風味的,獨特的端午節美味——油餅兒卷糕。

  中國人歷來重視傳統的節日,也非常遵從民風鄉俗。大大小小的節日,大都與飲食有關。我們家鄉的習俗,端午節要做一頓油餅卷糕。我想,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對鮮菜包子都不陌生,而對油餅卷糕這道主食,可能認識的人并不太多。那浸著清香的菜籽油榨出的黃橙橙的、松軟可口的油餅,卷上甜甜的、黏黏的、紅棗拌糯米的棗糕,過去,有錢的人家還會在糯米糕里放進鏈子,花生,薏米,至今想起來那個饞啊,直穿心底,不由自主地往下咽口水……

  一大早,爺爺帶我上柳樹林里,拿著斧頭去砍柳條。還會折幾束沙棗花插在家里,奶奶總是很早就起床,挑出腐爛的和被蟲子咬過的,然后用清水浸泡半天,摻上糯米,用一個芨芨草編好的筐子,鋪上一層泡得柔軟的綠油油的葫蘆葉子,將紅棗、糯米包起來,撒適量的紅糖,放在大鍋里,添好水,將鍋蓋蓋得嚴嚴實實。隨著風箱的抽拉,一把柴草,一縷炊煙。灶膛里的火苗吐著紅紅的火舌,坐在小凳子上燒火的奶奶,本來就流著汗水的臉龐,更是汗如雨下,一片緋紅。

  中午時分,我們都把柳條 在大門口,把沙棗花插到床頭,頓時屋子里就香氣宜人了,這時候最開心的要屬我們這些孩子了,奶奶給我們手腕,腳腕,還有脖子里都帶上媽媽蹉的五線繩,意味著孩子們能夠健康的成長。還有從我記事起,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有一個香氣濃郁,小巧玲瓏的荷包掛在胸前。無法考證來源,只是我們家鄉流傳的一種習俗。聽奶奶說,能防蟲子,能辟邪,所以體質弱的孩子們胸前,常常掛著一串串五顏六色的荷包,手腕上還拴上彩線。當時記得媽媽和嬸嬸們還比賽誰的香囊做的最漂亮呢!

  終于等到媽媽把油餅也炸好了,瞪大眼睛看著媽媽把糯米糕一勺的放進去,還仔細的數著,生怕媽媽給忘了那一塊。還得等爹爹在家里上完香,才能吃,饞的我直流口水啊!等媽媽遞給爹爹和我們姐妹吃的時候,我都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起來,媽媽總是笑著在一旁說別著急,慢慢吃,還有呢!媽媽還麻利的又給爺爺奶奶送過去幾塊。

  整整十年了,沒吃到家鄉的油餅卷糕了,我自己做的就是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啊!

  油餅子卷糕和粽子是同胞兄妹。設若粽子是一纖麗、細膩的江南女子,那么油餅子卷糕便是一性格豪放的偉男子。油餅子卷糕便是河西子民內心世界的真實表白,相較于粽子,它顯得豪放、厚實,足以讓江河湖海里的小魚兒吃得心滿意足。

  油餅卷糕,體現的是沙漠人的特征,就像那個五谷雜糧的糕一樣,團結和睦,勤勞,樸實。黃燦燦的油餅是財運的象征,華夏人民都希望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有滋有味。

  端午節的文章3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一一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各地家家吃粽子、人人戴香包、房前屋后懸插艾草。吃粽子相傳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的風俗,戴香包是避邪正氣、防治蚊蟲和不祥之物的騷擾,而插艾草是作“門神”將一切妖魔鬼怪拒之門外。

  這幾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賣香包的小攤,各種色彩鮮艷、玲瓏奪目、有著奇異香味的香包吸引著來往的行人。滿街奇特的香味直撲人的心肺,清香四溢,使人不由得駐足于香包的小攤前……

  小時候過端午,父親母親按照傳統的習俗,把雄黃涂抹在我和兩個弟弟的'鼻下、耳跟。那雄黃的顏色是鮮黃色的,我不喜歡那顏色也不喜歡那樣,可父親說涂抹雄黃是為了不讓蚊蟲鉆進我們的鼻子、耳朵。端午的前幾天母親下班回來就開始做香包,我最喜歡戴香包,所以每次我和兩個弟弟都要搶自己喜歡的顏色。

  有時候,我們三個搶來搶去把母親做好的漂亮香包拉壞了,看著我們三個誰不讓誰的拉在一起,母親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很開心的笑了。后來母親征求我們的意見,根據各自的愛好分別做了我們喜歡的顏色,我最喜歡的是紫色,母親就找來紫色的綢緞,大弟喜歡黃色,小弟喜歡紅色。母親對我說紫色雖然平凡但卻優雅高尚,你是女孩子……母親沒有說完只是點了點頭。母親對大弟說:“你喜歡黃色那是有創造力和智慧的顏色,很好!”母親又對小弟說:“你喜歡紅色是有熱情、充滿力量和勇氣!”雖然那時我們不是很懂,可覺得母親的話是不會錯的。

  在燈下,母親拿著很多綢緞的碎布片來回比劃著,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選好樣式用針縫成各式各樣香包,每個香包僅留一小口,再放進裝有朱砂、雄黃、香料的棉花,用針線縫死入口。再用各色好看的絲線扎在一起,一個好看的香包就做好了。

  看著母親在燈下一針一線的縫制著各自喜歡的香包,我們三個樂了。靜靜地圍在飯桌前一言不發,只是睜大眼睛久久地注視著母親每一個輕巧的動作,生怕打攪了母親,生怕刺傷了母親的手。

  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要做很多香包,我們小的時候母親做的香包送給了親戚朋友。我們長大成家了,母親又給女婿、兒媳、孫子、外孫每人年年做香包,而且越做越好看。難怪弟媳說媽做的香包漂亮,既好看又清香。母親一生做的香包不計其數,不但樣式新穎,顏色亮麗,而且清香四溢,街坊鄰居甚是喜歡。

  母親近幾年血壓偏高,那次生病差點沒了性命。病后的母親手腳不靈,身體也不如從前,想起母親花白的頭發,想起母親有些僵硬的手指,想起母親做的香包,想起童年……想起許多,我一陣心酸,遺憾的是到現在我從沒有跟母親學做香包。雖然小時候常常看母親做香包,可我沒有親自做過一個。

  我想后天是端午節,我會帶上我的女兒去看母親,我要母親手把手教我,我要學會做漂亮的香包,我不想遺憾終生。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例文05-17

有關端午節的文章散文12-03

有關描寫端午節的文章散文05-17

季羨林的文章散文03-31

傷感的文章 散文04-08

冰心的文章散文03-20

文章無題散文05-14

文章寒舍散文01-21

春天散文的文章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