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徒步去北京-生活日記
第三天
九四年七月十三日
渭南
六點多猛然驚醒。天已大亮,那些人還在酣睡,真佩服他們的入鄉隨俗。于是把李叫醒,決定去叩訪渭南地區檢察院。
晨風冷颼颼的,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地方,七點半上班,還得等。
太陽出來了,身子慢慢暖和了,街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地委門口一群大媽在晨舞,有個小女孩跟著練,一招一式倒也像模像樣。
挨著檢察院就是法院,還有渭南日報社,都在一塊。
兩天沒收拾了,也不知自己是幅啥尊容。
等啊等,總算等到他們陸續來了,有好些人是騎自行車來的。
七轉八折,還找到了一個八八級的校友,很精干的一個小伙子。
見 到我們問寒噓暖,頗為熱情。我們問他這里咋樣。他帶點玩世不恭的口氣嘆息開了,人的素質太差,就拿他的頂頭上司來說,是個軍轉干部,竟然不知“法人”為何 物,只知道抓權,勾心斗角。辦案子,更別提了,一年就沒幾個案子,政法機關內部,盡忙著扯皮了,難哪,哪有學校那么簡單啊!他們那個科六七個人,上班就聊 聊天,看看報。
說曹操,曹操到,那個科長進來了,果然氣勢非凡,一進門就威嚴地掃了我們一眼,令我們不寒而栗。
校友要忙著去開會,只好把我們送到政治處,那位處長也真厲害,把我們遞過去的介紹信審視了半天,終于發現它存在一個問題,讓我們面面相覻,還好,看我們是學生,沒有深究。他們接著把我們介紹到研究室,主任對我們的造訪似乎有點不樂意,最后勉強接受。
采訪完后,我們又去找那位校友,我們說受益非淺,他嘿嘿一笑,我們向他握手告別,他亦不再挽留。
他的手軟綿綿的。
看來臨近的法院、渭南日報也沒必要去了。
從西安到渭南,六十多公里,應該破了個人史上的徒步記錄了。
自豪吧,萬事開頭難,我們一定會順利到達終點。
一位好心的大搜把我們從渭南城里帶到郊外,我們馬不停蹄開始新的征程。
到華山的小中巴車川流不息,熱情的司機不斷地邀請我們上車,這里離華山還有60公里,我們都已經爬過華山。對他們的熱情相邀,一笑拒之。
許是心里有氣。
我們跑到一個小飯店去吃了兩個饅頭,還買了幾個裝在包里,以備救急。
太陽越來越曬人了,走到一個小山坡上,好好地涼快了一下。
此時,路上的人與車越來越少,而路邊的好景色卻越來越吸引人。
國道不再那么坦直寬闊,變成了高高低低,曲曲折折。
站在一個高臺上,只見下面展開一副如畫的美景,夏日的綠野,層次分明,玉米為一層,接著是灌木叢,更遠的是白楊樹,視線的末端是溝壑縱橫的高原風光......
正當我留戀往返時,李卻不見了,他與我已經拉開一段遠遠的距離。
我只好趕緊追上去。
翻身村
中午趕到翻身村,渭南近郊的一個村莊。
采訪褚支書,這是一個逃難村演變而成,95%是土房,磚瓦房極少。
“有事了,農民是爺。沒事了,農民是孫子”
“村辦企業,富了個人,損了群眾”
“基層干部成天想的是車子和房子,毀壞了黨的威信和形象,壞在基層,苦在農村”
......
在采訪過程中,我的瞌睡發展到了極致,幾次搖搖欲墜,總算掙扎著記完了,臨告別時,我象大夢初醒一般,嘰里咕嚕向褚支書連珠炮式的發問,讓李大為吃驚,目瞪口呆。
繞村而行的,是渭河,小黃河也,如一條黃黃的飄帶,無語東流。
這里是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也是歷史上最不安寧的地方,土地如此肥沃,而人們的生活仍然如此艱難,這是為什么呢?想著這個宏大的問題,邁著機械式的步伐,我們雅興全無,只是一味向前趕路。
程家鄉
下午三時,駐扎在程家鄉政府。
值 班的那位老大爺對我們深表同情,不斷地勸我們喝茶,我們一連喝了兩大碗涼茶,坐在大樹底下的椅子上,歇涼,舒服極了。我們借此貴地,做了一番小休整,李把 球鞋洗了,晾在太陽底下曬著,然后躺在那把長椅上酣然入睡。我則痛快地用清涼的自來水擦拭身子,然后坐著寫信,等到這一切都忙完以后,我們還是戀棧不去, 外面的太陽還是很曬人。
這時鄉政府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也不知來做什么,聽人說他是一個人來的,膽子真不小。
我們的駐扎終于得到鄉政府的“高度重視”,一位辦公室主任接受我們的采訪。
采訪完后,來了兩個上訪者,是找他解決問題的,他在我們面前擺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
后來又來了一位中學教師,聽了我們的“大志”,很是欽佩,也很理解我們的難處。
到最后,他們一齊勸我們多多喝茶,倒也是,今天把前幾天的茶都補啦。
太陽總算有所收斂。
養精蓄銳幾個小時,該加快步伐往前趕了,聽說前面一帶很不安全,有小偷入室殺人,在一些山野僻靜處,常有無名尸體,說得我們毛骨悚然。
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
與路邊一位老農攀談了半晌,費勁了口舌,希望他能收留我們,哪怕幫他做苦工也行,但人家還是堅決而委婉的拒絕了,這次失敗讓我們陷入絕境。
落日镕金,西邊的晚霞瑰麗壯觀,一望無際的渭河平原,猶如披金掛彩一般。晚風習習,原野散發著一股誘人的清香。國道旁邊就是隴海鐵路,不時有火車呼嘯而過。
那淡淡的月兒緩緩從東山嶺上升起。
隨之而來的是略帶一點恐怖的`夜幕慢慢拉開。
到處歸家的小調。
叮叮當當的駝馬鈴聲,原上升起的屢屢夕煙,河沿上的小頑童急急往家里奔去,夕陽下荷鋤而歸的農人,水泥臺上納涼的人們......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我們只能悄悄地壓下那一份思鄉之情。
夜幕漸漸將我們吞噬。
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趕馬的漢子也歇下了,家家戶戶的燈光亮起來了。
我們開始歆羨那些圍聚一家的人們,此刻他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而流浪天下的游子無疑是最可憐的人。
難怪那么多的詩人寫了那么多的懷鄉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只有此時才能完全理解這些古詩詞之意啊!
那一排排聳入云天的白楊樹與家鄉的楊楓樹多么相似。
腳啊腳,真不知變成了一副什么模樣,不敢看,也不敢去想。
我多么想停下來,就此躺倒,什么也不管,可是腦海里冒出的卻是李白的詩,一首又一首,連綿不絕。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
星星也開始來湊熱鬧了,一眨一眨地,向著月宮靠近,真的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啊。
我們的步伐越來越凌亂,醉意闌珊,東倒西歪,仿佛成了李白筆下那個逐月旳醉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睡到木桌子上,真舒服
還是向那些突突的三輪車求救吧,可人家看我們靠近,把我們當瘟疫一般甩得老遠。于是不敢再去嚇人,否則
有可能會被人家當成攔路搶劫的。
就這樣毫無知覺的走吧,走吧,“夢已經醒來,天亮就出發”。
前面突然出現一條燈龍,火車又來了,我們去趕火車吧,于是下意識地加快了步伐,可真趕到火車站時,什么
也沒有,剛剛見到的火車好像是一場夢。
也不知走了多遠,到了什么地方。
找個人問一下吧,順便補充一點水分。
那位老大媽非常慷慨的讓我們喝了一個痛快。
離華縣還有二十里,我的老天爺。
老大媽似乎很不理解我們為什么這樣做。確實,我也不知道。
但此刻,我們只能繼續向前,別無他法。
也不知是什么時候,我們終于在一個工廠門前累趴下了。
迷迷糊糊中被人家喝醒。
原來是廠里治安巡邏的,問明情況后,倒也沒有怪罪我們,只是強調這個廠女工居多,你們這樣子,會把女工
嚇壞的。于是他們主動把我們領到傳達室去睡。
傳達室的那位大嫂善意地責怪我們太實誠了。
躺在傳達室的木桌子上,竟然是一種完美的享受,那種舒適、愜意讓我們很快沉入睡鄉。
一夜鄉心夢不成。
第二天天亮,起來繼續出發。
【那年,徒步去北京-生活日記】相關文章:
那年徒步去北京散文07-07
徒步游北京03-02
北京生活日記07-13
去北京旅游的日記02-18
那年的追逐生活隨筆10-30
寒假去北京旅游的日記300字02-09
《難忘的徒步行》小學日記范文08-06
去北京游玩的作文04-11
去北京游玩作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