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后感(通用18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讀后感 1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在這個世界上,我生活了十幾年了,我常常思考,人生是什么呢?我們應當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呢?讀《人生》這本書,我找到想要的答案。
路遙在序中說道,“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中的高加林就是這樣的典型,他高中畢業后回村教書,然而好景不長,教師職位被高明樓的兒子擠掉了,不得不回到農村種田,忍受著精神的折磨。這時深愛他的善良的劉巧珍用她那甜蜜的愛情撫慰了高加林的傷痛,就這樣,兩人的戀情一直持續著,直到有一天,高加林通過走后門到縣城參加了工作,因為奢侈生活帶來的虛榮心,他拋棄了不識字的劉巧珍卻和家境富裕的高中同學黃亞萍戀愛。遭受到失戀的打擊后的巧珍和一個老實的莊稼人馬栓結了婚,與此同時,高加林和黃亞萍正處于一種羅曼蒂克式的熱戀之中。終于,高加林走后門參加工作的事被揭發,回到了農村,他和黃亞萍的`戀情也隨之結束……高加林只是在花花世界逛了一圈,最終他又回到了生他養他黃土地,但是他失去了親愛的劉巧珍,他走錯了事業和個人生活的岔道口。
劉巧珍,善良的女子,她淳樸,她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她有一顆像金子般的心,她的善良之心讓每一個人贊嘆,她對愛情的執著讓每一個人感動,她在失戀后的振作和堅強讓每一個人敬佩……用劉巧珍的精神品質去踏踏實實的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我想著是這每一個人都需要的。
高加林的失敗給我們每一個人敲響了警鐘,一味地追求安逸和享樂而忘了自己的真實面目是錯誤的,輕浮帶來的后果是慘重的。走人生之路最重要的就是本分、誠實、珍惜。高加林不應忘記自己的農民身份,他不應該為了“體面”而辜負了巧珍,他不該為了自己所謂的理想而走后門,找關系。只有本分、誠實、珍惜,我們才能在人生的岔道口中找準方向。
還有熱心善良的老光棍德順老漢,他用自己的一片愛心感化別人,用自己的生活閱歷教導別人,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德順老漢將他的畢生都獻給了黃土地,先給了他愛的人們。珍惜并奉獻,感恩并回報,這也是打開人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一生的成功就在于我們在岔道口面前如何選擇正確的方向,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自己擁有的也要奉獻。把握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人生讀后感 2
也許是因自己生活的經歷還少,大二的時候,第一次讀路遙的書《平凡的世界》,只是感到他寫的是那樣的樸實,一幅幅鄉野山村的場面如同身臨其境,跟隨人物的悲歡離合感慨世事無常,卻不曾如此感同身受。《人生》讓我百感交集,不只是同情各個人物的崎嶇的經歷和結局,也提醒了我不要遠離了自己的根!有人說人生如戲,而我卻覺得人生如夢。
因為樸實,所以熟悉。《人生》讓我感到的分明是自己生活中的事。對于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我來說有著更加深切的感受,小說里人物命運和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何其相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的兒子高加林,生活似乎跟他開了個玩笑,由于社會的不公,為了生活,昔日為人師的他要提上籃子到集市上叫賣。然而“一切毫無辦法,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當他狠狠咽了口唾沫,閉上眼怪叫一聲:“白蒸饃哎——”時,我感到自己清清楚楚的聽到了在耳邊不斷回響,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的.難看、悲哀。我想起我的爸媽,在集市上為了一毛兩毛錢而和攤主討價還價,為的就是多省下些錢不讓我們姊妹在外受委屈。“生活的變化真如同春夏秋冬;一寒一暑,差別甚遠!三年前這樣的夜晚,他或者在明亮溫馨的教室里讀書;或者在電影院散場的人群里,和同學們說說笑笑走向學校。現在,他卻拉著茅糞桶,東避西躲,鬼鬼祟祟,像一個夜游鬼一樣。”
人生,常常都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他比別人付出更多,
釀下的苦果。不論何時,人都不能丟掉了自己的根本:“是的,現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于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一時的絢麗或許激動人心,卻比不上一生平平淡淡的幸福。“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
希望這段話能啟發我們的人生,在未來的生活里,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岔道口。我們在保持生活熱情的時候,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高加林的人生像一場夢,夢里詮釋了人生。人生就是一個未知數,不要計較得失,所謂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即是得。努力過奮斗過,結果還是那么重要,不懈追求的過程就不精彩嗎?讓一切隨性吧,保留朝氣蓬勃的激情,保持理智清晰地頭腦,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源自內心最真誠的印記,或許遺憾,卻不懊悔;即使曲折,也要不懈的堅持,走出自己別樣的幸福:堅強、豁達。
人生讀后感 3
今天我們來共同分享路遙的一部經典力作《人生》。
《人生》是路遙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其成名作,正式標志著路遙文學巔峰的開始。自此而后,路遙又創作出一系列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品,包括其一生中最為經典的作品——百萬長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這部書我就不用過多解釋了,它曾經給了無數青年人人生的方向和動力,而作者路遙也因為其巨大的文學成就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其實,我看《人生》也是在看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之后,并且相隔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有很多書友來不斷向我推薦這本小說,但并沒有引起我的足夠重視。直到后來在圖書館里的書架上偶爾看到了這部小說,就把它借了出來。
起初,我對這部小說并沒有抱著過多的希望,然而乍一上手,就瞬間有種手不釋卷的難舍難分,并且在看完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是忍不住激動不已,乃至拍案叫絕。此書可謂是今年以來,我所閱讀過的作品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部。
細算下來,這部小說篇幅極為有限,不過區區十四萬字,頂多算是一部中篇小說,但是在影響意義上,個人認為并不亞于《平凡的世界》一書。它更適合年輕人去精讀,去品味,去反思。
馬云在評價這本書的時候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導演賈樟柯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個上中學的孩子。這么多年我看過很多作品,都對我的電影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這本《人生》,它讓我開始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我的人生。”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本人很少寫書評,但是真誠希望大家讀一下這本書,了解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經典作品!
人生讀后感 4
讀完路遙的《人生》,站在黑暗中,伸手不見五指,完全看不清前面是坦途還是荊棘,但要到達目的地,只有摸索前行。就像人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轉折,但不能因為害怕就止步不前,唯有越努力越幸運。
高加林有文化有能力,但三起三落的人生就像過山車,最終還是逃脫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才情被土地無情埋沒,我想那是舊中國落后的悲慘命運,深刻感覺到國和家的關系這樣緊密相關。生活在今天這樣和平富強時代的我們,要感恩所有付出者,也要向更高的臺階努力付出。人生不應該據為己有,常常糾纏在個人的榮辱得失中,它應該是民族的,是世界的,哪怕今天你只是為地球撿拾了一片垃圾,也是環保貢獻者,所以,活著就有意義。也終于對古仁人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站得高,才能活的灑脫。
高加林在追尋理想的途中,丟失了最愛她的巧珍,巧珍這個名字大概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吧,珍就是真。真善美,只有真實善良的東西才會美,他真實的內心被飄飄然的幻想蒙蔽了,等他幡然醒悟,幸福的金馬車早已遠去,只能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
因為這本書是我和室友一起讀完的,所以,比起故事本身的內容,我和室友一起討論、爭辯的過程,才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收獲。
我和室友最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是對于男主人公——高加林的看法。
我讀完全書之后就是討厭高加林。因為他的性格而討厭他,明明是農村人的出身卻因為有點學識而自視甚高,看不起農村人,看不起生他養他的黃土地;因為他的始亂終棄而討厭他,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可以說,農民劉巧珍和知識分子高加林之間的愛情悲劇是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的,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愛情并不只是簡單的相濡以沫,要長久的親密關系,還需要精神上的共鳴,兩個人必須要相配。
如果說劉巧珍對于高加林來說是青磚碧瓦,那黃亞萍就是廣廈高樓吧!二者都不是優他的最佳選擇。然而,在我眼里,兩個姑娘都是優秀的女性,或勇敢,或淳樸,或熱情,或高知,她們對自己有較為正確的認識,她們都有自己的`期待和付出,反觀高加林,盡管人生路途坎坷,但這個人物身上有太多太多的矛盾點,又恰如其分了代表了一類小人物。看到他,更應值得的,是反思。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體驗了高加林式的人生,也承擔了幾次重大跌倒。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爬不起來了。有的跟頭實在太大了,大到會讓人沉浸在痛苦中無法新生。這種蛻變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含淚堅持,只有站起來,才有可能向前走,只有向前走,才有看到希望。
人生讀后感 5
路遙在《人生》中,敘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體現著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命運總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人生,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這無關對與錯,而僅僅在于你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并勇敢承擔一切的后果。
高加林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青年人有信念、敢于追求,但也有自身的弱點。甚至有些人為了達到某個目標,連基本的做人原則都出賣了。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但你要敢于爬起來,因為人生的路還要繼續。
雖然高加林最終還是回到了高家村,但只要他夢想不熄滅,以往的經歷就會成為他最寶貴的'財富。因為痛苦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課程。
讀這本書的時候心情真的蠻復雜的,真的覺得這就是人生啊。忍不住代入去思考,如果我是高加林,我會怎么做呢?人的一生太復雜了,愛情重要,但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東西要考慮。
以前一直覺得愛能突破一切,長大后發現:門當戶對,價值觀,文化程度這些都是不得不考慮的。高加林如果真的跟巧珍在一起了,可能也不會太幸福吧;那跟黃亞萍呢,也不一定。愛情想象起來也許很美,但現實往往樸素,煩人得多。
當看到巧珍最后和馬栓在一起了,我反而為巧珍高興,那就踏踏實實,跟一個真正愛你的人過一輩子吧。雖然高加林很絕情地拋棄了巧珍,“渣”,但是又覺得像他這樣一只大雁,如果能讓他去到更廣闊的天地發展也沒什么不對。最后看到他灰落落回到農村,還是有些惋惜,覺得是那個不公的社會埋沒了人才。閱讀的時候,有時候同情巧珍,有時候又是加林,克南,讀完后想了想,其實這就是人生,無論是書中還是現實中,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無奈,那能怎么辦呢?哭過笑過,第二天洗把臉冷靜一下,又是新的生活。
人生讀后感 6
《人生》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看到了做人的眾多無奈和社會的殘酷。
對與高加林這一形象,他的最后境況,我覺得這是他應得的。作為一個農村人,想擺脫農村種地生活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他的一些做法卻令我氣憤。起初,我很同情他被撤銷教師資格,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覺得他是一個自私、冷漠、無情的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前途,毅然決然地拋棄了在他困難時陪他的巧珍;憑著巧珍對他的愛,而肆意傷害她。
他通過走“后門”獲得了一個工作崗位,最后也被人無情地揭發并將其打回原形。
書中巧珍的形象,我覺得她過于懦弱,自卑。以為有文化的人高高在上,對別人的安排總是屈服,盡管內心也很不愿意,但對高加林的愛戀讓自己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我認為,當高加林向她提出分手時,她應該勇敢一些,其實他們是可以在一起的。
這也諷刺了婦女在那個時代的`下等地位,只有被安排的命運沒有一點主見,最后也以痛苦結局而告終。《人生》讓我明白,有上進心、愛慕一個人固然是美好的,但也應講究原則,講究方法,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來的才是最美好的。
我們不能抱怨父母沒能給我們一個富裕的生長環境,畢竟生長在什么家庭,處在什么樣的社會誰也不能決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努力,夠勇敢,愛情總會有的,房子車子也會有的。
在這里我想對所有奮斗的同學們說:“努力吧,奮斗吧,拼搏吧,不要在高考結束時才后悔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拼兩個春夏秋冬,搏高考無怨無悔!
人生讀后感 7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路遙《人生》
情,兩個人一起在田間地頭唱信天游,兩個人一起在夜晚降臨時在一起聊東談西,兩個人同騎一輛自行車逛街,他們墜入了愛情的海洋,巧珍想著便可收他一生。其實劉巧珍也是對的,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那就是愛這個文人高加林。
可是有些事說變就變,生活能把夢想變成現實同時也能把現實變成夢想,高加林的二叔從新疆轉業回來當了縣勞動局局長,而副局長馬占勝為加林私底下在縣城謀了一份職業—縣委宣傳通訊干事,后來加林慢慢的與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城市姑娘黃亞萍好了起來,一方面是他喜歡和她談古說今,討論國際問題,一方面他也想隨她去南京工作,去更大的城市發展自己,但后來張克南的母親不滿高加林把自己的兒媳婦黃亞萍搶過去,于是向地區紀委揭發了高加林走后門獲得工作的情況,于是高加林又回到了農村。
在高加林個人看來,自己是對的。但在整體的環境和巧珍、黃亞萍、張克南、德順、高玉德、巧珍父親看來,他是錯的,他不應該拋棄深愛他的巧珍,他不應該搶好同學克南的黃亞萍,他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出身,他不應該斷了根。
巧珍不希望加林離開他去城市謀求生路,她的加林哥有文化又寫的一手好文章,可以遠走高飛,但走出去以后會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愛她。而黃亞萍只是我個人覺得是在利用加林的心理弱點,使加林和她在一起,她心里清楚,高加林是個志向遠大的人,將來隨她父母去南京工作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黃亞萍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拋棄了張克南,也讓加林違背自己的.內心放棄巧珍和她在一起。
巧珍是善良的,無論是電影當中給人的一種感受還是路遙在作品中所表現的那種巧珍的形象,都是非常可愛,活靈活現的,不論任何一個人都是特別喜歡她的。她最大的悲劇就是沒有上學,不識字。她也試圖靠近自己的加林哥,也讓自己的妹妹巧英教她寫漢字,其中包括“高加林”這三個字
文中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地點就是大馬河橋,他第一次被下了教師后因不習慣體力勞動,她母親給蒸了一籃子饅頭去縣城賣,由于他的羞澀不敢張口向市井那樣喊叫“賣饃了”,在文化館呆到將近傍晚時才回家,現實情況是饅頭一個都沒有賣,可就在這兒巧珍幫他把饅頭賣了,一個也不剩,同樣也就是在這兒—大馬河橋,他狠心在半路拋棄了的巧珍,也就是在這兒,他又一次回到了土地。
在農村,在土地上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而在紛繁的城市之中,人性、人格會被扭曲,渴望走出農村,向往城市,又懷念農村的那份人與人之間的純凈。
人生讀后感 8
路遙靠長篇大論的三部曲才描繪出一個“平凡的世界”,卻僅以中篇小說的篇幅詮釋了“人生”。書的開篇引用柳青的話說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作者正是借主人公的這幾步“緊要處”展現了人生。
高加林本是高家村的民辦教師,卻被村中領導高明樓的兒子靠后門擠下了位。這個不曾下地勞動的文化人,也不得不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最苦最累的活,與全村人賭氣,想以一手鮮血來證明自己,憑身體的疼痛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從而獲取些許精神上的歡愉。其實上天對高加林不薄,在他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時,也讓他嘗到了愛情的甜蜜。他與劉巧珍相愛,巧珍是個勤勞能干·善良樸實的姑娘,恰似降到高加林心頭旱地的甘霖,在高加林苦悶時給予他安慰。正當高加林開始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時,上天又與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叔父回到地方做局長,連害他失去工作的高明樓也來巴結他家,高加林憑今非昔比的“地位”,又在縣城“謀得”了好差事。
高加林因后門失去了民辦教師的職位,又因后門當上了縣里的新聞記者。再次回到縣城的他,不僅不再痛恨走后門,還開始理所應當地享受起后門的優待,有些飄飄然的他也不禁感嘆道:“后門,可真比前面的威力大啊!”滿腹經綸的他,不久便在縣上大放光彩,高加林的一腔熱血也全注入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中,許多姑娘千方百計地接近他,他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也三番五次地上門暗示愛慕之情,高加林也漸漸發現他與巧珍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而當黃亞萍暗示高加林與她在一起會有更好的前途后,權衡利弊,一心想進更大的世界,想登上更大的舞臺的高加林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黃亞萍。此時的他,一心想向外闖蕩,卻丟失了在內之本。高加林拋棄了劉巧珍,正式于黃亞萍交往,盡管心有愧疚,但他已被事業愛情雙收的喜悅沖昏了頭腦。可好景不長,高加林走后門的'事情被揭發,生他養他的山川土地又把他召了回去。
對于曾立誓再也不離開的縣城,原來他高加林只是其中的匆匆過客;面對新收獲的愛情,他也因身份差別不得不與之了斷。此時的巧珍已穿上了別人的嫁衣,做了別家的新娘,高加林已沒有了退路。高加林失魂落魄地回到村,他熟悉的黃土,碧綠的莊稼,清晨的紅日并未抹去他內心的灰暗。他以為自己會被譏諷和嘲笑包圍,卻未想到這些純樸的莊稼人給予了他無限的關懷與安慰。在德順爺爺的指點下,高加林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在得知德順爺爺和巧珍為自己說情,幫助自己后,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只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一聲:‘我的親人哪……’”
最后的喊叫,高加林叫的是“我的親人”,那么這親人是誰呢?是德順爺爺?是劉巧珍?還是他的父母?我覺得都不是。他呼喚的是他手中那兩把黃土,是他賴以生存的山川大地。土地,就是他的至親,是他的生存之本,也是他的做人之本。
作為讀過書的文化人,高加林不滿足于生活現狀,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去施展才華,這沒錯,他希望上進,抓住機遇,這也沒錯。可高加林最有遠大的抱負,有不凡的才華,但也有自負自大的一面,這也正是因為他忘了自己的本,是土地。黃亞萍給高加林寫的小詩中,她希望高加林是自由的大雁,可以飛到更適合他生存的土地,但她的立場畢竟與高加林不同。實際上,高加林不是她所愿的大雁,而是像德順老漢口中所說,是扎根在土地的一棵苗,他可以生長,將自己的莖葉散到四面八方去,但他的根在土地,離開了土地,便不能生存。即使這片土地再貧瘠,他也不能脫離,不可能懸空飛起,即使能做到脫離土地,根浮著,是站不住腳的。如果高加林在面對一切抉擇時,能想到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以此來判斷選擇,或許他的選擇會更慎重些,他能思考地更透徹些,也不會過于急功近利。
也因高加林并未記得自己的本在土地,一旦有不如意,踏遍輕易地自暴自棄自卑。巧珍被他拋棄,但看到她生活和勞作過的土地,看到她所耕耘的一切,便對生活重拾了希望。德順爺爺做了一輩子光棍,無依無靠,但也從未輕生,依舊靠勞作來為村里貢獻。這兩人與高加林相比,都更堅強,也更踏實,他們也不會像高加林那樣虛華、浮夸,因為他們都記得,土地是自己的生存之本,沒有土地就什么都不會有,但只要有土地在,一切都能通過勤勞耕作得到;他們也明白,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腳踏黃土,就能播種下生活的希望。而高加林僅僅因為再次丟了工作,要再次當農民,心愛的人離他而去,就覺得活著沒意思,他不僅輕視了生命,還輕視了土地。最后的一聲吶喊,我相信他已明白了土地才是他的根本,我也相信他會重新振作,開始嶄新的生活。
女媧用黃泥捏人,上帝也用塵土造出了亞當,這些古老的神話不謀而合,都認為人類的血肉之軀都是由土地塑成的。我們靠土地生存,人類文明的起源便是農耕文明,最初人類社會的風俗習慣、思想文化都在日常耕作中產生。土地不僅給了人們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還教給了人們勤勞、踏實、淳樸的本質。從某種角度來說,土地便是我們的根本。
人生總是戲劇性的,在生活中,你時而占上風,時而處下風。但無論處于何種境遇,或喜或憂,或風光或潦倒,人,都不能忘本。
人生讀后感 9
人生很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個,要慎重選擇。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那么幾步,個性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無論哪一個,走錯一步,能夠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能夠影響一生。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樣,其實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選取的。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應對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為此刻的自己。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后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應對自己重新成為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感情時,作為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著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在制造距離的同時,也制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書中有句話特別好“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做事要憑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處的環境所變化,保留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面對一系列艱難抉擇的時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傷害那些深深愛你的人,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但是它還有可能會得到,有些人我們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人生讀后感 10
《人生》講的是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高加林是一名在農村環境下的知識分子,高中畢業后回到農村做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既能體面的展示他的才能又可以讓他對將來充滿希望”。但是好景不長,村長高超樓的兒子高中畢業無事可做,高加林被替代了下來。正當他失意無奈被迫重回土地之際,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劉巧珍闖入了他的生活,在善良的劉巧珍眼中,高加林就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她不顧村里人的指指點點,向高加林表白了,故事看似正在向人們料想的結果發展。
不過,命運總是充滿驚喜和機遇,當兵走了幾十年的叔叔榮歸鄉里,這為高加林提供了一次回到城市的機會。在城里,高加林重遇了他的同學黃亞萍,一個活潑開朗又能在事業上關心自己的現代女性,高加林經過惶惶不安的思想斗爭,最終選擇了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分手。
選擇總會付出代價,因為黃亞萍的戀愛自己被情敵張克南的媽媽告到紀檢處查到“走后門”,高加林再次被命運作弄了,不得不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土地。善良的村里人并沒有看他的笑話,家鄉人給了灰頭土臉的他各種安慰,德順爺爺用樸實的話語為高加林尋回自信,已嫁為人婦的劉巧珍一把鼻涕一把淚在高超樓面前為高加林央求工作……
讀完《人生》,給了我一些想法。
人生,有時候需要妥協,在高加林被辭去農村教師職務之后,他不得不向村長高超樓低頭哈腰,放棄“清高”,求得一份“掏糞工”的工作;面對現實,不得不賣白饃換取買油鹽。還要在清苦的生活中避免與同學相遇暴露自己的'不堪。
理想從來不乏浪漫與傳奇,當理想照進現實,我們或許只能去適應現實,向現實妥協。抱怨、牢騷并不能改變適者生存這個鐵律,向現實妥協是一種智慧,也考驗著人們的勇氣。
人生,要面臨許多選擇。假如高加林經受了生活的考驗,堅強能干的巧珍是他幸福生活的不錯選擇;假如沒有后來的變故,放棄巧珍的同時是離別了粗俗底下的農民生活,高加林也將迎來他更為寬敞的將來。
人生,要學會珍惜和感恩。面對樸實的鄉親給他的各種安慰、善良的劉巧珍對他背叛的包容、德順爺爺為他在村長面前斡旋,高加林趴在熱情的鄉土上大聲痛哭。
現在,似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它驅使著人們追求更大的權益,是人們自我提升的源泉。但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得不去面對許多岔道口,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的人生本源、價值道德和理性思想反復斗爭而做出抉擇。走過之后,回望自己的人生,或許能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回憶,我想這就是《人生》要帶給我們的真諦。
人生讀后感 11
路遙的《人生》是父親最喜歡的小說。或許是因為小說中所描寫的主要年齡與他父親的青年時期相近,每次提起這本書,他總是稱贊不已。感覺增加了我的期待。雖然大學時看過這本書,今天又看了一遍,但心里還是有一種特殊的'感受。那時,我看到了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現在我看到了鮮活的生活。哦,這不是一本厚書,我拿起又放下,斷斷續續翻了將近兩個月。
全書開頭引用的那段話最為經典,也堪稱全書的靈魂——“人生之路雖長,但關鍵時刻往往只有幾步之遙,尤其是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人的人生道路是直的,沒有岔路口。有一些岔路口,比如政治上的岔路口,事業上的岔路口,以及個人生活中的岔路口。如果你走錯了一步,可能會影響一段人生或一生。”
生活是不可預測的。如果可以重來,我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或許今晚我就不會流下辛酸的淚水。可惜,路有對有錯,生活在底層的人從來沒有選擇的余地。
人生讀后感 12
《人生》的作者是王衛國,此書的內容主要講述一個,封建,與世隔絕的小山村中,一位胸懷大志的民辦教師高加林因村書記濫用職權被撤去工作,想要控告村書記卻因封建思想放棄。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委屈求全變成農民,又陰差陽錯與村中大戶的女兒談戀愛。因為一次巧合,他被馬占勝調到縣里工作。之后,他一路風生水起,如履平地,在縣中成為郝郝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為有好前途,狠心拋棄深愛自己的女人,與另一個家財萬貫的小姐結合。但因被檢舉揭露,一夜間從縣中的名人淪落成一個身無分文的農民。回到農村后,眾叛親離。他才明白最珍貴的`事物其實是最初的信念。
讀完這部小說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有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條難以回返的路,當自已失去一切,歷經人生的風風雨雨后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才會明白最珍貴的東西是自己的初心與信念。但人生同樣是無止盡的,只要始終懷著心中的信念,永往直前,就可以創造璀璨人生。
人生就像黑暗中的指路燈,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人生也像無盡頭的長巷,你永遠也無法猜想到下一步會發生什么事情。但只要保持一顆永恒不變的心,人生自然就會美好。
人生讀后感 13
一直很喜歡林清玄的文筆,樸實睿智,充滿禪意。讀其書如品茶,清香自然而至,令人心平氣和。
“清歡是生活的減法,當我們摒棄世俗的追求和欲望的束縛,回歸到最簡單的快樂中,就是人生最美味的情境。”幾句話道出了清歡的內涵和人生的真諦很多時候,我們喜歡做加法,給自己加分,好像外在事物的加分可以凸顯個人生命的價值。事實上,情況并非如此。光著身子來到這個世界的人,自然會什么都不帶就離開。這樣一來,可能就比較悲觀了。你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我覺得應該是追尋初心,尊重自己的內心,回歸簡單的生活,道很簡單,生活真的應該更簡單,更簡單。在這喧囂浮躁的社會,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為世俗的流言所迫,不為物欲所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無論是忙碌還是悠閑,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審視自己的內心,聆聽發自內心的聲音,我們終將得到最簡單的快樂。
正如林清軒所說,幸福來自于我們對寧靜、清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晴天徒步,感受陽光的溫暖,感受風的溫暖;坐在公交車上,停在無數站臺上,欣賞沿途的風景;逛公園,看孩子玩耍,老人鍛煉身體。在那一刻,我會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和美好。心情低落的時候,給自己一顆糖,讓嘴里的甜味沖淡心里的苦澀,心情瞬間好起來。人生最美的是清歡,心若敞開,萬物皆明。
人生讀后感 14
我是個男子漢,我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爬不起來變成一條死狗。
——題記
讀罷《人生》,心中五味陳雜,不禁感慨:人在命運面前就像是一只小螞蟻,渺小,不堪一擊!
《人生》描寫了農村青年高加林兩出兩進農村的故事,故事開頭,主人公高加林教師工作被撤。他沒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豁達,也沒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于是,他一蹶不振。
那次父母讓他去縣城趕集賣饃,母親對他說:“賣東西要吆喝,不然別人怎么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他的自尊心太強,他做不到。就在這時,那團讓他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出現了:那個叫巧珍的女人。
漸漸的,他們戀愛了。他們每晚都在麥地里約會,此時此刻,高加林覺得也許這就是幸福吧!他不再賭氣的折磨自己,他開始認真面對生活,日子好像好起來了。
他的叔父高德智的歸來使他人生經歷了一次三百六十度的大轉折——他要去縣城里當記者了。他很優秀,工作不久就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曾經的同學知己黃亞萍也對他表達了深深地愛意。他漸漸地在燈紅酒綠中喪失本心,迷失自我,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決定和巧珍分手。每當我讀到這里,我總是止不住的心痛,就像德順老漢說的一樣:“巧珍是一塊金子啊,你怎么把她弄丟了!”
是的,巧珍是一塊金子。
惡有惡報!不久,高加林被張克南的母親舉報走后門,他被撤職。
黃亞萍和劉巧珍兩個女孩子同樣漂亮,同樣善良,同樣愛慕高加林,巧珍大字不識一個,一輩子與土地離不開關系;黃亞萍有文化,家庭背景好,渴望大千世界的`高加林必然更親近與他有種同樣思想交流的黃亞萍。這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啟示。
老光棍爺爺德順老漢的愛情故事雖然簡短,但足以催人淚下。就憑那兩句“取個不如意的媳婦如同喝白涼水,寡淡無味,不如不娶。” “我活著,她就死不了,她一直揣在我的心里。”
好多路要自己走,不是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德順爺爺。
其實,高加林是無數在農村與城市之間徘徊的青年縮影;是無數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徘徊的青年的縮影。他有一定的實力和野心。他的能力和驕傲不允許他一輩子生活在這貧窮落后的地方,但是他沒有獨自掙脫的能力,當他有機會做出選擇時,他必然不擇手段讓自己爬得再高些。所以他必然接受巧珍,必然接受后門,必然丟棄巧珍選擇黃亞萍,然后走向那早已注定的結局。
最后,高加林撲倒在德順爺爺面前,兩只手緊緊的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兩聲:“我的親人吶……”是的,他本來就是大地的孩子,正是這些讓他看不起的土地,供養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曾兩次選擇背叛土地,如今潦倒歸來,大地又以寬闊的胸襟重新接納他。
相信命運的人,跟著命運走;不相信命運的人,被命運拖著走。網上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往后余生,且行且珍惜!
人生讀后感 15
路遙的《人生》是我看過的最欲罷不能的一本小說,路遙的文字簡潔而豐富,卻能夠讓人身臨其境地感覺到主人翁的妝容、衣著、神態、情感。
我不由自主地為主人公的命運變幻而心情緊張,時而悲傷,時而歡喜,時而擔心,時而釋然,只是,故事的最后,驚天動地的暴風雨劃出了一個結局,我感慨萬千,高加林竟然失去了巧珍,高加林和巧珍又都在善良的愛里得到了新生。
掩卷沉思,心底生發出許多感慨,特別想記敘以下三點:
1.多么痛的領悟——人們總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貴。
多么可憐的巧珍,多么幸福的巧珍!
她用純真無限的熱愛與善良,像捧著自己的生命一般毫無保留地交付給了高加林,她做著青春燦爛的夢,憧憬著期待著和心愛的人一輩子在一起,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洗衣做飯,為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她遮風擋雨,只要心愛的高加林笑了,即使做奴婢做仆人她也義無反顧,以此為樂。
然而,當她夢得真切的時候,生活給予了她殘酷的撕扯,是的,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失戀痛徹心扉,很殘酷,很決絕,很迅猛。
她關于愛情的全部憧憬與期待瞬間落空,高加林要拋棄她這個山野村姑,單純又單調,她心愛的加林要跟著大城市里神秘又有文化并且還是官二代的黃亞萍去奔赴遠大前程去了。她被遺棄在異地、在半路、在黑夜!
多么純真熱烈的愛情,多么善良美麗的巧珍,多么愚昧沖動的高加林!
也許這是巧珍生命中最大的災難,把她最珍愛的人,最深切的渴望從生命的血肉中撕扯開,無情地抽離切割,她有多深的絕望,多痛的夢醒,多少的淚水成河……無人看到,但無人不知。
生命對她何其殘忍!
可是,生命對她何其厚愛!在她痛不欲生的時候,那個與她一般善良,純樸 ,為愛狂熱執著的馬詮勇敢地從低落的世俗里走來,為她捧來盛開的心,純真的愛,同樣地愿為她遮風擋雨。
她很快地決定堅強起來,她決心嫁給馬詮,她舍不得腳下耕耘的土地,發綠的禾苗,她舍不得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大地包容和收納了她無邊無際的痛苦。
是的,也許只有巧珍才是最懂得馬詮的愛情的那個人,她有多熱愛高加林,她就懂得馬詮有多愛她。這種愛的疼痛與幸福,她最懂他。
雖然任性負氣地結婚,但巧珍篤定的是馬詮會給予她最恒久的愛。
巧珍是不幸的,愛不到她最愛的`那個人,無疑她也是最幸運的,最愛她的人一直在守護著她。
可惜了高加林在拋棄了、失去了巧珍以后才懂得珍惜,卻再也找不回了,可嘆可惜,兩個相愛的人終究沒有能夠在一起。
2.勞動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
村子雖然粗狂,沒有縣城的街道和汽車,沒有現代化氣息,但是封閉之中也有著最廣闊的世界。山和水一直在靜靜地守衛著村里人,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土地給予了人們躬身勞作的地方,也是在這勞動中巧珍和高加林獲得了生命原始的動力,走出了困境。
當巧珍被高加林拋棄,痛不欲生的時候,天天掙扎著要去地里勞動,她覺得大地的胸懷是無比寬廣的,它能容納人世間的所有痛苦。通過勞動,她堅強了起來,活了起來,認真地生活下去。
當高加林一無所有變成農民回到村里,他痛苦迷茫的時候,德順老漢告訴他,只要熱愛勞動,一切就會好起來。
就像德順老漢,年輕時候也愛過,痛苦過,受過傷,但是用了兩只手去勞動,他種過五谷雜糧,種過果子,把果實與孩子們分享的時候,他感受到了幸福,找到了活著的意義。高加林聽了德順老漢的話開了竅,振作起來。
勞動是辛苦的,亦是甘甜的。正如楊絳先生說的,你的問題在于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我們勞動的方式千萬種,你可以鍛煉,可以寫作,可以看書,可以耕田,可以養花……痛苦失落時候不要想太多,去折騰就是,去讓生命動起來,你自然就會找到生的希望和出路。
3.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我特別喜歡王陽明的這一句話“此心光明,夫復何言。”是的,人生的海洋里,偶爾風平浪靜,偶爾也浪潮涌動。唯有守住本心,行正道,才得以笑看風云變幻,波瀾不驚。
高加林被稍有權力可以耍小手段的明樓奪去了名額給了自己的兒子,公辦老師的崗位說沒有就沒有了。高加林被生活的巨浪打趴了一回。他痛苦不堪,輾轉反側,無力抗爭,也無力改變地墮落過。
巧珍的出現幫助他度過了人生中第一段黑暗的歲月,重新點燃了他對生活的希望與熱情,他們墜入愛河,愛得純粹而甜蜜,濃烈而勇敢。
只是,生活的海洋太遼闊了,對于未知世界的追求,對于出人頭地的渴望,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年輕的高加林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在機遇來臨的時候,在事業順風如意的時候,他不知道福禍相倚。
他只是任由別人安排著工作崗位得了公職登上了云梯,被高亞萍的神秘時尚氣息、知識分子光環吸引著,只是,他不知道這一波波巨浪推舉著他往上,也會重重地把他摔下。
正如德順老漢說的,人浮得高,跌得重。高加林從鄉村農民扶搖而上成了公家人,因為文筆好,通訊稿被縣里甚至省里采用,成了一個極其引人注目的“有為青年”。
事情的變化總是出乎意外的,就像他意外地得了名額成了公家人,也一夜之間被舉報說是馬占勝走后門給了他工作的機會,縣紀委、地紀委都很重視,他的工作沒了,又一夜之間又變回了農民。
他放棄了真愛的巧珍,追求高亞萍,也終究因為傷害了情敵張克南,被張克南的母親揭發檢舉而一切潰散。
一切繁華榮貴恍如隔世,高加林在別人給他蕩起的浪花里翻揚起了膨脹的渴望與幻想,他渴望成功,渴望遠方,卻一時迷失了良心,丟棄了寶貴的愛情。
正如路遙說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假如高加林沒有不著實際地幻想,沒有因為自己有了點出息而拋棄巧珍,他會踏踏實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地戀愛結婚,穩穩當當地工作。
可惜,他像失了心一樣瘋狂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繁華與夢想,最后只能沉重地跌倒摔跤,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最愛他的人們,差點毀了自己的一生。
是的,故事的最后,假如高加林沒有因為巧珍的善良,原諒了他,并跪求家人不去村里公開奚落他,還央求巧英的公公給了他一個教師的機會,假如村里人沒有廣博的愛去包容他的見利忘義,包容他的虛榮和失落,沒有給予他偉大的同情,也許他的一生就此一跌不振,也許他再也不能抬頭挺胸生活下去。
善良的人,也許卑微,也許貧窮,也許無知,但是這種本真的品質,就猶如故鄉的土地,縱使歲月綿長,風雨變幻,她始終不改。始終包容著你,守護著你,給予你深沉的熱愛。
善良的心是光明的,就像巧珍,就像順德老漢,就像村里偶爾狹隘但始終純樸善良的父老鄉親。雖然情路坎坷,生活艱難,但是善良的心教會了她們原諒與慈悲,不僅溫暖自己的人生,也溫暖了一顆等待救贖的心,安放了他迷途知返的余生。
人活一輩子,到頭來,做正事,守正道,也許貧窮也許富有,都不重要,踏實才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活法。此心光明,夫復何言,善良而熱愛生命的人終究得以自救,并挽救身邊的人。
讀罷此書,寫下幾點感慨,用意有三:一是提醒幸福,愿我們每個人都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情感和生活。二是提醒痛苦迷茫中的人們,其實折騰起來奮斗,就會獲得許多生活的希望和樂趣。三是安慰許多浮世荒涼中始終守住初心,善良寬厚的人們,這是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人生讀后感 16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主線,體現的也正是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吸引了我。小說的主角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文武皆備的農村青年高中畢業后沒能跳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那時的他已經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現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里的通訊干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里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辛勤、樸實,他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顯身手。但是終于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云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當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時,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后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人生的變幻真是難以預料,誰又能知道自己今天的以后會發生什么呢?對于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對于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初戀是美麗,初戀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說中描述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臺,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也僅此而已。因為,這愛實在是太單純,太無助了。雖然,那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傾慕以久的,多才多藝的,強壯標致的“先生”所愛著;那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愛著。但實際上呢,這愛的天平能平衡嗎?不能。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復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復考慮后,他終于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著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后,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為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著。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著,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著。但也僅僅只能感動而已,我又能說什么呢,退一步想想,一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巧珍能和才華橫溢、心性高遠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嗎?如果說高加林當時選擇了巧珍,以他躁動的個性又能安于現狀嗎?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語言嗎?
我不敢回答。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引用《人生》中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嘴角能流淌出幾個小小的故事,不也無憾嗎?!
人生讀后感 17
每次讀完路遙的作品,總是很難平靜下來,他的作品總能使人對自己進行思考。
人生總是沉沉浮浮,浮浮沉沉,誰也說不準明天的自己安身在何處?處于什么樣的境地?
作為一名女性,對愛情天然的敏感讓我更傾向于對愛情的思考。我著實同情劉巧珍,這個金子般純樸的姑娘,有著對知識的渴望,對勞動的熱愛,對愛情的執著,對愛人的寬容,所有這些都深深地感動著我。我一向主張門當戶對的愛情才能讓兩個人的感情鞏固,但是當一方的社會地位社會財富突然出現傾斜的時候,我是傾向于對愛情的忠貞上的,直到現在我依舊覺得,愛情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應該把他看做一項一生的神圣的事業來看待,認真對待自己的愛情的人,我總覺得也會認真對待生活,對待一切困苦!就像順德老漢,把一個在心里揣一輩子,也認真生活了一輩子。
生活有時候把現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又把夢想變成了現實!生活會給不確立和堅定自己的生活原則的人不斷地提出嚴峻的問題,讓他選擇。黃亞萍的愛情如此,高加林的人生事業更是如此,一個偶然的'世事可能讓自己一落千丈,也可能讓自己平步青云,就像書中說的“現實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于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高加林想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想要更加廣闊的天地,這樣的精神讓人振奮,但是他沒有想到,在那樣一個社會還不健全的時代,他的命運很大程度上被拽在別人的手上,更何況他與黃亞萍的戀愛確實也存在虛榮的成份。而我們社會也確實不能回避自己的責任。應該真正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
我沒有什么智慧去領悟人生,因為我自己在二十幾年的人生中走的也不順,在很多抉擇上也迷茫不知所措,對未來也充滿恐懼,但我對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很贊同,“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生活。”即使人生沉浮,也堅持原則堅強地活下去!
人生讀后感 18
《人生》已經讀完好長時間了,本來剛一讀完就要寫讀后感的,但沒有一點時間就沒有寫。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記憶猶深,《人生》是短篇小說,特別具有吸引力,書中只寫了高加林一年內的事業與感情的巨變,但卻讓人感慨,雖是小說,卻又絕的在是太現實了!
是啊,人,擁有的時候就好象擁有了一切,什么都朝著自己奮斗的方向發展,自己覺得自己好象很偉大,但當失去的時候卻又會失去一切,就在突然之間,自己什么都沒有了!
可是,殘酷就殘酷在這里: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沒有得到,而是得到后再失去!高先生正是這樣,他的教師做不成了,呆在家里好象失去了一切,可是,突然之間,他又擁有了一切,事業,愛情,前途,該有的他都有了!可還是在突然之間,他又失去了一切,什么都沒留下,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起點!而時間只有一年!
【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的讀后感02-04
人生讀后感09-02
《人生》讀后感08-16
人生讀后感06-21
人生智慧讀后感02-14
路遙《人生》讀后感03-16
【精】人生讀后感01-30
路遙的《人生》讀后感02-03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