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歲暮回首 數風流人物還看查文紅

發布時間:2016-5-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青年報     2001-12-28     記者 李彥春 

 

      查文紅簡介 

     上海下崗女工。1993年即與安徽省碭山縣曹莊鎮魏廟小學學生馬小峰結對子,捐資助學。1998年,查文紅下崗,45歲的她不能容忍無所事事的生活,遂去魏廟小學做了一名義務教師。此舉,實現了她少年時的志愿:做一名教師。碭山、上海云泥之別,生活、工作上的種種不適使查文紅幾經去留徘徊……丈夫老趙的態度是:“要回來,我等著;做下去,我支持!” 

     1998年8月27日至今,查文紅在缺水少青菜的碭山堅持1200多天。她帶的班級在全縣統考中三年第一。她還把城市文明一點一滴滲透到小山村,日日實踐著“教育和書籍使人聰明和文明”。孩子們在“學問可大呢”的查老師的培養下一天天健康成長,而她女兒卻在期盼、失望甚至怨怒中等來了母親一次次失約:結婚、生子、看病。查文紅分身無術,在自己1個孩子和47個孩子間完全傾斜了。孩子需要她,家長需要她。 

     又值歲暮,浪花淘不盡英雄! 

     此刻回首,蛇年做客“人物在線”的主人公一一重現眼前。細細點數,51個人物絕大多數是“小人物”,因為“小人物”做了絕大多數的人言到而手不至的實事。做實事的人應了毛澤東的話:“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51個人物中,2001年9月21日刊登的《學生需要我家長需要我》的主人公查文紅便是五種人中的典型代表。她的故事書寫著古今歌詠“位卑未敢忘憂國”。此歌一出,滬上媒體即刻呼應。 

     “誰把查老師帶走,就放全村的狗咬誰” 

     9月27日,上海《解放日報熱點追蹤》追蹤了查文紅的女兒和丈夫《一個母親的“信任危機”》。該文如火,迅燃滬上媒體。10月11日,《 查文紅,你后顧無憂》、《向查老師致敬 為查老師解憂》。燃燒的媒體復將市民點燃。10月13日,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送魏廟小學建樓資金15萬元,并承諾負責該校所有困難學生學雜費。查文紅女兒趙靜所在單位出臺兩條措施:報銷全部醫藥費;保留工作崗位。上海博愛醫院為趙靜會診,醫療費全免。奉賢縣某校76屆高中校友聚會前夕,查文紅事跡使他們將聚會改為募捐,10800元交給查文紅。上海市婦聯給生活困窘的查文紅家庭補助2000元。某個體戶捐魏廟小學7箱服裝。某公司捐贈魏廟小學10萬元,華東師大捐贈一個圖書館的書籍。一匿名女士約會查文紅某地,面交2萬元。 

     上海市委副書記龔學平指示滬上媒體:帶著感情采訪查老師和查老師的學生。于是數十家媒體包括浙江、中央媒體聚焦查文紅,查文紅猝不及防,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被記者追逐?碭山人特別是魏廟小學師生第一次看見如此多的城里人涌向他們。他們打出橫幅,放著鞭炮“感謝查老師,感謝上海支援”。電視臺請客,查文紅班里47名學生第一次在鎮上吃到雞蝦魚肉,他們更加確認幸福來自查老師,也更加擔心和警惕查老師會離開他們。查文紅一隨記者出校門,學生便誤會查老師被城里人帶走,于是放出話:“誰把查老師帶走,就放全村的狗咬誰。” 

     上海人的楷模 

     11月22日上午,“查文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上海圖書館舉行。龔學平授予查文紅“精神文明建設特別貢獻獎”。龔學平說:“查文紅同志身上集中體現了新世紀共產黨員的可貴品質,體現了新世紀上海人的精神風貌。我們要學習查文紅自強不息、志存高遠、克己為人、樂于奉獻、刻苦鉆研、敬業樂群的精神。學習她把本職工作融合到中國強大、民族興旺的大目標中。查文紅同志在道德建設上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她的每一段故事都張揚著道德的大旗,聳立起人格的豐碑。” 

     龔學平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共產黨員以查文紅為榜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實踐“三個代表”,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中央發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要把學習查文紅與本單位、本地區的先進典型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新世紀上海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該日,《新民晚報》頭版評論稱查文紅“上海人的楷模”;后稱新時代上海人道德攀登的典范。深秋季節的上海,查文紅先進事跡系列報道、查文紅全家及查文紅日記《執教魏廟》家喻戶曉。 

     查文紅將自身發展融于社會改良中 

     這是她追求的也是被人們認同的價值所在 

     查文紅被一些單位邀請和給在上海受訓的貴州希望小學教師做報告《一切為了孩子》。最多時一天四場,其教化功能觸及心靈。有個人和集體去了魏廟小學,看楷模在怎樣的環境中度過三年。一古稀老人致信查文紅:“我要深深地向您鞠躬。我雖古稀之年,但我活一天就要向您學習一天。”廣州市民鄧和致信查文紅:“我是個85歲的老黨員,黨齡62年,現寄給孩子300元,以后每月寄100元。”下崗女工陳桂芬感慨:“我們夫婦下崗后,推過便民車,賣過豆制品,好不容易在小區中有了一個固定攤點,可現逢動遷,又要另謀新職。困難面前,查老師會讓我們的精神振作些。” 

     11月26日,在“學習查文紅同志先進事跡各界人士座談會”上,華聯商廈黨委書記蔣慧中代表華聯職工 “向查老師學習!”通用汽車公司熊傳林表示公司全體員工愿做查老師的堅強后盾!隧道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崔建治當場捐獻2000元。交通大學愿為魏廟小學建圖書室。華東政法學院捐贈千余元少兒圖書。人們自覺自愿將查文紅作為“鏡子”,把自己及周圍的人“照一照”……與會者建議:將查文紅日記中詞句寫在地鐵站的廣告牌上,因為這個時代更需要奉獻精神,而查文紅恰是上海實現三個“三年大變樣”,進入小康后的新形象代表。 

     查文紅還啟示人們,世上沒有絕對的弱勢群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求發展,關鍵是找準自己的位置,并不斷激勵創新。上海下崗工人千千萬,絕大多數將眼睛盯在生存飽和的上海灘上,結果必是有生存沒發展。相比之下,查文紅志存高遠。她將自身發展融于社會改良中,這是她追求的價值也是被人們認同的價值所在。 

     《解放日報》總編宋超說,查文紅的事跡,使我們進一步認識道德力量、時代精神和時代需要;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輿論工作的著力點。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就要大力宣傳查文紅這樣具有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 

     “不會被榮譽所累,照樣教我的書 

     榮譽是身外的,教書育人是根本” 

     查文紅因眼疾住院10天。病房里,書包、文具堆成小山。醫院附近居民每天自愿給查文紅送湯:鴿子湯、雞湯、甲魚湯……住院期間,曹莊鎮某大隊書記率領學生家長代表6人帶著全鎮2800人的心意--硬幣、毛票匯集的近2000元赴滬看望查老師。時值大雨,時值查文紅住院,天不作美人不在,他們就在街上攔截詢問查老師住哪家醫院。他們懇請查老師痊愈后回校教書。人民日報華東版記者采訪魏廟小學時,師生、家長見城市人就打探“查老師啥時回來?”記者帶回全校師生600多人寫給查老師的信。內容多為請查老師回來。如:“您不在的日子,我像丟了魂似的……”一年級學生用拼音表達他們的期盼“查老師快回來。查文紅丈夫一封封念給眼疾未愈的妻子聽,淚水使查文紅眼睛愈發紅腫。 

     走在街上的查文紅總被人攔住,讓她熟悉的動作是,人們問好致意的同時,在身上摸紙片請簽名,說她是上海人的驕傲。中山北路一小決定與魏廟小學建聯誼校,以書信、訪談、聽課、觀摩、授課指導等方式,培訓教師,提供教育信息,安排骨干教師赴當地指導計算機操作。新華書店贈送四組書柜。區商委贈送千冊圖書和一臺29英寸彩電,區婦聯捐魏廟小學6250件服裝。 

     查文紅所居地普陀區委號召90萬居民“向共產黨員查文紅學習”。12月24日,該區政府攜600多蛇皮袋物資前往魏廟小學。上海市準備集資100萬,資助有百分之百危房的魏廟中學。 

     跟查文紅同住普陀區的全國勞動模范徐虎看望了鄰居查文紅。徐虎真誠地表示自己該向查老師學習,因為查老師執教環境比自己差,自己再辛苦,畢竟在城市,沒有經過艱苦鄉村的考驗。 

     上海電影制片廠、上海滬劇團準備將查文紅搬上銀幕和舞臺。 

     12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查文紅“生活在鄉親們的愛戴中”。 

     …… 

     忽如一夜春風至,千樹萬樹梨花開。鮮花叢中,查文紅清醒:“我只是盡了一個普通黨員應盡的義務,不會被榮譽所累,照樣教我的書。名譽是暫時的,教書育人是根本。”她提醒丈夫、女兒:“咱們的日子該怎么過還怎么過。”并告知家人:“這段時間過去后還回魏廟。”這段被查文紅稱作“一窩蜂”的時間,媒體攪擾了她寧靜的生活,這是她不情愿的,但用犧牲寧靜換取更多的人關注農村教育,她又是情愿的。 

     2002年元旦,查文紅執意回魏廟,她要跟學生一起過新年。北京媒體請她進京做節目,她首先想到能否帶兩個學生。她要把概念“北京是祖國的首都”變為學生眼中實景。 

     鋼琴、電腦、文具、燈具、衣服、現金……一夜間,查文紅和600多孩子的命運被改寫。魏廟小學現得善款數十萬元,這個數字早已超過當初查文紅期盼。報道的是查文紅,受益的是孩子。查文紅欣慰曾焦慮的已成過去,亢奮曾夢想的就要成真,這一切喜事與一個人有關。 

     兩個價值集中在一個下崗女工身上 

     其典范意義尤為凸顯 

     2000年2月18日,本版報道了安徽大學教師何家慶自費扶貧大西南,指導芋農科技種植魔芋的感人事跡。之后,全國學習何家慶--“為國分憂、為民解困、以己之力奉獻自我”。2001年教師節前夕,安徽省兩個先進教師代表何家慶、查文紅在安徽省電視臺做節目。休憩時間,查文紅向何家慶訴其焦慮和夢想:“一到冬天,雪花、西北風往沒有玻璃的窗戶里灌,孩子凍得伸不出手寫字,眼看又到冬天了,教學樓還有10萬元資金缺口,到處求爺爺告奶奶,誰給呢?希望今年冬天,孩子能進樓上課。”何家慶建議查文紅進京開會期間:“去找一個記者,她能幫你”。 

     9月4日至5日,“全國師德標兵及先進個人表彰會”在京召開,何家慶、查文紅是安徽省代表。是否進京,查文紅猶豫,為經費問題。三年來,她幾乎傾其所有捐資助學,本已拮據的她考慮進京往返需花400元左右,如果記者幫不上忙,會使她緊上加緊。400元是她在當地5個月的生活費,這個賬她不能不算。何家慶勸她不要失去機會。9月2日,何家慶在電話中向我簡要介紹了查文紅。聽后,我感到查文紅有兩點價值可挖。一、作為下崗女工,沒怨天尤人,消沉彷徨,而是主動赴貧困地區義務執教,為不太樂觀的現實生活尋找到一個光明點,這本身已具道德感召力和現實榜樣性。二、市場經濟下,更要強調奉獻和自強不息。兩個價值集中在一個下崗女工身上,其典范意義尤為凸顯。 

     9月4日,在“職工之家”5個多小時的采訪,查文紅向我細述了她大半生的經歷和她追求的人生價值。說到孩子的苦和給予她的愛,幾次流淚自語“你說我能走嗎?!”對于眼下的苦,她說因為自己是城市人才覺得苦,當地人祖祖輩輩都是這么苦過的,比起他們,我還算甜的。況且是自己的選擇,故無怨無悔。但她有兩個希望:孩子能在教學樓里,至少在有玻璃的教室里上課。這個愿望因為沒錢,一個空架子支在那里,師生日日望樓興嘆。她發愿:一旦夢想成真,哪怕第二天心肌梗塞;再就是女兒的病能在好大夫的治療下痊愈。這塊心病如怨鬼般日日拉扯她在上海、碭山間做著何去何從的選擇。她望媒體幫她呼吁! 

     社會需要被稱作“一根筋”或“傻子”式的人 

     “人物在線”創辦三年一個宗旨:報道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實事的奉獻型人物。去年的何家慶,今年的查文紅是該版宗旨的突出體現。何家慶科技扶貧受百姓歡迎,查文紅義務執教同樣受百姓歡迎。二人的共同點即把為人民服務落實在行動中。他們是產生于普通人群中、平凡生活中的草根力量。正是這股沉默而堅韌的道德勁草在推進社會改良,摒棄麻木愚昧,帶動道德升華,推動文明進程。如果這些平凡偉大的勁草與周邊形成互動關系,將文明薪火根根相傳,則家國之幸。何家慶、查文紅被上下認同的事實說明,社會需要這種被稱作“一根筋”或“傻子”式的人,也激勵編輯更加堅守本版宗旨。 

     馬年,“人物在線”一如既往挖掘為國家民族燃燒自我、扎根民間的草根力量,他們是讀者亦是編輯心中的道德秤桿,報道他們,是讓眾生見賢思齊;宣傳他們,是讓茍活者失去重量。 

 

[歲暮回首 數風流人物還看查文紅]相關文章:

1.歲暮杜甫閱讀答案

2.回首過去的說說

3.回首過往散文

4.盼,伊人回首

5.回首2017展望2018美文

6.歲暮歸南山閱讀題及答案

7.杜甫《歲暮》閱讀鑒賞及答案

8.經典美文紅顏石上刻鑒賞

9.回首過去一年的說說

10.不堪回首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