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教案-1 巴東三峽
1. 巴東三峽
教學目標
1.掌握排比、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體會所引的詩、諺語和典故在文中的作
用。
2.理清文章脈絡,弄清作者行文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
并茂的寫作特點。
3.學習根據景物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描寫方法。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重點
1.學習游記的寫法。
2.揣摩優美的語言。
3.體會情景交融之美。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余秋雨先生說過: “看來, 從三峽出發的人都是怪異的, 都會卷起一點旋渦,
發起一點沖撞。” 劉大杰先生說:“在江南住慣了的人,一旦走到這種地方來,
不知道要生出一種什么樣的驚異的情感。好比我自己,兩眼凝望著那些刀劍削成
一般的山崖、怒吼著的江水,只有贊嘆,只有恐怖。”為什么兩位作家在提及三
峽時,都會不平靜呢?三峽為何會給我們如此感受呢?
1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教案-1 巴東三峽
二、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語氣。
2.劃分段落,總結各部分大意。(學生討論發言)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總述三峽景觀。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寫走完三峽后的心情。
3.總結出作者的游蹤順序,并且簡要概括“三峽”特點。
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以作者船行游蹤為線索,由宜昌到重慶逆流而上,游覽
三峽:首先經過西陵峽(第一段黃貓峽;第二段燈影峽,其間有黃陵廟;第三段
崆嶺峽,其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等處;第四段是米倉峽,出峽處有香溪) 。
船過秭歸和巴東,進入巫峽。過巫山即入瞿塘峽。過瞿塘峽,到白帝城(有孫夫
人廟,八陣圖遺跡),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西陵峽
三 峽
崆嶺峽:牛肝馬肺峽(山陡江窄) ,崆嶺灘(險)
燈影峽;黃陵廟一帶,風光秀麗
米倉峽:出峽處有香溪,昭君村峰巒如聚
山水奇險美麗
云霧變幻多姿
巫峽
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遺跡
三、作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好的段落讀一讀,思考為什么寫得好。
2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教案-1 巴東三峽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師生一起回顧,三峽有哪些美景?
2.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二、精讀賞析
(一)分析修辭
1.作者在巫峽描寫時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請在文中找出相關例句。
2.抽學生朗讀他所劃的句子。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修辭手法,并體會其作用。
明確:
比喻:“兩眼凝望著那些刀劍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著的江水” 表達了作者見
到三峽時所產生的“驚異的情感”。
“只見頂上云霧騰騰,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變幻多姿。
“兩旁的山,像刀劍削成似的” ,言其峻峭。
擬人:“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非常生動,將群山寫
活了。
反復:“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 連用四個“險”
字,寫出江水的“窄” “急” “曲折” “多灘” 。
“偶爾看見一只黑色的鳥,拼命的飛,拼命的飛,”寫鳥飛時候的狀態,
從而襯托出山峰的高聳。
反問:“萬一那山頂上崩下一塊石頭來,或是船觸著石灘,那不就完了嗎?”
突出三峽中的山崖險峻如刀劍削成,江水滔滔如怒吼。
(二)分析“詩、諺語、典故”的作用。
1.作者在描寫三峽景物時引用了詩句、諺語和典故,請大家閱讀課文,找出相
關例句。
2. 請同學朗讀這些句子。
3. 大家討論,引用這些“詩、諺語、典故”有何作用。
3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教案-1 巴東三峽
4
明確:收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游記增添了韻味。
文中開頭引用民諺“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渲染了三峽一帶
險惡、悲涼的氛圍,為全文定下基調。
民諺“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表現了崆嶺灘的險惡、可怕。
前句運用對比手法,突出顯現崆嶺灘,后句中用“鬼門關”形容崆嶺灘,其險惡
可見,令人望而生畏。
引用杜甫詩句“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突出贊賞詩中“赴”
字運用之妙,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沿江兩岸如群馬奔馳的山勢。
作者的即景詩句“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用“江南味”“垂
楊”“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黃陵廟一帶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寫白帝城,引用劉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峽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更耐人尋味。
4.聽讀(或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自然之美,語言之美,情感之美。
三、拓展延伸
搜集資料,描述建成后的三峽大壩的景象。
四、作業
1.積累字詞。
2.摘抄描寫優美的句子、段落。
周波
[巴東三峽 導學案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
10.語文版小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