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1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省人民政府關于2016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圍繞創建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以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農民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和創業發展能力為核心,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著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縣計劃培訓人員750人,具體目標任務如下:
1、職業農民培訓550人。培訓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400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50人、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100人。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對培訓合格并經認定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認定并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率達到60%以上。
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電商人才(以下簡稱“電商人才”)培訓200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
(三)獎補標準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獎補資金實行直補培訓機構的辦法,具體獎補標準是: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按人均3000元、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訓均按人均1000元,電商人才培訓按人均2000元。獎補資金的具體撥付、使用和管理要求,按照省財政廳、省農委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執行。
(四)實施范圍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在全縣各鄉鎮實施,重點培訓范圍是美麗鄉村中心村、貧困村的新型職業農民。各鄉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分解情況見附件1。
二、重點工作
(一)確定培訓對象
1、職業農民。職業農民培訓主要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生產經營型主要培訓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等,涉及茶葉、獼猴桃、中藥材、高山米、蔬菜、筍用林、畜牧等七個產業;專業技能型主要培訓從事茶葉生產加工的工人和雇員;專業服務型主要培訓統防統治植保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對象遴選條件:長期穩定從事農業,有培訓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齡不超過60周歲,其中生產經營型培訓對象的家庭人均純收入為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倍以上,且產業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培訓對象遴選遵循立足產業、農民自愿的原則,由縣農發委按照個人申請、村委推薦、鄉鎮初審、縣農發委確定的程序擇優確定。2014、2015年已培訓的職業農民今年不再培訓。
2、電商人才培訓。主要培訓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中,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培訓對象遴選條件:已開展或有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愿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有電腦和智能手機應用基礎。培訓對象遴選由縣農發委按照職業農民遴選程序擇優確定。電商人才與職業農民培訓對象不得重復。
(二)確定培訓機構
根據《市2016年新型農民培訓實施辦法》規定,結合我縣實際,擇優確定縣農廣校作為全縣2016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見附件2),同時將職業學校作為職業農民培訓理論教學基地,共同組織培訓。縣農廣校負責學員整個培訓期間教學實踐管理,制定培訓計劃,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臺賬,職業學校負責制定學員理論教學期間管理辦法,全程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三)明確培訓內容
按照農業部推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要求,科學安排培訓內容和課程,培訓內容要符合我縣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廣泛征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需求,鼓勵采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點單式”培訓。培訓內容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兩部分。
1、職業農民培訓。公共基礎課重點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素養、涉農政策法規、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業生態環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市場營銷、“互聯網+”農業、現代農業經營與管理等內容。專業技能課重點培訓農業綠色增產增效攻關模式、良種良法配套、農信農機農藝融合、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等技術技能。
2、電商人才培訓。公共基礎課參照職業農民培訓內容安排。專業課重點培訓農產品電子商務知識、網絡店鋪建設、產品包裝、客戶服務、網絡店鋪營銷等內容。
(四)創新培訓方式
1、職業農民培訓。實行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參與式、重實訓、強服務的培訓方式。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15天,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7天。為提高培訓效果,原則上每期培訓班不超過50人;結合農業生產周期、農時季節和農民對技術需求等,分時段培訓,每段培訓時間不超過2天;注重實踐技能操作,理論課和實踐課時間按1:2安排;做到系統知識培訓與跟蹤指導服務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培訓方式與現代培訓手段相結合。
2、電商人才培訓。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7天,其中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5天、參觀學習2天。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員的參與性、互動性和實效性。
(五)做好考試考核和認定發證工作
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采取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核相結合方式,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縣農發委審定。對考核合格者,由培訓機構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對培訓合格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按照省農委皖農科[2015]125號文件要求,進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對培訓合格的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電商人才進行統計造冊。
三、進度安排
按照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組織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按照以下步驟有序推進實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3月中旬前)。制定實施方案。按照《市2016年新型農民培訓實施辦法》要求,結合實際,及時分解落實培訓任務,認真制定整體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實施方案報省農委、省財政廳及市農委、市財政局備案。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按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要求,圍繞創建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由縣農發委牽頭組織縣農廣校和產業專家等共同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方案要按規定時間(15天或7天)和分階段(7次或3次)培訓要求制定,主要明確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機構及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內容,以便培訓機構實施。分專業培訓方案及培訓機構承擔任務情況報省市農委備案。三是制定教學管理方案。縣農廣校、職業學校要根據專業培訓方案,制定每期培訓班教學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組織領導、學員名單、教學計劃、培訓管理及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報經縣農發委批復后實施,做到“一班一案”。
(二)認真開展培訓(3月中旬至11月中旬)。縣農廣校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分專業培訓方案和教學管理方案開展培訓,嚴格培訓時間進度和質量。遴選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和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深受農民歡迎的專家、教授、農技推廣人員,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為授課教師,每期培訓班至少聘請一名省級專家。電商人才培訓師資主要聘請省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講師團成員,并根據需要擴大聘請師資范圍。認真選擇教材,并保證參訓學員人手一套省級以上統編教材(公共課教材10種以上和專業技能課教材3-5種)。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每期培訓班建立5項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確定一名班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課制度(每期培訓班縣農委安排人員上第一堂課,宣講政策,并了解培訓機構培訓工作安排和學員需求等情況);學員培訓考勤制度(實行學員每天簽到);滿意度調查制度(每期培訓班最后一堂課,縣農委安排人員組織學員開展滿意度評價,了解培訓實施效果),培訓臺賬制度(建立培訓臺賬、培訓過程影像資料等培訓檔案)。
(三)驗收總結階段(11月下旬-12月底)。抓好驗收工作。培訓機構在完成培訓任務后,要及時向縣農發委提出驗收申請,縣農發委會同縣財政局組織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出具驗收報告,對存在問題的待整改后再驗收,直至合格;抓好認定工作。培訓結束后,及時開展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并為新型職業農民建立檔案,落實跟蹤聯系服務和扶持政策;抓好總結工作。縣農發委在項目驗收基礎上,認真做好總結工作,并按照省農委、省財政廳關于績效評價的'部署和要求,對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查自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農業、財政、人社、教育、職業學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領導組,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農發委,統籌協調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落實解決培訓工作遇到的問題,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開展。
(二)注重培訓質量。依托與安農大的校縣合作平臺,聘請安農大、省農科院、合師院、合工大等相關專業教師為外請專家,職業學校、縣農發委中級職稱以上在職人員為培訓骨干老師,縣內鄉土人才和龍頭企業負責人作為培訓輔導員,共同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師資庫。建立以部、省統編教材為主,其他正規出版教材和地方編印教材為補充的教材使用格局,保障教材質量。支持培訓機構將實訓基地建設與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企業基地等結合,確保每個專業建立一個實訓基地,增強實踐實訓能力。
(三)強化監管督查。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納入對各鄉鎮和有關單位的考評內容,加強對實施情況的跟蹤調度,確保按照、按質和按量完成,達到預期效果。加大對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項目資金主要用于課堂培訓、實訓、參觀交流、聘請師資、信息化手段利用和后續跟蹤服務等相關支出。同時,建立項目資金審計制度,堅決杜絕“擠、占、騰、挪”項目資金現象,切實把民生資金管好用好。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2
一年來,按照《xx縣20xx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xx縣建立脫貧人口監測機制施方案》、《關于開展脫貧攻堅“三個清零”推動鞏固提升工作的通知》、《xx縣村級脫貧攻堅責任組集中走訪活動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的指導下,我局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緊緊圍繞年度脫貧目標任務,聚焦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脫貧攻堅政策,切切實實地開展了脫貧攻堅工作。現將我局20xx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如下:
一、電商扶貧開展情況
重點圍繞“補短板、強培訓、重宣傳、創環境、夯基礎、推項目”六個方面,以聚焦電商精準扶貧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增強電商精準扶貧手段為抓手,嚴格資金使用渠道和方向,強化資金管理,發揮資金效用,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進一步活躍農村電商市場,進一步打通農村產品上行第一公里和工業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極力打造“五位一體三結合”xx電商扶貧新模式,根據《xx縣電商產業扶貧扶持辦法》要求,商務局制定了《xx縣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村級電商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實施方案》《xx金雀匯愛心購平臺扶貧獎補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實施過程中,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采取主導實施和補助實施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從宣傳造勢、人才培訓、摸底調查、創客中心打造、服務示范建設等方面開展電商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宣傳造勢,營造了電商精準扶貧良好輿論氛圍。
通過宣傳、培訓、專題報道、典型宣傳、示范表彰等方式有力地推動了全縣電商事業的發展,電商發展的人文環境已經形成。先后開展了“電商在行動”主題宣傳,“產教融合”大學生“三下鄉”等活動,利用大喇叭、電視、微信、宣傳車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印制宣傳條幅xx余幅,宣傳單xx萬份。涌現出了一大批電商創業者和電商致富帶頭人。如金雀“愛心購”電商扶貧模式被“光明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并錄入省、市電商扶貧典型案例推廣;天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齊,帶領他的小伙伴利用網上商城和微信把花生、牙粉等賣向各地,月銷售近十萬元;留盆鎮馮灣村的馮明啟委托電商運營、網貨直供的模式把自家做的變蛋、芝麻醬、小磨香油十分暢銷,光榮脫貧并準備在城市購買商品房。
二是培訓人才。
通過局領導帶頭、機關干部參與、邀請電商專家,以定點培訓、專題培訓、下鄉培訓等多種方式,在全縣鄉鎮、貧困村開展了多層次培訓,啟蒙了我縣電商發展,各類主體通過培訓認識了電商是什么,如何做,政府有什么獎勵扶持政策,專題培訓、微營銷體系構建、特色店鋪運營、網絡購物等多層次電商培訓。
三是把握電商扶貧工作方向。
通過省、市領導的調研指導,縣政協、縣商務局開展走訪摸底調查,掌握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摸清全縣農村電商事業發展情況,對接開展農村電商業務的網商群體,調查全縣物流快遞業收發件數據,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電商精準扶貧工作,為電商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提供決策依據。截止目前,共建設鄉鎮級電商綜合服務站xx個,村級服務點達到xx個,新增網店xx個,電子商務交易額近xx億元,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xx億元。組織開展電商活動xx場,舉辦培訓班xx期,培訓人員xx人,完成了鄉鎮、村干部電商培訓百分百全覆蓋。
二、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1、堅持政治統領,強化責任擔當。我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統籌領導,強化使命擔當,強力推進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聚焦特殊貧困群體,確保所包貧困戶不落一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2、吃透村情民意。根據縣里統一安排,我們及時研究制訂年度工作計劃和幫扶計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一是召開工作隊隊員會,由村領導、包村干部講解農村工作的一些情況和工作方法,虛心向他們學習,盡快熟悉農村工作;
二是召開村兩委班子座談會,聽取村兩委對村里基本情況的介紹,逐步熟悉村情;
三是采取與個別干部談心的方法,聽取他們對村里基本情況的介紹;
四是走訪典型戶,對村里在養殖、種植方面有代表性的'農戶深入家中或田間地頭,進行個別交流;五是普遍調查,對全村的農戶逐一走訪,聽取意見和建議。
3、精準識別全排查。本著“應進必進、應退慎退、群眾滿意”的原則,對全村逐戶進行全面排查,詳細測算群眾收入,嚴格進入程序,確保“應進必進,不漏一戶,不錯一人”。在全面普查、精準識別的基礎上,組織責任組成員、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集中力量,對照精準入戶普查表、信息采集表,逐戶逐人、逐條逐項填寫檔卡信息,做到不錯項、不漏項,檔卡資料和貧困戶實際情況準確無誤。
4、結對幫扶全覆蓋。目前,在xx村和xx村脫貧攻堅工作中,商務局下派包括商務局黨組全體成員在內的幫扶責任人xx人,與xx村xx戶、xx村xx戶貧困戶結對幫扶,所有幫扶隊員親自到農戶家中商定具體幫扶措施,根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農戶自身發展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計劃,一人一措施,確保所有貧困戶脫貧精準。
5、按照《XX縣開展駐村“五天四夜”深化幫扶工作活動實施方案》要求,XX縣商務局緊緊圍繞“宣講政策、辦理實事、化解矛盾、兌現政策、規整檔卡”、開展“五凈一規范”等的工作要求,全面開展“五天四夜”活動。活動期間重點開展政策宣傳和走訪。通過發放明白紙、張貼即時貼等形式走訪貧困戶,向村民進行政策宣傳,調查政策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6、幫扶措施到位。一是對縣里出臺的六大保障政策、十大產業扶持政策進行了逐項解讀,解決貧困戶群眾政策不知曉的問題。二是幫助群眾收夏收秋。幫扶隊員幫助家中缺勞力的貧困戶收夏收秋,幫助他們搬運、裝卸、曬收小麥花生等,幫助孤寡老人和無自理能力的貧困戶打掃庭院衛生、清理鍋臺、幫助輔導貧困戶家庭子女功課,幫助老弱病殘的貧困戶買藥就醫、協作辦證。三是化解矛盾。主要收集貧困戶、臨界貧困戶、非貧困戶、標識穩定脫貧戶和清退戶等幾類重點人群的合理化訴求和出現的矛盾糾紛,拉出問題清單,建立問題臺賬。四是兌現政策。按照我縣出臺的六大保障政策、十大產業扶持政策,逐項排查,找出所包貧困戶尚未享受的政策。經核對,個別貧困戶存在殘疾補貼金、教育資金補貼不到位的情況。五是規范檔卡。我們對檔卡基本信息再核對,對錯誤信息進行更正,對幫扶措施再完善。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3
農業經濟的發展要靠提高農民自身的素質和積極性。河北省農民上網數量不斷增加,但上網也多是年輕人的行為,娛樂性多于商務性,網絡商務意識普遍不強。鑒于此,河北省的各級縣、鎮政府應多動腦筋、肯下功夫,多層次多形式培訓引導農民在農業經濟發展上樹立主動意識,讓他們充分體會和認識商務網站能夠帶給他們的利益和好處,強化網絡商務的優勢,使農民盡快掌握新觀念、新技術,提高自身信息素質,成為現代化新型農民。同時,由于河北省農業生產方式仍舊相對落后,多數以個體生產或者小型承包為主,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程度較低,需求內容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因此應通過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引導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進而帶動涉農商務網站的建設和利用,最終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這其中急需的是培育一批信息接受能力強、傳播信息速度快的基層商務帶頭人,如可以利用黨校、行政學院、農業學校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制定中長期的基層商務帶頭人培訓計劃,確立全省農業電子商務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定期或不定期培訓,讓他們及時掌握商務最新動態。通過他們來帶動提高農民利用網站的積極性,提高涉農網站的利用率,并結合本地經濟實際,更快地促進涉農商務的發展。除利用教育資源培育當地的基層商務帶頭人外,還應從外部大力引進適合河北省農業經濟的電子商務人才。一是通過簽定協議、定向培養、引導就業等方式,將高等農業、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等院校或專業的學生作為人才庫,引進適合河北省農業經濟的`商務型人才,具體負責涉農商務網站的建設;二是制定相應優惠政策,加大交流溝通,引導大中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地區進行“技術扶貧”,為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6]。
二、培育扶持省級電子商務骨干企業,圍繞名優特產建設大宗系列特色涉農商務平臺
河北省應重點扶持培育幾家電子商務骨干企業,作為龍頭來帶動其他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使用。可重點培育并命名一些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力爭能進入全國電子商務百強企業行列;也可每個地市至少創建一家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基地(或創建一個省級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省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爭取做出成績,帶動全省的農業商務發展,實現全省重點行業和特色產業的電子商務全覆蓋。另外,河北省的名優特產多,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圍繞已有的名優特產建設單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并以此為突破口,優化資源配置,延伸產業鏈條,向下端延伸,設計、開發附加值高的系列產品;向上端延伸,擴充銷售渠道,塑造特色產業品牌,運用電子商務,加大宣傳和營銷,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實現產業增值,增強競爭能力,推動電子商務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最終整合形成一個區域或者品牌系列的大宗特色涉農商務平臺。
三、強化網站的信息、功能優化和管理工作
河北省涉農商務網站建設首先應重點強化信息工作:一是要保證信息質量和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二是要加強網站間的合作,實現信息的資源共享;三是要建立信息搜索引擎,方便訪問者,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其次要提高涉農商務網站的建設質量,優化網站功能,強化營銷手段,選擇優質物流,應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只有做好這些才能夠提高網站的競爭力,才能使河北省的涉農商務網站進入良性軌道,增加交易量,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再次要重視網站的管理,使信息不重復不單調,多樣性強,及時更新,便于農民使用,提供更多的幫助農民生產、銷售的信息。
四、加強物流企業的整合,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現代物流的強大生命力就在于整合,這也是新時期物流業轉型升級的著眼點和突破口。河北省要把握制造業產業升級、流通業體制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的機遇,按照資源優化配置,整合發展的思路,改變傳統物流運作方式,加快推進企業物流功能整合,信息資源整合,產業鏈與供應鏈整合,支持大型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多種整合方式,提高企業集中度和資源利用效率。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聯盟合作,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物流行業從成本驅動、速度優先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向創新驅動、效益優先的集約化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物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促進涉農電子商務的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4
圍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目標,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培訓,普及深化電子商務的推廣應用,培育電子商務企業和人才,提高電子商務覆蓋率和滲透力,逐步形成電子商務應用更加廣泛、支撐體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務更加完善、產業發展更加集聚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新格局。到年底,培育具備電子商務技能,適應電子商務就業和創業需求的實用技術人才1000人;實現本地電商從業率不低于90%。
二、培訓對象
部門、鎮鄉、村(居)社干部,鎮村(居)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店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單位、農村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組織電商從業人員,有志電商創業的高中、職高、技校、高校畢業生、社會青年和鎮鄉電子商務管理人員等。
三、培訓方式
遴選年滿16周歲,身體健康、遵紀守法、有志電商創業的本縣或在本縣從業的培訓對象,選用統一推薦教材,按照“因人制宜、按需培訓、分類指導”的思路,采取集中培訓、一對一培訓、現場培訓、實踐操作和跟蹤服務等方式進行培訓。理論培訓不少于30學時,實踐操作不少于50學時,跟蹤服務不少于20學時,并抓好后續跟蹤調查。
四、培訓內容
1、電子商務相關政策解析(電子商務進農村的背景、重大意義及電子商務發展前景);2、電商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與法規;3、電子商務模式(B2B、B2C、C2C、O2O、G2B、G2C、G2G模式介紹);4、電子商務在線支付與安全;5、電子商務網上交易以及店鋪工具軟件的使用;6、網上建店的基本操作;7、網店的營銷推廣。
培訓重點:①開店之前的準備工作、貨源尋找與甄選、商品、設置店鋪以及賣家中心后臺的使用;②網店的裝飾裝修、商品拍攝、商品圖片美化、店鋪海報圖片的制作、設計裝修素材等內容;③淘寶平臺站內站外的宣傳與推廣、網店的促銷策略等內容;④手機淘寶的基本概況、手機淘寶店鋪的設置、推廣及引流等內容。
五、培訓措施
各培訓機構建立健全培訓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抓好宣傳發動,組織好培訓對象,制定好培訓教學計劃,落實好培訓場地和安全保衛措施,建立健全后期跟蹤服務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檔案資料,創新培訓模式,突出培訓特色,切實抓好培訓。
六、評估方式
建立由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和參訓學員共同參與的考核評估機制,以百分制對培訓機構的培訓工作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兌現補助的依據。考核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為優秀,80(含80分)分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下不合格。
七、培訓檔案
各培訓機構要建立和完善培訓學員檔案管理制度,按班次真實、完整、規范的建立好培訓檔案并裝訂成冊。
八、培訓機構
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商務局組織對申報企業進行了評審,擇優確定了縣計算機職業培訓學校、縣奔騰電腦職業培訓學校、縣電腦科技學校、縣前程職業培訓學校和縣勁輝職業培訓學校等5個培訓機構。
九、補助資金
根據《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方案》,安排資金100萬元用于支持相關培訓學校、中心或機構開展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
(一)補助范圍及標準
補助范圍:組織開展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的宣傳動員、生源組織、教材講義、教師工資、技術專家指導、學員食宿、場地租賃、設備使用維護、實踐操作、參觀交流、教學管理和公務費等。原則上按800元/人標準補助。
(二)兌現方式
每批培訓結束,按考核辦法計算并兌現培訓補助。
十、實施步驟
(一)制定方案、遴選培訓機構
(二)遴選培訓對象。按照主管部門負責,鎮鄉政府協助,培訓機構配合的.方式遴選確定培訓對象(遴選方式另行確定)。
(三)組織培訓。按照培訓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培訓。
(四)總結提升、健全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對電商人才培訓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和總結。探索建立電商創業人才培訓長效機制,為全面、縱深推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新型創業人才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電商企業和人才培訓體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商務局,負責做好工作協調和組織推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明確職責,分解任務,齊抓共管,整體推動。
(二)加強監督檢查。縣商務、財政主管部門負責電商人才培訓工作的監督檢查。通過實地查訪、電話抽查等方式加強對培訓機構培訓工作的考核,監督其按計劃開展培訓。對不按計劃開展培訓、管理不力的培訓機構,要核減其培訓任務,情節嚴重的要取消其承擔培訓工作的資格,并向社會公示。主動邀請審計或紀檢監察部門參與項目檢查驗收,堅決查處違規行為,形成監管合力。同時接受省商務廳對電商人才培訓工作的抽查檢查。縣商務局將根據各基地培訓任務完成進度、項目監管、資金使用、信息報送、培訓效果、跟蹤服務等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兌現培訓補助費用和下年度任務安排的重要依據。
(三)規范報賬手續。各培訓機構在報賬過程中應填寫《縣電子商務企業和人才培訓補助資金申報表》,出具《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驗收報告單》,《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工作臺賬》和完整的檔案資料,并建專賬搞好核算。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5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背景分析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電子商務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農業“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實現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改善農產品流通狀況,促進農產品貿易,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各地以互聯網及網絡技術為支持,借助農產品行業網站以及各級政府的農業信息網實現雙向的信息流的商務模式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農戶及農產品加工企業也尋求農產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落后
農村互聯網的發展滯后性嚴重制約著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的網絡基礎仍相對薄弱,大量農戶的生產并沒有實現全程信息化,而地方政府和農業企業對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并不是很積極,這種互聯網環境對整個農產品生產銷售的全程信息化非常不利。
(二)農民互聯網思維方式滯后
大部分農戶基本不具備互聯網思維,信息接收和掌握較差,具備先進信息思維的新型職業農民尚未普及,整個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方式并沒有切實下沉到農村基層,農民互聯網思維方式的滯后必然會制約終端的農產品電子商務。
(三)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本土站點質量不高、數量較少
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較好的網站包括河北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順豐優選等網站,大多農產品電商網站均為政府扶持,自主運營能力較差。
(四)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
標準化、易配送、適合網絡推廣的農產品是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基礎,但目前大多數農產品在品牌、生產、包裝、銷售、配送等方面標準化急需大幅加強。
(五)學生的實訓能力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差異
根據中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及能力結構,安排跟崗實習學生進入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工作,是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一種實訓模式。但在具體實習工作中,卻大量存在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與企業的需求不相匹配的狀況,這種差異性是校企合作模式里長期存在的一種矛盾。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優化途徑
(一)推進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由各級政府主導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技術,促進農產品現代化流通體系的建設,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把本地農產品銷售到外地市場去,真正改變“豐收不值錢、值錢不豐收”的農業宿命;克服農產品大多分布在邊遠地區和電子商務人才集中在城市的矛盾,處于城市邊緣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是產品和人才無縫鏈接、促進農產品銷售的優選模式;將地處邊遠農村的零售包裹批量物流運到產業園,更好地滿足網絡訂單的需求,幫助農民提高銷量,促進他們的種養積極性,助力農業發展;促進大學生和農村青年的創業和就業,通過校企合作,通過在校生解決無電商工作人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困境,并在跟崗實習中帶動一批轉型農村青年成為電子商務人才。
(二)傳導給農民互聯網思維
在農產品生產和營銷的網絡化過程中,農民的互聯網思維方式極其重要。農產品上游生產渠道中的信息采集和農產品溯源等重要信息都必須要一線農民直接參與,因此必須采取各種傳導手段如網絡知識培訓、送教下鄉、企業實踐等形式,在農民群體中形成“信息技術是最佳生產力”等意識,逐步提高農民群體的互聯網思維。
(三)優化電子商務專業結構,重構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專業核心課程開發,構建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習的理論教學體系和系統的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滿足“崗位人”“職業人”“社會人”的要求,根據電子商務職業領域,構建專業課程及教學體系。
本著互利互贏的原則,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中,學校可與農產品營銷行業、電子商務運營單位建立廣泛的校企合作關系,成立以行業專家、企業實踐專家為主要成員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就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研討,行業企業實踐專家為本專業提供市場需求預測、人才需求信息和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信息,直接參與到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方案制定。
(四)校企合作,創新實訓思路
1. 將“工作室”引進學校
將“工作室”引進學校,與電商網站、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教師+學生共同承辦電商外包服務。實現“五個合一 ”,即教室、工作間合一;學生、員工合一;理論、實踐合一;作業、銷量合一;學習、創收合一。
承德市農廣校在20xx年底開始與“承德團”電子商務平臺合作,開辦“學生商創業服務中心”,并服務于多家承德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知名品牌產品,為學生提供邊學習邊創業的實踐平臺。在合作的半年里,組織多次線上線下校企共同宣傳活動,線上經營網店,線下社區宣傳,學生們實踐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 工學交替模式
為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滿足“崗位人”“職業人”“社會人”的要求,實現校企無縫對接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校內學習期間,承德市農廣校分批次選拔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赴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進行實習培訓,通過在電子商務企業的工作崗位實習鍛煉,提升自身實踐技能。跟崗實習企業包括中國網庫承德分公司、承德乾潤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鴻雅人資等,分別在產品銷售、單品推廣、薯條創業策劃、“神秘人”培訓、會計檔案錄入等崗位中進行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大家進一步認識了自我,學會了自信自強,意識到知識技能的重要性,“設計創新”理念有了提升,創業的激情已經悄悄燃起,也充分體會到父母賺錢養家的不容易。
3. 自主創業模式
將“校中廠”引入校園,電商專業學生自主創業,成立微商聯盟,推廣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新型產品,如圍場縣某土豆條食品、豐寧某礦泉水,創建承德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優秀】相關文章: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03-03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4篇03-03
電子商務培訓方案12-18
電子商務培訓方案8篇12-18
電子商務培訓方案(8篇)12-18
電子商務培訓方案集合8篇12-18
培訓方案【優秀】01-25
【優秀】培訓方案08-30
培訓方案[優秀]09-13
培訓方案(優秀)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