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作文
席慕蓉出生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后到臺灣,之后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里,席慕蓉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席慕容散文讀后感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席慕容散文集》讀后感】
讀過席慕蓉散文的人,往往會被她那細膩動人的筆調感染。她的文章充滿了智慧。她總是把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挖掘出它們內在的美好品質,接著轉化為文字,讓我們分享。在她的文章中,沒有值得去推敲的文字,也沒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深刻哲理,只是順理成章地向我們一一道述,但卻能在人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拿起一本席慕蓉散文集,往封面上瞅了瞅,標題是“透明的哀傷”。在這幾個大字后面映襯著紅色的流跡,還有兩朵花和飄散的花瓣。想必這本散文集中定是記載著席慕蓉的人生哀傷。仔細閱讀完封面上的那首小詩后,我終于明白了:寫的都是席慕蓉年輕時由種種事物引發的對人生的感慨。
隨意地翻了翻,看到有一標題是《爭奪》。心想:席慕蓉在文章中敘述的是誰和誰之間的爭奪呢?我帶著疑問進入了文章之中。
讀完后,我腦中的疑問全都沒有了。原來文章描述的是她與工作的爭奪,為享受大自然的權利而爭奪。結果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工作間隙溜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心情豁然開朗起來。
是啊,我們生在一個繁雜煩亂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煩惱,我們也有我們學生的煩惱。可是,我們忽略了精神放松的享受。抽出一點時間去尋找我們精神的樂園吧,那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精神能量的地方。和作者一樣,用一種散漫的心情,遠離繁亂、世俗的土地,到大自然的懷抱去,那兒有天高云淡、風和日麗,沒有忙碌的折磨,只有精神給你帶來的活力,經過一番后,再重新回到那世俗的塵世,又重新和塵囂、雜鬧接觸一番,但此刻我們卻是煥然一新的。
此時,我還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們不是逃避,只是向忙碌的工作做了一次小小的爭奪。幸好的是,大自然收納了我們浮燥的心靈,還給了我們一份無壓力的心態!
放下煩惱,走過大自然,去欣賞藍天的美;傾聽鳥兒的鳴唱;沐浴太陽光的溫和。如果你連這都不能做到的話,那你必定不能成大器。但此時不必煩惱,去讀一讀席慕蓉的散文《爭奪》吧!這樣,你便多了一份安逸閑情,添了一份愉悅與超脫。
讓我們一起去享受并關愛大自然吧!
【篇二:《席慕容散文集》讀后感】
淡花幽香,亦能飄香千里。苦心求佛五百里,終是不能得累……
深夜,大概二三點鐘吧。將臺燈打開,靜靜的,慢慢的,懷踹著一顆只屬于你的心,聽著窗外一二車輪踏過,地上殘留雨水的濺響。情至深,心漸靜,似是看到書頁上的濕潤。心中的迷茫模糊了我的視線。
愛,是個永恒的話題。席慕蓉作為一個蒙古人,讓我們知道任何人對愛的領悟都是不分地區,不分人種的。母之愛,友之愛……化為文字,將愛詮釋的淋漓盡致,令人無法釋懷。
作為一個出國留學藝術的人---席慕蓉,身上具有一種專有的獨特細膩美感。舉手投足,行為舉止間無不充斥了這種美感,自然的,這種美感也融入到她的文章中,使她的文章充滿了美。呵呵,“美”,“愛,”這是多么優美,多么高雅的,多么美麗的詞匯呀!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從她的文章中讀出希望,讀出生機,讀出前行的動力。而作為這種帶給人們美好力量的載體,卻只是些直白的話語,直白的不像是散文,直白的令人難以捉摸,母親是傘,是豆莢,我們是傘下的孩子,是莢里的豆子。作者是這樣與她母親說的,在生日卡片一文,作者在她十四歲那年時母親寄了一張生日賀卡,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每逢母親生日,便匆匆在他國街頭買了一張賀卡,寄給了母親。而到后來明白自己對它毫無興趣的那張生日卡片,是母親最在意,最珍貴的。文章讀到此刻,我竟與作者一道落下淚來。時至今日,具體的年份我記不太記清了。但當時的場景卻模糊記得一些,當時的我正在玩一款當時很流行的網絡游戲,突然想起那天是母親節,想給母親一個驚喜,便馬上寫了一張祝福卡片。之后幾年的母親節,我都因為各種原因沒再給她東西。有一天,我們聊起了這個話題,我問她,我在什么時候給她送了賀卡,她沒有一點猶豫,十分肯定的說:“二零零九年五月十號”。驀然發現,我的賀卡,一直存放在母親的心中。小小的生日卡片,代表著無數兒女對母親的愛,沒錯母親所能給予的愛太多了,我們所能給予的只有這么一點點,自然要被母親珍藏起來,用一輩子的生命來感受了。
席慕蓉用美修飾愛,用直白的話語將愛播撒于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告訴我們如何去愛,如何被愛,情之真,意之切,震撼人心。
熄掉臺燈,四周黑了,“啪”,我打開了天花板上的大燈。
【篇三:《席慕容散文集》讀后感作文】
這是多美的一本書啊!封面那清雅的水墨花,是那么的唯美,它把我的思緒引了進來,我被她那細膩動人的筆調感染。
她的文章充滿溫馨。細讀進去,她的文章和水墨一樣平易樸實:匆匆的過客,小路上的野花、野草、海邊小小的貝殼……許多不起眼、會忽略掉,甚至覺得毫無意義,根本不會去看的東西,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出它們內在的美好品質。
我感嘆,我感嘆于她的細膩和她那淳樸語言,文中沒有可以推徹的詞語,沒有令人驚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順理成章。可卻能在人心里蕩起層層漣漪。
讓我深有感觸的是《透明的哀傷》中的《嚴父》。作者對一個賣牛肉的男子發出感嘆,通過男子的面容,猜想出他的家庭。在這樣的炎熱夏季在外奔波,想必是個父親,為了自己的孩子這樣操勞,又不覺想出他的孩子能理解他的父親嗎?
看過許多寫文章,發現父愛的文章是那么的深沉。父親常常為了家這個家,為了這個家的生存,為了這個家的幸福與美滿,常常不分日夜的在外奔波,讓處理煩瑣事情的父親有了一張嚴厲的面容。嚴父,寂寞無言,表面嚴厲,實際愛在無言處。可年幻無知的孩子們卻不能理解,他們喜歡投向母親柔軟和溫暖的懷抱,勞苦了一天的父親回到家,發現自己支撐的家的那份甜美,自己雖不能進去,不能享有,或許這樣父親就很快樂了吧!不被孩子們所理解,也無所謂,只要是做為父親,愛著他們,這樣就足夠了吧!
看完這篇心里有著說不出的心情,想流淚,還想立即給父親一個擁抱,同時也有著疑惑,為什么父親不去辯解他們行為?讓孩子們理解他,讓他也享有家的這種溫馨,我的思緒不覺想到了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雖然不是嚴父,但他也常常奔波在外,甚至等我睡了才回來,我認為在父親心中工作比我重要,所以總是對父親忽冷忽熱,有時他說話我也不理,可他什么也不說。
有時我會從父親的開門聲中驚醒,發現他不管回來得再晚也會來到我的房間。夏季,為我關掉電風扇,冬季,為我扯扯被角,當時小,沒放在心上,可現在卻知道這小小的動作,卻也包含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他是愛我的,我是不是也應該對操勞的他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體諒,多一點愛呢?
父愛如山,深沉。父親對我們的愛雖然不會驚天動地,但是他對我們的愛卻滲透在生活的細節中,只是我們一直沒有發現罷了。
【篇四:《席慕容散文集》讀后感】
真摯靈動,靜默素雅,我提墨筆,墨跡淡淡綿延于這本《席慕容散文集》上,八字,唯有這八字,才可抗之。
我終被她那細膩動人的筆調打動,喜歡她那真誠不失溫情的文字中,喜歡她那時馨時憂的情懷,曾經讀過許多名家的散文,若論素雅者,當是席慕容女生當之,聽陳老師說,在她那年代的時候,席慕容的散文詩歌就已走進人們的文藝世界了,興盛一時至今未減。
讀久了那氣勢磅礴的文體,其實細細品來,還是要添一下溫婉的氣息,嘗試開始慢慢接受席慕容女士的典雅之氣,覺得,是花開時,愿喜;花謝處,悲嘆。帶給你一個女子的婉柔綽約,筆若流彩,透出生命中的愛,愛中的美,都如一張沉博絕麗的畫卷般緩緩展開在眼前,方覺得這妙不可言,在觸及時發現那金風玉露一相逢的無言心動。
她曾說:“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她的心中,因此常常擁有一份感恩與感動,感恩之心對于我們是必不可少的,活在這個世上,世間萬物,哪怕是一草一木,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在享受著美好人生之時,千萬不要忘了這生活種種享受,緣起何處,是誰贈與,方可學會感恩。
一種如癡如醉,又融入一種夢幻般的不真實,好比在孤寂徘徊中不免起了疑心,猶如潺潺流水般拂過心頭。
窗前月下,彼岸繁花,其中有一篇散文,叫做《窗前》,本文主要講了作者于四十年后重返臺灣,窗前依舊,可臺北卻早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在老師家看到的那樹蒼翠欲滴的芭蕉,想起自己家窗前也曾有過這樣的芭蕉,我對最后三段感觸很深,在經歷過人生的磨礪之后,重返臺北卻看見現在的它燈紅酒綠,不復當年,人與人的眼里充滿著欲望,看到這,估計相信誰都不忍看到這樣,嘆的是物是人非,悲的是人心不古,只有窗前布滿灰塵的古琴依舊在操守著那個時代最后的聲音,多么的悲哀!得何以喜,失何以憂,見那綠姿芭蕉,才知對滄海桑田的悲痛!
嘴角漾起微微弧度,淡淡的客氣中仿佛是融入了絲絲暖意,于是我甘心不去想,不去說,只是靜靜的翻頁,沉醉在她的文字中——
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讀她的作品,對心靈好好凈化再好不過,席慕容,她是真正一個熱愛人生的作家,不會以玩弄文字或者蠱惑人心為榮。
【席慕容散文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席慕容散文朗誦01-06
席慕容的散文原文12-07
席慕容散文《謎題》04-13
席慕容散文《獨白》12-02
席慕容關于歲月的散文12-06
席慕容寫給幸福散文12-01
席慕容散文《蓮的心事》12-07
席慕容散文5篇05-12
席慕容的經典散文(通用15篇)09-02
席慕容散文成長的痕跡賞析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