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快樂的高三散文

時間:2021-06-11 13:54:24 散文 我要投稿

有關快樂的高三散文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有關快樂的高三散文

  這是詩圣杜甫的《夢李白》中第二首的最后一句。意思是即使有了流放千秋萬世的美名,也難以補償在世的時候所遭受的冷落悲戚。這里說的是李白。

  安史之亂時,李白是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不久敗北,李白也受牽連被囚禁于潯陽,身負殺頭之罪。因為他曾經救過郭子儀,所以郭子儀請奏讓李白納官贖罪,流放夜郎,免于一死。而李杜交情深厚,杜甫得知李白流放的消息,日夜懷念,積思成夢,并為李白的遭遇感到憤慨和同情,于是寫下了《夢李白》,寫下了上面的句子。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光陰,很多人都希望能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能在后人的腦海中占據一定的位置。雖然后世與己無關,但是能為后人所認識,也可算是一種光榮,畢竟有過輝煌。然而在杜甫看來,再怎么流芳百世,也遠遠無法補償在世時受到的冷遇。李白的無辜遭遇,遠在秦州飄零的摯友杜甫只有借筆抒懷,為李白不平。

  不過回過頭來看,假如把這句詩的前后順序顛倒過來,那更是一種應該堅持的人生態度。

  寂寞身后事,千秋萬歲名。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身后事”雖是“寂寞”的,但假如把“千秋萬歲名”作為慰藉的窗口,也許心中的郁結也會放松,胸懷會打開,去擁抱快樂,讓快樂幫我們贏得時間。有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做無限的有意義的事情,為歷史,為國家,為社會,為家人有所創造,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而不是一再的把時間用在回味苦痛上。盡管有價值的人生不一定能流芳百世,但至少能為一部分后人所記憶,就算只有自己的后人知道,我們也是不枉此生。

  可惜人是感性的動物。難過時會哭,開心時會笑,憤懣時會抱怨,失意時會哀嘆。有些人甚至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宣泄這些情緒上了。對于他們來說,仿佛情緒就是生活,就是一切。失敗時,對自己的不幸耿耿于懷,越發反復咀嚼,越發走不出陰影。于是感覺天空不再有陽光,生活不再有歡樂。于是一生緊鎖心靈,郁郁寡歡。其實,何必如此呢?

  我們都是跟時間賽跑的.人,每分每秒都是極其寶貴的,那么,我們何苦那么在意得失,而不多花點時間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快樂一點呢?

  我們會遭遇不幸,然而我們要學會如何去面對,更要學會如何用最快的方式開解自己,更好地把握生命。于是,我們要懂得式微苦痛,要創造快樂,打開心靈,就算是陰雨天,也要感覺自己普照陽光。“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這句話我們經常說,其實這就是式微苦痛的絕妙藥方。沙粒在沙漠面前是渺小的,水滴在海洋面前是渺小的,今天的我們再怎么不幸,比起很多前輩在他們那個時代的遭遇也是渺小的。而他們的苦難,比起他們有價值的人生,比起他們所創造的輝煌,更是渺小的。他們個人的付出,贏得了社會的擁有,贏得了歷史對他們的肯定、尊敬和懷念。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好抱怨呢?難道不該為自己慶幸嗎?難道我們不該壓縮我們遭遇的不幸嗎?

  做到這樣的思考,我們就會抓住更多的時間,去發光發熱,做更多的事情。投入到這樣的心靈的良性循環以后,我們會越發看到盡管前方的路有崎嶇不平,有急彎險道,但是它終究是光明的。而且更重要的,在終點的后面,我們還有成就,有輝煌。因此,我們應該抱著快樂去走這條路,而且決不放手。與此同時,快樂也延長了我們的生命路線,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人生的風景。

  誰又會拒絕擁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人生呢?你會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快樂起來吧!

  的確,水滴在海洋面前是渺小的,今天的我們再怎么不幸,比起很多前輩在他們那個時代的遭遇也是渺小的。而他們的苦難,比起他們有價值的人生,比起他們所創造的輝煌,更是渺小的。他們個人的付出,贏得了社會的擁有,贏得了歷史對他們的肯定、尊敬和懷念。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好抱怨呢?難道不該為自己慶幸嗎?難道我們不該壓縮我們遭遇的不幸嗎?

  做到這樣的思考,我們就會抓住更多的時間,去發光發熱,做更多的事情。投入到這樣的心靈的良性循環以后,我們會越發看到盡管前方的路有崎嶇不平,有急彎險道,但是它終究是光明的。而且更重要的,在終點的后面,我們還有成就,有輝煌。因此,我們應該抱著快樂去走這條路,而且決不放手。與此同時,快樂也延長了我們的生命路線,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人生的風景。

  誰又會拒絕擁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人生呢?你會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快樂起來吧!

【快樂的高三散文】相關文章:

高三散文:混亂06-12

足矣-高三散文04-05

回憶高三散文06-16

回憶高三經典散文06-25

屋舍高三散文06-15

高三散文:老家12-25

回憶的高三散文07-03

步入高三散文10-06

人在高三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