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評價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1
一、評價目的:
幼兒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而其落實的具體載體就是幼兒的半日、一日活動。通過此活動,教師明確半日、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意義和作用,充分挖掘并運用半日、一日生活的教育資源,樹立“一日生活皆教育,時時事事皆教育”的理念,并落實到半日、一日活動之中,現就幼兒園半日活動的開展,制定活動質量評價方案如下:
二、評價依據: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科學、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園半日活動,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常規,逐步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三、評價方法:
1、幼兒園園長、標兵級部長參與正式評價。
2、優秀88分以上,良好:80-87,一般70-79,稱職:70分以下
四、評價內容與分值設置:(見附評價表)
提醒幼兒參與簡單的勞動,指導中大班幼兒做好值日工作,,培養幼兒責任心。
幼兒園半日活動評價表
班級:執教老師:幼兒人數:評價時間:
項目
評價項目及分值
得分
存在問題
教師整體素養(20
分)
1、創設寬松、和諧的精神環境,能尊重幼兒,與幼兒建立平等關系,堅持正面教育(3分)
2、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兒一日活動計劃,將保教目標有機地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教師對各種活動的組織有條有理,時間的分配科學合理,幼兒無消極等待的現象。5分
3、觀察、了解幼兒,及時關注和掌握幼兒的需要,并作出恰當反應。3分
4、半日活動備課扎實,各項活動組織前有充分的準備。5分
5、教育環境的創設安全、合理、整潔、美觀,注重教育性和幼兒的參與,并能因地制宜。4分
晨檢鍛煉早操(15分)
1、教師準時到崗,準備好幼兒晨檢活動的器械和場地,早上幼兒來園率中大班80%,小班小小班70%。3分
2、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內外結合的晨間鍛煉活動,關注全體、照顧個別、細心指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4分
3、幼兒墊汗巾,根據氣溫和活動量,提醒幼兒及時穿脫衣物,做好保育工作。3分
4、教師領操精神飽滿,示范動作節奏準確、熟練,動作有力,面向全體并關注個別幼兒,注意調動幼兒的整體精神面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早操,中大班參與率90%,小班小小班80%。5分
集體教育活動(15分)
1、活動目標明確、具體、多元化,層次分明,符合幼兒發展水平和需要。2分
2、活動內容與主題相符,具有科學性,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杜絕小學化傾向2分
3、能有效運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手段,引導幼兒主動學習。3分
4、教師能與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語言有吸引力,無打擊幼兒表現的言辭,并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給予分類指導。3分
5、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2分
6、幼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幼兒參與率達85%以上。3分
戶外游戲活動(15分)
1、教師熟悉游戲的內容、組織形式與規則,能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幼兒為活動主體。3分
2、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游戲實際需要創設合理的戶外游戲環境。2分
項目
評價項目及分值
得分
存在問題
3、能面向全體幼兒,保證每位幼兒有機會高頻率參加游戲活動,減少消極等待。4分
4、能有意識地把握游戲的運動量,使每位幼兒活動適量,半日活動中戶外游戲活動累計不少于1個小時。4分
區域活動
(15分)
1、區域設置合理,利于幼兒的行動和操作,區域環境中有明確的圖文標識和合適的畫面指引。2分
2、區域活動材料豐富多樣,能根據主題活動開展的需要及時更換、補充,并保證相當數量自制的材料和半成品。2分
3、觀察幼兒在各區中的活動情況,根據不同需要,做出分層次的、個別的指導,必要時進行個案跟蹤和記錄。3分
4、尊重幼兒意愿,鼓勵幼兒自主商討,制定規則,指導幼兒用適當的方式進行記錄。3分
5、引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操作材料。2分
6、活動結束時引導幼兒開展必要的討論和評價。3分
生活活動(10分)
1、幼兒飲水量充足,半日活動不少于3次飲水。2分
2教師配合默契,任何活動環節幼兒應在教師視線范圍內,及時關注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發生。4分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按幼兒年齡水平和個別差異適當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醒幼兒參與簡單的勞動,指導中大班幼兒做好值日工作,,培養幼兒責任心。2分
4、能時時注意隨機教育及生活常規的教育。2分
其他(10分)
1、做好班級環境創設,活動室的環境與主題同步,呈現幼兒主題探究的活動痕跡。3分
2、教師的整體精神面貌好,衣著整齊統一,不穿高跟鞋,言談舉止得體,為人師表。2分
3、班級教師相互尊重,配合默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2分
4、班級整潔衛生、活動室物品擺放有序。3分
建議
評價人: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2
區角游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理解,而是教師經過設計、供給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異常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結合《綱要》中提出的“區域活動提議”,本學期我們班的教育區角游戲開展情景現評價如下:
首先,我們本學期教育區角游戲的設置是靈活的,我們依據主題活動的資料在多方面研究下進行了設置:美工區、科學區、閱讀區、建構區、體育區、自然角六個區角。
其次,各個區角的創設也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景而定。閱讀區通常投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卡片、指偶、幼兒自制繪本、繪本等操作材料讓幼兒根據自我的喜好來選擇閱讀;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紙、油畫棒等,還投放一些紙盤、面具、一次性紙杯固體膠、雙面膠、印章等創造性強的操作材料,同時鼓勵幼兒粘貼自我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供給一些幼兒操作材料:骰子、小木棍、七巧板多米諾骨牌、魔尺、放大鏡等材料來培養幼兒探索意識,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體育區我們定期的更換材料如高蹺、毽子、皮球、報紙等材料讓幼兒在玩中鍛煉,在鍛煉中玩。建構區是一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區域孩子們及其的喜愛,每次的區域活動這個區的幼兒總是最進取,我記得有一次小謹因為走得慢沒有拿到建構區的進區卡悲痛的哭了起來呢。自然角在上學期是一個了冷門區,去的幼兒不多,為了改善這一情景本學期的自然角我們不僅僅投放了植物,還請幼兒帶來小烏龜和小魚加入其中,小魚和小烏龜的到來自然角立刻熱鬧了起來。每一天幼兒都會主動懂得為它們換水、喂食樂此不疲。
三、晨間自選活動
除了每一天的第二堂活動幼兒能夠去區角游戲以外,下雨天的晨間自選活動也是幼兒在區角游戲的一部分。雖是自選但我們也做到有目的、有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進取愉快地參加,每次玩都有新收獲。為了讓幼兒簡便愉快的進行晨間活動,我們采取了讓幼兒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如:有的幼兒愿意畫畫,就讓他自由的想象涂畫;有的幼兒喜歡玩橡皮泥就讓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歡玩積木的幼兒可任意搭建高樓。所以,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對幼兒的興趣愛好做到心中有數,在幼兒來園之前準備好各種活動材料,使幼兒一到幼兒園就能投入到活動之中去。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個性語言發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本事,便于因人施教,幫忙幼兒解決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活動順利進行。
四、良好的師幼互動
1、以引導者的身份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同時我們充分利用進區登記表,全方面的了解每個孩子對區域的選擇,避免了孩子出現偏愛選擇某一個區域的現象。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以支持者的身份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例如:我們班的陶麒鈺小朋友總喜歡單獨玩,針對
3、以參與者的身份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景,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忙,滿足幼兒的需要。
不論是主角游戲、教育區角游戲,還是晨間自選活動,我們都會在活動結束后進行評價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有時是全班進行,有時是分組討論,也能夠讓幼兒自我評價,由教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主要是鼓勵幼兒把自我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師的鼓勵性言語來鼓勵幼兒的“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能夠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你游戲玩的很開心,把你游戲中最歡樂、最趣味的事情講給大家聽好嗎?”由幼兒主動評價的“我發現了什么問題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們還應當做些什么?我覺得誰玩得好,誰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師的全面評價為主的“今日哪一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更換游戲的時候,沒有將原先的游戲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個游戲去,下次活動中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景了。”“你學習了什么新本領?”“為了使下次游戲玩得更開心,還需要做什么?”等等。
當然,在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戲主角、游戲任務時,我們會指定幾個本事強的幼兒為負責人,負責人再去邀請其他人。我們發現,負責人在班上走動召喚伙伴時,大多數的幼兒兩眼緊張地注視著他們,小手舉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說著:“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喚走的總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規習慣較差,或者是本事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師另行安排:去看圖書吧,去玩插塑吧。沮喪、難過、不滿,種種表情立即會出此刻這些孩子們的臉上,而那些被召喚的孩子對教師或小負責人指定的主角也不必須滿意。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自覺地運用評價手段,了解教育活動對幼兒發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調整、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nl。有關幼兒評價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對幼兒發展情況的正式評價;另一類是教師在與幼兒日常接觸、互動的過程中,對幼兒做出的即時、即地和即興的非正式評價[21。幼兒教師的非正式評價行為是指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言語和非言語的評價,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價值傾向。與正式評價相比,這種評價更加關注“人”和“生命”,并能與教學有機融合|31。教育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中最主要、最具價值的活動,而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1^的非正式評價行為不僅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幼兒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為此,筆者采用觀察法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非正式評價行為進行探究,并針對幼兒教師作正式評價行為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供同行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天津市某示范幼兒園和某一級幼兒園的小、中、大班幼兒,在兩所幼兒園中隨機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2個,及帶班幼兒教師10位。本次研究共涉及教育活動15個,教育活動累計時間為5小時。
本研究采用事件觀察法,使用的觀察工具是自編的“幼兒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觀察記錄表”。此表將教師的評價行為分為言語評價行為和非言語評價為兩類,并將這兩類評價行為分為肯定和否定兩個維度針對教師的每一次非正式評價行為,研究人員從評價的對象(分為小、中、大班,男孩和女孩)和內容兩個維度進行記錄。在個別評價場合,教師可能會用言語與非言語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幼兒,或者在一次評價中有褒有貶’當出現這種情況時,研究人員會將其分別計人不同的評價行為中。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的類型
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研究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非正式評價行為分為肯定性言語評價、肯定性非言語評價、否定性言語評價和否定性非言語評價四種類型。
(1)肯定性言語評價
肯定性言語評價是指教師在肯定幼兒的言語或行為時,只是使用了語言、語調或語氣。肯定性言語評價包括認同、夸獎、贊美、獎勵和激勵等方式。認同表示教師對幼兒行為或者言語的認可。一般情況下,若教師在活動中復述、總結幼兒的話語,以及對幼兒的行為、言語或者作業、作品進行反饋時用到諸如“好”“對”等字眼,即認為是教師對幼兒的認同。夸獎是指教師用口頭言語表揚幼兒,這些言語包括“真棒丨”“XXX,表現不錯!”等。贊美是教師發自內心地對幼兒進行稱贊’相對于夸獎來說,教師贊美學生時的情感投人會更多,比如:“呵!漸變色,太有創意了啊!”“哦,多有愛心啊!”等。獎勵是教師通過言語發動全班孩子給予幼兒的掌聲、擁抱等精神上的鼓勵,如“聲音又大又好聽,給鼓掌!”
(2)肯定性非言語評價
肯定性非言語評價是指幼兒在進行某些活動的.過程中或行為結束后,教師借助語言以外的諸如身體姿勢、面部表情等來肯定或否定幼兒的言語、學習狀況和行為表現等。肯定性非言語評價分為表揚、鼓勵和獎賞三種形式。表揚是指教師用肢體動作或者表情表達對幼兒的夸獎,如微笑等。鼓勵是指教師用肢體動作或者表情表達對幼兒的勉勵,激發幼兒在活動中好好表現的欲望,如通過撫摸鼓勵幼兒等。獎賞則是指教師給予幼兒物品以表達對幼兒行為的嘉獎,如送折紙給在活動中表現好的幼兒等。
(3)否定性言語評價
否定性言語評價是指教師在否定幼兒的言語或行為時,只是使用了語言、語調或語氣。否定性言語評價包括警告、威脅、指責、命令和暗示等。警告是指教師對幼兒不符合規范的行為給予嚴肅的提醒。最常見的是教師對幼兒進行點名,但并不對其行為作任何的指示或者要求。威脅是指幼兒出現不符合規范的行為時,教師會說將采取某種措施以恐嚇幼兒。例如,“XXX,你再這樣就打電話讓你爸把你接走”。指責是指教師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直截了當的批評和責備。例如,“你是前面的,往后看作什么?”命令是指對幼兒行為發出明確的指示,以制止幼兒的不當行為,常帶有強制性和責備的語氣。例如,“手放背后!”暗示是指教師采取間接的方式表達對幼兒行為的不滿,以引導幼兒的行為。例如,“我喜歡積極回答問題,不喜歡亂吼”。
(4)否定性非言語評價
否定性非言語評價是指幼兒在進行某些活動的過程中或行為結束后,教師借助語言以外的諸如身體姿勢、面部表情等否定幼兒的言語、學習狀況或行為表現。否定性非言語評價可分為警示、糾正和懲罰三種形式。警示是指教師通過肢體動作或者表情提醒或指責幼兒的學習或者行為表現,如教師用手指著說話的幼兒等。糾正是教師以動作形式直接糾正幼兒的行為,常帶有強制性。例如,幼兒在活動中站了起來,教師直接將幼兒拉回去讓其坐下。懲罰是指教師用肢體動作處罰幼兒,常帶有體罰的色彩。
2.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的頻率
如表1所示,在研究者所觀察的15個教育活動中,教師共出現了371次非正式評價行為,其中肯定性言語評價出現的頻數為114次,占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總次數的30.73%;肯定性非言語評價為9次,僅占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總次數的2.43%;否定性言語評價為210次,占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總次數的56.60%;否定性非言語評價為38次,占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總次數的10.24%。根據X檢驗可得出以下結論:幼兒教師的四種非正式評價行為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x=261.03料,P;O.o1)。將幼兒教師使用四類評價的順序由高到低排列,其依次為否定性言語評價、肯定性言語評價、否定性非言語評價和肯定性非言語評價。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明顯傾向于使用否定性言語對幼兒進行評價。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教師的肯定性言語評價中,夸獎出現的次數最多,達到了每小時出現15.2次;認同排在第二位,每小時出現4.8次;而贊美、獎勵、激勵出現的頻率很低,平均每小時1次左右。在教師的肯定性非言語評價中,三類評價行為出現的頻率均很低,均沒有超過每小時2次。在教師的否定性言語評價中,各類評價行為出現的頻率都較高,尤其以指責和命令居多,分別為每小時12.8次和13次;警告和威脅居第二位(分別為7.4?欠/小時、6次/小時)。在否定性非言語評價中,教師對兒童發出的“警示”信號較多,達每小時4.2次糾正”和“懲罰”出現的頻率相對很低。教師在進行否定性言語評價時,各類評價行為出現的頻率都較高,而在進行肯定性言語評價時’只有少數評價行為集中出現。說明,教師使用各類評價行為的情況是不同的,且差異明顯。
3.幼兒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的內容
根據非正式評價的內容,可將教師的非正式評價行為分為學習性行為與非學習性行為兩大類。其中,學習性行為是指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與教育的目標、內容等直接相關的行為;非學習性行為是指幼兒表現出來的和教育活動無關的行為,包括講話、亂動和爭執等。
占總數的33.69%。結合對教師言語的內容及態度的分析可發現,在學習性行為評價中,大部分為肯定性評價,而且評價大多指向了幼兒記憶性的復述、朗讀和書寫等方面,如“畫得不錯”“讀得好”和“念得不錯”等。
4.幼兒教師非正式評價行為的對象
(1)年齡班的差異
本研究選取了小、中、大班共計15次教育活動,每個年齡班選取5個活動,從年齡班的角度對幼兒教師的非正式評價行為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小、中、大班教師在100分鐘的教育活動中使用評價的次數都超過了100次,小班教師進行非正式評價的次數占總數的比例為35.04%,中班教師使用非正式評價的次數占總數的比例為36.66%,大班教師使用非正式評價的次數占總數的比例為28.30%。盡管教師使用評價的次數隨著年齡班的不同而不同,但從X2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幼兒園小、中、大班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使用非正式評價的次數并無顯著性差異(X2=4.27,P>0.01),說明教師的非正式評價行為并不受幼兒年齡因素的影響。研究還表明,三個年齡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均以否定性評價為主,教師使用肯定性評價的次數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由小班的13.48%降到大班的8.63%。
(2)男孩與女孩的差異
可將教師非正式評價的對象分為個體和集體兩類。統計顯示,在總計371次評價中.對個體的評價為303次。
由表4可知,在教師對個體所進行的303次評價中,對男孩的評價為197次(65.02%),對女孩的評價為106次(34.98%)。X2檢驗結果顯示,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男孩和女孩的評價次數存在顯著差異(X2=27.33**,P;0.01)。說明教師在對個體進行評價時,對男孩的評價更多些,教師的注意力很多時候會集中在男孩身上。結合教師評價的態度還可發現,教師對男孩評價的態度以否定性評價為主,對女孩評價的態度則具有肯定與否定兼具的特征,二者的差別并不明顯。
四、研究建議
1.應提高對非正式評價的認識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非正式評價在兒童身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在評價中的言語與姿態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指引著幼兒發展的方向。首先,教師要明確自身在非正式評價中的角色。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而不是命令的發布者。其次,教師應不斷地對自身的非正式評價行為進行反思和改進,同時還應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以獲取更多的非正式評價經驗。應該說,對幼兒進行恰當的評價,不僅能滿足兒童希望被關注、鼓勵和贊許的需要,同時還能引導幼兒的行為向規范、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合理運用各種評價方式
第一,教師應理性地利用肯定性評價或否定性評價,并實現言語評價與非言語評價的有機結合。第二,應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一味地打壓、批評幼兒,不利于改善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教師的評價應能激起幼兒愛學好學的情感,從而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第三,教師在評價幼兒時,不應只考慮到被評價幼兒本身,還應注重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最后,教師應結合評價的情境、幼兒的個性和活動的內容等,機智靈活地運用各種評價手段,不斷提升非正式評價的水平。
3.評價內容應寬泛,要有針對性
教師的評價應針對幼兒發展的方方面面,適當減少對學習結果和行為規范的評價,應更加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另外,教師評價幼兒時應減少使用籠統的、模糊的評價語言。教師評價幼兒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評價語言應具體,不能總是用“真棒”“好”等字詞評價幼兒,也不能總是呵斥幼兒而不指出原因;第二,評價應指向有關幼兒發展的具體方面,還應帶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使幼兒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并不斷接受教師的建議,以調整自己的行為。
4.評價應注重性別差異
兒童由于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響,在其腦生理、成熟水平、環境、父母的撫養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原因致使男女兒童產生了不同的個性特征|61。筆者認為,教師在對幼兒進行非正式評價時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應根據男女幼兒的能力傾向進行有差別的非正式評價,將活動內容和男女幼兒的能力傾向結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標準評價男女幼兒。第二,應對男女幼兒進行有差異的非正式評價。總體來說,男孩性格較堅強、勇敢,女孩比較膽小、細膩,教師在評價幼兒時’應將性格因素納人考慮范圍。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4
一、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對教師的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是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區域設置是否全面。不同區域的探索帶給幼兒的經驗與發展是不同的。教師在設置區域時應盡量全面,一方面保證幼兒都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區、活動材料,凸顯幼兒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保證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各種關鍵經驗能以各“活動區”為中介展開.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求。
區域空間結構是否合理。教師應仔細分析各活動區的特點與需要,以便合理安排不同活動區域在活動室的空間位置:是否考慮動靜分開,如圖書區與比較熱鬧的角色游戲區分開,以避免相互干擾;是否考慮到一些區域的特殊需要。如科學區、植物區最好設在向陽的一面:是否考慮區域的開放與封閉特性,如圖書區相對獨立、封閉。而建構區則比較開放;是否關注一些區域的靈活變動,如隨時根據活動的需要適當調整與變換區域空間。
區域目標是否有層次性。幼兒發展能力、水平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必須要考I慮目標對幼兒發展的適宜性,考慮不同f層次目標對幼兒發展的挑戰性。例如:教師在小班計算區投放了各種顏色、大小、形狀的圖片及一些情境背景圖,在目標上做了從低到高的分層考慮:學習兩個特征的間隔排序,如大一小、紅一綠、三角形一圓形等;學習有規律排序;練習進行四個物體的大小正逆排序。教師有意識的目標分層設置不僅保證了幼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同時也是教師下一步開展指導的前提。
教師能否對資源作最佳整合。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區域空間的平衡與共生,倡導資源共享。對教師的評價,也要考察教師能否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每一有效資源,資源之間是否構成相榮、相濟的生態關系。教師通過對資源的全面綜合把握,使區域的資源達到最佳利用,效能達到最優化。
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實效。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對教師指導主要從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能否對幼兒進行多方面指導。具體來講,能否指導幼兒制定區域活動計劃。引導幼兒對自己的活動過程進行回顧與評價,指導的方式是否多樣、具體等等。指導能否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探索。如裝飾扇子的活動中。菲菲用各種圖案對扇子的邊緣進行點綴后,又在扇子的柄上進行了美化。活動結束時,教師指著菲菲的扇子對全班小朋友提出問題“這把漂亮的扇子與其它扇子有什么不同”,引起了小朋友的思考。接著請菲菲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使同伴了解到有序的排列能使作品更漂亮,而且排列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這樣引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欲望。能否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指導策略。如拼圖區,有的幼兒操作時目的性很強。很快完成了拼圖:但有的似乎有點急.一看這個圖形不配就馬上換另一個圖形。對于一個可以調整指導策略的教師。會對第一類幼兒增加拼圖難度,否則一味重復會變成機械操作;對于第二類幼兒則應引導他們關注認知對象的細節。
區域活動后教師有無反思。每次區域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自己的活動安排及結果有一個反思與自評。如活動目標是否實現、幼兒有否發展、幼兒有否進一步活動的愿望、活動的材料是否要進行調整等。
二、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
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也是區域活動成效落實的主體,因此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教師依此進行指導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主要觀察以下幾方面:
幼兒的興趣如何。幼兒是否喜歡活動,他們經常選擇哪些活動區和活動材料,經常從事什么活動,對活動是否充滿熱情,在活動區持續時間的長短。
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幼兒要能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選擇什么區域、做什么、如何做,在活動過程中依計劃執行、完成活動。
幼兒的參與情況。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做出選擇后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于各個區域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
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觀察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沖突。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沖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著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
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進行,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復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復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還是富有創造、善于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主要是考察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是否與別的小朋友有真正的分工協作,如共同收集材料,分工搭建或完成同一任務;在不同的區域之間是否有交流,如建構區有否與角色游戲區材料共享,美術印染區與制作區是否區域拓通,或某一區域是否根據需要適時分割……使區域真正達到生態式的.互動。
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首先,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脫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后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
三、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對環境的評價
區域活動主要通過環境的隱性作用而間接對幼兒的發展起作用,區域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區域對幼兒發展的實效性。因此,對環境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活動區的使用頻率。各個活動區使用頻率的高低是考察活動區是否符合幼兒興趣、需要的重要依據。衡量活動區使用頻率的高低以幼兒進入該活動區的次數為準,次數多即為使用頻率高,反之則低。通過對活動區使用頻率的考察就可以了解區域活動對幼兒的適宜性,進而促使教師靈活地調整區域,更好地滿足幼兒活動的興趣與需要。
活動材料的投放。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活動材料來實現,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實施與開展的核心。對活動材料投放的評價可以進一步加強活動材料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做到有的放矢,使活動材料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評價指標包括:材料是否隱含教育目標和內容、難易是否適宜、是否根據幼兒發展需要、能否利用當地資源和廢舊材料、材料數量是否充足、幼兒是否參與活動區材料的收集與制作、能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投放和變更材料、材料是否安全衛生、材料是否有探索性等等。
活動區規則的制訂。開展區域活動前一般都要有規則的制訂,它可以在活動中組織、約束、調整幼兒的活動及其行為。承載著獨有的教育價值。規則制訂的狀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規則是否依活動內在情境所決定。例如,教師在語言區新投放了一臺錄音機,由于是新玩具,故參與人數很多,本該安靜的區域變得熱鬧無比。在這樣的情境下。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大家制訂了“輪流玩,一人講一次”、“每次時間不能太久”的規則,幼兒又恢復了安靜而有效的學習。幼兒是否參與了規則的制訂與修改。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倡導放手讓幼兒發表意見,一起參與討論規則,如某區域可以容納幾個人,怎樣提示活動的人數,怎樣約定活動的時間與次數,某一區域原有的規則不足以使大家順利活動時怎樣調整……通過幼兒的參與。幼兒理解、內化了規則內涵,從他律進入到自律。是否通過環境來暗示規則.即讓“環境說話”,通過環境來告訴幼兒該區域的活動規則。如,關于進區人數的問題,我們通常采用進門掛牌的方法,再如美工區,我們通過投放適量的椅子,要求幼兒發現椅子坐滿了就不能再進入了。這樣區域環境所蘊涵的意義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規范幼兒區域活動的作用,減少了教師的語言指令,也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
區域間的互動。在評價區域環境時,區域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察指標。在活動中,區域之間不是完全封閉與相隔的,隨著幼兒活動的需要是可以拓通與合理、適時地分割的,如幼兒在游戲中會把建構區建造的房子、車子等作品放置到角色游戲區游戲中,兩個區就自然地結合拓通互動了。而幼兒在建構區搭建動物園、大橋等不同的建構活動,又自然地使這個區域一分為二,因此開放、動態的區域,鼓勵區域間的組合、流動與合理互動,達到資源與活動成果的共享。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5
4月1日我們在撫寧縣榆關鎮幼兒園進行了培訓活動并學習了《幼兒園教育評價》的相關內容,此次的培訓使我的感受很深。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
培訓中,《幼兒園教學評價》的理論培訓部分使我對幼兒園教育教學評價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新的評價指標包含全新的教學觀念,首先在教學目標上,強調了以幼兒能力的發展為核心的良好學習素質的培養;其次,在師生關系上,提倡的是一種平等民主、互助合作關系,教師已從權威轉變為顧問,從演員轉變為導演的角色。新的評價指標最根本的特點是以學論教,從活動中幼兒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而且從幼兒方面表現出來的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僅體現在幼兒狀態上,也體現在幼兒整個的學習過程之中,體現在幼兒參與、交往、思維狀態之中。
在理論聯系實際部分,聽了崔杰老師的活動課《梅花》,然后針對這節課進行了說課與研討,在聽課過程中感覺崔杰老師的活動中有許多的閃光點,如注重細節與課件的運用,都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研討中我們采用了小組討論的形式,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不同的意見,可以進行爭論,這樣的形式有利于創造思維火花的迸發,大家在評價及研討時進行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在此次活動中,感覺自己的收獲很多,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此類的學習。
幼兒園活動評價 篇6
作為一名教師,本人愛崗敬業,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學習型教師
本人能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膽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教改嘗試。工作之余,我盡量每天擠一點時間閱讀專業類的書籍,努力豐富自己的文學內涵。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作為班主任,我主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找一些不同層次的學生談心,努力進入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門家訪或主動打電話給家長,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自己一直奉行踏實工作、虛心學習的原則。而這或喜或憂、或得或失的點點滴滴必將成為我生命中的絢麗色彩,點綴著我的人生。
【幼兒園活動評價】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教案活動評價 幼兒園活動評價05-26
幼兒園區域活動自我評價03-18
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培訓心得(精選10篇)10-20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評價心得(通用14篇)11-29
幼兒園教學活動評價培訓心得(通用18篇)05-18
幼兒園自我評價05-16
幼兒園課程評價12-05
幼兒園教學評價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