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體系概要

發布時間:2016-9-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論語》

1、綜述:孔子的思想是一個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心是將做人的道理。

2、孔子思想的主要精華有:

(1)“仁”的思想

(2)“孝”的思想

(3)“禮”的思想

(4)中庸思想

(5)天命思想

(6)教育思想

3、“仁”的思想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叭省钡暮x很廣,所謂仁者即“愛人”

(2)“仁”的標準“剛、毅、木、訥,近仁”還包括“恭、寬、信、敏、惠”

(3)仁者的特征“仁者靜……仁者壽……”;仁者對艱難的事情搶先去做,對能獲利的事便能退居人后;仁者能正確地對人好惡“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實踐“仁”的途徑

“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為仁的關鍵在于個人的主觀努力。“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對于個人而言,仁者運用“恕”來行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則是更高要求,難度更大,甚至堯舜都難以做到。

統治者:仁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統治者“節用愛民,使民以時”“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仁”的價值和作用:孔子認為“仁”比生命還重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這一原則鼓勵著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斗終生。

4、孝的思想

(1)孝是仁的根本!靶ⅰ弊鹬仨槒母改,“悌”指尊重兄長,是中國古代處理家族內部兩大關系的基本要求。

當時家族組織與政治關系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

(2)如何做到“孝”一是合禮,二是真情實感

(3)孔子提倡的“孝”的局限性:一旦孝與仁出現沖突,依據事親為大的原則,不惜犧牲“仁者,愛人”為代價,來保持父慈子孝的至高無上。

5、禮的思想

禮的思想主要體現為“仁”“恭”“敬”等,“仁”是禮的最根本的精神內容。

禮的作用:孔子主張用禮義來規范人欲,把人欲規范在合理的限度之內,從而使人欲在社會上與個人之間得到協調。

(1)孔子承認人欲的存在于滿足的合理性!案慌c貴,是人之所欲也”“足食,足兵,民信之”孔子還主張先富再教,他看到民眾基本物質的滿足對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他承認對人欲的合理性滿足是“求仁”的前提。

(2)孔子強調以禮節欲,克制欲望的膨脹,已達到“仁”的道德境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對于統治者他提出應當以禮行事。對百姓“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使百姓“有恥且格”遵循禮的規則,達到和諧的“禮治”的境界。

6、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標準。

中庸思想的原則:德行符合禮的規定。

中庸思想是一種調和配合的意思!百|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思想主張在實際應用中時常變通,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注意避免“過”與“不及”

7、天命思想

(1)孔子強調天人合一,主張畏天命。他認為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人須秉持天命而行,不可胡為妄做。

(2)孔子的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點:遵循自然規律,保持樂觀,將天道運用到人道中,承擔起社會責任

(3)孔子贊成敬鬼神

8、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思想

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教育 

一、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保民、與民同樂,其中最突出的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1)孟子認為君主應該以愛護人民為主,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對于殘害百姓的君主可以誅伐,推翻他,并認為這是正義之舉。

(2)孟子強調國君不僅要愛護民眾,也要愛護臣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3)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為戰爭是否該興起的重要標準。

二、仁政思想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認為這是最理想的政治。仁政的基本思想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主要體現在養民和教民上。

(1) 養民:制民恒產“無恒產者無恒心”;使民以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取民有制“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2) 教民:養民則是解決民眾的經濟問題。教民是解決民眾的道德問題。孟子認為教民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

三、“王道”思想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認為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的運用,可以實現“王道”這一目標。

孟子認為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

四、“性善論”思想

   “性善論”是孟子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性善論”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人類有著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別于動物的人的社會屬性。

(2) 人的善性事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3) “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種道德的萌芽,必須經過自我修養,才能發展成完美的道德。

五、“盡心知性”思想

在孟子看來“盡心知性”是成為堯舜這樣的“圣人”的一個必要途徑。所謂“盡心”,即指把人性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擴充到極致;所謂知性,即指把本性中的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并將它付諸實踐。

達到“盡心知性”,在孟子看來要做到“寡欲”“內省”“養氣”

心性之學的目的:即是塑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

影響:對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對中國歷代優秀的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直接的作用。

教育思想: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為人生最大的樂事。

孟子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所謂人倫即是關于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對關系。

教育方法:存養式

 

鐘秋萍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體系概要]相關文章:

1.孔子和孟子論文

2.有關孔子和孟子的語錄

3.餐飲管理論文概要

4.團員的思想匯報

5.高校團員的思想匯報

6.剛工作的思想匯報

7.工作中的思想匯報

8.關于教師黨員的思想匯報

9.關于教師的思想匯報例文

10.老黨員教師的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