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經典元曲有哪些
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漢卿經典元曲有哪些,歡迎大家參考!
作者簡介:
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號已齋,解州人,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西蜀夢》等,散曲小令4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的形象,廣為傳頌,被譽為“曲家圣人”。
《四塊玉·別情》
元.關漢卿
自送別,
心難舍,
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
溪又斜,
山又遮,
人去也!
《一半兒.題情》
元.關漢卿
碧紗窗外靜無人,
跪在床前忙要親。
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
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大德歌·秋》
元.關漢卿
風飄飄,
雨瀟瀟,
便做陳搏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
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
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沉醉東風·送別》
元.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時間月缺花飛。
手執著餞行杯,
眼閣著別離淚。
剛道得聲保重將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前程萬里。
《大德歌·春》
元.關漢卿
子規啼,
不如歸,
道是春歸人未歸。
幾日添憔悴,
虛飄飄柳絮飛。
一春魚雁無消息,
則見雙燕斗銜泥。
擴展:元曲的小知識
元曲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元朝立國到滅南宋。這一時期元曲剛從民間的通俗俚語進入詩壇,有鮮明的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和獷放爽朗、質樸自然的情致。作者多為北方人,其中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王小軍、白樸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關漢鯽的雜劇寫態摹世,曲盡其妙,風格多變,小令活潑深切,晶瑩婉麗,套數豪辣灝爛,痛快淋漓。馬致遠創作題材寬廣,意境高遠,形象鮮明,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被譽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狀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從元世祖至元年間到元順帝后至元年間。這一時期的元曲創作開始向文化人、專業化全面過渡,散曲成為詩壇的主要體裁。重要作家有鄭光祖、睢景臣、喬吉、張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間到元末。此時的散曲作家以弄曲為專業,他們講究格律詞藻,藝術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代表作家有張養浩、徐再思等。
總之,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題材豐富多樣,創作視野闊大寬廣,反映生活鮮明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感人,語言通俗易懂,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不可缺少的寶貴遺產。
元曲的`興起對于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范,專為舞臺上演出的雜劇。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著璀璨奪目的異彩。
元曲的興起與發展,有著復雜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會現實是元曲興起的基礎,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眾,為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在規律及文學傳統繼承、發展的必然結果。
元曲知識
元曲是中國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并立的一座藝術豐碑,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興盛于元代的一種詩歌形式,有小令和套曲兩類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和講唱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傳統戲曲藝術進入成熟階段,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的代表作品。
雜劇的語言包括曲詞、說白和科介。曲詞、說白是臺詞,是劇中人物的語言;科介是舞臺提示,是對劇中人物的主要動作、表情和舞臺效果的簡要說明。與詩、詞相比,戲曲的語言通俗,多用口語;與其他戲劇種類相比,戲曲的語言具有以“曲”為形式的詩劇特點。
超現實的想象,夸張和借景抒情,是戲曲重要的藝術手法,前者以奇異的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后者則繼承了我國古代詩歌注重意境美的傳統,是一種形象化和富于詩意的表現人物感情的方法。
【關漢卿經典元曲有哪些】相關文章:
關漢卿元曲《沉醉東風》賞析03-28
元曲白鶴子(關漢卿)賞析03-29
關漢卿的元曲代表作03-28
關漢卿名言名句有哪些01-18
元曲的體制有哪些?03-28
元曲的特點有哪些03-29
表達相思的元曲有哪些04-02
唐詩宋詞元曲有哪些10-24
元曲關漢卿一枝花·不伏老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