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文言文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主要是說有個鄭國人因過于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于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關于鄭人買履文言文相關內容,歡迎大家欣賞。
鄭人買履文言文1
鄭人買履 (zhèng rén mǎi lǚ)
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示例:你可千萬不要學~。
用 法 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 生搬硬套、死搬教條
燈 謎 河南人買鞋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於放在座位上。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時候,卻忘了拿尺碼.已經拿到鞋子了,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于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且置——且,將要。置,購買。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家具。
至之市——至,到。之,往,去。市,集市。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中心思想
《鄭人買履》講了鄭國有個打算買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腳的尺碼,到了集市上卻忘記拿尺碼,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碼再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用腳去試試,他卻回答,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不從實際出發,信守教條辦事呆板的人。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課文版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文言文2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②。”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①度:量(長短) ②度:尺寸尺碼
1、給劃線字解釋。
(1)而忘操之( )
(2)反歸取之( )
2、翻譯下列句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 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現五次,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任意選擇三句,說說句中的 “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
反歸取之( ) 何不試之以足( )
4、《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拿
(2)同“返”,返回。
2、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然后把測量出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重點字詞要翻譯正確)
3、(腳的尺寸)(到、往)(腳的尺寸)(腳的尺寸)(鞋子)
4、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意思對即可)
鄭人買履文言文3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測量好自己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
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后鄭國人沒能買到鞋子。
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寓意
諷刺了那些克守陳規,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這則寓言通過鄭人買鞋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的墨守成規的人物形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遇事要會靈活變通,不能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