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評價策略 推薦度:
- 數學評價策略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數學評價策略[通用7篇]
數學評價策略1
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即時性評價作為一種重要且特殊的評價形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彰顯出其特有的優勢,課堂教學中的即時性評價,是指對學生的行為、言語、活動等給予判斷性、指導性等的判斷。本文將以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為切入點,對課堂中即時性評價行為可采用的一些策略加以分析,希望能在新的角度給初中數學教師們一些啟發。
一、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簡介
行為主義理論起源于20世紀初,起初強調用“刺激——反應”來分析所有的行為。斯金納作為新行為主義的代表,在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提出了新的行為主義理論,即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最著名的實驗是他自制的“斯金納箱”實驗,以白鼠為被試,在箱內裝一特殊裝置,當白鼠按壓到杠桿時就會出現食物,小白鼠在偶然一次壓杠桿得到食物后,其壓杠桿的頻率明顯增加,直至最后學會通過壓杠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該實驗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并把由刺激引發的反應稱為“應答性反應”(respondents);把有機體發出的反應稱為“操作性反應”(operants)。斯金納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通過操作性強化的結果,可以通過強化的安排改變人的行為。即時性評價作為貫穿整個課堂的反饋強化行為,正是通過強化學生的正面行為來實現教學效果的,但在具體實施時,要注意策略安排的問題,以實現評價行為的最優化的。
二、基于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即時性課堂評價策略研究
1.在學生恰當的行為出現后,要盡快給予評價,把握評價時機的及時性
該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發現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或存在缺點、問題時,尤其是在學生積極探索研究而有所創新時,都要及時地給予評價。斯金納關于行為和結果之間關系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在他看來,跟隨反應之后的刺激(強化物)是極為有效的刺激,對行為的及時強化是控制行為的最好方法,能使該行為牢固建立。對學生的反應做出的反饋越快,強化效果就越大。操作性學習理論一個極為重要的原理就是,結果在行為之后立即出現遠比延遲一段時間在出現更能影響行為,及時的反饋評價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第一,它提高了評價的激勵價值,使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明確化。
與凝固的、靜止的總結性評價相比,即時性評價可以讓學生迅速的認識到自己的何種行為得到了相應的評價,直接刺激其真正面行為出現的頻率。
第二,它提高了評價的信息價值。評價本身即包含信息反饋的功能,如果學生的行為在很久后才得到評價,那么在這之前,其錯誤的行為仍然會延續,其正確的行為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強化。因此,立即給予評價反饋比延遲很久才給予肯定更具有強化和指導作用。
2.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強調即時性評價行為的針對性
不能簡單的將同一刺激泛化實施到不同的對象上,這也凸顯出行為主義的評價觀,即評價行為應當具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即使評價含有豐富的判斷和導向信息,達到分層教學的效果,使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有針對性的評價中及時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反饋環節時應注意到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能達到的效果,有針對性地評判學生,從而使具備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到知識,體驗到快樂。
3.改變傳統的評價姿態,豐富評價方法,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強調即時性評價過程中的互動性
從數學課程開展的整體情況來說,傳統的課堂即時性評價行為中大都把教師作為評價的唯一主體,使得評價環節缺乏互動性和民主性。而我們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不僅僅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安排中,也包括在評價的設計里。在許多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充當了消極的聽眾角色,沒有機會普遍地、經常地做出積極反應,但對于處于初中階段年齡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備的辨別分析能力,并具有主動行為的要求,同時,該年齡階段的學生把同伴的認可與關注看的更為重要,這使有效的強化物不再拘囿于教師本身,還包括了學習者本人。以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者尤為關注學生的.主動行為反饋,他們認為,在操作性行為中有機體是主動的作用于環境的,維持行為的最重要的強化物是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快樂,他們把這類強化物叫內部強化物,與其相對的是外部強化物,譬如教師的口頭表揚和稱贊等。研究表明,這類外部強化物可以增強內部興趣,教師作為教學整體的控制者,應當有意識的設計更多形式的評價活動來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動機,將外部的反饋刺激內化為自身的行為動機,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價的能力,最終達到以內部動機來驅使完成學習。
在現實教學中,還有許多其他可以借鑒使用的方法策略,教師可依據實際的課堂情況,隨時調整評價策略:如可以結合作用集中性評價,彌補即時性評價的過于零散的缺點,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還有對評價次數的把握上,應逐漸降低評價行為的頻率,逐步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再就是對于評價空間的擴展上,教師在課下也應把握機會給予學生們更多的關注與引導。
數學評價策略2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一)確定的研究方法
第一,確定出量化的研究方法. 學生學業評價研究方法比較多,而且各式各樣,具有多選擇性. 如何在教學中選擇研究方法,這要根據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的范圍加以確定,不能憑空想象出量化研究方法. 第二,確定出輔助性質的研究方法. 該研究使用的是質化研究方法,將其當成了量化研究最佳輔助方法之一. 可以通過量化研究同一個省份不同地區,確定出數學的教學標準以及評價標準,該標準理當和當前的教學狀況一致,另外也應該和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特征相符. 第三,如何選取對象和確定對象. 該研究主要研究的對象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根據量化研究而確定,第二類是根據性質研究主題而確定,將某個省的多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
(二)收集研究材料
量化研究所需要的資料,需要到某個省份去收集小學數學各個年級的考試試卷,將該試卷進行編號,作為收集的資料之一.
質性研究所需材料,進行資料研究時,需要對材料進行收集,這個收集的關鍵在于根據不同的對象獲得不同的信息. 可以使用采訪式收集報告,掌握了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之后,再根據綜合的數據加以選擇和確定,使用這一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這樣可以掌握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獲得更加精準的信息資料.
二、研究的主要問題
(一)量化研究的發現
本次研究對四個地區的小學數學作業進行收集,最終的研究結果是更好地對學生學業進行評價,對課程標準一致性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做好統計. 最終的'研究結果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第一是縣區層面教學結果一致性研究,研究一致性出現的狀況,并且對最終的研究結果加以分析. 第三地區層面,同樣是對地區層面加以分析,最終獲得準確的分析結果. 最后一個是對整個地區總體結果進行分析.
(二)質性研究的發現
本研究結果發現,學業研究的重點理當放置于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一致性的認知上,這主要包含教師在命題考試試題時,對知識的綜合把握以及學生學習該課程實際掌握情況. 另外,教師還得從教育部門總體規定學生學習要求綜合評析學生情況.
三、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一)課程改革的推動
學業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指的是學生的學業評價應該和課程標準之間有一個高度的吻合,然而對于課程要求標準以及評價之間是否能達到一致性,那么就要看進入教學時,從評價的結果和類型中查看這一教學結果. 我國的課程改革是在20xx年開始推行,陸陸續續在18個學科中,根據教學標準開展工作,每名學生根據教學標準以及課程實施標準開展評價工作. 可以這樣定義,課程改革使得我國評價標準和課程教學之間形成了一致性,這個改進使得一致性進程變得更加快速,課改在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二)學業評價實施的基本要求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很多地區對課改執行標準所取得的效果進行評析,通過對各個地區的小學學生數學學習成績進行考核,從而得出數據,對該數據加以分析,不斷地深化課改. 經過各個地區的檢查報告發現,當前我國對學生學業評價主要使用的手段是,根據教師對基本學生素質加以評判,如果學業評價得不到完善,那么對學生執行的標準也會出現偏差,甚至忽視了標準所衍生出的一些影響因素. 因此,我國當前教師進行標準評價時,應該從程序上加以評價,應該有哦嚴謹的程序標準,應該在評價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學業評價相關問題
對數據加以研究分析,能夠評價學生學業價值發展. 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應該從自我價值方面發揮出優勢. 提倡使用多種方法進行評價,提升評價準確性. 一般而言,學業評價主要有教學質量評價、學業表現評價以及標準評價,最后一個是測試評價等,這幾個評價結果都不盡相同.
(四)反思最終評價結果
傳統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都比較死板,這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評級進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成績,使得綜合評價受到制約,容易出現忽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等問題. 因此,當前要改進評價方式,摒棄傳統的評價標準,采用科學統一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才能獲得最佳評價結果.
結束語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以及課程標準一致性現象得到提升效果時,不僅需要落實教育行政機關對教育制定出的政策標準,還需要將其落實到實際運行中,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教學活動標準,這樣才能逐漸提升教材研究作用,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不斷深入新課標研究,可以獲得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相信在今后,教育界的人們不斷努力,憑著卓越的追求精神,學生的評價體系會逐漸完善,而且更具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用枝.小學數學算法多樣化的價值取向及注意問題[J].祖國:建設版,20xx(7).
[2]張平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建立快樂和諧的課堂環境[J].祖國:建設版,20xx(7).
[3]曾萍. 寓教于樂 幸福課堂:小學數學快樂教學的幾點嘗試[J].讀寫算:教育導刊,20xx(23).
數學評價策略3
一、實施互動式教學策略,體現作業評價活動的雙邊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評價作業活動中,應將有意識的將作業評價的“任務”讓學生來“分擔”,把學生引入到作業評價活動中,提高學生聽講的“注意力”,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從而保持積極的“情態”參與到評析作業活動中,參與師生互動。如在“分數應用題”作業評價活動中,教師針對小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對分數加減法中存現的運算錯誤情況”,有意識的讓小學生來當“裁判”,結合作業內容進行評講并闡述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教師進行實時的補充。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結果”闡述表達出來,作業評價的雙邊性、互動性“展現無遺”。
二、實施探究式教學策略,體現作業評價活動的能力性
作業評價的目的為了傳授學生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實踐。能力培養是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永恒的“主題”。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教學活動同樣如此。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評價過程中,要滲透新課改能力培養目標要求,將能力培養作為第一要務,不能簡單的“講作業”,而應該設置探知、解決的“過程”和“時機”,引導學生進行再次的“動手實踐”、“思考分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題方法、鞏固解題技能,提升解題素養。如在“路程類應用題”作業評價活動中,教師針對小學生對路程類應用題內在關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錯的情況,結合作業練習中“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5.6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4.8千米,兩車在離中點處5.2千米處相遇,兩車用了幾小時相遇?”問題案例,讓學生開展探究分析活動,學生在分析問題條件基礎上,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找尋問題條件之間的關系以及問題解答要求與問題條件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該問題解答的方法。此時,教師針對小學生的探析過程,進行總結歸納活動,向學生闡明進行路程類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師引導小學生對自己的解題過程進行再次“反思”。小學生此時借助于實踐探究以及教師指點活動,對數學作業中存在問題認識更加深刻,學習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實施分層性教學策略,體現作業評價活動的整體性
作業評價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個體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和層次性。新實施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倡導“整體進步的教學目標要求”,要求“人人獲得發展和進步”“、人人掌握必須的數學知識”。因此,在作業評價中也落實新課改整體目標要求,采用分層性教學策略,將評價作業的`重心和著力點放在中下等學生群體身上,針對后進生易出現的錯誤之處或解答的疑難處,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聯系,有意識的讓中下等學生群體回答問題和解答問題,并通過“以優帶差”的方式,讓優等生帶領中下等學生一起“前進”。
四、實施多樣性教學策略,體現作業評價活動的靈活性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會隨著課堂教學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減弱。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作業評價方式,能夠對提高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長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因此,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作業評價方式,除教師評價之外,還應該采用讓學生直接參與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個體之間互評以及學生參與批改作業等形式,讓學生主導特性得到有效激發,參與活動更加深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如在“三角形的認識”作業評價過程中,教師在評價作業時就采用多樣性教學評價方式,基礎性問題采用學生自評的方式,解答題采用生生互評的方式,應用題采用師生互評的方式,其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五、總結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評價過程中,要按照新課改要求,創新評價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將能力培養貫穿其中,讓小學生在有效作業評價過程中,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持續、深入的發展和進步。
數學評價策略4
摘要:如何發揮評價發展性功能,構建“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科學的小學數學練習活動評價體系,這是每個老師需要予以給予重視的地方。故此我組開展與評價性相關的研究內容,旨在借助研究建立有效且科學的教學評價系統。并根據此系統制定形對應的獎勵,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德智體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基礎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練習課;評價激勵
練習活動是數學課必不可少的媒介,它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承擔這溝通作用。通過練習活動,教師可以清楚知曉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是對整個教學發聵。盡管教師對教學活動都非常重視,也有很多專家對此展開深入的研究,但無論是教師和專家對于教學活動的重點都在于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在活動中使用何種內容,對于教學活動中評價關注過少。事實上,有效的評價能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自身情感作用,更有利于教學活動有效的開展以及取得良好的效果。對于一個事務研究,首先需對其定義和內涵有個清晰的認識。評價,就是通過言語或獎勵等相關符號,對學生的相關行為給予反饋,進而提高或降低此行為出現頻率。《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其中“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是評價的根本要求。如何設置多元化的評價目標,構架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學校乃至整個社會數學素養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是現階段小學數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一評價的分類
(一)激勵性的評價
激勵是評價有助于在課堂中構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傳統中國式評價給學生帶來的挫敗感,得以讓學生一積極精神面貌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多種形式的評價
有效的評價并不僅僅包含教師一個主體,還必須包含參與學習活動的主體即學生。因此有效的評價應該是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自評相結合,讓每一位同學都拿到評價的主動權,這樣一來,很多的同學都會被影響到,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三)多層次的評價
多元化的智力關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智力觀,同時每個人都有其自身擅長的領域,不僅只關注學生的學科成績,要采取多層次的評價。不然成績好的同學會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成績差的同學會覺得成功是與自己無關的。切忌,在面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時,不要灰心,身為教師,你的心里不應該有差生這樣的分類,從你的角度出發,一定要相信他們,得到你的肯定,他們才會覺得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四)引導性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是有組織的、有指導的.。實踐課的訓練重點是否完成,有一半的程度取決于你對他們的評價。對于那些在課堂上思維獨特的同學,切不可魯莽的一棒打死,要有足夠的耐心來聆聽,說不定會有驚奇的答案,就算是錯誤的,也要肯定孩子們肯于動腦思考的探索精神。畢竟,讓孩子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是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如何評價
(一)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評價
激勵性的評價能夠給予學生學習一個愉快的體驗,使得學生愛上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但如果濫用或運用不當也會失去激勵性的功能,要使評價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激勵的功能,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激勵需把握尺度,明晰學生努力方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肯定、表揚,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起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學生在課堂中不好的表現,教師對其評價應做到及時、客觀、公眾,要注意評價的方式和言語的使用,讓學生從評價中發現問題根源,并為學生指明改進的方向和方法。
2.激勵應有針對性,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亮點。激勵性評價需要有明確的評價內容和評價目標,教師的贊美和表揚更要讓學生明確自身的亮點和不足。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要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學生課堂上踴躍發言,你可以對他說:“你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你只有認真的思考,才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等等。同理,當學生不能回答提問時,教師可以對他說:“別著急,再想一想。”學生回答問題表達不清時,你這樣對他說:“老師知道你的想法了,可你表達的不是很清楚,再重新試一試,好嗎?”等等。評價要突出問題的焦點,一語道中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揚長避短,更加優秀。
3.激勵應“多標準”,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有效的課堂激勵評價,不用“一把尺”。對于后進生和優等生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后進生在學習上或其他非智力方面上哪怕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們都渴望都被關注,所以一定要及時予以他們關切的目光,也要講一些貼心的話語。對于優等生的評價要注意評價客觀、嚴格,讓其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了解知識學習是沒有界限,這樣才有利于促進他們不斷進取,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恰到好處地把握評價時機
教師缺乏激勵方法和策略的引導,是造成批評現象過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激勵性評價語不但要把握分寸,還應把握時機。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注意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正確把握評價時機,對學生進行適度評價,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的同時得到啟發,增強學習積極性。
1.及時評價,可以給予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平時的課堂中,要對學生的正確答案予以表揚,可以使學生獲得快樂的體驗,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繼續努力學習。例如,在混亂的放學送路隊中,點出一名紀律規范的同學,予以表揚,很快,其他同學就會向他看齊,并且大家都會自律的讓混亂隊伍馬上變得整齊。
2.延時評價,提供給學生積極探究的時空。延時評價,是建立在現代化學生觀的基礎上。現代化的學生觀表明學生是發展性的人。既然學生實在不斷發展的,因此教師在某些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中,不需要給予及時的評價,反而延時評價更能促進學生分發展。因為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例如對于“50克鐵和50克棉花哪個重的問題”有的學生說:“50克鐵重”有的學生說:“一樣重。”我并沒有指出誰對誰錯,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進行論證,當學生在論證過程中認識到時,教師才給予評價,從而達到“點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延時評價,給學生留出了自我檢查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精準有效地拓展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數學練習課中強化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在課堂總結時,教師應從學習情感,態度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學生互評,說一說哪些同學上課表現得好,好在哪里;學生自評,談談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師生共評,大家既可以提高辨析,表達能力,又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激勵自己今后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綜上所述,在數學練習課中,應充分發揮評價發展性功能,構建多元化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法,通過對預設的細致評價,選擇恰當的評價時機,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性評價功能,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總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索求證、解決問題的自信心,更讓他們在學習中收獲快樂,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鄭世福.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20xx(31):114-115.
[2]胡異男.實施心理激勵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成績[J].中國校外教育,20xx(06):7.
[3]馬越.有效實施激勵性評價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xx(11):219-220.
[4]李曉萍.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激勵的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xx.
[5]陳維娟.體育教學中實施“激勵性評價”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xx(30):191.
[6]鄭燕燕.新課改中課堂評價語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xx,18(04):100-101.
[7]喻越.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上),20xx(8):82-83.
[8]姜桂蘭,王明平.實施激勵性評價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吉林教育:現代校長,20xx(Z2):52-53.
數學評價策略5
一、根據作業內容,分項評價
一篇好的學生數學作業是多項指標的綜合體現,如果我們只注重對學生的解答過程正確與否的評價,這樣就會不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為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采取分項評價的批改策略,從而為了便于學生了解自己作業的成敗優劣,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例如,我在數學作業中設計了分項評價等級的方法“:A”表示“雙基”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使用依據的合理性和步驟的完整性記憶結果的正確性;“B”表示書面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所用的文字、符號、圖形的正確性和書寫的整潔性以及格式的規范性;“C”表示創新方面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解題思路和表達方式的邏輯性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有課外延伸等。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住學生的優點,激發學習興趣
有些學生完成作業質量不好的因素是多元的,即使是平時的優等生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因此,我在評價中除了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客觀評價外,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優點給予放大,采取肯定、鼓勵、表演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經常保持適當的學習激情,從而為他們學好數學、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當發現學生在某方面有所進步時,或者在解決比較困難的試題時沒有畏縮,積極思考,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作業時,我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的評價,并適當提高評價等級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會到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如,我班有個學生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差,作業難得做對。一次,在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時候,我發現他聽得十分認真,發言也很積極,課后10道作業題他竟然做對了8道,我立刻抓住時機,在作業上用紅筆給了他寫下了大大的“優秀”,這一下子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從此,他完成的作業都是十分整潔,字跡工工整整的,而且答題的質量也不斷地穩定提高,期末考試120分的試卷,他得了105分。
三、適當一題多改,培養學生多元思維
心理學發現,人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有時達不到較高的水平而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評價等級。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有時我采取一題多改,漸次提高評價等級的策略。
四、面對面評價,協商批改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業時,偶爾會出現些令我們疑惑不解的情況。如:有的學生知識基礎平時比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時作業也不很認真,但卻有時卻把作業做得很好。于是我們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是進步了,還是作假了?有的學生一向作業完成得很好,但偶爾會做得很差,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又如:有的同學答題過程很簡略而結果卻正確。這是偶然巧合還是學生的一種創新思維給出的解法呢?為了實事求是地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從而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我就采取面對面地和學生交流評價的策略,和學生協商批改,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挖掘了他們創新思維的潛力。
五、因材施教,適當延遲評價
我們知道,由于學生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差異,他們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不是絕對平衡的,即使是最好的學生也可能有做錯作業的時候。當學生的錯誤過多,甚至比較嚴重時,為了避免由于給予學生作業評價等級過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其產生知識上脫節和惡性循環的情況,往往我采取適當延遲評價的策略,積極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弄清原因,補充了所欠知識,并將作業錯誤改正之后再進行評價,定出等級。總之,評價學生作業不是一個簡單機械的重復過程,它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有對教育事業的高度熱愛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才能夠對學生的作業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獲得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數學評價策略6
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習水平,也要關注過程中體現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程積極倡導過程性評價理念,能夠促進學生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了當前課程評價最新的發展趨勢。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為依據,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1]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過程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的發展性評價。新的課程標準倡導建立多層次、多目標的評價系統。關鍵是要建立科學的過程性評價,轉向更多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了解學生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這樣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有益,通過評價推動發展的作用才能變成現實。
一、過程性評價的內涵
過程性評價作為一種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是伴隨著教育評價觀念的不斷發展變化,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不斷成熟以及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最早出現的過程性評價是在1967年斯塔弗爾比姆和其同事所提出的CIPP評價模式,他們的解釋是:過程性評價是具體方案實現過程的評價,它能夠反饋信息給方案制定者,特別是實施過程中的潛在問題。顯然這是對過程性評價做出的以用途和目的為基礎的詮釋,不能稱為嚴謹的定義。隨著教育評價理論的深入發展,人們對過程性評價的關注和研究越來越多,歸納目前國內外的有關資料,對過程性評價的認識和理解,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
在傳統的數學學習評價理念下,評價只注重在課程實施之后的終結性考察,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對結果形成的過程漠不關心。實際上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不僅使學生學會掌握知識,還包括學生依據所學知識處理他們周圍的問題;不僅包括知識和能力的獲得,而且包括影響他們學習成績與課外行為的價值觀、態度和思維習慣的形成。過程性評價強調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引導人們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視,拓寬了數學學習評價的領域,用質性的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如“自我評價法”“學生成長檔案袋”等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施客觀評價是評價理念的一大突破[2]。
2突出強調過程
傳統的評價模式只重視最終結果,而過程性評價特別體現了過程的重要性。這里所強調的過程,不僅僅指學生的學習過程,還包括教學過程和評價過程。在傳統評價模式下,教學和學習往往追求一種功利性目標,忽略了過程中所包含和體現的價值信息,而評價也只是用來檢驗教學和學習效果的一種工具。學習是發生于過程中的`一種行為,在過程性評價理念下,評價是內嵌于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和評價是密不可分的整體。評價既是與學習實踐緊密結合的價值發現過程,也是參與學習實踐價值建構的基本要素。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以及教學內容相互作用的連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興趣、情感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不斷地相互影響[3]。這種教與學融合的過程為過程性評價提供了素材,使評價與教學、學習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整體。過程性評價具有的特點是階段性和持續性。首先從階段性來說,關注學生每一時期、每一環節的學習狀態,包括德、智、體、美、勞和情感等方面;再從持續性來說,關注不同階段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的差異性、共同性。因此,過程性評價的理念是追求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對過程性評價的認識應從多個角度進行。不僅包括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還包括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實現過程和結果的統一。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數學學習過程性評價是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進行的,以結果和過程同樣重要為基礎,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和有關非智力因素實施的綜合評價。
二、過程性評價的意義
學生的學習結果需要關注,也要關注學習過程。注重過程性評價是推進數學課程改革的必要途徑,新課程改革對每一個教師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實施過程性評價的主要意義有:
1過程性評價為學生學習提供養料
在過程性評價中,學生知道自己具體學會了什么內容、學習的整體效果又是什么程度。過程性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個亮點,一般采用“表揚”“批”“評”“測”等方法。“表揚”是指學生第一次接觸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答題,教師給予肯定的激勵性語言。“批”即對于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用紅筆批閱,這是學生第二次獨立實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反饋。“評”就是第三次教師根據數學的特點設計一些問卷調查表,如填寫預習評價表、課堂評價表、課后作業評價表、自我評價表和學生互評等,以多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習效率[4]。“測”就是最后通過當堂測驗、階段性測驗等多種形式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從錯題中總結經驗,并對正確的解題方法加以鞏固,從而加深對該內容的理解。
2過程性評價為學生學習提供方向
以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形式記錄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向。記錄袋里的基本材料是學生作品,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具體成果的有關資料,如學生有特色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比較滿意的一些作業和單元測驗,研究性學習的現場記錄,知識的歸納和總結,自我評價與反思等。材料是客觀真實的,并能夠適時補充,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成長的實際狀況。這不僅能夠促進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為教師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改進數學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據。
3過程性評價為師生合作提供契機
客觀的、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推動教師更積極地工作,能夠激發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使教師和學生將注意力都集中在教育教學的關鍵部分。對學生來說,合理的測試可以檢驗學習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狀態,那么其學習的熱情會高漲,而且對評價遵循的原則會理解得更清楚;如果再讓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狀態的評價原則,那么其將會更加主動去反思、分析,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4過程性評價為提高質量提供動力
過程性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進行整體、全面的觀察,并給予價值上的判斷。其目的不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等級差別進行區分,而是要測評、了解學生對教學目標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要清晰認識學生的行為習慣、性格等方面的客觀情況。這樣有利于家庭、學校、社會對教育價值的科學認識,能夠避免目前只重視智育的教育觀念,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結合總體評價,教師或學習優秀的同學可以對學習稍差的學生提出學習建議,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教師也能夠進行自我反思,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必須注重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積極扮演主導的角色。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評價。
三、初中數學教育過程性評價的策略
新課程的評價理念不僅要從關注結果向關注過程轉變,而且還要建立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種化、評價主體多樣化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把學生學習數學的全過程納入評價視野,從不同的層次去了解和認識學生,就能夠發現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挖掘學生與眾不同的優點和內在潛能,促進每位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1二次評價法
因為學生家庭環境、思維方式、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必然導致學生的學習發展狀態的差異性,所以應該允許學生經過努力后,隨著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目標,因此可以在評價中采取二次評價法。比如當學生覺得自己的某次測試結果不是很理想時,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申請,通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允許進行第二次測試,第二次測驗的內容和難度要與第一次差不多,教師可以將學生兩次考試中的最高分記作最后成績,這樣就重視了學生的縱向發展,減輕了考試的鑒別功能。對于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延遲判斷”能夠讓學生不斷看到進步,從而能夠體會成功的喜悅,進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自我評價法
樹立現代評價觀,使評價由形式轉化到實質、由被動轉化到主動、由外部轉化到內部,而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在認知目標分類中,布魯姆認為認知的最高層次是評價。也就是只有當學生的認知達到了評價的水平,才能夠真正地把握自己,并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就是通過認識自我,判斷自我價值。學生能否客觀地評價自己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強弱的關鍵標志。新課程理念的數學學習不僅要注重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而且更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完整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在學習的動機、課堂內外的學習情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5]。
如在七年級學習了“有理數”單元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做星級自我評價卡:
課內評價課外評價本單元
學習收獲敢舉手發言☆☆☆喜歡看數學課外書☆☆☆會相互協作☆☆☆喜歡聽有關數學家的故事☆☆☆會提出數學問題☆☆☆善于發現數學問題☆☆☆能積極探索☆☆☆能夠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由學生給自己判斷在☆☆中能得到多少☆,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能夠給學生一個主動反思自己的機會,同時又讓學生感到自己擁有自我做主、自我表現的權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隨之提高。
3“分數+評語”評價
在數學檢測卷首設計分數和評語欄,學生考試后不僅有成績,而且還能看到教師的評語。一方面通過考試我們可以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從考試中找出不足,并想出補救措施,這才是我們考試的主要目的。例如一次考試后,教師可以在試卷上這樣寫評語:“你這次的成績很好,取得的進步老師很高興。你終于探索到了適合你學習的好方法,幾何題的分析能力你有了重大的突破。如果你能夠再提高代數問題的分析能力,下次測試你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通過這樣的評語,降低了學生對分數的過分看重,引導學生在重視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能夠關注學習的具體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形成主動自覺的學習態度、多樣的情感體驗和百折不撓的探究精神,不是簡單地按成績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4寫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就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和學習體會,記錄下自己學習數學的實質內容,包括教學內容、學習感受、對問題的想法等,還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反思自己的學習得失,提出自己對數學教學的要求和建議,向教師請教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等。總之,數學日記反映了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感受和想法。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通過數學日記自由表達掌握數學知識的具體程度、領悟數學思想方法的實際狀況。因此,數學日記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取材比較靈活,在寫作風格上對學生的要求不統一。大概來說,可以分為三類:課堂上數學概念、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推理分析的掌握和應用情況。教學過程的建議和想法,主要是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課外活動、練習、測試等問題的具體評價。充分自由表達學生重視或希望傾訴的事情,如自己的成功、失敗、疑問,生活或學習中存在的困惑等。
新課程關注培養和發展學生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數學日記顯然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用數學的語言闡述數學思想方法和表達情緒情感的機會,它不僅可用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評價和理解,而且可用于學生對思維方式的認知和領悟;也可以用于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還可以用于像和自己傾述一樣寫出某個教學過程真實的情感體驗。并且數學日記也能夠寫成自我報告的形式,及時評估自己的綜合能力或探索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
5學生成長檔案袋
檔案袋評價就是通過收集學生在某方面的具體作品,展示在某方面學生的進步、成績和經歷。檔案袋評價的主要意義在于,使學生能夠在某方面客觀認識、了解自己,評價自己的進步。檔案袋評價方法的特點決定了它是適應當前數學新課程的一種好方法,通過匯集學生學習過程的材料,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過程。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優點,也有利于教師及時診斷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并能夠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學生成長檔案袋中應該至少收集三方面的材料:展示學習過程,特別是數學思維發展變化的材料;展示學習成果的材料;展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變化過程的材料。檔案袋評定屬于質性評價,在應用此種方法進行評定學生時,不要大量運用量化的方法,而是應該大量使用描述性的語言;不要過多在同學間進行橫向比較,而要重點關注不同階段學生狀態的比較,促使學生通過自身去認識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學生的任何一點進步和努力,教師應該給予恰當的肯定,綜合應用師評、互評、自評的方法[6]。總而言之,任何評價方式都有其特點,在評價時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習慣和評價內容進行選擇。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學生建立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式,關注過程性評價,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它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加強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些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新課程對廣大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也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不僅要求教師盡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和策略,轉變角色,而且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不斷用新的評價理念來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評價策略7
新課改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作為基礎性學科知識,其教學效率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業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同時也是師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作業評價的改革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作業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為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作業評價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的意義分析
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存在較多的教學弊端。新課改的推進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注重學生的作業評價。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一些學生的成績較好,能力較強,還有學生成績差、能力差。作為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當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較多時,不應該立即對學生的作業做出評價,而是應該引導學生,給學生留足思考的空間,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認清楚錯誤出現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糾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補充學生所欠缺的知識,還能夠更好地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現狀來看,主要表現為評價方式單一化,作業評價效果較差,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單一的作業評價方式讓學生無法接受最終的評價結果,同時會對教師評價作業的方式產生質疑,為此,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方式
學生是數學教學的主體,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方式的改革首先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習主題入手,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改變傳統的作業評價方式,讓學生自己參與到作業批改和評價的過程中,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解題技巧和學習自信心。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作業批改的過程中,在此之前,將作業分為不同的類型,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分為一類,解題方法錯誤和格式錯誤的分為一類,計算內容出錯的分為一類。然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每一組學生負責一類題目,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作業批改工作。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通過對各種類別問題的分析,學生會自我反省,總結自己的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掌握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解題能力。對于一些基礎知識和計算題目為主的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增強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適時性
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能為教學奠定基礎。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遇到很多疑惑的問題。例如,某一些題目的解答過程本身較為繁瑣,學生自己往往會卻簡略回答,過程會出現問題,但最后的結果是正確的。對于這一現象,是偶然還是另有原因,教師需要同學生之間多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出現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同時還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思維,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對于一些具有創新思路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撐,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觀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改善思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仔細劃分作業評價環節
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追求速度,很多教師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學生的計算結果正確就認為是正確的,對于一些過程正確結果錯誤的作業一概否決,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會打擊學生思考問題的信心。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樂于思考問題的學生往往會采用創造性的思維找出自己的解題方法,但是由于計算錯誤等原因會導致結果不正確。對于這一類學生的作業,如果教師不仔細觀察,直接否決則會導致學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盡。因此,在作業評價中需要仔細劃分評價環節,作業評價中考慮四個問題,首先,學生的解題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題方式是否正確,再次,解題過程是否簡潔,最后,解題結果是否正確。通過對各個環節解題思路的綜合分析,關注學生思維發展,增強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從而給出合理的評價。通過作業評價環節的仔細劃分,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對于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內容,教師需要加強對作業評價的重視程度,在作業評價過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創新的評價方式,才能夠讓作業評價的效果發揮至最大。
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方式的改革對于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業評價改革不僅是新課改理念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為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在教授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與學生相互理解和信任,從而為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教師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學評價改革,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教師作出適時地評價,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改革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小蘭。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策略[J].小學時代:教師,20xx,(5):51-51.
[2]趙雪松。小學數學作業的評價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xx,(12):228.
【數學評價策略】相關文章:
數學評價策略08-12
數學評價策略(優選7篇)08-14
中考數學復習策略04-27
小學語文作文評價方法與策略03-07
高三數學復習策略09-28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09-30
購物策略數學教學反思02-07
《購物策略》數學教學反思02-07
《購物策略》數學教學反思集錦02-07
中考數學復習計劃及備考策略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