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高二 編寫:謝一彰 審定:高二語文備課組 編制時間:2017-10-22
班次: 小組: 姓名: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誦讀、聽讀,能用恰當的語調和語氣讀出詩詞的情感,并準確無誤地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小組討論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兩首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鮑照對門閥制度的憤懣不平之氣。
感受杜甫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和欽敬之情,體會詩人功業未就的苦痛。
【重點難點預測】: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詩歌。
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學習《擬行路難》
【知識鏈接】
1、了解作者及相關的寫作背景。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對后來的作家更產生過重大影響。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在他現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為傳誦名篇。最有名的《擬行路難》18首。鮑照擅長詩賦和駢文,尤善樂府,作品風格俊逸,對唐代詩人李白等很有影響。
2寫作背景: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詩歌賞析】
1、朗誦詩歌,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用自己的話寫出詩歌大意(可以依據注釋加上自己的聯想想象)
2、全詩突出了一個什么字?試結合詩的內容加以分析。
明確:全詩突出一個“愁”字。
這首詩的開頭以常見的自然現象作為起興,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這兩句中,隱含詩人的不平之氣。但是這種現象,像大自然一樣,很難改變。詩的第三、四句,詩人以“命”來自我安慰,聲稱不要“行嘆復坐愁”。不過實際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詩的第五、六句,詩人就借酒澆愁,用唱歌斷絕憂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詩的第七句:“心非木石豈無感?”用反問句式,直說“人心有感”,發出了抗爭。
3、詩歌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這個比喻是說,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這是古代的血統論。
4、“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苦樂自有命,怎么能行時嘆息坐時愁呢?應該學會自我寬慰。實際上,語言中蘊含著不平之氣。這個反問句,詩人含著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
“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出憤怒的控訴。
6、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本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學習《蜀相》
【知識鏈接】
1、詩人生平簡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出身于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祖父杜審言是著名詩人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時期正值“開元盛世”,游歷過南起吳、越,北至齊、趙等地35歲到長安求官,過了10年窮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個八品小官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淪陷,杜甫曾陷賊中,后逃出投奔肅宗李亨,任左拾遺49歲時,棄官攜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嚴武保薦任過一段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常被稱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歲時出川,輾轉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歲時在岳陽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2、寫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自比為舜的輔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亂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肅宗,不久就被放還,從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發自己的懷抱。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詩歌賞析】
1、朗誦詩歌,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用自己的話寫出詩歌大意(可以依據注釋加上自己的聯想想象)
2、賞析首聯,本聯“尋”字用的怎么樣?為什么第一句不稱“蜀相”而稱“丞相”呢?
“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
3、在第二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中,你認為哪兩個字最為傳神,為什么?本聯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自”、“空”兩個虛字是此聯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嘆碧草嬌鶯無人賞玩,顯出英雄長逝,遺跡荒落;二是惋惜連與英靈作伴的草木禽鳥不解人事代謝,不會憑吊那位偉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嘆息,流露出對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寫,過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來對諸葛亮進行評論與哀悼,便顯得前后緊密呼應,感情十分真摯強烈。
4、“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寫了什么內容?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 “頻煩”,多次地煩勞。“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搞曹操,而后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這里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6、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課堂小結與梳理(從知識、學法、情感等方面談自己的收獲)
七、當堂檢測
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擬行路難(其四)》是鮑照的寄寓悲憤之作。
B.詩人用瀉水流淌這一現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
C.通過“酌酒”“吞聲”“躑躅”“不敢”等詞,足見作者所憂的是些情感瑣事。
D.“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這是本詩的名句,寫出了底層人士及千千萬萬不
得志者的內心痛苦。
2.對《擬行路難(其四)》解說不正確的是( D )
A.鮑照,字明遠,東海人,有作品集《鮑參軍集》十卷傳世。
B.《擬行路難(其四)》是古樂府詩,鮑照對七言詩的發展起?其四)》是古樂府詩,鮑照對七言詩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這是個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帶有偶然性,
但四面流散卻是必然的。
D.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屬五言體樂府詩。
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4、頷聯中哪兩個字寫出了冷落凄涼的意境
八、課后反思
謝一彰
[《擬行路難》《蜀相》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8.擬行路難教案
9.蜀相教學教案
10.擬行路難其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