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的精神世界人生哲理
(一)
莫嘉筠一回家就向我抱怨,“蔡昊哲,公司里有人欺負我,有個小人故意設計陷害我。”我得知只是輕微的損害,過去就沒事了,可是莫嘉筠連續幾天都悶悶不樂,于是我告訴莫嘉筠,曾經也有人這樣對我,但是我依然能很快樂的生活,因為我的心中建立了一個“三分之二的精神世界”。
做人要面對現實,但是把哪些現實作為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把哪些現實排除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外(僅是承認其存在),這是可以自主選擇的。
事物分為三種(也就是“三分之二”的“三”):“正面的事物”、“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可以把“正面的事物”作為精神世界的組成,而把“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排除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外,也就是可以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但是如果把“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也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那么這顯然是不行的,因此不得不把“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也作為精神世界的組成,因此,三種事物中,只有“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排除在精神世界之外。
如果把“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也放入精神世界中,在生活中,這種負面因素就會經常的、頻繁的消減“正面的事物”(例如:快樂、美好),從而使“正面的事物”無法存在,或者不能較高程度的存在。(“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雖然也會消減“正面的事物”,但是不會經常的、頻繁的出現,可能一生都遇不到幾次。)
說明1:“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在有些情況下,不是指不管,而是指心中沒把該事作為影響心情的事來看待,覺得小事一樁。
說明2:如果“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會引發或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那就不能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而也應屬于“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
(二)
“精神世界”分為四類:
第一類:我對我的精神世界有著很嚴格的要求,我的精神世界絕對不允許“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進入,因為這些負面事物會消減我的精神世界中“正面的事物”(例如:快樂、美好),我這是在最大程度的保護我的精神世界中“正面的事物”,但是“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我不可能不在意,所以不得不加入我的精神世界,因此我的精神世界是由三種事物中的“正面的事物”和“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這兩種組成。
第二類:丑惡的人也有一個“三分之二的精神世界”,但是組成的成分不同,丑惡的人的精神世界由“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和“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這兩部分負面事物所組成,而不包括“正面的事物”或者只包含很少量的“正面的事物”。
第三類:不丑惡,但是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還有那些很悲觀的人,則會有一個“三分之三”的精神世界,既“正面的事物”、“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都具備,但是由于“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經常的存在、頻繁的存在,那么精神世界中“正面的事物”就會被“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經常的消減、頻繁的消減,最后“正面的事物”比例可能就很少了。
第四類:兒童也有一個“三分之二的精神世界”,因為兒童沒有見過或經歷過“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所以兒童的精神世界可能由“正面的事物”和“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這兩部分組成,但這是不穩定的,一旦遭遇了“負面且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可能就會承受不起,無法適應。
(三)
陰陽生萬物,有陽便有陰,所以有美好,就會有丑惡,這是自然規律,所以從本質而言,丑惡并不是丑惡的人自身造成的,而是自然規律安排的。陰性的事物會體現陰性的特點,這也是自然規律,所以丑惡人做壞事就是自然規律。
說明1:丑惡的人為了人際交往,會裝作不丑惡,但是他的內心依然是丑惡的。
說明2:美好的人,30歲以前(尤其是童年),由于情感或智力可能還不夠成熟、不夠穩定,受到一些負面刺激后,可能會做出丑惡的事,但是30歲以后通常就不再做丑惡的事了。
丑惡的人不是天生就想要做丑惡的人,而是自然規律安排他做丑惡的人,“有陽便有陰”的自然規律安排一些人做美好的人,就必須安排一些人做丑惡的人,美好的人抱怨自己被丑惡的人傷害的時候,仔細想一想,丑惡的人其實才是遭到最大傷害的人,因為一個生命來到世上,既可能被自然規律安排做美好的人,也可能被安排做丑惡的人,可是有些生命被自然規律安排做丑惡的人,而沒被安排做美好的人,可以這樣說:丑惡的人傷害了美好的人,而自然規律卻更大的傷害了丑惡的人。丑惡的人一生是很不幸的,因為世間有很多正面的事物(例如:愛和美好),丑惡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感受和理解,愛和美好是人生的根本意義,丑惡的人可能連人生的根本意義都沒了,可見自然規律對丑惡的人的傷害狠到了什么程度,這樣對待生命,我覺得太殘忍了。
有些丑惡的男孩追求女孩,不是因為人們常說的那無法言喻的“吸引力”,只是為了美貌、生理需要、面子需要,而不管女孩情感的美丑,有些丑惡的女孩追求男孩就是為了錢,這樣的男女戀愛,表面上是愛情,其實本質就是相互利用,這樣的愛情,愛的深度、專一的程度、依戀和珍惜的程度、關心和守護的程度、奉獻的`程度、美好的程度可能都很低,甚至可能就沒有而裝作有。
俗話說“世間不缺少美好,缺少的是感受美好的心靈。”丑惡的人沒有這樣一顆心靈,美好就在身邊,可是卻看不到,而把那些丑惡的事物看的清清楚楚。
(四)
動物世界中,羚羊被獅子捕食時,如果我是那只羚羊,我就不會恨獅子,因為獅子捕食羚羊是自然規律,而不是獅子的錯。
戰爭時,有“優待戰俘”和“尊重敵人”的規則,戰俘是敵人,為什么還要優待和尊重,因為侵略戰爭從表面上看是人主導的,該怪罪于人,但是本質上,侵略戰爭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也就是自然規律,侵略方的戰俘雖然是敵人,但是戰爭不是侵略方的戰俘個人的錯,所以依然要“優待戰俘”和“尊重敵人”。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斗爭就好比是無形的戰爭,人與人之間的斗爭也是自然規律,所以要懂得尊重敵人,一般情況下,不要仇恨敵人,因為從本質而言,不是敵人的錯,而是自然規律的安排。
對“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的人,占據少數,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潛規則(這也是常有的自然規律),為人處事的標準是由大多數人定下的,那么對“負面但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物”看得開、放得下、不在意的人,可能被一些人認為是怪人,甚至被認為是傻人,這也是自然規律,所以不要有怨恨,如果要怨恨就怨恨自然規律吧,不要去怨恨人。
附:矛盾普遍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可能都是矛盾支配的,所以我用“美好與丑惡”的矛盾來論述本質。
常見的矛盾:正與負的矛盾,正與反的矛盾,有與無的矛盾,實與虛的矛盾,開與關的矛盾,增強與減弱的矛盾,動與靜的矛盾,進與出的矛盾,吸引與排斥的矛盾,吸收與釋放的矛盾,合與分的矛盾,熱與冷的矛盾,亮與暗的矛盾,大與小的矛盾,長與短的矛盾,重與輕的矛盾,內與外的矛盾,上與下的矛盾,左與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