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瑤
繼《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之后,99年6月28日,我國政府又通過了一部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99年11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是明天的太陽。一部部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證。讀著這部新法,筆者感觸頗深。
據(jù)1998年統(tǒng)計,當年被公安機關查獲的刑事案犯中,未成年人就已占21%。而近幾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xiàn)象更是觸目驚心。據(jù)一位長期從事少年法庭審判工作的法官說,我國每年大約有15萬未成年人因有違法犯罪行為而遭到公安機關查處,其中3萬余人被判為少年犯。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有必要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一番反思:這些“花朵”、這些“太陽”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害蟲”使得“花朵”不能燦爛地開放?是什么烏云遮住了“太陽”的光芒?
原因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
我國《憲法》規(guī)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為成年人。那么,未滿18周歲的便是未成年人。年齡為14-18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須負刑事責任,而這一年齡段的未成年人,隨著生理方面迅速發(fā)育,心理也急劇變化。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稱作心理上的“斷乳期”、“困難期”。這一階段的未成年人,自我意識增強,不再事事聽從和依附于成人,希望與成人平等,喜歡獨立思考和處理自己的各種事情和問題。在自我評價能力提高的另一方面,則是自尊心過強,情緒容易激動,顯得極不穩(wěn)定。為了確立自我,就會強烈地表現(xiàn)自我,容易對周圍的人、事產生反抗、不滿,與他人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沖突。對周圍的某些現(xiàn)象看不慣,就會故意做出不服從、出格的事,以達到發(fā)泄的目的。對師長的教誨常抱懷疑態(tài)度,更依戀于同齡朋友。
二.家庭因素。
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存在于他的家庭特殊性:A 富裕型。有些家長為子女創(chuàng)造了極優(yōu)裕的生活環(huán)境,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奢求,讓孩子隨心所欲,對孩子的思想卻極不關心,只盡“養(yǎng)”的責任,卻忽略了“育”的重要性。B 粗暴型。這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的要求超過了子女所能承受的能力,子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嚴加苛責,甚至棍棒相加,使子女由“畏懼”走向“逆反”。這類的家長本以為“棍棒之下出孝子”,卻不料親自培養(yǎng)了“叛逆者”。C 破碎型。近年來,離婚率上升勢頭不減,一些家長因夫妻關系破裂,自顧不暇,哪顧得上孩子微妙的心理變化。上海市普陀區(qū)法院少年庭有一個統(tǒng)計,少年犯罪來自非正常家庭的占65%。北京朝陽區(qū)一所小學有24名學生父母離異,除一名學生上課能安心聽講、成績中等外,其余學生精力均不能集中在學習上。D “反面榜樣”型。這類家長非但沒有對子女進行正面思想教育,反而“言傳身教”,給子女一個極壞的“榜樣”。
三.學校因素。
雖然政府一再強調“推進素質教育”,但種種評比均與學校、教師的利益掛鉤,一些學校事實上根本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框框。趕進度,搶時間,爭著布置大量作業(yè),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一部分學生適應了,而適應不了的便迷戀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厭學情緒重,抵觸心理強。又因為教學壓力大,使得思想教育很難及時進行。另外,片面追求升學率,或為了甩“包袱”,導致一些學校變相使學生輟學。雖然經過三令五申,輟學現(xiàn)象有所減少,但到山區(qū)學校去看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真正上報的流生人數(shù)大大少于實際人數(shù)。流生,是社會不安定的又一隱患。
四.社會因素。
北京市教委曾主持了一項重點中學思想品德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各種因素中,社會影響所占的比例最大,為62%。人們過去常用“6+1=0”來形容六天的學校教育被一天的假日給抹殺;如今,“5+2”該是等于負數(shù)了。雙休日,孩子們有的是時間去接觸社會,社會上的種種負面影響往往就抵消了孩子在學校受的正面教育。電視屏幕上過多的渲染光彩照人的明星,令孩子們想入非非,以為僅憑“包裝”就可名利雙收;明星的“靚”、明星的“酷”,又迷倒了一大群少男少女,辨別是非能力本就極弱的少年們模仿心理又極強,便連“明星”們的缺點一并欣賞、兼收并蓄了。明令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三廳二室”的老板并不拒絕少年們口袋里的鈔票,“嚴禁未成年人入內”的標志成了應付檢查的擺設。“拜金主義”的盛行、腐敗現(xiàn)象的傳聞,都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玷污。任你政治課上大談英雄與勞模,“事實勝于雄辯”,他們面對五彩斑斕的世界,困惑了,懷疑了,進而否定了成年人的說教,走向社會的對立面。
鄧小平曾說:“法制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社會上也要進行這個教育。”面對嚴峻的青少年犯罪現(xiàn)狀,作為教育部門的學校,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要去推諉責任,從我們做起,盡我們綿薄之力,去挽救明天的太陽吧:
1.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法制教育。
學校在抓好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的同時,應把“德”放在比“智”重的地位(因只有先教做人,再教做學問),應切實處理好培養(yǎng)全體學生“成人”與培養(yǎng)部分學生“成才”的關系。加強法制宣傳,利用板報、手抄報、廣播,大力宣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可以通過播放錄像片、聽法制報告等形式,讓學生直觀認識法律的神圣、威嚴,避免再出現(xiàn)諸如只是想測一下警方破案是否真如影視上的那么神奇而殺害鄰居的無知的小法盲。
2.齊抓共管,發(fā)揮群體力量。
思想教育工作不應只是政教處、班主任的專利。任課教師都應把教育學生視為己任,把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在本課堂。如政治課,除了宣講教材中的正面理論、正面事例外,不妨結合社會現(xiàn)實中的一些陰暗面,引導學生辨別是非,增強判斷能力。教材中的反面事例太少,社會上的不良現(xiàn)象又頻頻發(fā)生,我們就可以不回避不良現(xiàn)象,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認清主流,訓練學生防腐能力,增強免疫力。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應局限于把課文支離破碎地肢解給學生看。健康教育課不應避重就輕,在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時,不妨把性知識講透,消除神秘感,避免學生因好奇而導致性犯罪……只有齊心協(xié)力,齊抓共管,才能使教育達到最美境界。
3.杜絕學生曠課現(xiàn)象,嚴格控制流生人數(shù)。
曠課,使學生到處游蕩,極易交結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若三五成群曠課,則更為嚴重。這些學生極易形成小“團體”、小“幫派”,聚在一起吸煙、酗酒、賭博、爭風吃醋、打架斗毆。故一經發(fā)現(xiàn),務必嚴肅處理。防微杜漸,才能免除后患。另外,學校切勿把學生推出校園,把“包袱”推給社會,應盡力幫助,挽救后進學生;轉差工作不應只停留在議事日程上,而應落到實處。
4.對家長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雖說家長都是成年人,非我們的教育對象,但家長素質良莠不齊,我們也應本著“共同培養(yǎng)好下一代”的目的,利用家長會、家訪、書信等形式,幫助他們提高素質,改進教育方法。只要態(tài)度誠懇,家長們會樂意聽取的。在與家長懇談時,重在教導他們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與家長長期、經常聯(lián)系,幫助溝通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要求家長配合,嚴格把好孩子的“五關”:花錢關、時間關、交友關、書刊關、電視錄像關。
5.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占領課余生活陣地。
筆者從農村中學調入重點中學后,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重點中學的孩子忙,忙著做作業(yè),也忙于各種活動,根本無暇三五成群到處逛蕩,日子過得忙碌充實;而農村中學更多的孩子是課余無所事事,便常常聚在校外店鋪,也就常常滋生事端。
6.盡力呼吁有關部門減少社會的負面影響。
文化市場的整頓要切實有力,要嚴格遵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嚴肅處理違反本法的責任人。電視屏幕上少出現(xiàn)渲染暴力、色情的鏡頭,少訪談歌星。“三廳二室”是未成年人最喜歡聚集的場所,是滋生違法犯罪現(xiàn)象的溫床,務必請文化行政部門、工商行政部門嚴格執(zhí)法,責令主管人員嚴禁未成年人進入。
為了明天的太陽依然升起,全社會動員起來,一起努力!
作者郵箱: mumianceh@163.com
[為了明天的太陽--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太陽》課件
2.太陽教學課件
3.小班畫太陽教案
4.太陽 教學課件
5.太陽的話教案
6.拉薩的太陽教案
7.中班語言太陽教案
9.認識太陽系課件
10.太陽和月亮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