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育隨想:讓學生習慣駁難

發布時間:2016-9-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青年報     2001-12-20     端木 

 

     侄女在北京市一所重點中學上初二。幾天前,接到侄女一個“緊急求援”電話,問題頗出我意料。“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能不能證明是失敗了?” 

     “你怎么會提出這么怪的問題?”仔細問起來,才知道這是學校的一次“研究性學習”---在學習辛亥革命的歷史課上,老師把班上的同學分成正反兩方,一方要證明辛亥革命成功了;另一方要論證辛亥革命失敗了。侄女被分在“失敗論”一方,她盡力查資料甚至上網去搜索,可還是覺得“成功論”的材料遠遠多于“失敗論”。情急之下,向大叔求援。 

     這種“對抗”真讓我感到興奮,竟使我對重點中學的惡劣印象發生了改觀。以往我對所謂重點中學只有三個印象:一是硬件設施比一般學校好過不止一點半點;二是對學生解題的“魔鬼訓練”;三就是幾乎百分之百的升學率。我曾到幾所著名中學的網校去看過一眼,那整個就是一個大題庫---趕緊逃之夭夭!“重點中學”距現代素質教育,何止百里之遙。浩嘆。 

     如今,重點中學已經開始與“標準答案”拉開距離了?好呀!我不禁想到,在文科教育中,以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為惟一正確的教育方法,一直延續至今。這種禁錮、扼殺學生獨立性、創造性思維的反教育做法,甚至連我國的大學都不能幸免,惟教科書是從,惟導師是從,惟權威是從,卻偏偏不以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是從,以弘揚探索、批判精神是從---難怪我國會有吐血拼殺進入大學后,又因極度厭惡大學教育而“逃離”大學的新鮮事兒。 

     我們這一代在上學時,雖遠不如今日為甚,但在文史哲等方面,也是靠死記硬背過來的。其結果是,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后,發現多年所積累起的“答案”,往往荒唐至極。為了不被時代拋棄,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頭腦忍痛做“格式化”處理,將以往的存書幾乎都賣了破爛,將自己當作“白癡”。至今全部知識積累,大體都是在重新閱讀中獲得的。 

     在這種重新學習的過程中,你很快就會發現妙處:那就是再也不會有什么標準答案,你在這本書里得到的解釋,不久就會在另一本書里遭到駁難甚至“解構”,這時你不得不仔細研究雙方甚至幾方的立論和依據,仔細考量各方的思維邏輯有沒有什么漏洞,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你感到了極大的樂趣,在面對駁難與自我駁難中,你獲得了一種“知識感覺”---只有經得起駁難的知識才是真知識;而真知識也只有在駁難中才能得到發展。最為出乎意料的,是你往往從各方那里都有所得! 

     在這種學習中,你獲得的絕不僅僅是知識,而是一種原則或立場,其中也包括辯論的規則意識。譬如,就是在閱讀中,我明白了,凡是在理論上不可能被觀測和實驗證明的“科學發現”,一定是偽科學;而真正的科學發現,一定會在同等條件下重現。 

     習慣駁難還有一個巨大好處,就是面對駁難你會感到興奮,尤其是看到旗鼓相當的兩位大師辯論時,如飲醇酒。久而久之,當你自己面對尖銳的駁難時,一點也不會感到“丟面子”,你會感到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你奮起辯論,然后或是得勝,或是繳械投降,二者都是快樂的。正如蕭伯納所言:你有一只蘋果,我也有一只蘋果,我們倆交換后,手里仍只有一只蘋果;而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后就各有兩種思想了!---何樂而不為? 

     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呢?我告訴侄女,一定要先讓對方“同意”你們關于“成功”的定義,然后在“人們頭上的辮子剪了,心中的辮子剪掉了嗎”上大做文章…… 

     昨天我得知了結果:除了侄女這個班,另一個班也是“失敗論”一方大獲全勝。 

     我興奮地大叫起來---駁難的種子播下了,只要學校和老師勤加培育,一定會開花結果。這可是關乎民族振興的大事呀!   

 

[教育隨想:讓學生習慣駁難]相關文章:

1.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小論文

2.開學隨想日記

3.秋夜隨想生活隨筆

4.新年隨想散文大全

5.中秋節美文:中秋隨想

6.公交車上的隨想

7.新年的隨想散文

8.心之隨想_隨筆散文

9.開學隨想周記參考

10.關于工作的隨想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