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精華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44
老呂
一
自從減負令下來后,媒體對有關“減負”之后的成效多有展示。比如,拍一張照片,照片是一老師在教一群孩子吹口琴,圖片說明是該學校切實做好“減負”工作,并借此東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
何謂素質教育?
中國人習慣于以這樣一種發式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吹口琴=素質教育。
二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中如是說。創造性能不能教?黃博士又作如是問。
中國人急功近利的說法“吃什么,補什么”,是應試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目的之注腳。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減負,同樣是應試教育的注腳。
這一切與創造性無關,與素質教育更無關。
三
一任課老師跑到我面前,說這課沒法再上下去了。事情的原因是他走進了教室,發現一學生歪歪斜斜地靠墻倚著。在他警告無效后,他說,既然你可以躺著上課,那我也回去躺去了。
對此,我私底下作如是想:老師能坐著上課嗎?學生可是坐著。
四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如今是21世紀了。成方圓的途徑早已突破了規矩的限制,為什么我們的觀念卻依然停留在那遠古的年代呢?
五
當我好幾次驚詫于一學生的作文水平后,我跑到該學生的班主任跟前,說這孩子可以好好培養。班主任搖搖頭說:這家伙太自以為是了。
從詞語的感情色彩講,在中國,“自以為是”一直是個貶義詞。
奴才惟命是從,絕不會自以為是,主子指向東,他絕不敢往西。
所以,我并不感到奇怪: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奴性這么重。
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們的教師--曾經充滿奴性的孩子,何以長大成人卻又有了強烈的主子意識?
六
在趙太爺面前,阿Q是講句話也會哆嗦的。
在小尼姑面前,阿Q卻神勇的很--他去摸小尼姑的頭了,“和尚摸得,為何我摸不得”。
七
《中國青年報》曾刊登過一家長來信,信中說她兒子所在班級,班上六個中隊委的男女比為1:5,班級一年內輪換的七八個班長青一色的全是女生。而這些班干部全由學生自己民主選舉產生。當問及為什么不選男同學時,包括男生在內的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男生太淘了”。而唯一一名男生獲得了超過了半數的選票,是因為他遵守紀律,比女生還女生。
--惡之花早已結出惡果了。
八
在黃全愈的那本《素質教育在美國》中說,美國孩子的口頭禪是“我認為如何如何”以及“你傷害了我的感情”。
這言下之意是,“我也是一個同你一樣的人”。
九
上海的一次作文競賽嚇壞了一群評委,原因是作文題目是要求學生介紹一種技能,而學生通篇寫的是如何作弊,如何騙人。
在中國,很多事情是只能做不能說,或者是不能做,連說也不成。
--“在學生犯錯誤的內在念頭剛剛萌生,但還未變成外在行為之前,就要及時制止”,這是中國的慣例。
在美國,學校的懲罰制度允許孩子在走上社會以前有犯過錯的經歷--有了這種“自己教育自己”的經歷,才有可能將來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
十
中國足球擅長的是近親繁殖,當了球員當教練,再拿自己當球員的那一套來教練自己的球員。
中國的教師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終于媳婦熬成婆,然后變本加厲地對自己的學生傳授自己當年的心得體會。
中國足球一直徘徊在亞洲洲門口。
中國教育呢?
十一
外籍教練紛紛登陸神州大地。這是中國足球的借水養魚。
各足球俱樂部紛紛將自己的三線四線隊伍送往國外,這是中國足球的借山栽樹。
中國足球雖然落后并挨斗著,但它起碼表示了一種覺悟一種決心。
我們的教育卻一直驕傲并沾沾自喜著。
這就是中國足球與中國教育的最大區別。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44
[吹口琴=素質教育?(論壇精華帖)]相關文章:
1.春風吹小班教案
2.素質教育論文
3.語言吹泡泡教案
6.吹花教學課件
7.幼兒素質教育論文
8.我國素質教育論文
9.有關師德素質教育論文
10.素質教育的論文