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許實驗中學 張潔
我們的學生久困于課堂,只是學到了書本上的死的知識,無處運用甚至不會運用。他們早已遠離了生活,疏遠了自然,成了不適應社會的書呆子。我們這些為人師的深感慚愧,有一種誤人子弟的感覺。總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良策,可又不被領導認同。即使訂到業(yè)務歷上,也會被領導以安全問題無法保證為由給否決了。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對待實踐活動課的態(tài)度:學生熱烈歡迎,老師求之不得,家長心有疑慮,領導顧慮重重,校長一票否決。
早在九年前就有人對中日少兒夏令營活動的不同方式,學生的不同行為,家長對待意外的看法和截然相反的行為發(fā)表了發(fā)人深省的評論。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的教育改革仍然舉步維艱,我們的教師仍然責任重重,稍一疏忽便被家長指責,甚至被告上了法庭(這里不說極個別的沒有師德的人)。卻很少有人問罪于家長的責任何在,學生的自我保護意思何在,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該是多大。我們的教育仍然陷在一個怪圈里出不來,以至于從家門里送出了不少的小公主小皇帝,從校門里走出了不少的心理不健全,能力不健全的肄業(yè)生。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致使我們的實踐活動課程無法正常開展。然而,時間活動課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對教學的極大輔助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時間活動課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我們在初二段下學期制定了語文活動課:制作風箏和放風箏,掃墓,野炊等。比如做風箏和放風箏,學生既要動手又要動腦,手腦有機結(jié)合才能削成合適的竹簽,扎制出比例適中的框架,糊成形狀各異,大小適度,結(jié)構(gòu)合理,外形美觀又能高高飛起的風箏來。風箏做出來了,然而能不能放飛風箏又是另外一回事,系線的技巧,重心的把握,都不容易這些問題解決不好,風箏也是無法放飛的,也只好望之興嘆了。通過動手制作,動腦思考,學生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喜歡學習的。
其次,實踐活動課綜合運用了各門學科的知識,達到了學科滲透,培養(yǎng)技能的目的。我們還以制作風箏放風箏為例,這項活動需要綜合勞動技術(shù),數(shù)學,物理,美術(shù),語文甚至歷史,地理,生物,體育等學科知識,才能做出一只美觀實用的優(yōu)秀風箏來;才能用準確恰當?shù)恼Z言,合理的順序,得當?shù)脑斅约斑m宜的結(jié)構(gòu)介紹出制作風箏的過程和放風箏的過程及其不同體驗感受。再如野炊,可以收到初步體驗室外生活,體驗父母一日三餐做飯的辛苦和品嘗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制作過程,品嘗欣賞過程,既是勞動過程更是審美過程。這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體驗之一。這項活動也綜合運用了多種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和寫作的興趣,對于語文來說,有材料來源,有感受體驗,有非說不可的話,當然就能寫出優(yōu)美的習作來。
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提升了學生的人生品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顯現(xiàn)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
這么有益的活動,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我們在行動之前總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甚至以安全第一的理由而一票否決了這百益而一害的活動課,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客氣地說,這種思想是在壓制人才,扼殺天才。
因此,我呼吁:還學生動手制作,動腦思考地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近社會,走近自然,品味人生百味,關注他們自己的未來人生吧!
[讓學生走進生活,貼近自然]相關文章:
5.開學生活日記
6.我的開學生活日記
7.走進麗江課件
10.中學生假期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