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靈
一、教學的基礎在于思維的效率
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索性的教學方式是新大綱、新教材的重要特征。基于多年語文教學實踐,結合新大綱和新教材,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確立如下的判斷標準:在大綱和教材規定的目的、任務范圍內,一切教育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應當積極的提高教學主體和學習主體的思維效率。
二、新大綱的一些具體規定
新大綱要求“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學中,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趣之間的聯系,充實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索性的教學方式。”
在按照新編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新大綱”)執教新編初一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教學實踐中,筆者采用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的方式展開語文教學實踐(這里的“教學”指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工作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全部工作)。一學年以來的語文教學實踐,似有所獲,現將有關情況敘述如下。
三、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
筆者認為,由不同方面組成的語文教學活動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系統,組成這個系統的各個部份、不同層次都有著不可在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學的結果取決于這個系統整體水平的提高。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正是基于這一想法形成。具體教學實踐如下:
(一)教師示范性閱讀教學
對于初一語文教材規定的十五篇精講課文,主要采用教師傳授為主的示范性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一方面注重向學生授以新的知識,鞏固學生已把握的學習技巧和能力,一方面注重向學生傳授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此類課型側重教師的示范作用,這主要是由初一學生的現狀決定的,因為,雖然現在的語文教學執行新大綱制訂的教學原則和按與之配套的新教材和《同步訓練》進行教學,但目前的學生由于很大程度上仍是從小學應試教育下學完小學課程步入初中的,因此在他們的觀念上、學習習慣上、學習方法上還具有相當程度的應試痕跡,特別是還有不少的學生還深深地習慣于被動的應試教育學習訓練方式。這種被動的應試教育的特點是:在教育、教學所需的活動設計、組織方面等方面是為應付考試而展開,即教師的教學以考試內容為目標,平時學生記下與考試有關的內容,考試前學生背誦教師為他們勾劃的與考試有關的知識,或重復做與考試有關的試題。實踐中針對以上的客觀現狀,雖然教師用了較長時間引導學生轉變觀念,但事實表明,應試教學的滯后性和消極后果對不少初一學生來說一時尚難消除,因此完全推行新的教學方式,對這部份學生來說是難以適應的。教師示范性教學方式就是針對這一客觀情況設計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中,一方面兼顧應試教育的滯后效應,一方面注重新大綱、新教材要求的學習方式,學習技能的教學,以便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轉向積極思維、主動學習、自主訓練。
(二)編寫結構提綱方式的閱讀教學
由于有了前一類型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心態較為穩定,為此教師加強了學習技巧和能力訓練的力度,由此設計了編寫結構提綱的閱讀教學方式。具體教學方式和步驟是:
1、指導學生圍繞單元提示、課文提示,明確學習目的和重點;2、學生結合工具書完成有關字詞的注音和解釋的學習;3、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或結合《同步訓練》的訓練,完成課文的閱讀;4、學生在認真閱讀過程中圈點、勾畫與課文主要內容有關或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中心詞;5、學生以圈點、勾畫的中心詞,按課文的結構順序擬編結構提綱;6、在以中心詞的表現課文的過程中用括號(線段)表現出課文內容的結構關系、層次關系;7、根據對有關中心詞的理解,歸納出有關層次、段落、部份的含義,歸納出全文的中心;8、結合《同步訓練》,針對有關課文內容的寫作特點、寫作技巧、修辭手法作適當的批注。
這種教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1、引導學生學習和把握科學的閱讀方式和技巧;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通過閱讀及擬編結構提綱,使學生結構性思維能力和層次性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這種閱讀教學方式,主要選擇內容結構明顯的課文進行,如《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最后一課》、《春》、《濟南的冬天》、《為學》等。
(三)以討論、辯論的方式進行的閱讀教學
口語交際、討論、辯論是新大綱、新教材對學生的能力訓練的要求,也是語文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中具體的做法是:
1、針對教材中有關課文易于引起學生不同的思維和不同的結果,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把握自己的思路和觀點,認真作好辯論、討論的準備;2、結合學生的討論、辯論引導學生完成課文的閱讀和有關學習訓練。例如《羚羊木雕》、《父子情》、《古代英雄石像》的閱讀教學。
(四)作文、閱讀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
“初中第一冊要求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教材所選課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寫作的優秀范文,因此教學中,教師注意設計作文訓練與閱讀訓練有機結合的課型。具體作法是:
1、為寫好作文而進行的閱讀教學 教師在預習指導中,先提出有關作文訓練的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然后引導學生有意識認真閱讀課文或課文的有關文段,體會課文或文段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成功的原因,在這樣的學習訓練中達到作文訓練、閱讀訓練相互促進,作文閱讀兩不誤的效果。
2、與改寫、縮寫相結合的閱讀教學 改寫、縮寫是作文訓練項目之一,學生為了達到這一訓練目的就會認真進行課文閱讀,另外學生在對課文進行改寫或縮寫中,其思維的概括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訓練和提高。例如《我的老師》(魏巍作)、《皇帝的新裝》的閱讀教學可結合改寫或縮寫一并進行。
3、結合作文講評的閱讀教學 作文評改后會發現不少寫作上存在的問題,也會有寫作成功的經驗,此時可結合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進行閱讀和講評,這對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來說可謂一舉兩得。
(五)日記、課外生活與閱讀的結合
課文,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寫照。日記、課外生活(包括家庭生活)不但可促進對課文內容、思想的學習把握,相反課文的閱讀也可指導日記寫作,也可指導學生的課外生活(家庭生活)。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春天的百草園部份”,這部份的結構清楚,層次分明,內容生動形象,因此可根據本段的結構清楚、層次分明的特點,指導學生結合課文的閱讀,并注意觀察自己的生活,摹仿寫作有關日記。當然《兒子的一家》也可結合學生自己的一家生活去閱讀和體會課文內容。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把學生的課外生活(家庭生活)、課文內容有機結合,同時也是寫作訓練與閱讀訓練的有機結合。
(六)知識短文學習與說明文寫作結合的閱讀教學
初中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不要求寫作說明文,但并不排除可以進行說明性文章的寫作訓練。知識短文、修辭手法等都是說明性文章,但課文是以規范的方式形成文章的,按一般的方式教學,教學效果有失生動活潑,但如果能將二者的有機結合就可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具體的作法是:
1、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有關知識短文;2、引導學生以編結構提綱的方式把握有關內容;3、引導學生以擬人、比喻手法,以自述、對話、童話、采訪的形式將有關知識內容寫成說明性文章。這樣訓練的結果,使學生在學習了有關短文的知識后,又以寫作文的方式復習鞏固了已經學習的知識,并且還進行了一定的說明文寫作訓練。如結合學習《形聲字》,可以寫作《形聲字自述》、《漫游形聲字王國》、《奇妙的形聲字》等。
四、以閱讀為中心的教學準備工作
在新大綱、新教材下展開的語文教學實踐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系統動作過程;在這個系統運作過程中,嚴格執行新大綱和新教材的主旨組織語文教學,努力提高教學主體、學習主體的思維效率是語文教學活動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學主體、學習主體的思維效率的序化狀態是判斷其運行結果的基本要素。基于這一思想,在實踐中,筆者認為進行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應做如下準備工作:
(一)觀念轉變
在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在注重教學主體自身觀念轉變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觀念轉變工作。開展這一工作的依據是:一切教育與學習是基于人的思維活動而運作的,而這一運作的主導是人的觀念。開展新大綱、新教材主旨下語文教學實踐,應具備素質教育所需要觀念。全面貫徹新大綱,嚴格按新教材的主旨進行語文教學,它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從應試教育觀念向素質教育觀念轉變是否成功。以素質教育的觀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這是個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觀念轉變包括上級行政部門的觀念轉變和制訂相適應的政策規章;包括教學主管部門觀念轉變和制訂相適應的政策規章;包括學校管理層觀念轉變和制訂相適應的管理制度、規則、措施;包括教師、學生、家長觀念轉變和作出相適應的行為。但這一項,目前的狀況不可樂觀。
(二)建立科學反饋調控機制
科學反饋調控機制是整個語文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份。在新大綱和新教材主旨下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狹義的作業評改已不適應的形式的需要,因為在整個語文教學實踐中,思維的運作由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構成,二者相對獨立,互為影響和促進,因此應當對全部的語文教學實踐進行全程的、多維的、及時有效的反饋調控。筆者在進行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實踐中注意建立相應的反饋調控機制并依靠它對語文教學實踐進行了較為有效的調整控制。
科學反饋調控是指在語文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多角度、及時有效的了解、把握語文教學狀態――包括教師方面、學生方面、心理方面、思維方面、學習訓練等眾多方面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有針對的調整、控制。
科學的反饋調控從如下方面把握語文教學實踐:1、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反饋調控,2、智力因素方面的反饋調控3、知識方面的反饋調控,4、教學方法反饋調控,5、檢測與評價方面的反饋調控。
五、思考與期望
以閱讀為中心的語文教學實踐,是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存在、發展和演變是由特定的條件決定的。在近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學生以及部份學生家長都感到,相對于被動的應試教育來說,它的實踐和收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社會和時代的需要,但在今后,它發展、結局,不僅取決于作為系統方式存在的語文教學實踐的積極狀態,更主要的取決于作為更大系統的全部教育教學工作(包括教育管理工作)的運作狀態。目前,語文教學實踐及其結果不是由社會的使用檢測以及作出相應的評價,而由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的檢測和評價決定的。因此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觀念以及依據這個觀念制訂的規章、政策、檢測方式、評價體系決定了特定范圍內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
目前,第二學年的語文教學工作已經開始,為了使新大綱、新教材主旨下的語文教學實踐不致再度淪為為應試教育服務的工具,從事語文教學實踐的教師、學生以及有關家長期望教育主管部門有一個與新大綱、新教材精神一致的檢測標準和評價體系。
2002-06-27
作者郵箱: shanhuo@mail.sc.cninfo.net
[以閱讀為中心組織語文教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4.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5.語文教學課件
6.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7.語文教學的論文
8.語文教學論論文
10.馬說語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