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教法]
"食物從何處來"?這是一個既簡單而又復雜的問題。倘若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解答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難。倘若深人探究,那又不是輕易可以說得清楚的。正如課文"預習提示"所說的,"這篇課文主要說明了生物獲得食物的兩種途徑,即自養和異養"。光是"自養""異養"這兩個概念,就很容易引發出一個問題:"我們靠誰來養活?我們靠什么來養活?"因此,本篇課文的"啟發式"教學,具體可以落實到"追本溯源"上,即不一定按課文說明的順序,而是"逆流"而上:不先從"自養"開始而是從"異養"開始;不先從食物的形成開始而先從食物從何處來開始,從現成的食物開始去尋找它的本源。這個"追本溯源"的過程,正是教師啟發學生的過程,也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更是培養分析概括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發現一條"食物鏈"。這條食物鏈,便是食物從何處來的答案,也是作者行文的思路、說明的順序。之所以要從"異養"開始,是由于"異養"比"自養"更貼近生活,更直觀具體,更易理解。當然,這種教學的順序與文章的順序正好相反,有點超出"常規",但從創意的角度看,也不妨一試。
[學法]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繪制出一條"食物鏈",先給出"異養"食物鏈,然后繪出"自養"食物鏈,再看看這兩條食物鏈之間有什么關系,可否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條更長更完整的食物鏈。
2.聯系學習過的生物知識,印證或充實課文內容。
3.聯系生活實踐,找一些生動的例子來說明食物的來源。
4.歸納總結課文的說明順序--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這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導入]
1.先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人是鐵,飯是鋼。"這句俗話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呀?--人不吃飯是不行的--那人們吃的飯菜是從哪里來的?……又是從哪里來的?這樣,采用"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法,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由膚淺到深入,逐層深入地層開各個教學環節,完成教學任務。
2.另一種導入的方法是,讓學生講述"食物鏈"故事,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一類的故事;故事當中便隱含食物從何處來酌道理。這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探索過程。
[突破]
1.思路。思路就是作者構思文章、布局謀篇的線索。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概貌,不僅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還可以從中悟出作者的匠心和意圖。本文先舉例說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緊接著提出"如何獲得食物"的設問,然后指出生物獲得食物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引出關于"自養"與"異養"的說明,以回答上面所提出的疑問。這一部分的說明,先從"自養"說起,之后再說"異養"。說"自養"時,先下定義,解釋什么叫"自養",再說植物怎樣利用根、莖、葉采集、運輸所需要的原料,最后說通過光合作用把原料加工成"食物"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在說"異養"的時候,先指出所有的動物和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屬于"異養"生物,然后分別說明了動物和人類獲得食物的不同方法--動物不能改造加工植物;人類能改造加工植物。最后,總括全文,得出"世界上除了極個別的細菌能不依賴陽光而靠化學能來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獲得食物"的結論。這樣,就對文章標題所設定的問題"食物從何處來"作出了明確的解答。于是,我們便可以看到作者的思維軌跡: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一什么是食物一如何獲得食物一自養(依賴光合作用的植物)一異養(依賴植物和陽光的所有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結論(食物的來源)。
2.順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說明的順序。進一步,則是對這個順序作出分析,即弄清楚它屬于哪一種順序,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順序。內容決定形式。說明順序的選擇,要依說明對象的特點而定。《食物從何處來》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事理總是體現出嚴密的邏輯關系。因此,要講清楚一個事理,一般應采用邏輯順序。本文總體上是按照食物的來源從頭說起,即從一切生物所必需的食物是怎樣生成的說起,然后按著食物的鏈條,依照"供給"的渠道,一環扣一環地逐層說明。在文章的局部,又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淺人深,由具體到抽象的順序進行說明。例如:先舉例子,后講事理等。
3.方法。本文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分類別、舉例子、下定義、作比喻等。需要重點理解的是分類別。本文的分類說明,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先劃分為"自養"和"異養"兩大類;第二個層次又將"自養"型劃分為靠光合作用獲得食物和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學能獲得食物的兩個小類,將"異養"型劃分為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和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兩個小類。如此分類,逐層說明,不僅符合科學原理,而且條理十分清晰。
[實踐]
1.結合生物學科的學習,通過觀察或實驗,具體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
2.考察一種或幾種動物獲得食物的途徑和方法,繪制該動物的食物鏈圖。
[探究]
在了解了食物從何處來之后,你對太陽與生物生存的關系有什么認識?請就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拓展]
閱讀下面的短文。
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圍,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蘋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樣薄的地球表面層里,因為只有這個表面層有空氣、水、土壤,能夠維持生物的生命。人們把這個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層,叫生物圈。
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關的物質--碳、氮、氧、水都在不斷地循環。人和動物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氧氣。生物死后,尸體被空氣、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這樣的循環,從宏觀到微觀,到處都有,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樣的循環中,大氣得到了氧的補充,不清潔的水通過陽光的蒸發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質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氣稀釋成為無害的物質。這些過程都叫做天然自凈作用。天然自凈的循環一旦受到破壞,就會造成環境污染。
破壞天然自凈循環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環境問題或者原生環境問題。如地震會使局部地區增加氡氣,會使地殼被破壞,有害人體的元素進入水的循環系統。火山的爆發會使大氣增加二氧化碳。病蟲害和各種流行疾病,也都屬于這一類。
另一類是人類自身的活動速成的,叫做第二環境問題,或者叫做次生環境問題。這個問題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越來越突出,其中最為嚴重的是工業生產中排出來的廢水、廢氣、廢渣(簡稱"三廢")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水俁病、紅潮、倫敦煙霧……都是由于"三廢"破壞了天然自凈循環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煙塵、噪聲、垃圾、放射性物質等,也都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思考:什么叫"生物圈"?什么叫"天然自凈循環"?破壞天然自凈循環會帶來什么危害?把這篇短文與《食物從何處來》聯系起來閱讀,你會有什么發現或感受?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2年2月
[食物從何處來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幼兒食物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