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打響,學生全體起立)
(大屏幕顯示)
再別康橋
生齊說: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今天我們要一起重溫徐志摩的一篇名作,它的題目叫--
師生齊:《再別康橋》!
師:我知道大家不久前剛剛學過這首詩歌,但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經典就像一壇好酒,越放它的味道越醇香,徐志摩的這一首《再別康橋》就像這樣一壇美酒一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它,再次品嘗這歷久彌新的一種醇香。
師:那么,我先給大家把這首詩再來朗讀一遍。讓我們再來進入這首詩歌的意境。
(大屏幕緩慢隨朗讀顯示《再別康橋》全文)
師(激情范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掌聲)
師:我想大家的掌聲不僅僅是給我的,更多的是被《再別康橋》的美所深深地感染和陶醉了,然我們暫時先從這首詩歌里走出來,我們今天先讓大家看這樣一首詩歌,也是同樣來寫和康橋告別的一首詩:《康橋,再會吧!》。有沒有同學在這節課之前讀過這首詩?
(無人回答)
師:有沒有?都沒有。那我們今天就一起把這首詩朗讀一遍,好吧,我們集體來讀這首詩。我來起個頭:
(大屏幕顯示)
師(深情):康橋,再會吧!1--2--
生齊誦:
65康橋,再會吧; 65我心頭盛滿了別離的情緒,
…………
康橋!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65你惠我珍品,數不勝數; 65難忘春陽晚照,潑翻一海純金, 65淹沒了寺塔鐘樓,長垣短堞, 65千百家屋頂煙突,白水青田, 65難忘茂林中老樹縱橫;
巨干上 65黛薄茶青,卻教斜刺的朝霞, 65抹上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 65難忘七月的黃昏,遠樹凝寂, 65象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螟色, 65密稠稠,七分鵝黃,三分桔綠, 65那妙意只可去秋夢邊緣捕捉; 65難忘榆蔭中深宵清囀的詩禽, 65一腔情熱,教玫瑰噙淚點首, 65滿天星環舞幽吟,款住遠近 65浪漫的夢魂,深深迷戀香境; 65難忘村里姑娘的腮紅頸白; 65難忘屏繡康河的垂柳婆娑,
師:好了,大家讀得非常的精彩。我想問一下大家,讀了一遍之后,能不能非常簡單的了解到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情緒呢,能讀出來么?什么情感?來,(點起一名女生)你來說一下。
生1:我覺得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他很難忘,很依戀。
師:難忘和依戀這種感情,是吧。你從什么地方看得出來?
生1:他在好幾段句首都寫到了“難忘”這幾個詞,然后還有在,“我心中盛滿了別離的情緒”,還有“你惠我珍品,數不勝數”,以及倒數第二段這個“浪漫的夢魂,深深迷戀香境”都表現了作者對康河的深深難忘和依戀。
師:這位同學讀課文非常能抓住重點,大家聽出來沒有?她抓住那些詞匯了?
生齊答:難忘!
師:而且這種直接傳達出作者情感的詞語直接把握住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是吧。好了,非常好。那么,我現在就要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了:在這兩首詩歌里面,你喜歡哪一首會多一點?哪一首?
零星學生:前面那首。
師:《再別康橋》?為什么?
(無人應答)
師:你們知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能不能猜得出來是誰?
生2:徐志摩。
師:他非常的聰明。因為有了《再別康橋》自然有第一次離別。大家都知道,徐志摩實在1922年求學完了以后離開康橋的,他就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歌。當他1928年重游故地的時候,才有了今天這首作品:《再別康橋》,這是6年以后的詩作了,那么6年以后的詩作為什么在文學史上要比他第一次的作品更廣一點,這個奧秘到底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這個問題。我先讓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通常來讀一首詩或者來比較詩歌作品的時候,一般會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呢?你會比較它的哪些角度?(點一名學生)來。
生3:我覺得,如果要比較兩首詩的話,應該可以從它的情感還有表現手法。
(師在黑板上寫下)
情感,手法
師:還有么?
生3:語言風格
(師在黑板上寫下)
語言
師:好了,還有么。
生3:我回答完了。
(另一名同學舉手)
師:好,來。
生4:我覺得我可能首先會從題目的角度。
師:題目?還有什么?
生4:再有就是文章的開通和結尾,就是整首詩的開頭和結尾。
師:它屬于哪一個角度,開頭和結尾是不是一個角度?
生4:結構。
師:哦,結構的方面。
(師在黑板上寫下)
結構
還有嗎?
(生4搖頭,后一人舉手,師點頭示意起立回答)
生5:我覺得讓我分析,我可能會從詩中的形象來分析,就是這首詩它到底是以作者本人為原象還是說他選擇了一個意象。然后根據抓住意象的特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可能就會把這首詩的情感把握得比較到位。
師:好……呵呵,我板書形象還是意象?
生5:我覺得形象就分了人物和意象。
師:好。
(師在黑板上寫)
形象
那個男同學。
(生5坐,另一學生起立)
生6:首先,我認為比較這兩首詩的時候,這些都是看到詩上面的文字意象和認識上面比較的,但我認為比較這兩首詩的時候,首先要比較他寫這兩首詩的不同背景于環境然后進行一個比較。恩,通過這些環境和背景的一些資料,通過理解會加深對兩首詩不同的認識。(指了指板書)然后才能進行這些方面的比較。
師:你說到了一個,咱們比較詩歌的一個基礎,是吧,好,這個剛才我已經簡單介紹了一下,沒有做詳細的一個深入。來,這位同學。
生7:假如說讓我來比較這兩首詩的話,我首先會從它們不同的意境上來比較,因為每一首詩作者都會通過一些特別的意象,來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從而表現出一種特別優美的意境。
師:對這種意象所達成的一種特殊的意境,你會比較它們,是吧。
生7:是。
師:好了,非常好,我覺得同學已經說得特別特別全面了。現在呢,咱們是做這樣的一個工作,我們把我們剛才的這種梳理把它深入下去,我們前后四個人一個小組,你們商量一個你們自己覺得最有感觸的角度,然后進行細致深入的一些閱讀,看它在這些方面究竟有著怎樣的不同,好吧。恩,最后一個小組因為不夠四個同學,沒有辦法組成一個小組,你們最后一排四個同學一個小組,其他的前后四個同學一個小組。
師:你們先商量一個最感興趣的角度。
(學生積極討論,老師來回巡視)
師:我剛剛和幾個小組的同學做了一些簡單的交流,我覺得,咱們有些小組是達成一致的共識了,做了更深入的探討,有些小組的同學是沒有達成共識,他們互相把自己的看法向同伴是訴說了一下,這也是一種方法。都可以,好吧。那就我請咱們,恩,如果是達成一致的小組,你們就推薦一名同學,談談你們的最后的結論。如果要是有個人的觀點,那你就說說你自己的觀點,好吧,來 ,哪一組?
(一同學舉手,起立)
生8:我們更喜歡《再別康橋》這首詩,因為把《康橋,再會吧》和《再別康橋》我們進行了一次對比。我們就看到《康橋,再會吧》這首詩的辭藻特別的華麗,而《再別康橋》這首詩它就比較清新淡雅一些,如果說拿一個比喻來做比吧,我愿意把《康橋,再會吧》比作一個畫很濃裝束,但是空有華麗外表卻沒有很多實質內涵的一個女子。而《再別康橋》呢,我愿意把它比作一個本來就是天生麗質的一個女子,就是畫一種淡淡的裝束,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我們認為在《康橋,再會吧》這首詩里面它的感情是比較單一的,整首詩看下來呢,有很多個難忘,就只是抒發了他對康橋的一種眷戀之情。 但是呢,他把這個很直白的表現出來了,都是難忘,我們就覺得這種感情已經太過于直白了,沒有能夠深入到我們的內心。但是呢《再別康橋》這首詩,它并沒有很明確的點出我對康橋有多么的依戀跟眷戀,但是呢,正是因為這種很深刻的內涵,可以使這首詩深深觸動我們的心靈,而且這首詩呢,他不僅僅是表達對康橋的眷戀,他的思想層次還上升了一個臺階,比如說吧,就是“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個夢呢,實際上就是講他一生中實際的追求,他對于愛,對于美,對于自由的一種追求。所以這首詩無論是在語言還是在思想層面上都是要高于《康橋,再會吧》這一首的。
師:太佩服她的表達能力了。非常細致,有一點,會說比喻的人一定是最聰明的人。這位同學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方來闡述她對這兩首詩語言的不同理解,是吧。我們把她剛才的回答梳理一下,這位同學回答了幾個層面上的意思,你們聽出來沒有,幾個層面?她說了那幾個方面呢?
生齊答:語言。
師:語言是吧,(在板書語言后面畫了一個大括號)先說第一首詩再回到第二首詩《再別康橋》好吧。先把她的回答回憶一下,他說另一首詩在語言上怎么樣,稍微華麗一些是吧。(寫下華麗)那第二首詩用了什么樣的詞匯,語言怎么樣?
生齊答:淡雅,清新。
師:淡雅一些,清新一些。(寫下淡雅)這是語言的感覺,兩個是不太一樣的。
師:她還談到了那個層次?
生齊答:情感!
師:你們聽得非常認真,對,情感的層面。情感她是從什么角度來說的?(在情感后面打了一個大括號)你們聽明白了沒有?來,我請你說一下。(叫起來一名同學)
生9:我覺得她是從這兩首詩的表達方式和技巧的不同來分析的。
師:方式不同,也就是他的什么不同,抒發的什么不同了,方法不同,是不是?她說一首詩含蓄,一首詩什么了?
生齊答:直白。
師:是直白,這是從情感的抒發方式上比較的,是不是?(寫下抒發方式,并在后面又畫了一個大括號,寫下含蓄、直白)還有呢?她還說到了情感的哪些方面?其他同學怎么看?
生齊答:內容!
師:內容!這點提的非常好。內容或者內涵也是不同的,這位同學或者她們小組的同學認為(一邊說一邊寫下內容二字)《再別康橋》這一首詩,她說第一首詩的這個情感比較怎么樣,單一。而這首是更加什么?
生齊答:豐富。
師:對,豐富,他是這樣來比較的,是吧。(寫下,單一、豐富)
師:說到這兩個層面上的問題,我們先不提其他組的看法,先對她們的看法,你們有沒有異議?
(一同學舉手)
師:來,這位同學。
生10:恩,我有異議。就是,對于一首詩的好壞的判別不能從它的抒情方式上來判別,詩它的抒情方式直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古代的詩歌,像《上邪》這樣的愛情詩,它的抒情方式也是非常直白的,但它卻流傳千古,所以,她不能從一首詩的抒情方式是直白還是含蓄上來判別詩的好壞。
師:好了,挺清楚了沒有?
生齊答:清楚了。
師:同意嗎?這個小組,你們有說法么?
(一人舉手)
師:那你來說一下。
生11:恩,就是我們小組就感覺到,他這個直白和含蓄的表達方式并不是一個方式的問題,而是通過一種表達方式,我們能看出來詩人情感的一種前后的變化。就是說是,當他剛剛離開這個地方的時候,可能記憶中呢,還是那些有代表性的東西,但是離開6年以后,記憶中剩下的就是只和自己關系最密切的一些東西,那時候,這個地方,就不再是作為一個自己曾經在那里生活過得地方,而是作為一個精神寄托、一個精神家園存在的。所以呢,他這兩首詩才有表達方式中直白和含蓄的不同。因為這首是里面呢,他只是難忘,他只是不舍在康橋的那一段記憶,但是,在《再別康橋》這首詩里面呢,它卻充滿了,有不舍,有愛戀有傷感,還有喜悅。這個感覺呢,就是離開了康橋多年之后,把它當做一個精神家園的一種混合體,所以我覺得《再別康橋》更好。
師:但是我聽出來她的觀點奧,其實你更多的是從什么角度來分析的?情感的內涵,內容是吧。而沒有說他那種抒情方式到底是誰優誰劣。是不是?好了。誰對這個問題有看法,現在舉手。到底對詩的這種含蓄的抒情方式會怎么看。
(一人舉手)
師:來,這位同學。
生12:就我覺得,抒情方式它直接影響著一個詩的它內涵的表現。因為他那個,直白是一種抒情方式吧,它就像一個人喝的那個白開水一樣,你看它就是那個平平淡淡的味兒,不會品出那種深層次的內涵。而比較含蓄的抒情方式,它就像那個酒一樣,你喝完之后,你可以去細細的品味他,可以去領會它,他可以引發你更多的思考,和對這首詩內涵的更多的一種理解。而直白的表達方式,它太過直白,不符合這首詩的特點。而作為詩呢,它應該比較講究那種含蓄,重點在讓我們去體會去感受。太直白的話,它不能讓我們去深入感受,我覺得,詩歌還是含蓄一點比較好。
師:含蓄多一點,我們的參與性就會強一點,是這個意思嗎?
生12:恩,是。
師:那你怎么說剛才他的觀點,你能否認上面那首詩是一首好詩么?他表達的,恩,“上邪,長命無絕衰”是吧。很直接的。
生12:我覺得,恩,他那首詩和這首詩是不一樣的,他那種情感,恩,愛情和思念這個情感是不一樣的,思念這個情感的話,我覺得,含蓄一點可能會引發人的一種憂傷之類的感觸。
師:那種憂思綿綿的感覺?這個同學講的,他談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意識到了沒有?就是你的抒情方式的好壞一定和你的什么有關系呢?和你的感情的特點或者性質有關系是吧。是不是這個意思,一定是要匹配的。好吧,那位同學同意嗎?(另一個同學舉手)
生13:我覺得我們不可以拿《上邪》和《再別康橋》的直白和含蓄作對比,但是我可以拿《康橋,再會吧》和《再別康橋》的直白和含蓄做對比。因為不能評價一首詩,就是詩人寫一首詩,這整個詩的一種地位的好壞,但是我可以評價我讀完兩首詩我自己的感覺的好壞。因為讀完《康橋,在會吧》就是,當我閉上眼睛的時候,呈現在我腦子里面的畫面,只是,就是應該是康橋的金柳,康橋的榆蔭,康橋的老樹,但是當我讀完《再別康橋》我看到的是,詩人站在榆蔭旁,或者是詩人坐在老樹下,詩人在夕陽西下當中,跟康橋做告別。我覺得這種直白和含蓄直接影響我們讀完這兩首詩之后閉上眼睛腦子里之中的這種畫面感。甚至是多年以后,我們再想到康橋的時候,我們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再別康橋》這首詩,而不是《康橋,再會吧》。
師:她剛剛談了這兩首詩,就是詩中一定要有非常重要的兩種境界,是什么了,就是古人評價的詩歌中,有我和無我的兩種境界,談得非常到位。好了那對于這個,我們就做這樣的一個討論。可能對于這種濃濃的離別之情的話,這種含蓄可能更加合適一些,我們只能這樣說。我也不否認,那些直抒胸臆的詩也是好詩,是吧。好了,正如那個華茲華斯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華茲華斯是西方一個非常著名的一個詩學家,他對中國的新詩發展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當時的中國的詩人,把華茲華斯的這句話奉為經典,就是這個,“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我們會在那個時候讀到很多那種爆發著的那樣的詩歌,當然,走到徐志摩這塊呢,他已經有所改變了,因為徐志摩記住了華茲華斯的另外一句話,“詩歌里,情感是要經過層次的提純”。剛才同學都談到這一點了,它更含蓄一些,是吧。恩,所以說啊,這一首詩的傳達的一種方式上,有自己的獨特性了,剛才我們對這一點已經做了一個掌握和分析。那么下面對于這個內涵方面,其實剛才有幾個同學都談到了,那么就來進一步談談這個問題。談談,單一和豐富的區別。你們同意嗎?來,你說說。
(一同學起立)
生13:我同意這個觀點,就是說,《再別康橋》這首詩,它體現的是是人一生的這個追求,從開始“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第一小節就體現了詩人的一種悲傷,一種落寞,以及對康橋要離別自己內心的一種感情,而到后來則“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在這里,我看到的是詩人一種很釋然的情懷,也就是說這首詩從頭到尾體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一種細膩的變化,它不僅包含了對康橋的的一種留戀對康橋的愛,還包含了世人對更多的,比如說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對自己美麗夢想的一種向往。而《康橋,再會吧》這首詩,他僅僅是用很多詞匯來描寫康橋的美景,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的只是康橋的美景,以及他對康橋的難忘和留戀。并沒有更多的,更豐富,更上升,更升華的一些內心情感。所以我覺得《康橋,再會吧》這首詩的情感太單薄,不能引起我們內心更深層次的共鳴。而《再別康橋》這首詩,他的思想更具有一種境界,更能打動我們內心。
師:我覺得非常了不起,能把自己的觀點闡述的非常的完整,很好,她其實在說一個問題,大家聽明白她的觀點了沒有,我剛才強調的什么了,是這首詩歌更多的是一種,難忘,而另一首在難忘上還有什么?
部分生:留戀,自由。
師:來這位同學,你說說。
生14:我覺得她剛才說了對自由的追求,還有自己情感的一種變化,還有對美的一種追求。
師:對美的追求?還有沒有,來你說。
生15:對夢想的追求。
師:恩,你能不能把你的感覺在具體一些?
生13:就是《再別康橋》它表現得就是詩人內心經過掙扎,經過蛻變的一種過程,而《康橋,再會吧》僅僅只是一種直接的難忘和留戀并沒有更多的豐富的感情。
師:你能不能回到《再別康橋》這首詩里面呢?
生13:《再別康橋》比如說“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分明就是一種不舍還夾雜著淡淡的悲傷,落寞。在比如說“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新娘是一種很美好的事物,而夕陽卻又是一種近黃昏的事物,讓我想到,美麗的憂傷這個詞匯所以我覺得他夾雜了詩人內心的很復雜的情感,而到了后來“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放歌就體現了他內心里已經釋懷了,他覺得經過了悲傷之后,他內心已經適應了那種情感,再到后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就體現了他經過沉思之后,他帶著一種很不舍但又很釋然的一種心情離開了康橋,所以我覺得有這樣的一種思想歷程在里面。
師:大家同意嗎?
(一同學舉手)
師:有不同意,來。
生16:我覺得這兩首詩都表現了作者的情感的歷程,只不過一個表現的多,一個表現得少。比如說像《康橋,再會吧》,我注意到這樣一句話“康橋!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他既然把康橋作為生命的泉源,他既然把康橋比作生命的泉源的話,那說明徐志摩在寫《康橋,在會吧》這首詩的時候,他也是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但是對于我來說,我把,《再別康橋》比作像《離騷》一樣的浪漫主義,把《康橋,再會吧》比作像《詩經》一樣的現實主義,在《再別康橋》這樣的浪漫主義中還夾雜著少許現實主義。但在《康橋,再會吧》卻是大量的現實主義夾雜著少許浪漫主義。在《再別康橋》他主要的是把情感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在《康橋,在會吧》它主要是把康橋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在情感方面都是有所涉及。
師:這個同學非常聰明的,他也能使用比喻,但他的比喻能夠把我們平時學到的東西聰明的嫁接過來,做的非常成功,他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來感覺兩首詩歌的不同的感覺,當然我們先不探究這個比喻或者說法是否恰當,但是我覺得他傳達的感情特別的細膩,是吧?他說這首詩的情感非常強烈,而這首詩的情感是什么?
生16:有所涉及的。
師:恩,請坐。其他同學怎么看?來,這位同學。
生17:我們這組的想法也是從情感上來說,我們覺得這個《康橋,再會吧》從題目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個“會”,就說明他知道他還會再回來,而《再別康橋》它有一個“別”,感覺他好像就說是,“我這次就分離了”,他好像就不會再回來似的這種感覺。然后,我覺得,我想從一個數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兩首詩。恩,《康橋,再會吧》它整體像是一個Y=X這樣一個圖像,比如是Y=1,Y=2這樣的很平直的一個圖像,因為他一直是“難忘,難忘”,他感情很單一,而這個《再別康橋》它的開頭前幾個字就是“輕輕地”,在底下有一個“尋夢”,有一個“放歌”,然后再后來又有一個“但”,“但我不能放歌”。就像那個二次函數一樣,還是一個a<0的二次函數,它有一個上凸。它先是低低的,然后變高,又變低,然后就感覺有一個,恩,很婉轉的感覺,為什么我們學二次函數要比一次函數或是正比例函數像Y=1、Y=2這樣的函數要學的時間長呢?就說明它這個二次函數,它更豐富、更復雜,所以我覺得《再別康橋》這篇文章的情感更復雜。
(掌聲)
師:很好,很好。你們把數學的一種思維轉移到了詩歌的鑒賞里面,并且比喻的還特別恰當,恩,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這個結論來,就是這首詩歌的情感(指著《康橋,再會吧》)雖然強烈,但是怎么樣?
生齊答:單一。
師:我覺得我剛才我上課前就做了一個比喻,你們還記得吧?“酒一樣”,它強烈但它就像清酒一樣,它不沖是吧,但是它會怎么樣,它會出現一沖崩裂,是不是這個樣子了?而這首詩歌(指著《再別康橋》)雖然不強烈,它怎么樣了?它很醇香。它更純潔,更耐人尋味了,是不是這個意思?
(在板書“情感”后寫下“濃烈”)
師:它更濃烈一些,我用這個詞吧。它的感情更豐富一點。好了,那就是我們同學對這個感情的體悟我想起來一句話了。
(大屏幕顯示)(師念到)
至情言語至無聲
師:我也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這是我的感覺,大家可以提出異議的,我覺得,我再次把《康橋,再會吧》讀完后,我就覺得像一杯茶,剛剛跑出來那種感覺,泡沫翻飛著,茶葉翻滾著,而這個《再別康橋》,是6年以后,這杯茶中,每一滴水里面,都溶解了這個茶的味道。是不是這種感覺?好了,這是我們同學對于情感的一種體會。但是我要說了,其實情感的體會,更多的是來自于什么,對意象的理解,對吧。有沒有小組當時分析它們兩首詩的意象的不同點?有沒有?65 (一同學舉手)
師:來這個小組。
生18:我們小組,就是從意象上的分析和比較來感受這兩首詩的。《再別康橋》里面他就是通過一些,像如“金柳”“ 青荇”“水草”“柔波”還有“清泉”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就是,對康橋的留戀,還有自己對夢想,對愛情,對美,對自由的一些追求。描繪了一種,甜美的,柔和的清新意境。而在《康橋,再會吧》這首詩里,他通過一些“初陽”還有“鐘樓”“老樹”等等這些意象很直觀地,恩,非常直接的,就是表達了作者的難忘的情感。
師:直接是抒情的手段,是吧。你覺得它的意象上面的區別是什么,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話概括一下。
生18:恩,就是,《再別康橋》里面它所表露出的意境是更加柔和的,更加甜美的,而在《康橋,再會吧》里面就是,恩,更加直接一些,就是,不那么柔和,給人感覺,就是不會有那種柔和,就是,也就是濃烈的感覺吧。
(后面一同學舉手)
師:好,后面那個同學。
生19:我想,他剛才所說的就是,在《康橋,再會吧》這首詩中,首先,看到詩以后,它表達的一些景物,包括作者在記憶中康橋的一些景物,都非常的多,其次可以看出來,這些景物的顏色都很濃烈,一讀完這詩,首先這些景物就會直接的沖入自己的腦海里面,就感覺,很沖,就是,恩,老師你剛才說的,喝清酒一樣,很沖的一種感覺。就他的表達情感的話,它也有一種傷痛,當這種傷痛它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抒發出來的。而在《再別康橋》里他所面寫的一些包括“金柳”“青荇”這些景物,就感覺,讓你感到,非常的柔軟,非常的柔和,能表達出一種委婉的情感,但是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的同時,通過一些,恩,對于這些純潔的一些事物的描寫,我覺得他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一種心情,恩,能在平淡中看出作者內心的一種強烈,就像一句話所說的一樣“你欣喜傷痛的時候,就會連眼淚都掉不下來”這樣的,而《再別康橋》和《康橋,再會吧》這樣子一比較,我覺得更能體現出這句話所表現的一種美感。
師:我非常喜歡你剛才說的那句話,但是,我還要說,你剛才的分析可能更多的還是偏重于情感。你能不能調整一下你的思維?就說是,這種情感和意象它到底有什么關系么?
生19:首先,一些直白的意象,恩,可以直接的表現出他情感的,單一,而在《再別康橋》這首詩里,恩,它相對于《康橋,再會吧》它描寫的景象,就是,相對于后者它少了一些,就是,能讓讀者他產生一種思考,或者某種聯想。
師:好了,剛才聽清楚他的說法,大家同意不同意?就是《康橋,再會吧》這首詩的意象它特別多是吧,而《再別康橋》它的意象要少一點,是吧?
(旁一同學舉手)
師:好了,旁邊的那個同學。
生20:我感覺這個《再別康橋》,它所描繪的一些意象,它都是朦朦朧朧的一種意象,比方說“金柳”“柔波”“天上虹”甚至于“長篙”“星輝”這些,都是非常朦朧,非常柔美的,更適合表現這種含蓄的情感。而《康橋,再會吧》中的意象大多比較直白,例如“白水青田”“老樹”等等,是讓人腦子中明顯有這么一個景象,所以更多的不是側重于同學前面說的情感那種,刻畫的更多的是康河的那種形象。而《再別康橋》中那種朦朦朧朧的意象,可能更會讓人們了解到它其中的一種情感。
師:他的情感的什么方面?
生20:情感的那種變化。
師:也就是說他的情感更加的怎么樣了?
生20:更加的深邃了。
師:深邃了,對,還有什么,就像剛剛這位同學說的,豐富了。對,所以這里我們看到一個規律啊,有時候多不一定就是豐富,有時候少不一定就是簡陋。是不是這個意思?好了,這個同學還要說。
生21:我就是受前面同學的啟發,我想到了一個很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兩首詩的意境,就是《再別康橋》給人感覺它就是一個“夢境”,它帶領我們,穿梭于其中感受詩人內心的一種心境,它是寫意的,而《康橋,再會吧》它是一首寫實的,在我感覺,它更像一首解說詞,更像一個導游,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康橋的景物。
師:我覺得非常好。來,后面的同學也想說。
生22:我還用一個比喻來說吧。剛才老師就是拿茶來作比,我現在還是拿茶來作比,首先呢,《康橋,再會吧》我愿意比作一種放了很多很繁雜的茶,他來介紹這個茶是什么,或許這個茶很名貴,好像它是龍井,很名貴,它是碧螺春,很名貴,但是,你對這個不感興趣,你不愿意去試。但是呢,在《再別康橋》里,我愿意把這首詩比作一個泡功夫茶的一個過程,而第一節,他說“輕輕地,我走了”就像泡茶當中的第一步,當那個熱氣蒸騰開來的時候,你也被它帶到了康河的夢境當中。而他下來呢,就是,像泡功夫茶的第二步,“觀音入宮,懸壺高沖”,這是其中的洗茶部分,而他在洗完茶之后,他的感情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沉淀之后,變得很清澈,很清透了。而下來呢,就是我們在倒茶過程中的“關公巡城”,它這個景啊,就是一步一步的這樣子排列開來,再下來就是“韓信點兵”它重點就點出了我們對“尋夢”我的那個“彩虹似的夢”。而下一步呢就是我們在泡茶中的“鑒賞湯色”,就是,它剛剛煮出來的時候,你會在心理面就是慢慢地品味,而最后一步,就是“品啜甘霖”,就是,他最后說是“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你當輕輕地咽下這一口茶的時候在你的心底,你會久久地回味這個茶的余香。而這首詩也是這樣的,當他這樣子一步一步帶你走了,當你看完之后,你也會默默地在品嘗這首詩帶給你的香。
師:非常獨到,有空向你學習茶道。咱們很快把剛才的話語總結一下。其實這個同學,她不但比喻的非常恰當,而且有一個升華,你們體會到沒有。我們剛才體會的角度更多的是從那個方向進行的,是不是“單一”一項了?而這位同學,把意象怎么樣了,連續起來了,是吧,她體會到了整首詩的意象是一個什么了?是有個有機的,序列。對。
(在黑板上寫下“有機的序列”)
師:這一點就很難得了,能體會到這點非常難得。而那一首詩《康橋,再會吧》那首詩的意象,好像就是什么了,并行的在滑行,是吧。它是有層次的,有序列的,是不是這個意思?非常好。
師: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今天這節課的收獲,可能我今天手法上,結構上還沒有談到,同學肯定有更精彩的發現,但是我們抓住了詩歌中間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情感和形象。其實,融合了情感的形象,也就是詩歌中最核心的話題,什么了,意象。于是,這首《再別康橋》才會變成經典的。其實上,《再別康橋》它所帶給我們的享受不僅僅是這些,讓我們最后,讓同學用一句比喻句,來描述一下這首詩在你們心中的一種印象。來,這位同學。
生23:恩,我覺得《再別康橋》這首詩,它就像一條木舟,帶著我們劃過康河的柔波。
師:像一個木舟一般,帶著我們滑行,她還是想到序列性了,是吧,來這位同學。
生24:我想就是《再別康橋》就是像老師剛說的,一杯茶一樣,它古樸醇香,讓人回味無窮。
師:讓你回味無窮。你來。
生25:我覺著《再別康橋》它就像一只暖爐,它雖然不名貴,但它卻能在冬天溫暖我們的心田。
師:溫暖我們的心田,是吧。還有嗎,你。
生26:我覺得《再別康橋》就像是一組娟秀的山水畫,第一幅是康河的柔波,第二幅是河畔的金柳,第三幅是作者面對這些的無奈和留戀的嘆息。
師:像一幅畫一樣,徐徐的展開。你有沒有?
生27:我覺得《再別康橋》在我心中是一個美麗的夢,詩人用它的每一個文字,帶我們穿梭其中,帶我們感受他內心的平靜與美好。
師:像一場夢一般,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其實上我也感覺,這首《再別康橋》是一場夢,夢幻一般的,雖然這個夢,帶著憂傷,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了。但是,我們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都應該做一個遠離喧囂的夢。就像朱自清用他的荷塘一樣,郁達夫用他的破屋一樣,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里,給自己一方安放靈魂的康橋。
師:好了今天這節課就學習到這里,好吧,謝謝大家,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齊:老師再見!
張歡
[再別康橋教學實錄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