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過年心情的散文
過年會給你一種怎樣的心情,是喜悅還是落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年心情的散文,歡迎參考閱讀!
過年心情的散文1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多年前看這句話也沒什么感覺,如今看來卻包含了不同的人對其不同的理解,這與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和心境有關。“歲歲年年人不同”或許就是很多的人被歲月的風霜染白了鬢角,很多的人遠去了……很多的人來了,很多的人走了……真的是有的人越走越近,有的人漸行漸遠了……好一個“年年歲歲人不同”!
又要過年了,它或許有著與往日不同的氣息,令人回味。走在大街上,看那一處處年貨小攤,真的感受到了年的氣息,漸漸有了年的味道。說不出的為什么,越是臨近過年了,心情卻是復雜了,有著說不出的感覺。人到中年以后,心境與心情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有意無意的就會想起許多,有用的沒有的,過往的,未來的,都會翻騰起來!這也許與一路走來,歷經的諸多人生風雨不無關系吧?!
記得童年時,一進臘月們,就開始盼望著盼望著過年,真的是一天天的數,一天天的盼,那是一年中最大的期盼了!過年了,就可以吃好吃的,穿新的衣服,還有壓歲錢。可以自由自在地玩,盡情的渾灑童趣與童樂,真的好幸福,是那么的滿足與快樂,年的味道永遠是那么溫馨。
長大了……中年后,生活雖說是有了很大的變化,質的變化,得到了應該擁有的許多卻漸漸地沒了年的味道,心情反而愈發有些復雜了,也許一顆心被世事風雨侵潤了多年,疲憊了……什么年不年的漸漸地沒有了味道,沒有了兒時的新鮮感和滿足感,總是覺得年味變淡了、變味了!不“香”了、不純了,無論如何也沒有了,也找不到了以前的感覺……
過年心情的散文2
又是一年春節到,對于我們這些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按照傳統或習慣,該回家過年了。
年是越來越近了,我的心情愈來愈加沉重了。每每見到大街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學生、民工像一群群歸巢的鳥兒,透過他們焦慮的神情、沉重的行囊、匆匆的步履,我看到更多的是游子心中永遠不滅的鄉情。漂泊的日子里,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無論是快樂或辛酸,回家的路總是不能省略的旅程。2008年臘月的一場雪災,又不知道阻隔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路啊。這時候,我的心里總有一種酸酸的、澀澀的感覺。
這些年,我自從考學出來參加工作以后,幾經調動,已淪落為流浪一族了。現在雖住有居所,衣食無憂,有四室兩廳寬敞明亮的單元,有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相伴,有充裕的物質諸如冰箱、彩電,熱水、暖氣……在我的心底里,我居住的地方或過去歷來戶口本、身份證上所填寫的家庭住址都不是我的“家”。
前不久,我與二哥商量要回家過年的。過后一細想,家在哪里呢?父母健在、老屋還在的時候,我是年年必須回老家過年的;后來父母隨二哥住到了鎮上,年是在鎮上過的,每每還到老家去走一走、看一看。可現在,我知道即使我回到了小鎮,能和哥嫂侄男侄女一起團聚,也只能凝視著父母親的遺像,聽他們絮叨,“再也回不成老家喏,老屋被賣掉啦!”
前年,當我得知侄兒為其父親還債偷偷將老屋賣掉時,我竟然幾天都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我多想在老家的木床上躺在年夜里做一個童年的夢吧。可是,已經化為過眼煙云了。雖然路途不算遙遠,交通也很方便,但是,回家的心情卻沒有以前那樣強烈了。村子里我認識的人越來越少,旁系親屬叔伯兄弟也因為長久沒有往來缺乏溝通的語言。從那以后,我們這一家就注定要流落異鄉了。
年三十晚,看罷春節聯歡晚會后已是睡意朦朧,什么夢也記憶不清了。直到正月初一一大早侄兒從深圳給他二叔打來的拜年電話把我給攪醒。起初,聽說他在電話那端唏噓不已,我還在嘲諷他自作自受落了個無家可歸的下場,可一會兒我卻陷入了一種莫名的苦痛之中。
記憶中的老家,時不時在我眼前晃過來、晃過去。兒時的一些枝微末節的東西就像老母親珍藏在箱子底里的那段細布料子或幾張舊鈔票。老家的正屋是爺爺手里蓋起的三間瓦房,在貧瘠的鄉村中十分顯眼算得上是鶴立雞群了。孫家發展到我們下輩已經是四世同堂了。俗話說,樹大分椏,人大分家,從記事起,我們就和伯伯家分開了。廂屋一家一間,堂屋各占一半,爺爺奶奶的床就支在堂屋的角落里,吃的是臨飯。起初,各家的廚屋都是草屋,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才勉強蓋起了土齊瓦蓋的。人經幾代,三十多人擠在一個小院里生活,熱鬧好些年。然后,哥哥們大一個在前面加蓋一間小屋,只到以后很久才劃了宅基地蓋了房子搬了出去。雖然老家只是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地方,那些年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老家卻給了我們很多的快樂和溫馨的回憶。
曾記得,我在老屋的房柱上用毛筆歪歪扭扭寫的“大、小、多、少” ……;在堂屋的大黃桶上,用粉筆寫的“b、p、m、f”;在土坯的山墻上用小刀劃拉的“×××大壞蛋”……西墻角下有一個蛇洞,那年四輩才呀呀學語時指著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挖出了烏稍蛇的半截尾巴;東墻屋檐下的麻雀窩里,每年“三月春風似剪刀”的季節里都有嘰呀、嘰呀雛鳥的叫聲;臺子上的幾棵榆樹,正灑灑揚揚飄下金黃金黃的榆錢兒;水塘邊的桑樹上,紫椹兒“咚”地落入水中濺起了一圈圈的漣漪。老屋的前面是一條寬而長的水塘,水塘那邊是一畦一畦綠油油的菜地和阡陌縱橫平坦如畫的田疇。緊挨老屋后面是四奶家的毛桃樹和一片竹林……
兒時過年的景象更像一場場電影清晰地在眼前放映。挨近臘月邊兒,叔伯家剛殺罷年豬,蒸籠里冒著霧氣騰騰的白煙,燉缽里盛滿了豬血湯,三親六眷男女老幼吃著說著笑著喝著豬血湯。豆腐坊里,人們正排著隊,小毛驢吃力地拉著磨,柴灶里騰騰地燃燒著映紅了所有人的臉龐,有人“咿呀、咿呀”地搖著豆包,乳白色的豆汁正嘩嘩地流進了木桶。隔壁的小哥正房前屋后攆雞逮鴨,母親和大媽正比賽似的蒸饅頭炸油果,父親正忙著給王秀才家寫對聯兒……年味就像一縷一縷縷誘人的芳馨早已在村子里彌漫開了。正月初一的早上,娃們把過年的氛圍推到了及至。穿著難得的新衣新帽新鞋,滿村子里跑著拜年。雖然得到的打發只有一捧花生或包米、一根甘蔗、一枝劣質香煙,但大人小孩個個喜笑顏開,其樂融融。
現在,歲月已經把我們磨礪成了半大老頭,但兒時老家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像鏤刻在我的心里。
過年心情的散文3
爆竹一聲辭舊歲,歡聲笑語迎新年。
過年了,舊的一年又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了,龍年已過,蛇年來了,過年要干些什么?吃、玩、睡、看春晚,吃只吃年夜飯,玩指什么眾所周知,睡指過年放假當然該賴床了。
過年時以前放鞭炮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猛獸,到了除夕夜就到村里去,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象往年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里時,發現村里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
可惜現在放爆竹(現在叫做煙花),成了一種大氣污染源,不過也不能完全禁止,因為到了那時候,就更沒有年味了。
火藥從發明開始,中國就做出了煙花,傳到國外后成了殺人利器,用途有了不同的作用。
到了現代煙花都是過年時賣得很好,煙花、鞭炮、爆竹等等都成了過年的一種方式,對于小孩子來說最高興的是收紅包,而對于我來說,最高興的是放假,為什么?因為現在長大了了,對于過年的觀念也變了,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
過年心情的散文4
明天就過年了可是,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一樣只不過是去奶奶家吃一頓餃子。
突然好想爺爺哦…想起他的笑容…他怕我的眼神…呵呵,還有經典的語言。
知道嗎?有一次,哥哥為了給爺爺解悶,就送給爺爺一只鳥,爺爺養了一陣,后來就不見了,我們問爺爺,鳥呢?爺爺說:“放了”哥哥很奇怪,便問:“為什么啊?那是我給你買的哦。”
爺爺聽后很認真的跟哥哥說:“我知道,可是那鳥老叫,吵人。能不能買只不叫的鳥?”哥哥笑……
現在?每當我走到爺爺以前住的涼臺,都會有一些回憶浮現出來…熟悉的植物,熟悉的垃圾筒,熟悉的窗臺,但卻不見了最熟悉的人。
很奇怪,以前跟父母說爺爺時,總會說一些爺爺的壞話,什么愛嘮叨,臟…但現在…提起爺爺,我們都會笑,因為總是會想起他那些幽默的語言,那些經典的語錄。就不自覺的笑了。
爸爸說,他夢到爺爺了,姑姑們說,這是爺爺想回家過年,等等迷信的話接二連三的出來了。可是我卻認為不然,我覺得,那其實是人們心底的感情,是對已去老人的愧疚,越是過節,愧疚就越深,所以自然就會夢到啦。
就像我的爺爺那樣,到了最后時刻,他什么感情都無法表達了,包括愛,但他能感受到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老人都很喜歡握住我們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左搓搓,右揉揉……
那么,我們只要做到,不要去破壞她們感受愛的方式,不要推開她們,不要糟蹋她們對我們的愛。
今年,我沒有爺爺陪我過年,更加孤獨,其實現在的奶奶也已經不懂得如何表達愛。
但她卻知道,當我感冒時,她連飯都不吃,也要來看我,這可能就是一個老人對孫女最后的愛吧。
珍惜彼此的愛,將愛傳遞下去。傳遞給你們的親人。
過年心情的散文5
日子一頁頁的翻著,轉眼間又過年了。
對于充滿傳統節日色彩的中國來說,“春運”這個詞已經并不陌生了,也就是這個時刻人口流動量最大。忙著備年貨,忙著趕車回家。
回家過年已經成為人們的夙愿,無論在哪里讀書,在哪里打工,在哪里漂泊,都要回家過年。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避風的場所。一年到頭,在外漂泊,忙忙碌碌的,辛辛苦苦的打工賺錢,為的是這個家庭的生活日子;為的是能夠在這段時間多陪伴在父母親身旁;為的是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城市雖燈火輝煌,卻不是我的家,卻不是給予我們最踏實的地方。家雖在偏僻的農村,我們那個地方卻充滿這祥和的鄉土氣息,充滿這最為溫暖的記憶。城市的魅力也誘惑不了回家的人們;城市的精彩也耐不住回家的步伐;城市的磚瓦也禁不住回家的心聲……
人如潮,車入海的車站忙忙碌碌的。城市的打拼工們整理整理行李,做好手頭最后一份工作,也是年末的最后一份工作,就連忙著買車票甚至提前一些天的時候就買了車票了。
車站的人們,排著老長的隊伍,等待著能夠買到回家的車票,能夠買到車票,家的距離就接近了。人們等待著,焦急的等待著,甚至連頓飯都顧不上吃。
此時此刻,車站響起了音樂《常回家看看》,聽著熟悉的旋律,彌久不衰的歌曲,在這一刻會引起多少歸心似箭兒女的共鳴。是啊,常回家看看,但是因為生計,因為要過上美好的`日子,所以只能夠一年到頭,過年回家一次。陪伴父母身旁,說說在外的日子,和家里的情況。盡享家庭的天倫之樂。
伴隨著耳機的音樂《坐上高鐵去北京》響起時,高鐵列車啟動了。也許,這一刻激動的旋律打動了我激動的心情,引起我的共鳴。
高鐵快速的行駛著,美妙的旋律在耳畔輕快的響起。我坐在靠著車窗的一側,我邊看著外面的風景,一邊聽著歌曲,別提多歡心了。也許,這就是最為愉快的旅途吧,剛才排隊買票、等車的疲憊早已煙消云散了。人生本是這樣的一次旅途,只有放下包袱,才能夠變得格外的輕松。
隨著音樂的深入,高鐵的前行。想起自己以前小時候盼著過年的場景。爸爸在外打工,只有媽媽陪伴著我。小時候的我,通常喜歡扳著手指頭數著爸爸什么時候回家,還有多少天就應該過年了。也許,那充滿七彩的童年給予我對過年的祈盼,和最為美好的回憶。
我看了看手機,奧,今兒個是臘月二十三。小時候,通常媽媽在這個時候教我的那段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此時此刻,我再也忍耐不住溫暖的眼淚,觸動深情。
是啊,現在自己長大了,父母們卻老了。我記得,當我出去上學、打工的時候,當列車從家鄉向城市出發時,站在窗外的媽媽哭了,向我揮揮手,我也在揮揮手。爸爸卻站在一旁不說話。我知道,這時無聲卻勝有聲,爸爸雖有千言萬語的叮囑,但卻保持了沉默……
這讓我才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啊。我在想象或許母親在這一年中又流下多少思念兒子的淚水啊;或許在這一年中,頭上的銀絲又會多了多少根;或許在這一年中,又有多少心酸欺瞞了我……
是啊,好久沒回家,不是我不想家,只是為了工作;只是為了學習;只是因為為了賺到更多的報酬來孝敬您二老;只是為了讓爸媽早點享享福;只是為了讓你們早點看到都市的繁華……
我也曾愿望:帶著爸爸媽媽去旅行,去感受大千世界的魅影。”我希望我的夢想定能夠實現的。
慢慢地,突然才發覺,列車已經到站了。隨即,我下了列車。在人群中看到了爸媽。隨即我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了等候我多時的爸媽。這一刻,我的淚水又流了出來。我看到了媽額頭上的皺紋,我看到了媽媽大多數的白發,我看到了我那不老的父親額頭上也有了皺紋,烏黑的頭發上也冒出了白發。感覺一下子變了,我不在的這一年,爸媽似乎老了許多。
是啊,是變了,不僅僅是爸媽變了,老家也在這一年里發生了巨變。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沙塵的馬路變成了柏油路。荒地變成了地產項目;一座座房子統一的粉刷成白色的;一些些農田變成了蔬菜大棚……
這一年,家鄉的人為了建設新農村一定吃了不少的苦,是啊,沒有苦哪有幸福的好日子,沒有苦,哪有精彩的人生吶!
回家過年,充滿著雖曲折的途徑,但卻依然前行,找到屬于自己夢幻的家。是過年,才讓我們祖國許許多多的家庭團聚,一起享受這天倫之樂;是過年,才讓我們過的開心、安心;是過年;才讓我們一起對未來的夙愿,對家庭的夙愿;是過年,才讓我們知道這蹉跎的歲月能夠讓人慢慢變老……
時光的車輪還在前行著,這紅紅火火的日子也過的越來越有滋味了。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就讓這紅紅火火的中國夢實現吧!
過年心情的散文6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里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于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于應付著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著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時間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覺了,想到這里,我頭腦里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過年心情的散文7
一年一度的春節在期盼中如約而至,兔年蹦蹦跳跳的向我們走來,過年了。
記得小時候,總是很盼望過年,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拿壓歲錢,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快樂的事,總是伴隨著春節一起到來。不過,長大了以后,很多的習慣都隨著時間流逝而一起消失了,但唯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春晚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在生活中沒有改變。
現在很多人都在批判春晚的質量下降,不再像以前那么精彩,而是變得很無聊,其實我覺得,不管怎樣,春晚的節目都是經過層層選撥、重重彩排出來的,里面都包含了導演和演員的付出和汗水。即使是出于對他們的尊重,我們也應該抱著一種感謝的心態去欣賞,即使不如我們想象中的完美。
過一年,又長了一歲,可是越大,就越覺得年味兒越來越淡,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拜年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多種多樣,從電話拜年到手機短信拜年,再到今年流行的微博拜年,人們不出家門,就可以輕輕松松的給朋友家人百拜年問候,也正是因為這個,大街上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拜年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年初一,除了清晨幾聲寂寥的炮響以外,街道上顯得冷冷清清。無可厚非,信息通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與此同時,是不是也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過年和好久不見的同學們一起去放煙花,煙花在天空中美麗的綻放,照亮了我們燦爛的笑容,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浮現在腦海中,凜冽的寒風吹過,但心府卻泛起了陣陣溫暖,我很慶幸,我們一起長大,我們那么熟悉。對著美麗的煙花祈禱: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其實已經過了很多個年了,但每到過年的時候,還總是會小小的激動以下,不知道是發自內心的,還是一種習慣性的激動。可是不管怎樣,我還是很喜歡這個節目,畢竟在這個節目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關于過年心情的散文】相關文章:
過年的心情散文12-03
過年了散文03-02
關于春天的心情散文隨筆05-03
關于過年后上班的散文隨筆08-03
有關于過年散文隨筆(通用19篇)01-22
關于過年的作文05-07
關于過年的作文11-18
遠行心情隨筆散文06-29
心情傷感散文隨筆08-04
時間煮雨心情散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