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師傷了心、中年教師寒了心、年輕教師不安心……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師一到評職稱就“鬧心”。
記者7日在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會議明確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時間表 ,2015年12月底前,各省改革實施方案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 部 審 批 ,2016年完成人員過渡和首次評審,經過2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常態化評審,新制度完全入軌。
改革亮點1
增設正高級職稱
此次改革提出要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務(職稱)系列,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這些措施旨在打通中小學教師的晉升通道。
現狀--以名額指標來評職稱
“教師職稱是評一次傷一次,因為高級教師的名額太少,而高級和中級之間的待遇差距又太大。”河南濟源市克井一中校長李新樂說起評職稱,滿臉都是焦慮。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職稱是按照崗位設置,以名額指標來評職稱。在湖南懷化通道縣小學,“退多補少”的政策讓校長蒙蘭鳳十分苦惱:“假如我們學校小學高級職稱的比例是70%,但規定要求比例是50%,超過了就不分指標了。有一段時間我們學校連續5年都沒有指標。”
湖南懷化通道縣一中校長楊保仲說,如果學校引進優秀教師,他們在其他學校評了職稱過來,本校一些優秀老師,就沒有希望晉級了。
聲音---建立職級動態監管機制
有專家建議要適當增加各個學校相應職級的職數,確保有效做到評聘結合,同時要建立職級動態監管機制。
楊保仲表示,國家政策層面應鼓勵優秀的年輕老師向更高層次發展,職稱評定可以適當提高門檻,但是不要受指標限制。讓業績說了算,鼓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改革亮點2
同行專家評審
針對這種現象,這次改革提出要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評價機制,并公示結果,接受監督。
現狀---“領導”主導評定過程
“表面看上去是材料評選,是集體研究決定,事實上還是行政干預因素,有領導打招呼,還有增補指標。這些最后評上的人,從推上去,到評審出來,都有人暗中保駕護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學校長表示,過去教師職稱評定,行政分量太重。從名額分配,到哪些人選送材料,都是行政力量主導。在評委會上,哪些人優先保證,甚至哪些人過,都有行政因素,這容易導致職稱評定成為一種拉關系、走后門的溫床。
聲音---評審的規則程序要細化
廣東佛山南海九江海壽小學校長
張永輝認為,單純依靠同行評還是不行,因為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難免產生偏頗。他建議可以首先采取同科組老師互評,然后是科領導、行政領導協調把關,最后不可或缺的是提交校代會審議通過,形成最終的結論,程序一定要完善,才能確保公平公正。
一位多年擔任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委、評審組負責人的湖南省教育專家對記者說,過去也有大量的一線教師在參加評審,也是同行,但是實際效果不大。究其原因,是同行評審的規則程序不夠細化,只有指導意見。
改革亮點3
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
此次改革提出要修訂評價標準,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傾向。且順應基層教師的呼聲,此次改革已再次明確提出,修訂評價標準,向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傾斜。
現狀---論文“注水”現象頻現
多年來,由于教師評職稱有論文要求,導致論文“注水”現象頻現。在一些地方,評一篇論文的“手續費”是5元,一個縣一千篇論文就是5萬元,不但這種論文沒有任何含金量,由此衍生的腐敗之風也越來越嚴重。
聲音---最重要的是職業道德標準
“改革導向很重要。”上海市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校長盛裴說,過去的評價導向就是讓老師去寫論文、搞科研。以前你的水平再高,學生再優秀,你也評不上。現在的導向就是著重在教學一線。
評價教師究竟該以什么為標準?張永輝認為,教師最重要的是職業道德標準。“如果一個老師30多年堅守在邊遠貧困的地方教書育人,即使他沒有學歷論文,國家也應評他當高級教師!”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明年完成首次評審]相關文章:
4.年終總結明年目標
6.員工明年工作計劃
7.保安明年工作計劃
8.公司明年工作計劃
10.護士個人明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