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散文
成為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散文
什么是衡量人生的標準呢?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看待正常人性,關注人類美德、力量等積極品質,研究人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的認知過程、積極的人格特征以及創造力和人才培養等。積極心理學以積極的價值觀來解讀人的心理,試圖激發人類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幫助個體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美好的生活。
弗蘭克爾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父母親友慘遭殺害,他自己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度過了三年地獄般的極限情境對生存意志的考驗,他將其經歷寫成了一本書《追尋生命的意義》,并提出了意義療法,繼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之后創造了第三種心理學治療學派。
生活中我們總會處于幸福、不幸福,或開心、不開心的上下波動狀態中,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表明我們已經將目光注視與人類積極的情感體驗,然而,想抵達幸福的終極狀態
是一個非常理想主義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讓自己更加幸福,借由積極心理學與意義療法,希望我們可以擁有現實的理想主義,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環境對我們的總體幸福感只有10%的影響,而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對幸福感的影響則遠遠超過了環境。所以當我們在不斷的抱怨自己的生存環境時,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正在推卸自己對自己生命和幸福的責任。正如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當我們面自己的情緒狀態、生活狀態時,“習得性無助”使我們常常逃避自己作出決定,經自己的問題轉移于他人身上,依賴于他人操控、影響自己的生活及狀態,但事實上,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為自己提升幸福指數。在哈佛幸福課中,Tal博士強調——改變是困難的,但是是可能的。所以將改變的意愿及權利放在自己手中,學會為自己的生命及幸福負責,是通往幸福之路的第一步。
在《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弗蘭克爾討論了大屠殺生還者在生命里找尋意義的過程。雖然他們在集中營里經歷的每一天都是慘無人道的生活,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傷害,但其中有些人卻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到了目標感。他們的目標包括有一天能與親人重逢,有些人則想將來要把這段歷史公布于眾。當然,據此推斷出他們在集中營終是幸福的,顯然是十分荒謬的。因為幸福不止是有意義。我們需要意義,也需要快樂;我們需要現在的收益,以及未來的獲益。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認為追求快樂是人類的本能。弗蘭克爾認為,人類意志力的原動力來自于意義,而不是快樂。他說:“人類最大的動力,來自于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在對幸福的追尋中,他們各說對了一部分。如果想要一個充實而幸福生活,就必須去追求快樂和意義兩種價值。我們不應該強調意義而忽略了快樂的價值,追尋意義的過程并非一定是痛苦的,當然,意義可以支撐人類讀過苦難,但是幸福,既需要快樂也需要意義。
國內目前市面上各種心靈雞湯、自助類書籍十分暢銷,可見心靈幸福感已成為當代人們一大需求,但是這種需求,其實不是對幸福的需求,而是表層的、對快樂的需求。在一些簡易的自助方法里,經常會忽略長期的幸福,以及我們對意義的追求。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對不安的情緒或生活的困難免疫,藥物治療和自助小冊子則在根本上避開了這些問題。幸福的人一樣要去面對困難,克服生活里的種種障礙。
在對生命意義的研究中證實了,積極情緒可使人們更多的感受到生命是有意義的。像弗蘭克所說的,“人類需要的不是一個沒有挑戰的世界,而是一個值得他去奮斗的目標。我們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煩,而是發揮我們真正的潛力。”隨著現在精神病學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當然肯定有很多的病案確實需要藥物治療。但值得擔憂是,藥物治療如此的方便,以致隨著癥狀消失的也許還會有我們對意義和快樂的追求。
榮格曾經說過:“有意義的事即使價值再小,也比無意義的事有價值。”當代研究指出,追求目標,而不是達到目標,才是帶來幸福和積極情感的'因素。當想到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常常談到目標感,卻忽略目標感其實比設定目標更重要。當然,有目標或者實現目標并不一定保證我們能感受到生存的意義。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讓我們從內心感到有意義的目標。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目標,比如得到好成績、買大房子,當這一切實現后可能感到空虛。要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其目標必須是自發的,它是為了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去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當我們有這種目標感時,那種感覺就像是聽到了“真我的呼喚”,即使命感。就像蕭伯納所說:“這才是生命的喜悅,那種為了源自真我的目標而奮斗的感覺。”
弗蘭克爾《追尋生命的意義》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心理健康是奠基于某種程度的緊張,人在"已經達成"與"還應該完成"二者之間的緊張,或者是,人在"是什么"與"應該成為什么"之間的緊張。這種緊張是人類生命中固有的屬性,為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我們不必再遲疑去要求人實現自身潛在的意義了;也只有這樣作,才能喚醒人潛伏狀態中的求意義之意志。我認為我們如果以為人最主要的需求是"平衡",是沒有緊張的狀態,那將是心理衛生上的一種危險的錯誤觀念。人真正最需要的并非不緊張,而是為了某一值得的目標而奮斗掙扎。
很多人會覺得當把自身的幸福當做永恒的追求時是自私的,而不愿意接納,而事實上,所謂成人成己,最大的幸福意味著自我超越。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一級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事實上,在現在看來,最高一層的需求是自我超越的需求,自我實現是自我超越后的副產品。
弗蘭克爾在書中強調,生命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找尋,因為它不是個封閉的體系。同樣地,我們無法在所謂的"自我實現"上找到人類存在的真正目標;因為人類的存在,本質上是要"自我超越"而非自我實現。事實上,自我實現也不可能作為存在的目標,理由很簡單,因為一個人愈是拚命追求它,愈是得不到它。一個人為實踐其生命意義而投注了多少心血,他就會有多少程度的自我實現。換言之,"自我實現"如果作為目的,是永不能獲得的,它只是當"自我超越"之后的副產品而已。人不能把世界看成光為了表現自己,也不該將它視為只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工具或途徑。這兩種態度,都會使所謂的世界觀變成"世界評價",因而瞧不起世界。意義是會變的,但是仍不失其意義。
但是自我超越是非常理想主義的一個目標,我們不必苛求自己,正如幸福課中所說:準許自己為人。而自我超越的同時會伴隨著高峰體驗。
但是,弗蘭克爾認為生活是有意義的,但到底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判斷生活意義的標準是什么,他都沒有做出回答。弗蘭克爾曾說過:“我一輩子都在尋求生命的意義,但到現在也還是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其次,他認為人有選擇的自由,但選擇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對此,我們還需要深入的剖析和區分。另外,他一方面強調意義不能被賦予、被創造,另一方面又強調不存在一個抽象的意義,意義因人而異,具有特殊性,那么如何發現自身的意義或稱之為“使命”?這都有待解決。在發揮其學說功效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成為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散文】相關文章:
當理想成為現實作文07-02
理想與現實的散文05-07
理想與現實經典散文06-22
理想與現實散文04-19
理想與現實人生散文05-12
理想現實與堅持散文06-01
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散文06-27
理想與現實優秀散文06-19
讓理想成為現實作文1000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