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
教育背景:
學生到了八年級,隨著課業負擔的加重,我們經常遇到學生的作業問題,如:不交作業,作業質量差、有的學生為了不寫作業而撒謊等等不良的習慣。
教育目標:
通過本次微班會活動,展開討論,深入分析作業的本質,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做作業的重要性,從而自覺自發改正不良作業的習慣,從而調動學生按時、認真完成作業的熱情。
教育準備:
調查班內有哪些不良的作業習慣
教育過程:
一、 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為端正我們學習態度,為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今天組織召開以“按時完成作業”為主題的微班會,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能真切了解到不良作業習慣的危害性,從我做起,能夠做到按時獨立完成作業,使不良作業習慣徹底從我們學習生活中消失。
二、 故事引入
有一個同學做任何事都不愛動腦筋,有一次參加了學校組織有獎征文比賽。他就從網上抄襲了一份文章。結果他那篇獲獎了,在頒獎典禮上老師讓他把文章給同學們朗讀一遍,剛開始同學們覺得他寫的很精彩都報以掌聲,可當他讀完時同學們卻全都大笑不已,原來他抄襲別人的的文章時把別人的名字也抄了上去。
同學們說說,本故事反映了什么問題?
三、 分析現狀、思考討論
1、我們平時學習過程中有哪些不良的作業習慣?
學生討論,班主任總結歸納:
不交或遲交作業,作業質量低,抄襲作業。
2、這種不良作業習慣的惡果現象?
學生討論,班主任總結歸納:
(1)抄襲作業中最明顯、最直接的后果,是該學科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從而以后與同學之間的學習水平差距逐漸加大,由于作業不是自己做的,所學新內容得不到鞏固,特別是數學,前后的知識聯系比較緊,初二學不好,初三則更難了了,發展下去,就跟不上班。
(2)由于長時間的晚交、遲交,整天處于補作業的狀態,成績越來越差。再加上老師經常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譏諷,心理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退縮心理就會形成,越來越厭惡學習,最后只得放棄學習。
3、為什么大家要做作業?做作業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輪流發言,總結得出:
作業是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是課堂學習的繼續,不是多余的,不是為了應付差事。
4、班主任從老師的角度談老師對作業的感受:老師批改作業時最幸福的感覺,即看到學生指出了最關鍵所在,看到學生有專業知識分析得恰到好處,這是老師最幸福、眼睛最亮的時候,也是學生從眾多學生中在老師心目中脫穎而出的最好方法。相反,遲交晚交或不做,甚至抄襲,老師不但不高興,反而是最痛苦、最悲傷的時候,因為你在浪費老師的時間!這也是學生想自毀形象的最好方法。
5、怎樣的習慣是好的作業習慣
(1)每節課后,整理知識點,及時完成作業。
(2)作業要字體端正、規范,書寫格式正確,紙面清潔。
(3)不邊做邊玩,不抄襲作業,不任務觀點,不懂的主動向老師請教。
(4)每天放學前,將所有作業記載完整,回家做完作業后,先對照家校聯系本,自檢一下作業是否都完成,查漏補缺。
(5)每次作業批改后,及時分析,用紅筆訂正在錯題旁邊。
(6)每天將學案整理好,考前將錯題整理成錯題集。
6、我們今后該怎么做?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輪流發言,總結得出:
從現在做起,改掉不良習慣,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
四、 全班宣誓:
從現在做起,改掉不良習慣,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
班主任總結:
周永琴
[微班會《我要按時完成作業》(七年級)]相關文章:
2.未按時完成工作檢討書
7.七年級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10.未能按時參加會議檢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