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心情日記
我的老家有一條老街,從上到下只有二百來米長四、五米寬,其實是當地人習慣稱“老街”的村道。
老街兩邊的房屋高高低低、參差不齊,那一排排普通而簡陋的房屋從老街兩邊延伸,一看就曉得都是平常人家所居。從剝落的墻面看,有的是用青磚砌的,有的是用鵝卵石砌的,大都是木結構的兩層房屋。臨街的也有幾幢民居外觀整體性和美感很強,高墻封閉,馬頭翹角,墻線錯落有致,黑瓦白墻,色彩典雅大方,可住的也是一般人家,沒聽說當地出過財主人家。可惜的是,在這老式的民宅邊上錯落著幾幢解放以來不同時期拆建的樓房,像是給這個古老而質樸的老街門面上抹上了一條深深地疤痕。
我家的老宅坐落在老街的中央,據說是我太公的那一輩建造的。臨街一面是用厚實的杉木板而建,二樓開著幾扇帶點徽派建筑格式的木格窗。右邊的側屋是磚石結構,是家族的廚房,臨街一面開著一扇小門,方便進出到街邊的水溝去洗漱。通過廚房后面過道是豬欄兼茅房。昌西農村里有個老習慣,每年家家都要養一兩只年豬,過年可以宰殺。兒時,每日都見阿婆按時拎著豬食桶去喂豬。老宅是三進四間,進了大門是前廳,中間有一個天井,過了天井是大廳,兩邊是廂房。大廳后面有一個入口是樓梯,樓上有好多間房屋,有的是住人的,有的是堆放雜物的。大門是兩扇杉木門板,線條明晰而樸實,在風風雨雨的洗刷下,原來的油漆早已剝落,露出了杉木那特有的暗淡灰白色的木紋,兩個門環上的鐵質門扣早已銹跡斑斑。那“吱嘎”的開門關門聲,是那樣的悠揚而深遠,深深地映在我兒時的腦海里。
老街的一邊是條一米來寬的水溝,這條水溝設計十分科學合理,從村頭的'溪流中叫“陽堰”的地方筑堰壩,將溪水引入水溝,穿過村子一直要到下一個村子再重新流到溪中,有二、三里長。水溝設有明溝和暗溝,明溝是每隔十來米就設一個埠頭,基本上幾戶人家就有一個埠頭,十分方便住戶的洗漱;暗溝是用青石板蓋起來,和道路的青石板連在一起,使得居住在水溝兩邊的住戶和行人在“老街”上往返自如。水溝給居民生活起居帶來了便利,不僅能起到防火救火的消防作用,而且還能確保村下游一畈農田的灌溉。
老街上鋪的全是青石板,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是什么年間建造的也是無法考證了,但它可是那時候杭徽古道的必經之路。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我市馬嘯鄉,全長四十余里,是古時侯聯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老家的老人們在談天說地時都說那時候“老街”上店鋪林林總總,往返的販鹽銷茶運山貨的徽州客商和伙夫熙熙攘攘,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
在我的印象里,兒時還有點熱鬧的地方只能算是老街上的一爿供銷社商店。在那里,鋤頭鐵耙、化肥農藥;米油鹽醋、鍋盆碗瓢;各種農業生產資料、副食品、生活用品等應有盡有。另外,也是孩子們喜歡去的地方,有孩子們喜歡的“小人書”,有玩具,有鉛筆盒作業本等學習用品,還有一些讓孩子們解饞的花色不多的糖果糕點。
如今,那爿供銷社商店早就關門,個體商店和小超市都開到村旁的公路兩邊,老街變得越來越安寧了......
近日,我回了趟老家,在老街上看到有一支測繪隊在測量。堂兄告訴我,鎮里已經規劃,在我們老宅后面建一條沿河而上街道,而且和通往馬嘯的公路連接。堂兄說,這是一種期盼,好讓昔日老街繁華鬧猛的場景重新回來。
我站在老街上,望著測繪隊員的身影,心中也在期盼:愿這一天早點到來……
【老街心情日記】相關文章:
家鄉的太平老街日記08-20
老街日記500字09-19
心情隨筆傷感日志:山塘老街03-29
老街美文04-28
老街的作文03-11
《老街》歌詞09-30
老街詩歌07-12
老街經典散文08-18
開學心情的日記_心情日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