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月22日 晴
今天是農歷除夕,中午跟村班子成員一起走訪困難群眾,看到每戶困難戶家里都有年貨,心里踏實了許多。
剛走進后廟組五保戶李大爺家,他就急著告訴我,今年村里除了正常的補助外,還多分給他一份兒,這個年過得踏實、舒服。我聽了既高興又心酸,覺得自己為他這樣的老百姓做得太少。臨近中午,李大爺非留我們吃飯。知道他一個人過日子不容易,我們執意要走,李大爺說就當陪他過年,一起吃個團圓飯。四盤水餃、一小盆雞肉、一碟花生米,還有一壺散白酒。同行的村主任陳永軍在我耳邊小聲說,這大概是這么多年來李大爺最豐盛的一頓飯。我拼命含住要掉下來的眼淚,突然很慚愧。以前在機關工作,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對群眾生活一無所知,我是失職的。今天,我終于有臉面對這個村的62戶困難戶。這個春節,我跟他們一起度過,親眼看見他們家家都有年貨,同時還通過我的努力為他們多爭取了一些福利。以后,我要做得更好,不辜負第一書記的稱謂。
體會:深入農村先要心入基層。坐在辦公室里掌握不到農村的實際情況,也發現不了、體會不到存在的問題。第一書記駐村蹲點要先心入基層。下村前,上好“預習課”,要多思當前農村基層組織的薄弱環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妙計良策,多想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良方。駐村過程中,要帶著這些預習的“功課”,多與黨員干部交流,多與村民百姓溝通,從聽到的意見、建議甚至是“牢騷”中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基層,去體驗、去感受,去發現、去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吃透摸準農村的基本情況和農民的所盼所需,把駐村“功課”做足做實,開展工作才會得心應手。
篇二
4月13日 星期四 陰轉小雨
中午吃飯后,主任跟營長說要去看望一個五保戶,具體是誰我也不清楚,但是出于好奇,便跟著去了。繞著彎曲的小路來到了這位五保戶的家。眼前的情景讓我震驚,被燒壞的房屋已殘破不堪,屋里潮濕一片,不時傳來一陣刺鼻難聞的味道。主任跟我說明了情況:這位五保戶神經有些失常,一對兒女早年先后去世,只剩他一人獨自生活。自家房屋倒塌后,村里便為他蓋了兩間舒適的平房,讓其搬進去。可是老人閑位置不好,村兩委多次上門要求搬離,死活不肯,便來到了現在的住所——一座廢棄的牛廊。
昨天有鄰居打電話說老人已在床上躺了七天了,怕是生病了,所以主任帶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走進房間,我嚇了一跳,幾塊木板拼成的床,床上不時發出幾聲狗叫,老人執意不肯搬,原來是舍不得那些狗,興許在那些寂寞無人伴的歲月里,是這些狗兒陪他度過的吧。但出于安全和衛生方面的考慮,村兩委還是一致決定強行讓其搬走。村里早已為他準備了床,被子和生活用品。
五保戶問題一直是政府關心的重點,農村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讓他們“安度晚年”,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但是僅僅用財力解決他們的物質生活需要是不夠的,還需多關注他們精神上的空虛和心理上的孤獨。村里條件有限,但卻可以用農村特有的鄰里情義去彌補養老院的親情淡泊問題,也許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來探索一個新方法,為這些老人貢獻一份力量,讓他們真正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而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對于我所任職村的空巢老人現象,更該盡我的一份力,多分擔他們的孤獨,多陪他們聊天,與老人多交流交流,讓“空巢”老人不“空心”。說到做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