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訓心得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所以管理好班級成為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和參加培訓的出發點,班主任培訓能夠提升教學技能,也能增強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于班主任培訓心得,僅供大家瀏覽。
班主任培訓心得1
周三下午短短幾個小時的會議里,一個詞語頻頻地出現在耳邊,那就是“儀式感”。什么是儀式?在法國童話小說《小王子》一書中有很好的解釋,小王子問:“儀式是什么?”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這只聰明的狐貍告訴了我們與眾不同的來源:要對事物抱有儀式感。
同理,班級管理也是如此,也需要有儀式感。通過幾位教師的報告,讓我明白了“儀式感”在班級管理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對于一個工作一年的新教師來說,儀式感這個詞匯還太陌生,尤其是要將其加入到班級管理中,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每當與優秀班主任比較起來,都非常慚愧,總覺得自己的班級日常管理都太過粗糙了,缺乏深入人心的力量。所以很多時候,我的工作總是會顯得很繁瑣,流于形式。
所幸今天聽了幾位優秀班主任的報告,讓我對儀式感有了一些小小的領悟。這讓我對過去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反思,也給接下來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了一些啟發。
在此次報告中,余成芝老師的“讓“儀式感”潤化班級活動”報告更是讓我印象深刻。余老師的班級活動、班級管理處處都充溢著儀式感,讓學生在儀式感中茁壯成長。還記得余老師她給班級取了個名字叫:小綠芽,孩子們的成長則是小綠芽成長記。私人訂制的班徽,為小綠芽成長提供養料的積分卡……無一不將儀式感一點一滴地滲透入班級活動管理中。
在報告中還有一位王老師匯報的“班級管理也需要儀式感”中也對儀式感有深入的闡述,尤其是在低段中要如何運用儀式感。在班級中我們經常會讓孩子們結成“學習互助組”,原意是希望優生能夠幫扶后進生,但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小老師”教得隨意,“小徒弟”學得散漫。儀式能賦予時間正式感和權威感。所以王老師就參照我國傳統的拜師儀式,展開一次別開生面的拜師儀式,按照“師傅贈言——徒弟表態——徒弟鞠躬”的形式,最后由老師總結,提出希望。經過儀式后,無論是“師傅”還是“徒弟”,都會對彼此之間的這段關系重視很多。所以小老師教得認真了,小徒弟更是學得投入。由此可見,儀式在我們日常教學工作中是何其重要的。
在我們的班級工作中,可能都會有喧囂、雜亂、無序、甚至叛逆、敵對的情況出現。那么這時候,試著慢下腳步,給它加入一點儀式感,這就如同在苦澀的咖啡里加入了糖,回味無窮,美妙非常。
作為班級,每天都面臨著老師上課下課的儀式,開始上課,學生起立向老師問好,表達感激之情:“老師好”;下課了,學生起立,向老師表達感謝之情:“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再見”。有些老師覺得繁瑣,覺得可有可無。可是,這正是“教育”的體現,通過這種儀式,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課堂的開始,讓他們停下手頭的其他工作,從思想上進入課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老師、或者僅僅是對一個勞動者的尊重,培養學生對老師的一份感恩之情,培養學生對秩序的尊重。缺失了這個儀式,也就缺失了教育契機。長期的這種儀式教育,可以讓學生以感恩之心生活,可以讓學生遵守秩序,養成自覺和自律的習慣。而自覺和自律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最優秀的品質。
反思我自己,平時在班級的管理上確實缺乏了必要的儀式。儀式可以傳遞一種歸屬感。在班級管理上,我只是讓學生的理念和思想默認聽從于我,默認學生可以無條件執行我們的要求;而事實上,在實踐中,很多的理念和思想會碰壁,因為總會有一部分同學自動切斷和老師的一切溝通,阻斷交流的橋梁。這時候,一切的理念都是擺設,你所謂的引領和推動也絲毫不起作用,因為這從未真正影響到他們。這可能是我的班級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葉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說一個人有能力,無非是他的好習慣多一些;說一個人沒能力,也無非是說他的壞習慣多一些。”儀式感的力量,就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輸”,通過日常固定的小儀式,引導學生心存敬畏,認真讀書,積極生活,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形成越來越多的好習慣,形成越來越大的能力,得到心靈的純凈。
缺乏儀式感的教育只有說教就會事倍功半。如同一所沒有升旗儀式的學校就沒有完整的教育,升旗儀式如果缺乏莊嚴、肅穆的氛圍就會將“儀式”活生生地變成“形式”,消極情緒會在學生中間快速蔓延,從此學生的聽課、作業、實踐活動也將沾染“走過場”的風氣。
其實種種“儀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和一個個新奇的按鈕似的,當你開始儀式的時候就是在暗示自己:我要開始進入另一種狀態了。儀式是一種經歷和體驗,是一種行為的約束,它承載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育人價值。“與平常日子不同”,這就是儀式感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每一場儀式,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都代表著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都代表著自己心靈深處的獨特成長。
這次培訓平臺讓我收獲良多,聽了這么多優秀班主任的匯報,更是讓我醍醐灌頂。讓我明白了“儀式感”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與作用,更讓我明白了它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扮演著什么角色。我平時的工作管理中需要學習與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我今后學習探索的道路還很漫長。
班主任培訓心得2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
在這里,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么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這也許才是教育的真諦!
感受之三: 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后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說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學生、不了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的懂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于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班主任培訓心得3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個金字塔,構成金字塔塔基的,恰恰是他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及做事的細節。我們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評價,孩子的目光是最為清澈的。
班主任的工作既要教學生知識,又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還要教學生與學生相處的禮儀,更要教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老師不是威嚴,需要不斷地接受新知識,作為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同成長共進步,快樂每一天,和諧每一天,對自己對學生負責。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個性鮮明的個體,我們在執行教育制度的同時還應該滲透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以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引導性格各異的學生。
田老師還在班級的管理中提出了四個凝聚點:1、紀律,2、教師,3、干部,4、目標。關于紀律,田老師告訴我們要明確要求明明白白的講,要反反復復地抓,時時地提醒,提到就要做到。關于班主任要開好每一個班會,目標明確,任務具體,針對性強,不要無目的地亂講,同時班主任要做到5勤,即腿勤、眼勤、口勤、手勤、勤思考。只有這樣善于捕捉日常學習中的細節,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出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并要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從陽光面入手調動孩子的表現欲和積極性。關于干部怎樣選拔,什么時候選舉,怎樣培養,使用干部等方面也都做了較為精彩的論述。通常是在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后進行民主選舉產生并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指導干部開展工作。關于目標,對每一次閃光都給予肯定。給每一個同學更多的機會,讓孩子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可以增強前進的動力。關注不同類型的孩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目標中,教師的表揚是一種價值取向,讓學生大大方方做事,坦坦蕩蕩地做人。田老師這四個凝聚點,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